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在越南繳獲的54式手槍,名字改成了M20,大黑星標誌得到保留

2020-12-11 騰訊網

1971年,美國陸軍101師506團4營在越南作戰時繳獲了一支54式手槍,作為戰利品,士兵有權力將它留下收藏,所以手槍被帶回了美國,又在多位收藏家的手中流轉,直到今天再次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

了解越戰的小夥伴應該知道,北越當時的裝備基本都是中蘇援助的,美軍從遊擊隊手中繳獲54式手槍,並不是罕見的事。

一般來說,標準54式手槍的套筒上應該刻著「五四式」三個大字,但這支手槍沒有,名字反倒變成了「M20」。這其實是一種偽裝,改名有利於掩人耳目。

當時援助到越南的54式手槍,統一都打上了M20的名字,槍械結構是完全相同的,只是一些小細節存在不同。

第一,套筒上的五四式換成了M20;第二,標準54式的生產編號由純數字組成,而M20在數字前加了字母「N」的前綴;

第三,握把護板上的黑色五角星標誌進行修改,取消了五個角,只留下中心的圓。

但不知為何,101師繳獲的這一支並未取消五星標誌,反倒把黑星手槍的象徵給保留下來了。

槍膛內可以看到明顯的磨損痕跡,畢竟這是從戰場上帶回來的。

在美國,保存完好的M20手槍可以賣到695美元(約4745元人民幣),這個價格在手槍裡不算便宜了,TT-33手槍也才賣到550美元。究其原因,還是因為M20都是從越南戰場上繳獲的,不僅擁有歷史價值,因為戰爭的經歷,收藏意義較高,價格自然也就貴了。

相關焦點

  • 國產號稱「黑星」的54式手槍,威力巨大,卻為何慘遭淘汰?
    國產號稱「黑星」的54式手槍,威力巨大,卻為何慘遭淘汰?在黑幫黑話中被稱為「大黑星」的54手槍威力巨大,曾經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中大量使用。中國54式手槍是中國通過仿造蘇制TT1930/1933式手槍而研製成的,它擁有的很多優點,比如體積下、重量輕、結構簡單而又結實,能夠在各種各樣惡劣的環境下使用,不易被碰壞。
  • 我國50式和54式衝鋒鎗的服役歷史
    近代的作戰過程中,我國的槍枝來源絕大多數還是來自繳獲,少部分來自國產作坊的製作,以及國外購買等等。而在這一段歷史中,我們說到衝鋒鎗不得不提到的便是50式和54式衝鋒鎗。在和美軍的交戰中,該槍不負眾望,與美軍的M3衝鋒鎗以及湯姆森衝鋒鎗的對戰中,憑藉著71發子彈的強大火力,多次佔據上風,實現了對美軍的壓制。而根據後來的統計表明,當時的美軍所配備的防彈背心為一代尼龍防彈背心,而我們的50式衝鋒鎗所使用的微託卡列夫7.62x25mm口徑手槍彈,在30-50米的範圍內,美軍的防彈背心根本無法抵擋住50式衝鋒鎗的掃射。
  • 解放軍第一次大批量裝備的手槍,國產54式手槍有什麼優缺點?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我國出現很多優秀的手槍,他們都曾衝鋒陷陣,上陣殺敵,今天我們要說一款性能比較好的國產手槍——中國的54式手槍這款手槍裝備很大,也是我們的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嘗試大批量裝備的手槍,蘇聯名槍TT-33半自動手槍大家都熟悉,我們的這款槍就是它的中國仿製型。我國的這款54式手槍與其他手槍相比都有哪些優點呢?一起來看看。大家都知道,戰場上的環境都十分惡劣,而且我國參與的很多戰爭中,地形、氣候等都有很多不利於我們作戰的,但是54式手槍完全可以滿足我們的作戰需要。
  • 威力巨大的54式手槍為什麼最終卻被淘汰了?3個原因道盡真相!
    威力巨大的54式手槍為什麼最終卻被淘汰了?3個原因道盡真相!平心而論,54式手槍從1954年定型開始使用了六十多個年頭,說明他肯定有著吸引我國軍警的有點,比如54式手槍造價低廉,生產數量大,發射的7.62mm託卡列夫手槍彈裝藥大,射程遠。
  • 54式VS92式手槍,強者相逢誰更勝一籌?
    在我國出現過不少優秀的手槍,它們在現場衝鋒陷陣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54式和92式兩款手槍。54式7.62毫米手槍是我國仿製前蘇聯TT1930式手槍的產品,其是為了改善韓戰時51式出現的缺點。
  • 一支珍貴的盧格P08手槍:父親繳獲的戰利品 61年後回到兒子手中
    與現在美軍極力反對將戰利品帶回國的政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國軍隊盡力滿足士兵將戰利品帶回家的願望。不幸的是,現在大多數美軍部隊都無法將非槍械紀念品帶回國。這就是T/Sgt. Robert J.Emary的盧格P08手槍,以及美軍歐洲戰區關於這支手槍的登記表。
  • 國產1954年式7.62mm手槍
    作品名稱:營長葉廖緬科 拍攝時間:1942年6月12日由TT30/33到51式1949年10月1日,隨著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新中國成立了,由於國民黨在潰逃前的大破壞,共和國連一個像樣的兵工廠都沒有,我軍官兵使用的手槍主要是戰爭年代從敵人手中繳獲而來,還有少量的則是用土辦法仿製而成。且手槍的口徑繁雜、樣式各異、工藝粗糙、性能落後、質量難以保證。
  • 被稱為「手槍之王」的54式手槍,為什麼卻被淘汰了?原因一言難盡
    被稱為「手槍之王」的54式手槍,為什麼卻被淘汰了?原因一言難盡!手槍在前蘇聯的實戰中使用的情況比較少,多數裝備的是衝鋒鎗, 只有少數的坦克手和飛行員軍官等在自衛的時候會使用,而我國建國後由於底子薄,所以在進口和接受蘇聯槍械的時候,也會大量仿製蘇聯的軍用武器,其中一部分就是二戰時期所使用的制式手槍。中國的54式手槍,堪稱手槍之王的存在,最後為何銷聲匿跡了?今天小編就給你們好好講講,54手槍被淘汰的幾個理由。
  • 手槍中的「壽星」!66年過去了,54式手槍為何如此「長壽」?
    在國產的眾多款式的手槍中,有一款堪稱手槍中的壽星,從1954年研製出來,到現在依然能看到這把槍的影子。這把長壽的槍械就是54式手槍,是我國生產數量最大裝備最多的手槍,如今依然裝備著警察和軍隊。那麼為什麼54式能如此長壽、如此受歡迎呢?
  • 中國54式手槍的幾種改型
    國產1954年式7.62毫米手槍是我國50年代初仿製原蘇聯託卡列夫TT1930/1933年式7.62毫米手槍的產品。 54式手槍是我軍基層指揮人員、公安、保衛和特業分隊人員使用的自衛武器, 54-1式手槍在54式手槍的基礎上增加了手動保險機構, 是以54-1式手槍為基型,使用國際流行的9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9×19毫米),採用不同彈匣容彈量的新一代手槍。
  • 美軍資歷章上綴釘形形色色的附加標誌,它們都代表各樣的功績?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美軍各軍種「資歷章」使用的附加標誌各不相同,但是我們今天的研究並不以軍種為單位進行,而是將軍種和標誌功能穿插進行。美軍「資歷章」上使用最多的附加標誌,就是「多次獲得」標誌,英文就是additional awards。
  • 從重火力到模塊化——現代美軍制式手槍發展簡史
    作為一家瑞士和德國的合資企業,西格-紹爾公司在美國槍械市場一直默默無聞,直到美軍海豹突擊隊選用了該公司的手槍。據悉,2018年美軍將啟動第三代制式手槍的大規模生產和換裝工作,西格-紹爾公司生產的M17/M18模塊化半自動手槍即將代替現役的M9型9毫米半自動手槍。  現代美軍制式手槍來源於一戰。當時陸軍一線部隊普遍裝備的是M1911型大口徑半自動手槍。使用這種口徑達11.43毫米的手槍,源於美軍士兵對重火力的需求。該槍在近距離作戰中具有絕對威懾力,在殘酷的大戰中更能提高士兵存活的概率。
  • 國產54式手槍槍彈在彈匣裡面是怎麼排列的?
    國產54式手槍是一款非常經典的手槍系統,外形硬朗,射擊威力大,射程遠,軍警通用,它採用的是容彈量為8發的可換彈匣供彈。那麼,國產54式手槍彈匣內部的槍彈排列形式具體是個什麼樣?56式衝鋒鎗及其弧形彈匣彈匣內部的三種不同槍彈排列形式容量不同的彈匣,它們的內部結構是有細微差別
  • 1945年戈林被捕,他把鍍金手槍交給美軍,為何留下一支左輪?
    然而事與願違,當戈林準備驅車前往美軍營地時,他的車隊卻被卡在了難民潮中間無法動彈。恰好此時有一隊美軍正在附近,他們不知道車裡坐的是誰,但光看制服樣式就知道是一個大官,於是戈林就這麼被捕了。
  • 為什麼美軍校尉級軍官軍銜圖案沒有常見的槓和星?
    一條槓是尉官,再在槓上用星星數量卻分級別,一槓一星是少尉、一槓二星是中尉、一槓三星是上尉、一槓四星是大尉(前蘇聯設置有大尉軍銜)。校官也是同樣道理,不過槓數成了兩槓,以一星至四星代表少校至大校軍銜。將官無槓,為金底加星徽,一星是少將、二星是中將、三星是上將、四星是大將。在將官之上,前蘇聯還設置了軍兵種主帥、軍兵種元帥、蘇聯元帥、蘇聯大元帥等軍銜,這裡就不鋪開說了。
  • 越南戰爭早期美軍軍服與裝備鑑賞
    該名士官身著從二戰迷彩服開發而來的「豹斑」迷彩,頭戴越南式樣的牛仔帽,在越戰早期的美軍顧問中很流行,身佩M1956型攜行具,使用老式的M2卡賓槍。▼1963年,駐越特種部隊(暫編)軍官該名軍官佩戴傘兵章和戰鬥步兵章,以及相應的南越軍銜,左肩章是1955年開始導入的特種部隊臂章。
  • 被港臺黑幫追捧的「大黑星」有多兇悍?犯罪分子見了便放棄抵抗
    導語:中國這款經典手槍,被港臺黑幫分子瘋狂追捧,被稱為「大黑星」眾所周知,在建國初期到如今我國軍工業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已經從一個貧窮落後國家變成一個世界認可的經濟和軍事強國。於是我國的54式手槍便應時而生,在1954年54式手槍正式大量裝備於部隊中,故取名為54式手槍,該槍械憑藉其優異的性能得到我國部隊得到青睞,而54式手槍也成為我國產量最多的手槍,至今還有部隊在使用,特別是警察,被廣泛使用,是抓捕罪犯的神器。我國54式手槍因為物美價廉,性價比高,常出口世界多國,故而深得一些黑幫分子追捧,還被香港黑幫親切稱呼為「大黑星」。
  • 名字相同,性能用途卻大相逕庭!盤點美軍撞了名的武器
    這雖然是個熟悉美軍裝備的普通軍迷編出來的段子,卻可以看見裡面存在著的問題:美軍的武器命名極其混亂。 其實美軍在二戰前,武器還是老老實實地按照年份+"M"來命名的:M1911手槍,M1921重機槍,M1903步槍等等。 如果有小幅度的改進型,那就在原命名的基礎上增加個"A",然後是數字序號:M1919A6輕機槍,M1911A1手槍。
  • 五四式手槍威力大打得準,為何卻被淘汰了?4個原因一針見血!
    五四式手槍威力大打得準,為何卻被淘汰了?4個原因一針見血!在中國有這麼一款經典手槍,被視作英雄的象徵,它就是著名的國產手槍--54式手槍。在解放之前,解放軍的手槍種類繁多,都是從敵人繳獲而來的,由於武器種類繁多,給後勤保障帶來了很大壓力,比如在韓戰,志願軍使用的武器就包括日式、美式、蘇式、國產等數個國家的武器彈藥,由於後勤補給不上造成了不必要的傷亡。
  • 二戰中表現最差的手槍:日本南部14年式手槍
    日本南部14式手槍是原南部式手槍的改進型,由名古屋兵工廠製造,1925年列為日本陸軍制式武器。二戰期間裝備於將校級軍官,該槍俗稱「王八盒子」。這種手槍使用南部式8mm子彈,指向射擊精度極高,子彈傷害力極大基本與達姆彈相同,無防護人員被擊中,通常非死即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