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一塊的牛排月銷1500萬,中國人實現「牛排自由」

2020-12-19 騰訊網

馬上又到520狗糧節了,賭5毛你的票圈絕對有人曬親愛的TA在家精心準備的燭光晚餐——紅酒、牛排、紅玫瑰,外加餐桌上一雙十指相扣的手。Like this

為了讓秀恩愛配得上牛排的X格,貼心的搜尋引擎還能為你提供貼心的朋友圈配文指南。

長久以來,吃牛排都是一項講究的活動——西裝禮服、燭光紅酒是標配,還有一套有關牛排熟度、餐具使用的繁瑣禮儀。畢竟,吃牛排的習慣源於歐洲中世紀貴族階層。

關於牛排熟度的高階表達。直接說出來難道很麻煩?| 圖源:網絡

不過,隨著中國人的消費升級,牛排這種高檔食材已經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普通家庭的餐桌上。大大方方煎一塊不帶血的牛排,成為中國人的「牛排自由」。

15一片的牛排月銷1500萬!線上牛排市場有多火爆?

比起牛排餐廳動輒幾百的人均消費,在家吃一塊牛排可能只要不到20塊錢。

在淘寶平臺,牛排大多以8片、10片的規格打包售賣,單片均價基本都在20元以下,有的店鋪還附贈平底鍋、黃油、黑椒汁等配套烹飪用品,甚至還送意面、薯條。

淘寶月銷量最高的牛排,券後價僅14.9元/片,月銷超10萬件,月銷售額可達1500萬元 | 圖片來源

中國牛排市場的崛起,一方面源於消費升級下消費者對高品質健康食材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得益於一批新興線上生鮮品牌的推動。

CBNData對淘寶平臺的「牛排」商品進行了分品牌銷售額統計。數據顯示,銷售額領先的大希地、小牛凱西,都是2010年後起家於網際網路的生鮮品牌。肯德基母公司百勝中國也於2018年底在天貓悄然上線「燒範兒」旗艦店,主售進口牛排,兩年間已躋身淘寶平臺牛排月銷售額TOP 5的行列。相比之下,科爾沁、伊賽、恆都等國內代表性的龍頭牛肉品牌,在線上市場的表現倒不及新興品牌們。

據2018年艾瑞諮詢發布的《中國生鮮電商行業消費洞察報告》,受教育程度高的年輕用戶是生鮮電商的主力人群。線上生鮮品牌的成功,得益於品牌在成立之初就瞄準潛力巨大的年輕家庭消費場景。

淘寶平臺牛排銷售額排名第一的大希地,是一家專注於進口生鮮食材的網際網路企業,主要瞄準80後家庭消費場景,進口牛排是其明星產品。2016年,大希地與雲集微店合作,5分鐘就賣出22.5萬塊牛排。通過在雲集微店渠道的投入,以及在供應鏈、倉儲、冷鏈物流方面的加碼,大希地有效打通了下沉市場,在2018年就已覆蓋全國超4800個縣區。

另一個電商牛排品牌小牛凱西此前在線下有自營西餐廳,但在2014年轉戰天貓,主打「高品質、高顏值、易於烹飪的家庭牛排」,上線後年均成交額增速達到110%。通過綜藝冠名、植入的方式,小牛凱西在年輕人中打造知名度。還曾找李小璐直播帶貨,4個小時賣出1200多萬元,在李佳琦直播間也創造了2分鐘賣出上萬份的成績。

小牛凱西成為江蘇衛視真人秀節目《陽光姐妹淘》牛排指定產品

而以恆都為代表的國內老牌牛肉巨頭們,儘管擁有從養殖、屠宰到售賣的全產業鏈優勢,但一直以來主供餐飲渠道。隨著80、90後逐漸成為消費中堅力量,這群年輕消費者對價格不如前幾代人敏感,卻比較「認品牌」。這些老牌肉企因此在線上市場具有一定的先天優勢。隨著恆都等老牌企業也開始「進攻」家庭消費場景,中國牛排市場的品牌競爭將更加激烈。

中國人吃牛排講究啥?偏愛進口,拒絕拼貼

食用牛排的習慣源自西方,中國消費者在選購牛排時也更偏愛進口貨。

在淘寶平臺,商品名中標明「進口」或「澳洲」「紐西蘭」等國外產地的商品佔比高達71.5%,而從產地來看,澳洲牛排以78%的佔比在進口牛排中遙遙領先。雖然巴西、阿根廷才是對華出口牛肉最多的國家,但澳洲憑藉超60種的豐富牛種,以及安格斯、墨瑞灰等知名品種,成為中國消費者眼中的品質之選。

中國人的消費升級,給進口牛肉帶來了更多機會。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6-2019年間我國的牛肉進口量連年攀升,近兩年的年增長率更是高達50%。除了巴西、澳洲等產地,越來越多小眾牛肉產地正在嘗試打入中國市場。今年4月,來自俄羅斯最大牛肉生產商米拉託爾格(Miratog)的200噸牛肉抵達中國市場。這是俄羅斯牛肉首次「叩開」中國市場大門,未來計劃在2020年向中國出口1萬噸。

杭椒牛柳、土豆燉牛肉……中國人歷來也養牛、吃牛肉,國產的牛排怎麼就不香呢?

事實上,我國的牛種傳統上以役用為主,在肉牛的品種培育方面與國際有很大差距。我國肉牛養殖普遍以小規模散養為主,牛群多為自然繁育,良種覆蓋率低。且國內肉牛企業以養殖西門塔爾或本土黃牛為主,主供中餐市場,缺乏適合西式烹飪手法的肉種。不過隨著國內牛肉消費市場的不斷擴大,我國對良種肉牛的培育也越來越重視。國家從2005年起便開始實施畜牧良種補貼政策。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在近年來國產豬肉產量不斷走低的情況下,牛肉產量穩定增長。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餐桌上或許也能出現國產優質牛排。

除了對產地的考量,中國消費者對牛排品質的追求還體現在對「真肉」的堅持,拒絕合成、拼貼牛排。在淘寶平臺,60%的牛排都在商品名稱中明確標明「原肉」「整切」。還有不少商品標註「未醃製」「0添加」等表明牛肉未經二次處理的標籤。

生造概念的「兒童牛排」、有爭議的「牛肉哥」,都成為打通家庭市場的「利器」

在市售的牛排產品中,我們還能發現一種頗具「中國特色」的存在——兒童牛排。

兒童牛排什麼特點?由於兒童的咀嚼、消化系統比成人弱,兒童牛排在部位上一般選取瘦肉多、脂肪少、肉質嫩的菲力。由於整切牛排口感偏老,兒童牛排大多經過微醃調理,使肉質更嫩。市面上還有一些號稱「專為兒童研發」的牛排,在牛排中添加蔬菜汁調味,使之符合兒童的口味和營養需求。

小牛凱西的兒童牛排使用胡蘿蔔、西芹、洋蔥汁對牛排進行醃製

但事實上,牛排並沒有成人、兒童之分。在餐廳,當服務員聽說有兒童吃牛排時,只是會減少分量並做成全熟。知乎上甚至有人評價:「兒童牛排是一種科幻牛排,是應中國爸媽消費心理誕生的牛排。」

但這種「中國特色」的牛排,的確推動了牛排在中國家庭的進一步普及,畢竟,中國家長為孩子花錢總是最大方的。在淘寶平臺銷量排名TOP 10的牛排單品中,兒童牛排佔據了7席。網絡上甚至還有美食博主測評表示「吃完兒童牛排想當個孩子」,因為兒童牛排的確肉質夠嫩,對烹飪技巧要求不高。

兒童牛排的暢銷,也許還跟家長們不知道如何為孩子挑選牛排、不熟悉牛排烹飪技巧有關。出自牛不同部位的牛排,在質感上有很大差別,對烹飪火候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比如菲力跟西冷就是兩個極端——前者肉質細嫩,後者則帶肉筋、有嚼勁,一般以5分熟為宜。

習慣熟食的中國人,要想吃一片不帶血水且夠嫩的西冷牛排,還是很考驗廚藝的。

CBNData按照牛的不同部位,對淘寶平臺在售的牛排進行了歸類統計,發現菲力佔比最高。為了方便中國人食用,儘管消費者偏好未經加工「真材實料」的牛排,但也有不少牛排商品在強調「原肉整切」的前提下,對牛排進行「微醃調理」,避免「嚼不爛」的糟糕體驗打消顧客二次消費的念頭。

為了鼓勵更多人在家吃牛排,商家們把能有效降低煎牛排技術難度的「硬體」都備好了,比如牛排機。啥是牛排機?其實就是能雙面加熱的電磁爐。貼心的商家甚至幫忙把幾分熟的牛排該煎幾秒鐘算好了。

疫情宅家期間,網友們爆發的下廚房熱情,帶動了一大批廚房小家電的銷量。其中,牛排機就位居2月天貓淘寶銷量增速TOP 20小家電之列。

簡單、快捷,是市售牛排機的主打賣點 | 圖片來源:DT財經、淘寶

短視頻KOL對牛排烹飪技巧的科普,也為牛排市場的擴大提供了助推力。

常刷抖音的人,可能都對一位名叫「正善牛肉哥」的達人有印象。牛肉哥的突然走紅,靠的正是一系列煎牛排教學視頻。儘管「封邊」的煎制方法引發了一定爭議,但短視頻教學讓更多人開始在家裡嘗試煎牛排。2019年618期間,「正善牛肉哥」在直播間一口氣帶貨20萬片牛排。

正善牛肉哥抖音煎牛排教學,每次都要強調「封邊」 | 圖片截屏自抖音

根據中商工業研究院數據,我國牛肉人均消費量從2016年的4.88千克上升到2019年的5.95千克。而2019年美國人均牛肉消費量為57.3磅(約合25.99千克)。中國牛肉消費市場的不斷擴大已成事實,且成長空間巨大。但要在充滿潛力的中國市場進一步挖掘提升機會,還需要進行更多市場教育,推出迎合中國人喜好的牛排。

作者:章曉莎

編輯:董芷菲、陳琪

相關焦點

  • 15元/片、月銷1500萬,線上牛排是個多大的市場?
    關於牛排熟度的高階表達。直接說出來難道很麻煩?|圖源:網絡不過,隨著中國人的消費升級,牛排這種高檔食材已經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普通家庭的餐桌上。大大方方煎一塊不帶血的牛排,成為中國人的「牛排自由」。15一片的牛排月銷1500萬,線上牛排市場有多火爆?比起牛排餐廳動輒幾百的人均消費,在家吃一塊牛排可能只要不到20塊錢。在淘寶平臺,牛排大多以8片、10片的規格打包售賣,單片均價基本都在20元以下,有的店鋪還附贈平底鍋、黃油、黑椒汁等配套烹飪用品,甚至還送意面、薯條。
  • 國產牛排VS進口牛排,差別到底在哪裡?
    關於牛排熟度的高階表達。直接說出來難道很麻煩?| 圖源:網絡不過,隨著中國人的消費升級,牛排這種高檔食材已經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普通家庭的餐桌上。大大方方煎一塊不帶血的牛排,成為中國人的「牛排自由」。15一片的牛排月銷1500萬!線上牛排市場有多火爆?比起牛排餐廳動輒幾百的人均消費,在家吃一塊牛排可能只要不到20塊錢。在淘寶平臺,牛排大多以8片、10片的規格打包售賣,單片均價基本都在20元以下,有的店鋪還附贈平底鍋、黃油、黑椒汁等配套烹飪用品,甚至還送意面、薯條。
  • 外國人一塊牛排就飽了,為什麼中國人吃一盤燉牛肉都不夠?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說到牛排我們都非常熟悉了,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喜歡的一種美食,尤其是澆上黑椒汁以後,絕對是人間的美味,主要還是西方國家吃得多,很多小夥伴都非常好奇,中國人吃一盤牛肉都不飽,為什麼外國人吃一塊牛排就飽了?
  • 同樣是牛肉,為什麼外國人吃牛排一塊就飽,中國人吃一大鍋都不夠
    看看人家外國人吃牛肉,吃上一塊牛排就飽了,而咱們中國人吃牛肉呢?不管是涮火鍋,燉牛肉還是烤牛肉,都是吃上一大鍋還不夠的呀。後來再想想也便明白了,嗯,人家老外是當牛排為主食的,而我們大中國的飲食文化如此豐富,又怎會在一棵樹上吊死呢?
  • 一塊安格斯牛排
    英文Steak,原意塊狀肉,加上不同肉類前綴衍生出 Beefsteak, fish steak, pork steak,Beefsteak大概是最知名最受歡迎的塊狀肉類,所以中文直譯Steak為牛排,所謂排,即排骨肋骨,簡言之,牛排指的是牛肋骨上的塊狀肉。
  • 洞悉一塊完美牛排的秘密(全文)
    牛排也需要「醒」! 或許你是第一次聽說牛排也像酒一樣需要「醒」,但其實在「了不起的蓋茨比」的年代,一塊上等的牛排一定是需要「醒」的,一直到60年代,牛排的製作都會有這道工序。如何善待一塊好牛排? 無論是從超市買回來,還是從冰箱裡取出來的牛排,都要將肉放置一會兒,使溫度和室溫差不多,這樣做,可以讓你更好地控制火候。
  • 如何吃懂一塊高級牛排?|肉眼牛排|牛排|牛肉|法式牛排|和牛|西餐廳
    ▵ 乾式熟成牛肉培育房美式牛排美國食用牛排的方式粗獷且豪邁,不拘小節,整塊腓力牛排燒烤後再切片。現在人們熟知的牛排出現在十九世紀早期的紐約,作為宴會菜陳列在各種政治活動上。最初美國的牛排吃法是將牛肉切成厚片放在吐司上用手抓著直接吃。
  • 老外又出新花樣,把1500度的「鐵水」澆在牛排上,結果很意外!
    牛排是老外最喜歡的一種美食,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也喜歡吃牛排了,營養價值很高,寫口感吃起來也很不錯,我們平時吃牛肉的時候,都需要燉幾個小時才能燉爛,那是煎牛排,只需要十幾分鐘就可以做好了,吃起來比燉出來的牛排還要嫩呢。
  • 在家做好一塊牛排需要注意些什麼
    我們都愛吃鮮嫩多汁的牛排,烹飪出這樣的牛排需要一些技巧,特別是面對一塊上好的牛排,煎不好那可是會人神共憤的。經典的牛排製作的要求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有牛排的汁水和味道,也不需要複雜調味,說起來簡單,但絕不是人人都能辦得到。
  • 為什麼西方國家都喜歡吃牛排,論一塊牛排在西餐地位的影響力!
    為什麼西方國家都喜歡吃牛排,論一塊牛排在西餐地位的影響力!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先輩就開始馴化牛了,而在過去,牛是農業生產最大的勞動夥伴,是絕對不可以吃的,在秦朝吃一口牛肉,小命就沒了,而從隋唐到明清,吃牛肉也是會被判刑一年半,流放一千裡。
  • 一塊豪尚豪牛排引發一場糾紛
    儘管事情已過去3天,想起這件懊惱事,王先生一個電話打到12345:「5月3日晚上,我吃到了一份酸牛排,店家只在當時換了一份,沒有承擔其他責任,我覺得這不合理。」  顧客  吃了酸牛排次日拉肚子  5月3日晚上6時多,王先生和妻子到杭州北山路的豪尚豪牛排店吃飯,點了兩份3成熟的黑胡椒牛排:「當時我很餓,一端上來就吃了一塊,口感很酸,一開始還以為自己嘴巴出問題了,又切了一塊,還是酸,就讓妻子也嘗嘗,她切了一點點,馬上吐出來說,酸死了。」
  • 張雨綺煎牛排給楊天真吃 一塊牛排煎了三次 最後還怪牛排太厚了
    要開始煎牛排的時候,張雨綺發出了提問,速凍的牛排是不是需要解凍的?剛才應該買新鮮的牛排,速凍的還要等它解凍。張雨綺看了牛排五秒鐘,覺得應該也可以直接煎吧,也不需要解凍吧,其實這個牛排也不是那麼凍的。楊天真摸了一下牛排,這才不夠凍嗎?都硬得可以當兇器了。於是楊天真打開水龍頭,把牛排用冷水衝了一下,她說,好像在洗一塊肥皂,滑滑的。
  • 草飼牛肉VS谷飼牛肉,常見的牛排有哪些?怎麼選擇一塊好的牛排?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牛肉,牛排怎麼選擇? 草飼牛肉VS谷飼牛肉 這是最重要的,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其實,在牛生長的最初6-8個月左右,所有牛的飲食結構都類似,主要吃母親的乳汁和牧草。
  • 牛排挑選指南:如何挑選到一塊合適又好吃的牛排
    挑牛排的門道可是相當的多,想要挑到合適有好吃的牛排,首先你要確定有幾個人吃,是什麼樣的人吃,然後再根據牛排的部位選擇合適的烹飪方法和熟度。當然了,想要吃的安心,牛排自然也是要選擇大品牌的才可以。一、先看吃牛排的人選首先確定吃牛排的人選,如果是自己吃,就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如果是小孩吃就要儘量選肉嫩多汁的,比如菲力牛排。如果是朋友吃要考慮朋友是否在減肥,是牛排入門級學徒還是牛排老手,老手更偏向於吃西冷牛排,因為肉質鮮嫩有嚼勁。
  • 如何做出一塊完美的牛排
    牛排是健身減肥時很不錯的蛋白質來源。不過想要做出一塊口感完美的牛排,既要嫩,要香,又要多汁,並不是一件易事。製作牛排時,用肉錘錘肉(或嫩肉粉、木瓜)這一步可以讓肉質更鮮嫩。要達到汁水足則要保證烹飪溫度的穩定。
  • 西坡:吃牛排
    新冠疫情期間,張文宏醫生建議市民多喝牛奶、多吃牛排。這下可把喜歡吃牛排的一族逗得樂不可支:終於找到大開「殺」戒的藉口了;那些由於各種原因不吃牛排或吃不上牛排的人,則一臉懵怔:幹嗎要吃牛排?對此,我的理解是:吃牛排只是攝入高蛋白的一個標杆。
  • 一塊好牛排 不必加醬汁
    於是,搞懂各式肉品的名稱、部位、油花分布及烹調方式,是入門當老饕的必要準備。     一塊好牛排 不必加醬汁     過去消費者吃牛排只會以牛種、部位和油花分布為判準,如今還得知道怎麼處理,會更美味。西華飯店行政主廚陳重光說:「讓消費者知道,一塊牛排不用加醬汁就很好吃。」
  • 在日本一塊牛排一碗炒飯要多少錢?網友: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在日本一塊牛排一碗炒飯要多少錢?網友: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在我們國內有著不少的吃貨,但其實美食也是比較多的,而且每個國家都有著當地的特色飲食文化,但其實小零覺得我們國內的這些食物價錢是最划算的,像是上次小零在網上看到一名吃貨小哥在日本當地的一家餐廳裡面吃了一份牛排以及一碗炒飯據悉整整花費了1500塊錢人民幣,不少網友們直呼簡直不敢相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牛排跟炒飯吧。
  • 煎牛排的教程,在家就可以輕鬆煎出一塊西餐廳裡面的牛排!
    我不愛吃西餐,但我愛吃牛排。我只吃好牛排,渣肉次肉半成品肉全都不是我的愛。關鍵,我喜歡自己在家煎牛排吃,這樣的牛排才特有味特帶勁。牛排,首先必須肯定得肉要好,我一般會買加拿大的谷飼肉眼牛排和牛小排。外國壯漢喜歡的肉眼牛排,這塊肉取材於牛最不經常活動的上腰部,肌肉運動量非常小,只有牛養得好,才可能在這塊肉上長脂肪,好的肉眼牛排脂肪分布非常均勻,口感不僅柔嫩,而且一口下去,汁水四溢。所以,在眾多牛肉部位中,最能體現一頭牛牛肉品質的就是肉眼。據說外國壯漢喜歡它。
  • 一塊八分熟牛排引起的尷尬
    那麼身為一個老司機,到底牛排應該點幾分熟才顯得有逼格呢?首先關於牛排的熟度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通常牛排熟度只有隻要記住一點,在中國牛排一般只有奇數熟度,一分、三分、五分、七分和全熟。不同熟度的牛排大概是怎樣牛排的熟度其實是牛排的中心溫度決定的,中心溫度越低,牛排紅色部分(不熟)的比例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