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是每個少年的必經過程。我一直感謝我的叛逆,這些年來給了我那麼多的勇氣。
個人認為對這個時間段的孩子首先要給予足夠的耐心,其次是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第三就是別囉嗦。
請先看一個真實案例。
朋友的孩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重點高中。高一時孩子的成績不錯,狀態也不錯。高二伊始,孩子的成績仍然領先。就在一家人歡欣鼓舞,覺得重點大學的門即將向他們家打開時,情況卻發生了些微的變化——原來據班主任老師說,他們家的孩子談戀愛了,有點影響學習了。
老師和雙方的家長都有點著急,因為那女生成績更好,是名校的料。於是,班主任和雙方家長都輪流找倆孩子談心,希望他們把心思稍微收一收,可是沒有一點效果。女方家長顯得比朋友更著急——他們居然給他們的女兒轉學了。就在大家以為這樣的事該告一段落時,卻傳來女孩離家出走的消息。接著,朋友的孩子也不見了蹤影。兩家人都嚇死了,動用了一切力量找。終於把倆孩子找回了,可找回的已不是之前的孩子了。尤其是朋友的孩子這個時候已變得特別焦躁、叛逆——課也不上,飯也不吃,誰的話也聽不進,可把朋友急壞了,可是又毫無辦法,因為他覺得他越勸說孩子,孩子越叛逆,軟硬不吃,那還不如不勸,還不如暫時把孩子的事放一邊,冷處理。
朋友這樣想著,也這樣做了,儘管內心是那麼的不甘,又擔心孩子耽誤了學習,還要時常做妻子的工作,讓妻子別囉嗦,以免再一次激起孩子的叛逆。可以說那一段時間他每天都度日如年。好在半個月過去了,孩子終於想要去學校了,他的眼淚一時不能控制地潸潸而下,他趕緊別過臉去,以免讓孩子看見。
後來,孩子一個人去了學校。他和妻子曾偷偷去學校看孩子,見孩子很努力,終於漸漸放下了心。而那一年的高考,孩子終於沒有辜負期望,考上了一所名校。
請看下面的分析:
一、對孩子給予足夠的耐心
十六七歲的年齡,正是孩子的叛逆期。雖然叛逆期不利於孩子學習,但若沒有這個叛逆期,孩子就不可能對這個大千世界有探索,那麼有很多困惑、不解乃至錯誤都不可能得到解答,孩子的心理也就永遠不會成熟。再說了,叛逆期只是一段時間的行為,所以,面對這個叛逆期,做父母的就要對孩子給予足夠的耐心,相信孩子能很快走出來。
只要世界還存在,就會有錯誤;如果沒有人反叛,這些錯誤將永遠存在下去。 (達羅)
二、給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孩子處在叛逆期,父母一定要給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因為自己當年在這個年齡也很叛逆,父母就給了自己很多的理解和支持。現在將心比心,自己也要理解孩子才是。可是,在現實中,有很多父母卻做不到這一點。他們粗暴對待自己叛逆期的孩子,在有意或無意間,讓很多的孩子都受到了心靈上的傷害。而這樣的傷害有時候是一輩子的,簡直害了孩子的一生。
人們往往被親手做的棍子打倒。——英國
所以,多理解孩子吧。孩子需要什麼,只要是合情合理的,就支持孩子吧。相信父母的好意最終能感化到孩子,讓他們儘快走出叛逆期的。
三、儘量別囉嗦
孩子處在叛逆期,最喜歡的是父母默默的陪伴與支持(包括言語的慰藉與無聲的陪伴,還有就是給予孩子最大的信任),最討厭的是父母的囉嗦和責備。
貓兒給圍趕得走投無路,也會變成獅子。——塞萬提斯
所以,父母們要儘量避免囉嗦,儘量避免責備孩子,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淬鍊,孩子的身心都會得到成長的。
四、小結
總之,孩子高中處於叛逆期,軟硬不吃,作父母的這個時候千萬別囉嗦,反而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給予孩子一定的理解和支持。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若不經過這個叛逆期,孩子心理上就不會成熟,那麼以後有可能會出大問題。而一旦孩子平穩度過這段叛逆期,孩子就會逐漸懂事、成熟,那麼以後也會少走點彎路。所以,千萬別小看了這個叛逆期,儘管當初它是那樣的油鹽不進,軟硬不吃。
大海越是布滿暗礁,越是以險惡出名,我越覺得通過重重危難尋求不朽是一件賞心樂事。 —— 拉美特裡
以上觀點大家支持麼,歡迎關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