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1日上午10時,一起民間借貸案的當事人董某手持「公正執法 秉公辦事」的錦旗,專程從酉陽縣趕到九龍坡區法院。「我找黃學忠法官,多虧了他,我的案子才能圓滿解決。」
聽聞黃法官離世的消息,董某一時無法相信:「這麼好的法官,怎麼就走了呢!」
「人生短暫,能幹好一兩件事就好。成就自己想要的人生,就行。」
——摘自黃學忠日記
其實,1988年進入法院時,黃學忠還只是一個小年輕,幹的是文秘工作,和審判業務一點不搭邊。
雖然非法律科班出身,也沒上過大學,但黃學忠給自己設定了一個人生目標:當法官。
為了這個目標,黃學忠一有空就看書。「老黃買的書太多了,我們家專門騰間屋給他做書房都不夠放書。」說起丈夫的好學,妻子劉豔深有感觸。
黃學忠先後獲得了全國幹部業餘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的大專和本科文憑,並在2010年取得了貴州大學法律碩士學位。
1989年,黃學忠調入民事審判庭,此後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名書記員成長為一名資深法官,成為許多年輕幹警崇拜的黃老師。
年輕幹警們最喜歡研究黃學忠寫的判決書:「黃老師見解獨到,很多案件的裁判思路獨闢蹊徑,思維層次高出一般的法官。」對於黃學忠的判決書,幾十年的老友、民二庭副庭長胡小濤這樣評價:「說理的邏輯、條理非常清晰,法律術語運用規範,讓當事人信服。」
審判工作中,黃學忠積累了大量的法律實務經驗,為了將這些實務與理論相結合,他開始嘗試寫書。
2009年,黃學忠撰寫的《論被繼承人生前債務的清償——基於實體法與程序法雙重視角的分析》入編梁慧星教授主編的《民商法論叢》。
2014年,黃學忠參與編撰並出版了《侵權責任糾紛裁判依據新釋新解》;2016年,黃學忠與他人合著出版了《最高人民法院商品房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精釋精解》。
黃學忠走後,很多著名法學專家都用各種方式表達了對他英年早逝的惋惜。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莫於川寫下《感懷摯友黃學忠法官》:有志於學,無限盡忠;才子愛法,專家法官;摯友深情,哀思永懷。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侯國躍與黃學忠是近20年的摯友,兩人惺惺相惜,在黃學忠的追悼會上,侯國躍寫下《永遠的學忠》:法律愛好者,正義追求者,品格示範者,道德踐行者。
「法官們工作節奏緊一點,解決群眾矛盾的速度就快一點。」
——摘自黃學忠日記
白市驛,位於九龍坡區西部,是典型的城鄉結合地區。
2004年,黃學忠調任白市驛人民法庭庭長。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他,面對矛盾種類複雜、人口居住分散、居民法律意識不足的現實情況,坦言「這個法官不好當」。
再難的事,始終還是要人去幹。現實阻擋不了黃學忠的腳步。
群眾居住分散,為了案件跑一趟要花費半天時間。他就在路途較遠的3個鄉鎮司法所設立巡迴立案點、審理點,實行巡迴立案、就地審理,讓自己和團隊成員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群眾對法院審判工作不了解,總是認為審理程序時間長,他就和團隊成員加班加點,想方設法提高審判效率。
「他的原則很簡單——自己多做,而且是多做好事。」黃學忠在白市驛法庭的同事李成虹說。
在黃學忠的努力下,白市驛法庭立、審環節銜接更順暢,立案更加便民,審案更加高效,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得到保障。最高人民法院授予白市驛法庭「中國十佳人民法庭評選金天平獎」「全國優秀人民法庭」榮譽稱號,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記白市驛法庭集體二等功一次。
「要在維護公正的前提下依靠法治精神來保護受害者。死摳法律條文的是機器人,法官也需要同情心。」
——摘自黃學忠日記
在黃學忠20多年的法官生涯中,擔任「天降叉棍案」的主審法官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8年11月24日,22歲的袁某在渝州新城一家超市出口附近擺攤,一根帶金屬叉頭的叉棍從天而降,插進袁某的頭頂,傷及腦組織。由於無法確定肇事者,無奈之下,袁某把最有可能掉落叉棍的該樓宇7號、9號戶型的49戶、61人告上法庭,索賠40餘萬元。
「天降叉棍案」發生時,侵權責任法尚未出臺,如何適用法律規則,維護受害人的合法權利,彰顯社會公平正義?社會大眾及國內媒體十分關注此案。時任民一庭庭長的黃學忠主動請纓擔任該案的審判長。
「這個案子被告人數眾多,絕大多數被告並非直接責任人,對成為被告存在很大的牴觸情緒。」擔任該案書記員的鄧曉光仍清楚地記得,當初,為了送達該案起訴狀副本、開庭傳票等,黃學忠帶領審判團隊挨家挨戶走訪,認真聽取意見,並提醒被告在法定期限內向法院提交證據。
開庭之後如何裁判,成為擺在合議庭面前的一大難題。審理案件期間,黃學忠經常加班加點工作,查閱資料、梳理案情,最終提出適用補償責任的原則,讓可能為加害人範圍內的住戶予以補償。在該案49戶中,除1戶因房屋未裝修無人居住使用而不承擔責任外,一審判決其他48戶每家分別補償原告4328元。
該案判決後,黃學忠又積極做好判後答疑,爭取被告的理解,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法官在審理高空墜物案時,從保護受害人的角度出發,在找不到肇事者的情況下,根據民法通則中的公平責任原則作出判決,我認為是合理的。」在評價「天降叉棍案」時,法學專家劉雲生如是說。
「辦了這麼多年案,來來回回,還是發現審判臺最適合我,這是夢想開始的地方也是信仰綻放的舞臺。」
——摘自黃學忠日記
2010年,黃學忠出任九龍坡區金鳳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政法書記。
4年後,黃學忠又回到了九龍坡區法院,擔任一名普通法官。
從副處級領導幹部到普通法官,這樣的人事變動,難免引人猜測:「是不是老黃犯錯誤了?」
其實,答案就藏在黃學忠的日記裡。
「因幹部調整,我含淚離開了我所熱愛的九龍坡區法院和我曾經立志奉獻一生的法官職業……每當我路過九龍坡區人民法院大門的時候,我都要不由自主地深情凝望我曾經的人生理想與精神家園所在。」
「我想做回法官,將我累計20多年的知識與經驗貢獻給司法事業!哪怕就是做一個普通法官,不需要職務的安排,都會讓我欣慰不已!」
2014年11月,黃學忠如願調回九龍坡區法院民二庭工作。考慮到他的資歷,分管院領導與其談話時表示,可以在辦案數量上予以適當減少。黃學忠當即表示:「我現在沒有職務,只是庭裡的一名普通法官,不享受任何照顧。」
在黃學忠的堅持下,他和其他法官同樣收案,一絲不苟地完成部門交辦的任務。近3年來,他共辦理案件900餘件,年均結案300餘件,結案數及辦案質效在部門均名列前茅。
2016年,九龍坡區法院員額法官資格考試中,47歲的黃學忠在全院110餘名法官中拔得頭籌,考分最高。
「非常為難,但沒有辦法,我不能枉法裁判。」
——黃學忠和摯友的對話
審案子,難免會遇到「關係案」「人情案」。黃學忠始終嚴守法官職業道德底線,廉潔自律,司法的天平從未傾斜。
有一年,一個退休老領導就某個案件「打招呼」,但黃學忠並沒有給有知遇之恩的老領導面子。
摯友侯國躍問他:「不為難嗎?」黃學忠坦言:「非常為難,但沒有辦法,我不能枉法裁判。」侯國躍感嘆,法官也是人,在這個熟人社會之中,可以如此堅守底線,內心一定是非同尋常地敬畏法律、仰望正義。
妻子劉豔下崗後,一直到處打零工,但黃學忠從未利用手中權力為妻子謀一份穩定的工作。
在法院工作期間,黃學忠總是給予年輕人無微不至的關懷,用他寬廣的視野和淵博的學識做好「傳幫帶」工作。
現任民一庭副庭長的楊睿曾與黃學忠共事過。楊睿剛進單位被分配到白市驛法庭,黃學忠時任庭長,他對於這個來自湖南的年輕人十分關愛,時刻提點。
第一次回湖南過年時,作為庭長的黃學忠自掏腰包購買了特色年貨板鴨,請楊睿帶回給父母品嘗。楊睿說,他沒有想到、也永遠不會忘記,一位領導,能對一位初來乍到的年輕人如此關心。
回法院工作後,轉換身份的黃學忠以他紮實的法律知識和豐富的辦案經驗,為庭內的年輕人樹立榜樣。民二庭法官周爽清楚地記得,2015年那起涉及262名退休職工的企業改制遺留資產處置糾紛案。當時的她剛獨立辦案不久,又懷有身孕,面對幾百名情緒激動、歲數偏大的原告,壓力十分大。
看到這些,黃學忠主動接過案件,擔任該案的審判長。他發揮自己群眾工作的能力,在堅持依法辦案的前提下,做了大量的溝通解釋工作。由於審判程序公正、釋法說理詳盡、情理法結合恰當,幾百名原告接受了被駁回起訴的裁決結果,多年的遺留問題得到圓滿解決。「只要黃老師坐在那裡,我們心裡就很踏實,可是他已經不在了。」說到這裡,周爽早已哽咽。
黃學忠參加工作以來,立個人三等功1次,獲重慶市審判業務專家稱號,公務員年度考核6次獲評優秀。去世後,重慶高院追記其個人一等功。
「我從讀書到工作,都是在踐行自己的理想,就算只當一名普通法官,我也願意為信仰而奮鬥。」
——摘自黃學忠日記
打開黃學忠生前用過的辦公電腦,他去年以來書寫的177份判決書整整齊齊地顯示在「2018」的文件夾裡。去世以前,黃學忠已經結案271件,還未辦結的89件案子已經被同事們分走:「黃老師未竟的事業我們來完成,沿著他的道路繼續前進,為信仰而奮鬥終生!」
重慶高院黨組書記、院長楊臨萍表示:「在全面依法治國的道路上,我們需要一大批像黃學忠同志這樣把個人理想和追求融入偉大歷史進程中的好法官,堅守初心、牢記使命、公正司法、廉潔執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完成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神聖使命。」
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戴軍說:「黃學忠同志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期人民法官對法治事業的忠誠與執著。他點亮自己,照亮許許多多同路人,他的優秀事跡將激勵我們盡職盡責,為人民司法事業奮鬥一生。」
九龍坡區法院院長範曉明說:「黃學忠同志的去世,是九龍坡法院幹警隊伍的重大損失。今後,我們要將黃學忠同志身上體現出的忠誠、敬業、奉獻、擔當的品質轉化為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將沿著他鍾愛的司法事業繼續堅定前行。」
雷少晶、李忠澤是黃學忠最後審理的那起案件的原、被告律師。雷少晶說:「在我的印象中,黃法官正直、善良,辦案認真、負責,法律專業造詣很高。」而李忠澤在微信朋友圈寫道:「尊敬的審判員,沒想到,我竟永遠無法回答您今日法庭調查中的提問。願您安息,您辛苦了,一路走好。」
「在黃法官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共產黨員對信仰的堅守。」西南政法大學學生黃勇說,黃學忠淡泊名利,一心為民司法,是法律學子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