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貶,任初心不改

2020-12-11 大白呀呀帶你看人生

千年後的現在,人們在看到你蘇軾的名字時,最快聯想到的可能就是你的東坡肉了吧!沒錯,我就是這其中的一人。我真羨慕你所擁有的才華,但我更羨慕的是你那驚人的樂觀。雖然你的仕途坎坷,跌宕起伏,可是你並沒有因此而變得消極,頹廢,而是一路吃吃喝喝,用你那驚人的樂觀和食慾拯救了自己。據說在現在中國菜的歷史裡,有66道菜受了你蘇東坡的影響。

你是北宋初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肆意;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屬於豪放派,與同是豪放派代表的辛棄疾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且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善書,成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這樣的文壇領袖,文學奇才的一生怎會如此的起伏不定,怎會在14個州縣擔任職務呢?作為一個為官之人,你在當時北宋史上也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從宋神宗到宋哲宗再到宋徽宗,經歷了三代皇帝,三代朝廷,並多次被賦予重任,又多次被貶,你一心為民,兩袖清風,哪怕被貶被流放也仍初心不改,踏實做人,認真做事。從山頂跌至山腳,再從山腳爬至山頂,面對如此多次反覆的巨大的落差,要是換做其他人可能早已變得瘋魔,而你為什麼仍然可以初心不改呢?

你一生熱愛寫詩,無論是成,是敗,是餓,是飽,還是在監獄,都不能消減你對寫詩的熱情中的一分一豪,出獄後的第一件事還是寫詩。在你43歲時,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打擊。當時你調任湖州當官,到任後第一件事就是給皇帝寫信謝恩。可能連你自己都沒想到會因此而遭受三個月的嚴刑拷打,晝夜逼供,雖免了一死,卻被貶至偏遠的黃州做一個小小的武將吧。到黃州時你就寫了《初到黃州》,實際上,你表面上看起來很樂觀,背地裡卻是哀怨無限。每天的日子過得稀裡糊塗,差點得了抑鬱症,你是到黃州去做武將的,而你卻主要是穿著破鞋,駕著破船,獨自閒遊野蕩,混跡在路邊漁夫樵夫中間,還被路上的醉漢推罵。寫信給昔日好友,可沒有一人回信。在黃州的這三年,定是你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了,原來面對這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內心的恐懼煎熬,也會讓你寫出「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這樣的文字,和當初《密州出獵》裡的你簡直判若兩人。此時你生活的轉機來自一片土地,在你窮的解不開鍋的時候,你的朋友替你申請了幾十畝「東坡之地」,並親自開墾耕種,喜提「東坡居士」的外號,生活逐漸有了著落,便又很快變回了那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後來,你發現了黃州的好:豬肉好吃不貴!因此你還寫了首《豬肉賦》。也許人一旦開心起來就更容易發現周圍的美好了吧。

對於自己跌宕的一生,你自己總結為你所受的罪,都來自於他人誹謗,命苦,就像和韓愈一樣都是摩羯座。曾經的中國歷經多個腐敗的朝廷,出現過無數貪官,而導致許多有志之士遺憾終生。更有因落後被挨打的悲痛教訓,現在的我們已變得強大,有了和諧而穩定的社會,持續發展的經濟。最重要的是對人才的培養和重用,只要你是一個有能力,有責任,有擔當的人,定會得以重用,而不是可以輕易誹謗,隨時被貶,就算是命苦之人,只要努力也會有很好的生活。

相關焦點

  • 蘇軾仕途多舛:被一貶再貶直到貶到海南島
    蘇軾仕途多舛:被一貶再貶直到貶到海南島 2014-06-18 19:42:23但仕途多舛。司馬光執政時宋哲宗的年號是「元祐」年號,這一時期的官員被稱為「元祐黨人」,被打入「另冊」,蘇軾自然也在冊中。此後蘇軾被一貶再貶,直到貶到遙遠的海南島。好在宋朝不殺文士,所以蘇軾也只是被一貶再貶,而沒有削職為民,更沒有被殺。官小了,俸祿低了,但溫飽還是有保證的。  蘇軾無論被貶到哪裡,都仍然忘不了、放不下自己的文學生活,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寫作。每到一地,都留下了優秀的篇章。
  • 道士對一才子說:你將名滿天下,但仕途卻極為坎坷!預言準確應驗
    按照常理來說,蘇軾才華橫溢,名滿天下,且得到朝廷重臣歐陽修的賞識,仕途肯定非常順暢,分分鐘獲得高升。然而,自從入朝為官開始,蘇軾在官場混的很慘,40餘年的仕途中,不是被貶官,就是處於被貶的途中,一生都在顛沛流離。
  • 被貶多次的原因竟是如此?「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的任官史
    被貶多次的原因竟是如此?「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的任官史作為著名北宋文學家、書法家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大詩人蘇軾的這一生可謂是命運多舛卻又波瀾壯闊,他用天賜的才華寫出的詩文和優秀的人格魅力在千年後的人民眼中依然是那麼輝煌炫目,令人嘖嘖稱奇,感嘆不已。
  • 詞話晁補之:他才華橫溢卻仕途坎坷,他將人生際遇寫進了詞作中
    1095年晁補之在校書郎任上因為坐修《神宗實錄》失實,降通判應天府、亳州(今安徽亳州),又貶監處州(今浙江麗水)、信州(江西上饒)酒稅。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主張變法一派重新執政,因晁補之是元祐一派(反對變法的一派),再度被貶為處州、信州兩地的鹽酒稅。
  • 蘇軾在性格和處事上有什麼缺點?導致一生坎坷,顛沛流離
    ——《西清詩話》而導致蘇軾一生坎坷,顛沛流離的性格缺點,從以下三方面分析。中國古代文人多是堅定的理想主義者,把儒家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奉為人生的最高理想,對理想的執著與現實的殘酷往往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而蘇軾卻想把文人的理想帶入仕途,最終也造成了仕途上不可避免的悲劇。
  • 蘇軾一生漂泊,多次被貶,三次痛失嬌妻,他是怎麼熬過來的?
    蘇軾的一生並沒有他留給後世的寶貴精神財富一樣風光,在當時,蘇軾在政治上並不受器重,還因為被誣陷被貶黃州開荒種田,也曾入過大牢,還痛失三位嬌妻美妾,一生漂泊,不是在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他是怎麼熬過來的呢?
  • 一生坦蕩,蘇軾代表了古代士大夫出眾的人格、卓絕的品性
    蘇軾一生坦坦蕩蕩,待人接物真摯誠懇。他率性天然,正直求真,心靈永遠是座不設防的城池。蘇軾這一個性在他對王安石實施新法的態度中得到了集中印證。當王安石大刀闊斧進行變法改革時,蘇軾明知神宗支持王安石,如自己反對變法,即使不遭大禍也必會被免職,但他仍三次上書神宗,指出變法政策的不足之處,因為上書引起不滿後蘇軾即被貶為杭州通判。
  • 【惠州文脈·雜談】從「蘇軾」到「蘇東坡」:困境中的心靈淬鍊與...
    成為「蘇東坡」之前的「蘇軾」,還曾是個目空一切、心比天高,卻四處碰壁的人。經歷仕途坎坷、人生波折和心靈淬鍊之後,他才成了後來的樣子,成了中國文化中最為光芒四射的士人形象。 出生於四川眉山的蘇軾,21歲同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一道,奔赴北宋都城汴梁(今開封)參加科舉。當年,兄弟倆雙雙高中進士,一腳踏進仕途。宋仁宗的原話是:「吾今日又為子孫得太平宰相兩人。」
  • 別捨不得讓孩子吃苦,蘇軾仕途的三起三落告訴我們,磨難成就人生
    蘇軾的文風養成與其生平的關聯探析(三)——仕途坎坷,經三起三落,開一代詞風「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是蘇軾顛簸一生的寫照。蘇軾的一生歷經三次潮起潮落,但依然滿懷一顆赤子之心,不忘初衷。不論是在順境,還是在逆境,他依然是他,出淤泥而不染。嘉祐元年(1056年),21歲的蘇軾憑《刑賞忠厚之至論》一文一舉中第,並開始聞名天下。如果不是歐陽修誤認為此文是自己的門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被歐陽修降為第二,其應為第一。
  • 一生坎坷的蘇軾如何面對貶謫
    蘇軾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大文豪,他一生命運多舛,曾前後三次被貶謫,可他總是豁達開朗,隨遇而安,活得風生水起,他的這種人生態度值得我們學習。他第一次被貶到黃州,到那裡他開荒種地,吟詩作畫。因為常在城東的一塊荒坡上勞作,故取名為「東坡居士」。
  • 蘇軾波折的一生:以民為本,風流灑脫,一生總結「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作為唐宋八大作家之一,他的詩詞成就極高,詩詞以豪放闊達為主。而蘇軾的一生,卻是一路坎坷,風浪不止。熙寧四年,由於與王安石在變法上有著不同的見解,蘇軾最後被迫離開京城。此後,蘇軾仕途失意,不斷地被貶官、罷官,因此他漸漸淡泊,不再執著於仕途政治,而是重返自然,更深入地走進民間,體驗百姓的人間百態。
  • 蘇東坡的一生為何會接連遭遇坎坷?這與他的性格缺陷脫不開干係!
    但要說起蘇軾的一生,那真可謂是仕途坎坷,自1091年開始,他被一貶再貶,直至62歲才渡海北歸,受盡百般磨難的他若不是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怕是早已隕落在歷史洪流之中了吧。公元1907年,當時御史臺的幾名官員聯名上書彈劾蘇軾,稱其詩詞作品愚弄朝廷,狂妄自大。因此他被捕入獄。
  • 蘇軾一生受盡百般折磨 幸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但要說起蘇軾的一生,那真可謂是仕途坎坷,自1091年開始,他被一貶再貶,直至62歲才渡海北歸,受盡百般磨難的他若不是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怕是早已殞落在歷史洪流之中了吧。公元1907年,當時御史臺的幾名官員聯名上書彈劾蘇軾,稱其詩詞作品愚弄朝廷,狂妄自大。因此他被捕入獄。那時的蘇軾是朝廷中的一股清流,不與那些貪官汙吏同流合汙,於是許多新黨官員都欲置他於死地。
  • 即使仕途坎坷,也不改豁達之心,蘇軾的這兩首詞,盡顯逍遙灑脫
    你認識蘇軾嗎,這個號稱東坡居士,自得其樂的偉大詞人。他就像一朵浪花,在千年的文學長河之中激起一朵朵的浪花,或令人驚嘆、或令人感傷、或令人不覺奮勇向前。蘇軾中國古代文人之中的典範,一詞一句皆是妙談。仕途上的不順,卻造就了一個文學之上的大家。
  • 蘇軾被貶密州,出城打獵時,寫下這首詞,開創了豪放派的先河
    一部分人支持王安石表達被稱為新派,而另外不支持的則被稱為保守派,為了能讓變法更加順利地進行,兩派之間的鬥爭不斷,不少保守派受到了被貶官職離開行政中心的處置。蘇軾與王安石雖然曾經相識,王安石也較為賞識蘇軾的才華,但在這場表達運動中,蘇軾卻並不贊同王安石的變法,因此他也受到了被貶官的命運。一年之內他先是為了貶至於杭州出任通判,沒過多久便又被貶到密州去當地方知州。
  • 秦觀一生不幸,天生敏感。他少有大志,卻仕途坎坷
    秦觀一生不幸,天生敏感。他少有大志,卻仕途坎坷。被捲入北宋黨爭,一生不得意。秦觀對朋友的感情不但真而且深,他們都有著共同的遭遇。秦觀的詞中都無一例外的有一種無可奈何之感,都夾雜著被貶的複雜心緒。他的這些詞不但是自己的那個階段人生寫照,也得到友人們的共鳴。
  • 才高八鬥蘇東坡雖一生被貶,卻不畏人生的風雨,依舊瀟灑前行
    他是一名才子,卻沒有才子的恃才傲物和不接地氣,也沒有被才氣名聲所累。蘇軾是一位有著自己獨特風華的全能型人才,他所擅長的範圍極廣,書、詞、詩、畫,樣樣精通,雖然在政治領域建樹不高,沒有能夠施展自己的抱負,卻在之外的領域中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 被聰明耽誤一生的蘇軾,自認看透人間世事,仕途卻三起三落
    今天看到蘇軾的一首自嘲的詩,寥寥28個字總結自己的一生,說自己被聰明耽誤了一生,自認看透人間世事,本可以位列三公,還希望子孫後輩傻一點糊塗一點。蘇軾是宋朝有名的大才子,一門三父子都名垂青史了,關於蘇軾的小故事更數不勝數。有很多的奇聞異事都是後人強加在命人蘇軾身上的,並不是真實的存在。
  • 蘇軾一生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宋詞,雖僅有7字,但寓意深刻
    在他的一生中,雖屢遭貶謫,仕途坎坷,但無論被貶謫到哪個地方,他都能去調整自己的內心,好好去面對眼前的一切。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大徹大悟後寫下宋詞名句,雖僅有7個字最讓人深刻,但裡頭的每個字都寓意深刻,不妨跟著我來了解理解。
  • 蘇軾被貶黃州,在一個春天,寫了一首傷感詞,最後一句惹人憐
    蘇軾可以說是中華歷史上最具有天賦與才華於一身的人之一。他有著不俗的才情,也有著不俗的一生。但凡他所涉獵的領域或是圈子裡,都能達到同個時期幾乎是最頂尖的標準和水平。但他的一生並不是一帆風順仕途順利的,反而一波三折,慘遭被貶,背井離鄉飄零在外。蘇軾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經歷了震驚當時的「烏臺詩案」,之後慘遭被貶,他曾在貶謫黃州時期,被降職為一個相當低微的職位,當時他寫了一首《南鄉子·悵望送春杯》的集句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