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權最新演講:全球數字經濟新版圖和中國的數字人民幣

2020-12-13 巴比特資訊

本文系李國權教授在2020第三屆傳神者大會上的講話,巴比特資訊經授權刊發。

首先,感謝大會的邀請。

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是「全球數字經濟新版圖和中國的數字人民幣」。2020年是非同一般的一年,新中兩國政府都毫不例外地把工作重點之一放在了數字經濟的發展上。

我們注意到,近來各國對於傳統中心化的數字經濟,都開始採取一些相應的措施,試圖緩解或者避免出現壟斷和「贏者通吃」的行業架構,例如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管理總局最近發布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與此同時,我們發現新加坡和中國都在大力發展非中心化的新型數字通證經濟 (Token Economy) 必需的基礎設施。通證 (Token) 就是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把實體世界裡的各種資產和權益通證化 (Tokenisation),就可以創造一個更包容、更普惠、更有效率的通證經濟。最近常常有朋友會問起,看以前的報導,在中國進行各類通證包括加密貨幣的交易都是不合法,不合規的,那為什麼還要大力發展類似通證經濟的基礎設施呢?我們新加坡業界的認識是「沒有通證的區塊鏈就不是真正的區塊鏈」。這個認識看起來和中國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呀?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如果我們對於中國的政策,進行跨語言、跨文化、跨國情的解讀,我們會發現其實剛好相反!新加坡能深入解讀中國國情,文化與科技政策的微妙,新加坡政府和業界的跨語言、跨文化的溝通和解讀優勢,配合並發揮本身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優勢,能為新加坡創造機遇。我們知道,通證是公有區塊鏈的重要激勵機制。近期在全球通證市場上,的確存在著利用通證進行過度投機的濃厚氣氛。近日,比特幣不斷疾速上漲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新加坡金管局 (MAS) 最近通過建立新法案、修訂舊法案,已經將監管範圍相當全面和完整的覆蓋了虛擬資產 (Virtual Asset) 和數字通證,及時有效的監管,極大抑制了過度投機風氣。中國禁止通證的發行與交易,就是為了防範在這個領域內的過度投機,避免再次出現像P2P過度投機那樣,給普通民眾帶來重大財產損失並對社會造成傷害。一刀切的政策雖然看起來缺乏彈性,但是不得不承認,它立竿見影,迅速有效。那麼這會扼殺創新嗎?是否可以理解為中國將只發展不需要激勵機制的私有(企業)區塊鏈呢?完全不能這麼說,因為我們看到中國正在全球範圍內,通過組建全球公有鏈和聯盟鏈框架來部署區塊鏈服務網絡 (Blockchain-based Service Network),打造能夠覆蓋全球的第二代智能網際網路的網絡。新加坡在公有鏈和聯盟鏈領域的系統優勢非常明顯,這也就是為什麼,新中兩國能夠存異求同,尊重和理解彼此之間在區塊鏈與通證政策上的差異,雙方都將著眼點放在這些認知的互補性上。

再看新中兩國的央行數字貨幣,新加坡的烏敏島計劃 (Project Ubin) 數字新加坡元專注於國家與金融機構之間的結算和批發業務;而中國的數字人民幣 (DC/EP) 將重點放在零售業務上,解決商業和民眾數字支付需求,這種零售電子支付甚至可以是離線進行的。我們又一次看到了充分的互補性。今年6月新加坡金管局孟文能 (Ravi Menon) 局長在上海的陸家嘴論壇指出,在央行數字貨幣領域新中兩國可以進行深入的合作。中國的數字人民幣也可以延伸到海外市場,原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博士,近日就提議新中兩國的數字支付合作可以從零售業務起步,然後考慮把成功合作模式複製到東協各國,甚至其他東亞國家。12月8日也詳細的宣布新中合作範圍包括了:

(1)人民幣合作–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最近推出了一項新的人民幣250億元計劃,以通過其金融市場運作來增強人民幣市場流動性。該計劃將更好地滿足新加坡及該地區企業的人民幣融資和對衝需求。

(2)新加坡和中國交易所之間的合作–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SRC)正在促進新加坡和中國交易所在交易所交易基金等新領域進行合作的努力。

(3)數字金融– MAS和中國人民銀行將加強數字金融方面的合作,以支持兩國之間的旅遊,貿易和電子商務。

(4)綠色金融– MAS將與中國中央和省級同行合作,擴大綠色金融合作。

所有這些舉措都無疑的把通證經濟和DC/EP的地位提高了。

有互補就一定有一致性,「區塊鏈是為人民服務的」,因為它的內置輔助性平衡機制,可以用來創造更公平而非壟斷性的數字世界,在這一點上,新中兩國的認識又是高度一致的。發展數字經濟,除了網絡和系統基礎設施,法律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至關重要,在近日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RCEP) 中,在新中兩國的一致推動下,電子籤名的法律效力得到了協定的確認,數據存儲策略也有利於分布式帳本技術的應用,這都將大大加速新中兩國在東協各國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步伐。

所以在重大的創新領域,戰略和競爭優勢不僅僅是來自成本和技術方面的商業競爭力。我們對於行業科技文化和政策的深入認識也是至關重要的,這樣的認識過程往往是跨語言、跨文化、跨國情、跨技術領域、跨行業、跨學科,甚至是跨意識形態的認識過程。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新加坡的優勢不但來自於完善健全創新的監管架構,而且來自於對各國科技發展和政策語境有效地深入地解讀。這種理解和包容「和而不同」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種競爭力。新加坡如果僅僅從政策的字面含義上翻譯中國對於通證基礎設施的理解,那麼就有可能錯失中國「由外而內」有序地部署公有鏈帶來的重大機遇和商業機會。又如,在數字貨幣領域,認識不到位,甚至會帶來不必要的擔憂和競爭。新加坡大多數的新技術創業者技術專長優勢明顯,政府也通過各項計劃為企業提供了大量的支持與資助,但是在交流中,我們發現我們的企業家應該更進一步提升對科技文化與政策語言的解讀能力,以便深入正確地理解他國政策的真正含意。我們的中國朋友也應該努力提升這種能力。新加坡企業家在理解中文技術語言和金融科技文化方面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亞洲將是「後疫情時期」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中心,為了充分利用亞洲地區的商機,新加坡和中國大學的科技與商業教育系統,應該著重幫助學生和企業家理解亞洲各國的國情,語言和文化。尤其是在中國、印度尼西亞、緬甸和越南的人文和地理環境和技術文化方面的認知要特別精通。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到提前布局,進入戰略藍海,獲得先發優勢,才能更有效地發揮企業在技術和商業模式等方方面面的綜合優勢。我們倡導的是「求大同、存小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式的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行業競爭與發展環境。所謂「君子其不爭,其爭也君子」。這一點上,新加坡和許多西方發達國家的認識是不一樣的。

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 (SUSS) 和新加坡李白學院就致力於推動科學技術領域,特別是分布式技術、區塊鏈和金融科技領域的國際交流,旨在為亞洲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興金融市場,尤其是中國,提供前沿的新金融實務知識與最佳管理實踐,打造以實踐為導向的新金融應用與執行技能。大家都說「區塊鏈是信任機器」,跨語言和跨文化認知同樣也是幫助我們增進彼此的信任。那麼技術真的能徹底得替代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嗎?儘管技術可以降低在線信任的成本;但線下治理也至關重要,也必須健全,因為到目前位置,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一條公有鏈是無需治理的,不管是中心化治理,還是非中心化治理;同時,設計道德也必須良好;只有技術、治理、設計思維的三管齊下才可以真正降低信任成本。 隨著數據、金融和貿易流動日益數位化,人們也相應需要安全可靠的交易方式。

為了配合數字法幣與經濟發展,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SUSS)與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ESG)合作推出了區塊鏈互通互聯(BTC)網絡——一個一體化的平臺,使區塊鏈和其他技術能夠一起運作。這項計劃得到了國家研究基金會的支持。BTC網絡允許與多模式全球供應鏈公司、數字交易平臺和技術專家進行區塊鏈解決方案的創新和測試。該網絡將專注於通過整合網狀網絡來簡化現有系統或平臺之間的連接,從而增強區塊鏈之間的互操作性。為幫助本地企業和員工了解這項技術的潛力,該網絡還會為中小型企業制訂風險評估架構,以評估如何採用區塊鏈來滿足業務需要。最初BTC有6個商業合作夥伴(包括中國的區塊鏈服務網絡BSN、和公共企業區塊鏈唯鏈(VeChain),旨在創建、試驗和領導區塊鏈貿易與連接網絡的實施。此外,它將嵌入新加坡政府支持的貿易網絡GeTS,該網絡遍布亞洲,也有區塊鏈記錄驗證設施。此外,該網絡還得到了中國世界商品智能交易中心(CIC)的支持,CIC是在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支持下,由中國B2B行業領軍企業卓爾智聯,新加坡政府電子產品和服務供應商Crimsonlogic旗下子公司GeTS和新加坡交易所SGX三大巨擘聯手成立的合資公司,致力於打造一個便捷互通的全球大宗商品線上交易平臺CIC自2018年10月正式上線以來,CIC平臺已經累計實現交易額(GMV)達127億美元,擁有5000多個註冊用戶,覆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印度、中國、歐洲等國家地區。在這次合作中,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會與學者及業界人士緊密合作,策劃課程及項目,以提升本地員工的知識及技能。

數字人民幣 (DCEP) 要在全球發揮更大的作用,要和人民幣國際化政策並駕齊驅,要為「一帶一路」倡議做出應有的貢獻,沒有和世界各國構建廣泛的跨語言、跨文化、跨國情的理解、認識和信任,僅僅靠國家主權背書和技術的保障是不夠的。因此新加坡業界對數字人民幣結合人民幣國際化和「一帶一路」倡議,有了自己的構想,那就是「一帶一路一倡議」,「一網一融一通證」。

說到底還是人,這個行業人才的發展。中國擁有世界上人數最多的區塊鏈人才隊伍,新加坡是國際區塊鏈技術、經營、監管、創業和科研最重要節點之一。新中兩國在人才培養領域的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全球金融科技學院(GFI) 聯合上海財經大學和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SUSS) 共同推出「特許金融科技專業認證考試」 (Chartered FinTech Professional, CFtP),我們李白學院在未來,爭取能為中國培養更多「特許金融科技師」,他們將成為區塊鏈和金融科技領域的跨技術、跨文化的專才,他們懂技術、能創新、會管理、講合規。企盼新中兩國攜手打造更完善的行業生態,「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打造一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性的行業人文環境。

相關焦點

  • 京東雲劉子豪牛津中國論壇發表英文演講:中國將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最...
    2月23日,古典的牛津辯論社禮堂匯聚了一群中國面孔。「十四億心跳」2019第六屆牛津中國論壇拉開帷幕。作為英國規模最大、最為嚴謹學術的中國論壇之一,牛津中國論壇每年都會邀請國內各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知名人士,分享關於中國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領域的最新視角,與在英的中國專家一同探討中國前進的方向及面臨的挑戰。
  • 全球數字貨幣「三足鼎立」:數字人民幣已開發6年,2大優勢顯現!
    其中至少有四個國家央行已經發行了該國的數字貨幣。其餘14家正在開發數字貨幣,或與第三方區塊鏈軟體提供商一起啟動試點計劃。值得一提的是,放眼全球,中國央行研發的數字人民幣最為吸睛。而人民幣3.0版本則是指人民幣數位化,即是推出中國數字貨幣DC/EP,與現金人民幣等同。
  • 中國空投1000萬元「數字人民幣」,全球加快數字貨幣布局
    此後,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幾乎瓜分了整個行動支付市場。五年後的國慶節,深圳市羅湖區政府也推出「數字紅包」,為數字人民幣的落地宣傳造勢。而這次,它把矛頭指向了誰?1000萬紅包試水,數字人民幣「箭在弦上」2020年10月8日,深圳市羅湖區政府出資1000萬元,向5萬在深個人發放200元數字人民幣紅包。
  • 全球數字貨幣競合格局與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這集中體現在國際經濟和金融交易活動中。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國-美元」體系——在便利交易的同時,也加劇了全球經濟和金融的結構性失衡。至今,「特裡芬難題」仍未解決。美國不僅是最重要的國際貨幣發行國,也是安全資產的最重要供給者,這必然對應著經常帳戶的逆差。那麼,數字貨幣能否解決,或者在多大程度上緩解全球經濟、金融和貨幣體系造成的失衡問題?
  • 美國震驚:數字人民幣是中國在顛覆世界金融!中國高官稱將繼續擴大發展數字人民幣
    中國繼續以「試點」名義穩步推進數字人民幣大範圍應用【福布斯:數字人民幣是中國試圖顛覆全球金融秩序的嘗試】 福布斯今日刊文《數字人民幣是中國試圖顛覆全球金融秩序的嘗試》。文章稱,隨著人民幣在國際上被廣泛接受,以及中國有能力為收集和使用豐富的金融數據制定標準,數字人民幣成為中國試圖顛覆全球金融秩序的核心舉措。
  • 數字人民幣手冊:各類數字貨幣群雄逐鹿 數字人民幣呼之欲出
    深圳、蘇州近期推出的數字人民幣紅包測試,更是讓數萬人得以參與其中,數字人民幣腳步聲越來越近。數字人民幣的正式發行尚無時間表,但在它真正到來之前,我們有必要讀懂甚至讀透它。為此,澎湃新聞特別製作數字人民幣手冊系列報導,以饗讀者。從實物貨幣到金屬貨幣,從紙幣到信用貨幣,貨幣的演變跨過漫長的歲月,形態不斷發生變化,但其提高運行效率,服務經濟社會的初心未改。
  •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 | 張純信、宋思齊:數字人民幣:中國經濟...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張純信、宋思齊:數字人民幣:中國經濟復甦和全球領導力的關鍵數字人民幣將極大驅動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使中國擺脫疫情和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開啟復甦進程,並在未來成為全球無可爭議的經濟強國。
  • 數字人民幣優先聚焦國內應用 中國成全球數字貨幣領頭羊
    《參考消息》報導美媒文章:中國成全球數字貨幣「領頭羊」參考消息網10月19日報導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0月16日發表文章稱,中國在研發其被稱為「數字人民幣」的央行數字貨幣方面領先世界多年。文中提到,在大範圍的政策推動下,全球對央行數字貨幣的發展越來越感興趣。
  • 數字人民幣手冊①各類數字貨幣群雄逐鹿,數字人民幣呼之欲出
    央行數字貨幣與數字人民幣2020年5月,央行行長易綱在採訪中表示,當前數字經濟是全球經濟增長日益重要的驅動力。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和應用,有利於高效地滿足公眾在數字經濟條件下對法定貨幣的需求,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偽水平,能夠助推我國數字經濟加快發展。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也曾在公開課中提到,中國推出央行數字貨幣原因包括:首先,為了保護自己的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需要未雨綢繆。其次,央行數字貨幣既能保持現鈔的屬性和主要的價值特徵,又能滿足便攜和匿名的要求。
  • 香港金髮局:數字貨幣及跨境理財通將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8日出席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年度論壇時指出,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當跨境理...   中新社香港10月8日電 (記者 王嘉程)香港金融發展局(金髮局)行政總監區景麟8日出席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年度論壇時指出,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當跨境理財通及數字人民幣推出,香港將在人民幣國際化上扮演更重要角色。  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年度論壇,暨2020年度人民幣業務傑出大獎8日下午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行。
  • 麥肯錫最新報告指出中國躋身全球數字經濟引領者行列
    【美國麥肯錫諮詢公司網站9月6日文章】題:中國數字經濟如何引領全球新趨勢   麥肯錫諮詢公司近日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如何引領全球趨勢》報告稱,中國目前已是全球領先的數位化投資和應用大國,取得的成就遠超多數關注者預期。
  • 數字經濟時代,銀行怎麼把數字人民幣轉換為實體人民幣價值?
    所以只能說是一種個性貨幣和信息貨幣,只具有不確定性價值和相對價值。我國的數字人民幣則不同,數字人民幣不是虛擬貨幣,是由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本身就是具有確定價值的真實貨幣。因此,可以說數字人民幣本身就是人民幣,不過是數字形態的人民幣而已。簡單理解數字貨幣,數字貨幣的功能和紙幣完全一樣,只不過是以數位化的形態存在,替代流動的現金。
  • 格林斯潘重磅演講,談全球經濟、中美貿易摩擦和數字貨幣等...
    格林斯潘在演講和對話中探討了人口老齡化、社會福利支出對儲蓄投資的擠出、全球經濟發展、以及中美貿易摩擦、數字貨幣、央行獨立性等熱門話題。格林斯潘主要觀點如下:21世紀最大的特徵是人口老齡化,這也是美國甚至全世界投資萎縮的原因。
  • 數字人民幣是什麼意思?什麼時候能用上數字人民幣?
    數字經濟時代,人們對於支付安全性、便捷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和應用也成為大勢所趨。  數字人民幣「在路上」 試點仍為「4+1」  近年來,全球多國都在加緊研究數字貨幣,中國也不例外。目前,我國的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在穩妥推進。
  • 200元數字人民幣來了,500元和1000元面額數字人民幣還有多遠?
    說要發行500、1000的大額鈔票,也不是完全是沒有依據的猜測,畢竟現在的100元面值的人民幣是29年前發行的,如今的中國經濟總量已經是29年前的100多倍,100元面額的錢幣確實無法反映目前的經濟狀況以及交易的便利。
  • 大咖雲集2018年中國·廊坊數字經濟大會 奉獻豐富智慧盛宴 描繪...
    「2018年中國·廊坊數字經濟大會」現場。記者 煙成群 攝   長城網5月18日訊(記者 煙成群 董達)5月18日上午,記者在廊坊京津冀大數據創新應用中心召開的「2018年中國·廊坊數字經濟大會」上看到,最新的超輕智能眼鏡、先進的智醫助力系統、數字王國的電影特技製作技術、方便的智慧路燈伴侶等五款黑科技產品吸引了所有與會者的眼球,顯示了最新數字科技的魅力。
  • 2020中國致力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數字經濟是什麼意思...
    國家主席習近平致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開幕的賀信中指出,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全球治理體系、人類文明進程影響深遠。
  • 數字人民幣怎麼用?一圖讀懂
    數字人民幣「在路上」試點仍為「4+1」▲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近年來,全球多國都在加緊研究數字貨幣,中國也不例外。目前,我國的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在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是什麼?現金支付未來是否會被取代?▲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對於中國的消費者來說,行動支付深度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大家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數字人民幣到底是什麼?它跟我們熟悉的電子支付手段又有什麼區別?現金未來會不會被取代呢?
  • 深入剖析數字貨幣的本質 評《數字貨幣:從石板經濟到數字經濟的...
    《數字貨幣:從石板經濟到數字經濟的傳承與創新》(簡稱《數字貨幣》)作序。自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加密資產歷經跌宕,從比特幣等發展到巨型科技公司主導的全球穩定幣Libra 和各國爭相研發的央行數字貨幣CBDC,數字貨幣正在迅速進入主流視野並成為監管和金融機構的優先事項。2020 年初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意外地加速了數字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在中國。
  • 更多信息浮出水面,數字人民幣領跑全球,背後打著哪些算盤?
    9月21日,《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發布,提出支持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設立金融科技中心,建設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和數字金融體系。這是繼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冬奧會這「4+1試點」之後,數字人民幣在區域政策上邁出的又一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