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式手槍威力大打得準,為何卻被淘汰了?4個原因一針見血!
在中國有這麼一款經典手槍,被視作英雄的象徵,它就是著名的國產手槍--54式手槍。在解放之前,解放軍的手槍種類繁多,都是從敵人繳獲而來的,由於武器種類繁多,給後勤保障帶來了很大壓力,比如在韓戰,志願軍使用的武器就包括日式、美式、蘇式、國產等數個國家的武器彈藥,由於後勤補給不上造成了不必要的傷亡。新中國作為一個新建大國,實現軍隊武器制式化和國產化是非常緊迫的任務,在這種背景之下中國54式手槍被提上研製日程,從1950年開始,經過4年多的研製,中國第一款制式武器54式手槍終於在1954年裝備部隊,從此54式手槍開始長達半個世紀的服役。
但是五四式手槍威力巨大,為什麼被淘汰了?
首先五四式手槍雖然作為一款軍用手槍發射的7.62毫米手槍彈威力很大,但是對於公共安全用途來說,顯得沒有必要,而且7.62毫米特殊手槍彈帶來的副作用也十分讓人煩惱,首先是後坐力較大,再加上並沒有什麼人機工程的握把設計,在持槍射擊中會感覺體驗並不舒適,可能影響射手發揮。
五四式手槍製造成本大。在上個世紀研製五四式手槍的時候,使用的主要材料為全鋼。然而現在手槍基本使用的都是聚合物材料,這樣的材料,成本不但低,而且使得手槍的重量也比較輕。相比之下,五四式手槍成本就沒有太多的優勢了。
作為一把警用手槍,對戰鬥射速和火力持續性沒有太高要求,對於一槍放倒壞蛋,讓他沒辦法反抗,最好同時又不會一槍斃命,這個要求高,也就是所謂的停止作用。而在平時攜帶和使用時,安全性穩定性要求高,因為警察手槍經常隨身攜帶,又得帶著槍出入老百姓密集的地方,一旦走火,太不安全。這麼一把沉重的,快百歲的老槍在各個方面都不太適合警察的使用了。
彈容量小,後坐力大,重量大,作為自衛武器或者叫副武器,手槍並不要求精準射擊,而是短時間把子彈全打出去,特別是防彈衣普及的今天,五四手槍連續射擊精準度不高,如果一槍沒擊中要害,後幾槍射速慢,精準度差,那還沒喪失抵抗能力的敵人會輕易開槍還擊,造成自身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