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的突破!福州大學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

2021-01-09 瀟湘晨報

記者1日從福州大學獲悉,由該校化學學院楊黃浩教授主持申報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自由申請)「X射線發光光譜與生物成像分析科學裝置」,近日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批准立項,直接經費667萬元。這也是福建省屬高校首次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實現了零的突破。

資料圖片

黃教授說,該項目針對國家生物成像的重大需求,擬研製X射線發光光譜與生物成像分析一體化新科學儀器裝置。預期該儀器裝置可為閃爍體材料開發、X射線發光機制研究和發光分析提供強有力的儀器支撐。

據介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需求,以科學目標為導向,加強頂層設計、明確重點發展方向,鼓勵和培育具有原創思想的探索性科研儀器研製,著力支持原創性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為科學研究提供更新穎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國的原始創新能力。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包括部門推薦和自由申請兩個亞類。(來源:福州日報 記者 吳暉)

【來源:福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福州大學實現福建省屬高校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零的突破
    近日,由福州大學化學學院楊黃浩教授主持申報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自由申請)「X射線發光光譜與生物成像分析科學裝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批准立項,直接經費達667萬元,這也是福建省屬高校首次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
  • 袁亮院士主持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申報研討會
    3月29日,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申報研討會在舜耕樓1121會議室舉行。項目申報合作單位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周福寶一行6人出席會議;項目申報合作單位山東大學副校長李術才院士等5人在山東參加視頻會議和討論。會議由校長袁亮院士主持。
  • 山西醫科大學兩個項目獲批國家重大重點科研項目
    近日,山西省重點學科——山西醫科大學特種醫學學科兩項目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和重點項目。記者了解到,該校特種醫學學科帶頭人、分子影像精準診療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任、第一醫院核醫學科主任李思進教授主持的《核磁光電一體化實時同步腦成像設備研製》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資助,項目直接經費837.8萬元,這是該校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特種醫學學科法醫學方向嚴江偉教授主持的 「多組學+人工智慧系統解析疑難生物物證法醫精準鑑識探索研究
  • 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院士主持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申報研討會
    3月29日,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申報研討會在舜耕樓1121會議室舉行。項目申報合作單位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周福寶一行6人出席會議;項目申報合作單位山東大學副校長李術才院士等5人在山東參加視頻會議和討論。會議由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院士主持。
  • 哈醫大四院順利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2020...
    哈醫大四院順利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2020年度交流會2020年12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項目 「多核素同步一體化腫瘤分子成像儀器研製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張學院士、哈醫大四院院長徐萬海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醫學科學部徐巖英副主任出席會議並致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醫學科學部醫學六處李恩中處長、黑龍江省科技廳基礎研究處許崇春副處長、哈爾濱醫科大學科研處李立群副處長出席了此次會議。
  • 浙大分子影像領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
    12月7日上午,浙大分子影像領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啟動會在杭州舉行,實現浙江大學該領域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的突破。  針對這一重大需求和挑戰性問題,由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院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核醫學科主任張宏教授領銜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PET分子影像在體評價缺血性腦梗再生修復的機制研究》,以PET分子影像技術為基礎,計劃通過建立移植人源神經幹細胞與幹細胞生存微環境互調作用的在體、無創、可視化評價體系,從整體上闡明、揭示微環境影響移植人源神經幹細胞生物學行為、動態遷移變化及功能整合修復的規律和機制
  • 2020年福州大學科研總經費超過7.9億元
    實施「旗山學者」獎勵支持計劃,引育國家傑青、長江學者的「後備人才」。「旗山學者」中有4人入選國家「四青」人才計劃、19人入選省級人才項目。全面深化師德師風建設,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1人、福建省優秀教師4人、福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一年來,學校創新驅動,持續增強科研實力。全年科研總經費超過7.9億元。
  • 再突破!哈爾濱師範大學獲批20項文科國家級科研項目!
    日前,哈爾濱師範大學2020年度文科國家級科研項目再獲重大突破,獲批文科國家級科研項目20項。其中,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3項,位居全省第一;在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上實現「零」的突破;獲批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資助項目2項、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項目1項,數量位居全省第一;獲批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10項(含教育學1項)、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暨優秀博士論文出版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專項1項和國家委託項目1項。立項經費共638萬元。
  • 歷史性突破!貴州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1項
    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貴州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1項,較去年增長61項,獲批直接經費5157萬元,立項數實現歷史性突破。據了解,貴州大學自2017年啟動國家級項目培育計劃以來,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培育學術新苗,積極打造培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搖籃,獲批立項數保持在穩定區間。2017年,該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2項,直接經費3554.5萬元;2018年,獲批98項,直接經費3852萬元;2019年獲批90項,直接經費3444.6萬元。
  • 寧夏大學實現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零突破"
    由12所高等院校、70位教授、82名博士、50多名少數民族學者共同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多民族道德生活史系列研究」20日在寧夏大學啟動。寧夏和寧夏大學也就此實現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零突破」。
  • 歷史性突破!西北大學喜獲16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西北大學獲批項目數量、資助經費、全國排名均創歷史新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近日公布了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集中受理期評審結果。截至目前,西北大學共申報各類項目601項,獲批161項(另有1項傑青項目正在公示中),項目資助率高於全國資助率9.5個百分點。立項總數位居全國第54位(較去年提升34個位次),重大儀器專項項目立項數位列全國第7位,重點項目立項數位列全國第38位。獲批直接經費 9582.38萬元(未計傑青項目),總經費約 11211.38萬元(未計傑青項目)總經費排名全國第48位(較去年提升55個位次)。
  • 福州大學2021年新年賀詞
    實施「旗山學者」獎勵支持計劃,引育國家傑青、長江學者的「後備人才」。「旗山學者」中有4人入選國家「四青」人才計劃、19人入選省級人才項目。全面深化師德師風建設,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1人、福建省優秀教師4人、福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一年來,我們創新驅動,持續增強科研實力。全年科研總經費超過7.9億元。
  • 福州大學楊黃浩教授課題組科研成果登上《自然》雜誌!實現零的突破!
    中國教育在線訊 8月27日,世界頂級雜誌NATURE在線發表了福州大學楊黃浩教授課題組的合作研究論文」All-inorganic perovskite nanocrystal scintillators」。這是福州大學首次在該期刊發表論文,實現了福州大學在該世界頂級雜誌發表科研成果零的突破。
  • 西工大獲批3項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西工大新聞網11月9日電(通訊員 肖鼎新 記者 王凡華)日前,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立項工作已經結束。據悉,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西北工業大學共獲批3項牽頭項目、17項牽頭課題,科研經費合計1.19億元。此外,學校科技成果轉化代表性企業——西安鉑力特雷射成形技術有限公司和陝西迪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也各獲批1項牽頭項目,經費合計3865萬元。
  • 阜師大首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批
    近日,經省人社廳評審、公示,阜陽師範大學省級科研平臺——環境激素與生殖發育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這是阜師大獲準設立的首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也是我市高校設立的第一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項目公布,北京大學立項數量和金額均為最多
    昨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專項項目立項名單,本年度專項項目共有來自68個單位的134個項目。其中,北京大學立項項目為9項,合計資助金額1017萬元,是數量和金額均為最多的高校。專項項目是自然科學基金委為專門支持或加強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而設立的專款資助項目,目前包括數學天元基金、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和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等,其中數學天元基金項目不受申請和承擔項目總數限制,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自由申請項目)計入申請和承擔項目總數限制範圍
  • 南開大學獲批5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12月3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正式對外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南開大學共獲批5項,資助經費共計340萬元。  此次立項中,經濟學院施炳展教授、文學院李錫龍教授分別擔任首席專家的「新一輪技術革命與中國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問題研究」「中國文藝副刊文獻的整理、研究及資料庫建設(1898—1949)」項目成功中標立項,每項獲批資助經費80萬元,共計160萬元。
  • 武漢科技大學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取得新突破!
    近日,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通知,武漢科技大學吳開明、薛正良、鄧承繼教授牽頭申報的三個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計劃支持,單項項目直接資助經費260萬元,研究周期4年。該計劃旨在發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導向作用,引導和整合社會資源投入基礎研究,促進有關部門、企業、地區與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的合作,培養科學與技術人才,推動我國相關領域、行業、區域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 天津大學召開國家重大項目研討會
    1月4日下午,天津大學國家重大項目研討會在衛津路校區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出席會議並講話。各學院(部)、附屬醫院、有關部處負責同志和教師代表等參加會議。會議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元英進主持。
  • 中國農業大學2020年獲批四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創歷年新高
    12月3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中國農業大學共有3個項目獲批立項。這3項分別是葉敬忠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申報的《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與轉型研究》、孫慶忠教授的《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鄉村可持續發展研究》和李春頂教授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對我國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的影響機制及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