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畢不了業的!

2021-03-01 小宋同學碎碎念

「畢不了業」這個念頭可太可怕了。

時不時就會冒出這個念頭,連續性無憂無慮,間歇性憂心忡忡。

昨天晚上失眠到凌晨三點半才睡著,一直在構思自己的大論文框架,感覺沒有一點邏輯千瘡百孔,要補的數據挺多只能一點一點做。

跳轉於知乎豆瓣,看看大家寫論文的心得,發現有好多7天能幹出一篇碩士論文的,還有甚者ddl最後四天寫了論文並且過了教育部盲審的,真的強。

過了元旦就要抽盲審了吧。

有時候挺想被抽中盲審的,畢竟現在學術道德規範要求越來越嚴格,就算今年畢業明年也可能會抽中你的論文,明年抽不中還有後年,早點被抽中早點了卻一樁心事。

有時候又很懼怕,作為對自己碩士三年的交待,如果過不了盲審的話豈不是很丟人?

據說小年放寒假,年後一周開學,寒假之前一定要把所有數據先搞出來啊!同時開始寫大論文實驗部分,整到2萬字!這樣綜述部分再寫1萬字,加起來就有3萬字了呀!

想想自己讀碩士一直感覺不順,實驗矇頭轉向,不斷懷疑自己。可是即便這樣,該我做好的還是要做好呀,以前一直是個要強的人,是歲月磨平了我的稜角吧。現在的追求就是按時畢業,老天爺保佑保佑孩子吧。

今天就先到這吧,這個月的倒數第二天我才更新,果然一直拖更一直爽。明天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跨完年要一切順利,祝你也祝我~

相關焦點

  • 研究生畢不了業,導師有責任嗎?
    碰到個別不負責任的導師,學生自己如果再不努力,可能就畢不了業了。學生能否畢業,導師當然有責任的。如果導師盡到責任,學生還無法畢業,問題就在學生自身了。3.有些學生為什麼畢不了業這些年,齋主也見識到個別的奇葩學生
  • 輔導員忠告:進入大學,「3件事」不能觸碰,會害自己畢不了業
    輔導員忠告:進入大學,「3件事」不能觸碰,會害自己畢不了業!大一新生在陸續的報到中,經歷完軍訓後就將迎來自己的正式大學生活,大學四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這時候有些事是一定要去注意的,千萬不能去觸碰,不然會害自己畢不了業。
  • 輔導員忠告:進入大學,「3件事」不能觸碰,會害自己畢不了業
    輔導員忠告:進入大學,「3件事」不能觸碰,會害自己畢不了業! 大一新生在陸續的報到中,經歷完軍訓後就將迎來自己的正式大學生活,大學四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這時候有些事是一定要去注意的,千萬不能去觸碰,不然會害自己畢不了業。
  • 英國留學讀本科畢不了業怎麼辦?
    (一)英國留學讀本科畢不了業怎麼辦,本科沒畢業申請碩士,英國本科三年制,如果都已經讀到大三最後階段,就因為幾門專業課一直過不了導致無法畢業,這種情況轉學可能並不是特別划算,因為之前修的很多學分可能無法得到認可,而且轉學如果不更換專業可能同樣的專業困難的問題依然無法解決。
  • 江蘇一大學要求會計專業學生到工廠流水線實習 否則畢不了業
    近日,位於淮安大學城的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18級會計專業學生陸續給記者打來投訴電話稱:他們必須按照學校統一安排,否則將畢不了業。同學們對此表示質疑:明明是會計專業的學生,為什麼要到電子廠生產流水線上實習?自己找實習單位為什麼也不可以?
  • 「敢於讓不合格學生畢不了業」!教育部今早承包熱搜
    「研究生教育要嚴把出口關,加大分流力度,加強學風建設,敢於讓不合格的學生畢不了業,倒逼學生潛心治學。」今天(9月22日)上午,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
  • 我國最嚴的五所高校,掛科率極高,混日子學生畢不了業
    越好的學校管理越嚴,對學生的要求也越高,尤其是985和211高校,不僅學校的課程多,考試也很難,今天我們來一起聊聊我國最嚴、掛科率最高的6所高校,期末考試很容易掛科,混日子的學生畢不了業。有統計數據顯示,同濟大學每年有約8%的學生畢不了業,這個比例僅僅低於清華北大和復旦大學,有網友稱:這也太嚴了吧!五、清華大學作為和北京大學齊名的高校,清華大學的掛科率也不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以理工科為重點發展方向,在材料、工程力學、數學、生物、光學、計算機等理工科專業上有強勁實力。
  • 教育部發話啦,要給大學生「增負」,一旦掛科,即將畢不了業!
    大學掛科後,就意味著你畢不了業!其實,縱觀整個國際教育現狀,在大學階段,基本都是「寬進嚴出」的政策。以美國的4年制大學為例,曾經有一項數據顯示,學生4年的畢業率僅在10-30%。我們熟知的加州州立理工大學,學生4年就能順利畢業的學生比重不到10%,6年能夠順利畢業的學生比重也只有50%左右。
  • 提高大學生課程難度,「混日子」的人將畢不了業
    提高大學生課程難度,「混日子」的人將畢不了業! 上了大學就真的可以過上像班主任所說的那種想學就學不想學就算了的日子嗎?事實告訴你,不可能,不好好學習,大學一樣很艱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提到大學生,很多人腦海中蹦出的印象都是:哦,那種每天想去上課就去上課不想上課就窩在寢室裡打遊戲看小說的學生是吧?
  • 這兩類專業不要報,容易畢不了業
    但很多大學專業都會涉及高等數學等理科類知識,如果考生的高等數學成績沒有及格,那很容易就會影響畢業,甚至畢不了業,拿不到學位證。那數學不好的文科生在報考時需要注意什麼呢?這裡給大家做一下簡單分析,供大家參考。文科生在志願填報時有較大的限制,不能報考理科類專業,可以選擇的專業相對比較少。文科生可以選擇的專業主要集中在哲學。
  • 因為教育部取消了清考制度,我們班52個同學,20個畢不了業!
    班裡52個人有20個畢不了業我們班裡有52個人,而且在今年我們這屆就要開始實施取消大清考制度,因此很多同學也是十分的惶恐,在剛開始導員和我們說的時候,他們並不在乎,更多的是不相信。但是當學校官網出通知的時候他們已經放棄了,因為我們班裡有十幾個同學幾乎是天天不學習,每天都在玩,因此有很多掛科的,馬上還有不到3個月畢業,班裡有很多人確定畢不了業,因為有的課程已經不予許他們進行重修了,比如有的同學高數還沒過,而且數量還不少,那已經確定他們在畢業的時候確定是沒有了學位證和畢業證。上了四年的大學,也沒少吃苦受罪,花了不少錢,最後連個畢業證學位證都沒有,難道這些同學真的不感到悲哀嗎?
  • 大學教授:考研不要一味崇拜名校,有二本考生逆襲985卻畢不了業
    大學教授:考研不要一味崇拜名校,有二本考生逆襲985卻畢不了業不可否認的是,大學排名的確具有一定的參考性,但是學生在選校時還是要實際情況實際分析,很多學生往往有種名校情結,在選校時也會以排名top20、top50的大學為目標。
  • 《我的大學》:社會是所永遠畢不了業的大學
    社會是個大染缸,也是一本永遠都看不夠的書,永遠畢不了業的大學,它教會了我們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高爾基就是在這樣的大學中吸取養分,慢慢變得堅不可摧的。
  • 2018最大謊言破滅:上了大學才發現根本畢不了業
    大學的天,2018年突變,各種各樣的「威脅」,讓學生畢不了業。眼下,大學生一臉懵逼:不是說上大學就跟玩兒似的麼?一學生嘛,學業為主,成績不過關,畢業老大難。對不起,這些都是自帶學分的必修課程,不學完畢不了業。
  • 敢於讓不合格的學生畢不了業 研究生教育改革劍指學位「注水」
    會上透露,《意見》提出嚴把入口關、嚴把過程關、嚴把出口關,合理制定與學位授予相關的科研成果要求,加大分流力度,加強學風建設,敢於讓不合格的學生畢不了業。《意見》為何出臺?嚴把關,強分流敢於讓不合格學生畢不了業洪大用在會上提出,《意見》中明確,研究生培養要以「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為工作主線,並從六個方面提出了關鍵改革舉措。一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 學生:畢不了業了
    學生:畢不了業了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還太小,還沒有學習英語的必要。但其實孩子越小,學習和接受的能力越強,對語言的敏感度也越強,有雄厚的基礎,學習起來沒有壓力。在我國,英語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而且作為與語文、數學並列為三大主科,在高考中是有很大的比重的,因此在小學裡就開始培養孩子的英語水平。
  • 教育部明確說明:要讓睡大覺,打遊戲的大學生畢不了業!
    從取消「清考」到「教授三年不給學生上課,清出教師隊伍」,以及「讓混日子的大學生畢不了業」,這已經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我們的大學教育有問題,迫切需要改革,並且要痛下心來下猛藥。
  • 教育部:這類人讀了研究生也畢不了業!「混」不下去了!
    前不久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曾提出要敢於讓不合格的學生畢不了業,倒逼學生潛心治學。這就要求研究生們要專心搞學術,想要「混日子」,「混畢業證」的,學校會讓你「混」不下去!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要嚴格把關學位論文研究工作、寫作發表、學術水平和學術規範性。
  • 大學畢不了業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會主動思考
    據社會統計調查報告說明每年都會有一部分大學生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而畢不了業。有因為掛科掛的太多而被迫退學的,有因為違反了學校規章制度被開除的,也有因為某種特殊情況被休學最後沒讀的,等等通常對於大學生來講畢不了業是最可怕的過來就是沒有學位證,然後是延遲畢業一年,最後才是掛科重修。
  • 輔導員:分分鐘讓你畢不了業
    輔導員:分分鐘讓你畢不了業!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大學的體育課到底有多重要!高等學校的學習比較繁重緊張,學生的體質狀況同在校時能否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畢業後能否勝任所從事的工作,都有重要的關係。因此,新生入學前要經過嚴格的體格檢查,體質不合格的不得入學。進校後更要重視體育、衛生、保健,不斷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