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縮如何恢復 推薦四種方法

2020-12-20 復禾健康

肌肉萎縮顧名思義是神經內科疾病,肌肉慢慢萎縮導致患者無法行走或是無法自理。由此可見肌肉萎縮的危害還是很大的,面對肌肉萎縮的出現,患者們一定要及時對症治療,合理服用藥物。當然,肌肉萎縮的治療方法也很多,那麼,肌肉萎縮如何恢復?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1、心理治療

在治療肌肉萎縮的時候,還應該保持樂觀的心態,愉悅的情緒,這樣有利於輔助治療肌肉萎縮,而較強烈的長期或反覆精神緊張、悲觀等情緒變化,可使影響到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調節,使肌跳加重,使肌肉萎縮發展。因此患者的心理治療很重要。

2、中醫治療

痿證是指筋骨痿軟,肌肉瘦削,皮膚麻木,手足不用的一類疾患。由運動神經元病、全身營養障礙、廢用、內分泌異常而引起的肌肉變性、肌肉結構異常,遺傳、中毒、代謝異常、感染、變態反應等多種原因均可引起肌無力、肌肉萎縮等。肌肉萎縮的中醫治療有很好的效果。

3、物理及按摩治療

可以防止關節攣縮,改善假肥大型患兒局部血液循環。積極控制血糖包括藥物及飲食並可行物理療法,如增加肌力鍛鍊、步行訓練、溫浴、推拿、按摩等。肌肉萎縮患者需要應用B族維生素,且B1、B6、B12聯合應用。各種止痛藥的應用對緩解肌肉萎縮疼痛是有幫助的。值得注意的是還可選用以下藥物:阿米替林、丙咪嗪、苯妥英鈉、卡馬西平等對於減輕疼痛也是有效的。

4、運動治療

肌肉萎縮病人要想緩解關節過早畸形,首先就要注意做好身體鍛鍊,避免強行性功能鍛鍊,因為強行性功能鍛鍊會因骨骼肌過度疲勞,而不利於骨骼肌功能的恢復、肌細胞的再生和修復,反而不利於治療。

溫馨提示:肌肉萎縮的危害比較大,患者們一定要及時對症治療,合理服用藥物,在治療上,患者們還需要加強飲食調理,預防並發疾病。

相關焦點

  • 肌肉萎縮怎麼恢復?循序漸進!用這幾個方法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缺乏運動引起的疾病,肌肉萎縮。相信大家對這個病並不陌生。但是你也不可能對這個病更了解了。當部分人稍微出現肌肉無力、肌肉感覺障礙等症狀的時候,就會恐慌地追問醫生:我是不是得了肌肉萎縮?不要急。
  • 大腿肌肉萎縮,患者如何實現的「行走」夢患
    大腿肌肉萎縮病人對走路影響非常大,一旦患上大腿肌肉萎縮,直接限制患者大腿的力量恢復,同時也限制患者的走路長短。患者受到病痛的折磨的同時生活也受會影響。那麼,大腿肌肉萎縮,患者如何實現的「行走」夢患?治療大腿肌肉萎縮選擇治療方法一定要慎重,只有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法才能幫助患者的治療疾病,讓患者重拾健康之夢。
  • 肌肉萎縮醫院-德勝門:預防肌肉萎縮的常見方式有哪些?
    肌肉萎縮是一種嚴重的疾病,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是很嚴重的,積極治療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掌握一些肌肉萎縮的飲食,就可能會使患者的病情持續惡化,因為合理的飲食會給患者帶來好的恢復。
  • 肌肉萎縮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如何鑑別肌肉萎縮和重症肌無力?
    長期在電腦前工作的人,休息的時間較少,容易出現肌肉萎縮的現象。還會有頭疼的症狀,若不及時治療,會影響睡眠質量,出現失眠的情況。部分患者會將肌肉萎縮和重症肌無力混淆,導致治療的方法錯誤,給患者的生活帶來較大的影響,還會使工作和學習的效率下降。
  • 引起肌肉萎縮的原因都有哪些,可以恢復嗎?
    肌肉萎縮本身就是一種症狀表現,肌肉萎縮會伴有的症狀和造成肌肉萎縮的誘因有關係!科普一下!怎麼算肌肉萎縮?不是肌肉萎縮,看起來肌肉圍度一定減小,肌肉觸摸起來變軟,沒有彈性,肌力變差,也可以是肌肉萎縮的早期表現!1.神經損傷導致萎縮例如,腰椎間盤突出症,神經根受壓時間過久,就會導致神經出現疼痛的肌群,例如臀部和腿上就會出現肌肉萎縮,這時肌肉萎縮伴有的是神經痛!
  • 馬尾神經損傷肌肉萎縮是什麼原因?
    肌肉萎縮根據其發生的原因,分為四種: 一、神經源性肌萎縮 二、肌源性肌萎縮 三、廢用性肌萎縮 四、關節源性肌萎縮
  • 肌肉萎縮症怎麼回事?
    什麼是肌肉萎縮?肌肉萎縮有哪些原因呢?,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脊髓灰質炎病人長期運動減少而導致肌肉的萎縮;3、肌源性小腿肌肉出現萎縮症狀。肌肉萎縮能治療的嗎?肌肉萎縮主要可能跟神經受損,肌肉長期失用導致退化引起,一般來說目前沒有太好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平時加強鍛鍊以及配合康復治療,可以考慮配合採用針灸,按摩,熱敷等方法。平時注意幫助患者鍛鍊肌肉,促進恢復。
  • ...編輯技術成功地恢復杜興氏肌肉萎縮症狗模型中的抗肌萎縮蛋白表達
    2018年9月7日/生物谷BIOON/---杜興氏肌肉萎縮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也譯為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是兒童中的一種最常見的致命性遺傳疾病。DMD在男孩中的發病率為1/5000。它導致肌肉和心臟衰竭,並導致在30歲出頭時過早死亡。
  • 股骨頭壞死為什麼肌肉會出現萎縮
    2不運動大腿肌肉萎縮的第二個原因是:患肢大腿由於疼痛,不經常走路負重,肌肉長時間得不到有效的鍛鍊導致肌肉不再發育,肌肉逐漸萎縮變小,造成的廢用性肌肉萎縮。對於同樣是肌肉萎縮,有的患者能恢復,有的患者不能恢復的問題,主要原因取決於股骨頭壞死的程度上肌肉萎縮還能恢復嗎?
  • 肌肉營養不良:從吃上解決肌肉萎縮
    肌肉萎縮的發病率逐年呈現上升的趨勢,此病屬於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多見於營養障礙、缺血和中毒患者。肌肉萎縮嚴重的患者可出現無法自理的情況,這類疾病的患者大多是缺乏營養,因此,在飲食上,患者們一定要引起重視,那麼,肌肉萎縮飲食原則有哪些?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強直患者怎樣預防肌肉萎縮的症狀?
    部 份強直患者關節的強度,韌性,活動度都會下降,而肌力,張力和彈性也會下降,這也給許多患者帶來了肌肉萎縮的風險。因此,強直性脊柱炎是很可能會引起肌肉萎縮的,隨著病情的發展,強直性脊柱炎關節活動受限。
  • 肌肉萎縮的檢查診斷
    肌肉萎縮會導致患者肌肉體積減小,肌肉無力等症狀。許多患者會對早期輕微的症狀造成忽視,等到病情加重的時候卻治療不及。只有進行準確的診斷才能讓肌肉萎縮無所遁形。那麼,肌肉萎縮的檢查診斷有哪些呢?一、病史:對於肌肉萎縮應注意年齡、發病部位、起病快慢、病程長短等;急性發病,還是慢性發病,是逐漸進展,還是迅速發展、有無感覺障礙。
  • 肌肉萎縮了還能恢復嗎?醫生提醒:想要病情好轉,4類原因要知道
    夠引起肌肉萎縮的原因很多,像血液循環不好以及神經損傷、肌肉營養狀況不佳,都會導致肌肉萎縮,肌肉萎縮了需要去醫院明確診斷,如果患者得的是漸凍症,那麼肌肉萎縮是不能恢復的。 我們需要用藥控制萎縮的發展,並多增加肌肉群的運動,多按摩萎縮肌肉,幫助延緩病情的發展。
  • 肌肉萎縮患者除做適當運動促進恢復外,還可多食用高蛋白食物
    肌肉萎縮指由於肌肉營養不良而導致的骨骼肌體積縮小,肌纖維變細甚至消失,臨床上多見於神經源性肌萎縮(急性脊髓灰質炎、頸椎病)、肌源性肌萎縮(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強直性肌營養不良性、肌炎),是下運動神經元病變或肌肉病變的結果。
  • 神經肌肉科醫生劉泉鵬:常見的肌肉萎縮的原因都有哪些?
    肌肉萎縮通常是指肌肉容積縮小,失去了之前肌肉或者肢體的正常形態,日常所見正常人的肌肉具有一定的大小,但是長期臥床者,由於缺乏相應的肌肉活動,使得附著於骨表面的肌肉容積逐漸變小,從外表上看,類似於麻杆樣,而不是類似於希臘雕塑那種,比較健美的形態,就可以稱為,患者出現了肌肉萎縮狀態,建議及早進行治療,以便更快康復。
  • 長時間不健身肌肉萎縮了?沒關係!你比常人恢復的快
    最近有朋友問我,以前練過肌肉也還很不錯,但是由於工作原因很長時間都沒運動了,也沒有健身了,肌肉就猥瑣了,想要恢復以前的樣子那麼會不會很困難?在這裡告訴大家,以前有一定基礎的朋友,做恢復訓練會比常人快很多。有這樣幾個原因決定你比那些沒有鍛鍊過的人恢復的快:1. 肌肉是不會平白無故的消失,肌肉只會萎縮,因為你長時間的沒有運動,而且肌肉的耗能量是比較高的,在不運動的情況下,你的身體不會允許又有那麼高的能量消耗存在的,肌纖維的蛋白質就會流失,肌肉就開始萎縮。
  • 肌肉萎縮疾病怎麼辦?德勝門:肌肉萎縮什麼症狀?應該怎麼辦?
    肌肉萎縮不是單一的肌肉無力,是指橫紋肌營養障礙,肌肉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等導致的肌肉體積縮小。它有很多的症狀表現,給患者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希望不要因為大家的片面認識而導致錯過對肌肉萎縮的治療,下面就給大家介紹肌肉萎縮症狀,讓大家走出誤區。
  • 英媒:肌肉萎縮症治療取得突破
    據英國《衛報》網站8月30日報導,這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首次宣稱成功治療了大型哺乳動物的肌肉萎縮症,但研究小組的科學家警告稱,未來還有更多工作要做,以確保這一方法能安全有效地應用於人類身上。研究人員認為,如果這種療法在未來的動物研究中繼續展現出成功希望,涉及杜興氏肌肉萎縮症患者的臨床試驗可能會在幾年內啟動。
  • 北京中方中醫院肌肉萎縮專家:造成肌肉萎縮的原因都有哪些?我們...
    肌肉萎縮是肌肉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等導致的肌肉體積縮小、橫紋肌營養障礙。肌肉萎縮可以分為肌源性和神經源性,多好發於長期缺乏鍛鍊和過度運動的人,或一些遺傳變性病,可由多種因素引起肌肉萎縮。 肌肉萎縮的病因與很多因素相關,一般是神經系統疾病或者肌肉本身受損,如外傷等引起的肌肉萎縮。
  • 詳解肌肉萎縮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怎樣鍛鍊才能恢復入常
    說到肌肉萎縮,相信不少朋友在生活中都有見過這種病人吧,看著就讓人非常害怕,在外人看來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對於患者來說也非常痛苦,那你知道肌肉萎縮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嗎?下面,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希望更多的朋友對它有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