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大文豪,他一生命運多舛,曾前後三次被貶謫,可他總是豁達開朗,隨遇而安,活得風生水起,他的這種人生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他第一次被貶到黃州,到那裡他開荒種地,吟詩作畫。因為常在城東的一塊荒坡上勞作,故取名為「東坡居士」。黃州傍山依水,在這裡他忘記了仕途上的挫折,釣魚挖筍,享受美味,從而不亦樂乎,由此有感而發寫下了《初到黃州》一詩:「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只覺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在這裡,他還獨創了著名的「東坡肉」,這道名菜一直流傳到如今,他自己得意地向別人介紹說,豬肉要用火慢燉多時,才能入口如泥。
第二次被貶到惠州,那裡四季如春,盛產各種水果。在流放的日子裡,留下了《食荔枝》一首,「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常作嶺南人」。
第三次被貶儋州,這時他已經是花甲之年,厄運中他還苦中作樂,又發明了一道美食「東坡羹」。而且,還用詩歌記載了下來,「香似龍涎仍釅白,味似牛乳更全清。莫將南海金齏鱠,輕比東坡玉糝羹」。
每一個人在人生經歷中,都不可能風順,蘇軾面對挫折和厄運的態度很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