浙江考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惹爭議,一位老師為何只給39分?

2020-08-06 獵頭視點

浙江一考生的《生活在樹上》火了,同時爭議不斷。

這篇作文最終得了滿分。 據說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都給出55分的高分。最後作文審查組老師認真審閱後,給出滿分。


浙江考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惹爭議,一位老師為何只給39分?

這篇作文究竟好不好,值不值滿分?

很多網友看過這篇文章後,表示完全看不懂在寫什麼,而有些看得懂的網友對這篇高考作文大加讚揚。前者表示,這篇文章其實是作者在故弄玄虛,完全是在賣弄;後者認為這位考生閱讀量大,有著很高的哲學素養,認知水平超出了同齡人一大截。


對於此事引起的爭議,作為一名獵頭,筆者試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不要置疑閱卷組給予這篇作文滿分的決定!

一些網友認為,這篇作文完全是堆砌辭藻,內容空洞,讓人讀著晦澀難懂,根本不配得滿分,之所以得滿分是閱卷老師也沒有完全讀懂,被裡面一些古語詞彙和哲學詞條給唬住了。

真的是這樣嗎?

完全不是!

其實這篇文章裡面出現的一些古詞彙對專業人士來說並不難懂,只要中文系科班出身的老師也一定能完全讀懂,要知道中文系的專業課程包括《古代漢語》、《古代文學》等專業課程,那難度比這篇作文難多了。

一個省的高考閱卷組一定是由業務能力最強悍的老師組成,在作文分數評判方面一定有系統的嚴格標準。這篇作文的分數,在初評時有兩位教師給了高分55分,一位教師給了39分,兩者分差極大,按照評分標準應該是要複議的,複議時給予了滿分。

可見無論是閱卷老師本身水平,還是閱卷流程,都是沒有問題的。起碼是有兩位閱卷老師能識別這篇文章水平和價值。


浙江考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惹爭議,一位老師為何只給39分?

受閱讀水平的限制,一些網友讀這篇作文有一定的困難,這很正常。但因為自己讀不懂而懷疑別人也讀不懂,甚至質疑作文評卷老師,那可能是自己的認知水平出了問題。這就太不應該了!


浙江考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惹爭議,一位老師為何只給39分?


二、一位老師只給39分,是什麼原因?

這篇文章之所以引起爭議,主要原因在於比較難讀懂,因為讀不懂很難判斷這位考生的觀點、認知水平和邏輯能力。有網友甚至說這篇作文應該得0分,這對我們普通網民來說很正常。

但問題是一位老師只給出了39分,這是不是就有點問題了呢?很多人認為這很正常呀,因為這篇文章本身就有爭議,閱卷老師不喜歡這篇文章,就有給他判低分的權利。

不過許多網友卻不這麼認為,感覺只給39分的老師一定自身存在問題。獵頭視點覺得,這位老師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懷疑:

1、究竟有沒有讀懂這篇作文,有沒有讀懂這篇文章的水平?

這篇高考作文的水平水準,已經得到了業內的公認。浙江省高考語文作文閱卷組長陳建新教授就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這篇文章是高考作文中的佳作,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一句多餘的廢話,可以看出考生閱讀了大量的哲學書籍,認知水平也相當到位。

這位老師有沒有讀懂,有沒有通過作文來綜合判斷出這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問題分析能力……

這很值得懷疑。


浙江考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惹爭議,一位老師為何只給39分?


2、有沒有認真讀這篇文章?

高考閱卷時間緊張,難免百密一疏。但高考作文分值較大,如果出現評卷差錯,直接影響這位考生的升學,馬虎不得。

這位老師只給了39分,如果沒有最後的複議,10多分的差距足以影響考生的一輩子。這個責任真的有點沉重。

其實這篇文章,對於閱卷老師來說,可能有幾個古語詞彙不認識,讀但懂其大意還是不難的,多讀幾遍仔細推敲一番,不難判斷出考生真實水平和對應的分數。

筆者同大多數網友一樣,在想這位老師認真的讀這篇作文了嗎,有沒有讀懂?


浙江考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惹爭議,一位老師為何只給39分?


3、評卷老師有沒有因為自己不喜歡而給低分的權利?

假設這位老師真的看懂了這篇文章,但是因為不喜歡這位考生的文風,那有沒有給這位考生低分的權利呢?

獵頭視點認為評卷老師應該沒有這個權利。

高考作文究竟考的是什麼?無非以下幾點:

1、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也就是主題,認知是不是到位,是不是深刻?

2、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就是邏輯能力,是否有一定的條理性和層次感?

3、語言表達能力,能不能通過一定的邏輯將語言組織起來,將事情說明白,同時讓人看得懂?

起碼這位考生在前兩方面做到了。既然考生做到了,就應該得到與之匹配的分數,畢竟是高考,關係一生的命運。

很明顯,閱卷老師評分不能憑個人好惡給低分,而要根據閱卷組的評分標準,從文章立意、語言、條理性、整體感覺等方面給出合乎標準的分數。這是對考生最大的負責。

相關焦點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絕了」,閱卷老師只給39分,馬伯庸:辭不配位
    隨著高考的落幕,各省市的滿分作文也備受大家關注,其中浙江的滿分作文卻受到了極大的爭議。這次浙江高考的作文很有深度,寫作的方向也比較廣泛,相比來說這次作文立意不難,但是想拿高分卻不容易。,從立意到文筆都是出眾的,但第一次閱卷的老師卻只給了39分,原因就是有些文字,閱卷老師不認識。
  • 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面對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我可能就是給39分的評卷老師?
    這幾天,浙江2020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刷屏。報導說,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該篇作文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看完文章,也沒有明白,作者想要的樹上生活是怎樣的形式。要不,網站上專門有帖子:2020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到底表達了什麼觀點,能否用通俗的語言翻譯出來?上了熱搜。第二、文章的語言表達,不像一個高中生,多像一個老到的古文學家。這位作者有閱讀量,有知識面,也有表達能力,這點得到閱卷專家的認可。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滿分作文?
    最近,浙江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上刊登了一篇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這篇作文的題目是《生活在樹上》。1《生活在樹上》何以得滿分?2滿分作文為何引爭議?但就是這樣一篇滿分作文,不僅在閱卷的時候,不同的閱卷老師給出的成績有很大的差異,而且在網上公布之後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惹爭議:看不懂?那是你太久沒讀書了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惹爭議:看不懂?那是你太久沒讀書了文/無計談星浙江省作為教育大省,歷年高考都逃不了上熱搜的命運,而今年,浙江省再次以一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以其特立獨行的風格和晦澀難懂的語言衝上了熱搜。
  • 浙江卷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首閱只給39分,閱卷專家:千萬別模仿
    今年浙江卷考的是人生坐標:讓考生通過對未來美好的期望,家庭對自己的預期,社會賦予自己的角色,找一找人生坐標。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每個人都有對生活的思考,可以寫記敘文也可以寫議論文,算是一道人人都可以言之有物的高考作文題了。
  • 只給39分的老師,是水平太低看不懂?——也評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作者:欒評《生活在樹上》第一時間引起我的注意,是因為一篇文章的標題——「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我們都知道,高考作文滿分是60,而從39到60,中間整整差了21。在1分之差都可能決定命運的當下,21分的分量有多重,評卷老師比誰都清楚。這篇文章引發熱議,很大程度上因為它關乎高考閱卷評分的公平。
  • 教學月刊披露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後又刪文,具體詳情是...
    這2天,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熱議。「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
  • 浙江滿分高考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卻只給了39分,引發網友質疑
    2020年高考第一篇滿分作文出爐,這篇滿分作文來自於一名浙江考生,題目為《生活在樹上》。但是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了55分的高分,經商議最終被判為滿分作文。對於這第一位閱卷老師打的分數,引發了網友們的質疑!
  • 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爭議,官方通報來了
    8月2日,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教育類報刊《教學月刊》雜誌社,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作文。文中表示,《生活在樹上》是今年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且是一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閱卷老師給出55分高分,最終被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的作文。然而,這篇滿分作文卻引發了網友的熱議,不少網友表示看不懂。雖然這篇文章被刪除,但對該作文的爭議熱度不減。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爭議:不說人話的晦澀難懂,值不值得滿分?
    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成為了微博熱搜榜上的"釘子戶"。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評高考滿分作文》系列文章第一篇,這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卷滿分作文成為了被評述的對象。
  • 作文《生活在樹上》由39分改為滿分,真的恰當嗎?
    浙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已爭議多時。現在才想談點看法,就是為了避開追熱的嫌疑,冷靜客觀地分析一下。首先,就評分而言,我更傾向於第一位閱卷老師所給的分數39分。一些專家的「閱讀量大、知識面豐富、語言功底深厚」能作為本篇作文的評分標準嗎?我是教物理的,難道考生用了大學知識解高考題,就判定他知識面超寬,能力超群嗎?反應在試卷上多給分數?即使解題錯誤也給高分嗎?一些專家也確實有點太「鑽」了。
  • 浙江滿分作文引爭議,一評只給39分,如果是你會打幾分
    生活在樹上浙江一考生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生活在樹上——始終熱愛大地——升上天空。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與科學。中國知網顯示,浙江教學月刊社是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面向中小學師生,直接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教育類報刊社。
  • 高考滿分作文曝光,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39分,網友:合情合理
    對於很多人來說,高考滿分作文朗朗上口,充滿才華,晦澀的作文很難拿到高分,但今年的高考,浙江則打破了這個說法!2020年浙江考生《生活在樹上》滿分作文,引來熱議!雖然有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2020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晦澀難懂,初評僅得39分
    高考滿分作文,《活在樹上的人》:晦澀難懂初評時只有39分,為何?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活在樹上的人》引爭議:爭議點簡單來說只有兩個。第一那就是大家讀不大懂這篇文章。其次是該作文已經被第一個閱卷老師判為39分,可是後來改為滿分,這也成了爭議的「元兇」之一。
  • 浙江高考滿分「神文」引爭議,一審老師給了39分,名師點評:慎用
    其中2020年,浙江高考的滿分「神文」將關於高考的作文熱度推向了一個高潮。這篇「神文」叫做《生活在書上》,可以說是完全根據浙江卷語文作文的要求寫作,但是在判卷的時候爭議就已經開始了。大家都知道,高考很嚴肅,同一張捲紙同一道題會有不同的判卷的老師來給出打分,而這篇《生活在樹上》的第一位評審老師只給出了39分的成績,而二審三審老師卻認為這篇作文可以打55分的高分,在這種有爭議的情況下,只能請審查組長「出山」,最後給了一個滿分的成績。
  • 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引兩派熱議!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
    上面的句子來自浙江省2020年高考的一篇題為「活在樹上」的高考滿分文章的第一段,最終滿分。浙江省高考作文評分小組的教授對此文發表評論,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自我理解:古老而晦澀並存,思想深刻而穩定。)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的經歷,就是現實版的《皇帝的新裝》
    好多天前,就在網絡上看到了《生活在樹上》這篇文章,每次都明明白白地標註為高考滿分作文。不過,每一次我只是瞄一眼,根本沒有細看,因為我只是個小學老師,說實話真看不懂。每年高考後,網絡上、書店裡都會出現很多「滿分高考作文」。其實大家非常清楚怎麼回事,因為高考工作是保密的,考生的答卷怎麼可能隨意外流?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什麼樣的作文才算滿分作文?
    一:浙江省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想必最近大家都看過這個新聞,浙江省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看過原文的人們表示說自己根本看不懂,就算沒讀過看到這樣的題目,很多就像丈二和尚一樣摸不著頭腦,我們首先來講解一下這個題目。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爭議,作文不能以「看不懂」為榮
    近幾年來,從來沒有哪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引起這麼大的爭議!浙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經面世,毀譽參半,專家說如何如何好,老百姓可不買帳。麥田老師一直以來專注於作文研究,這篇作文也反覆閱讀了,覺得打滿分過分了,但是也不至於打39分,如果我是閱卷老師,給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