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瑟手槍威力大:為何德軍卻非常討厭,並放棄了它

2020-12-22 ALEX俊赫

【話說軍世】說到軍用手槍,毛瑟和魯格是德軍最為出名的兩型手槍,相比較於二戰時就日本軍隊的「王八盒子」要好出一大截,不過對於這兩型手槍,二戰中,不論是德軍還是美軍實際都對魯格更加青睞,但是毛瑟則早在的就被德軍厭惡,這是為何?

毛瑟手槍威力大:為何德軍卻非常討厭,並放棄了它

毛瑟軍用手槍是德國毛瑟兵工廠製造的,1896年開始生產,在國內,它的名號非常多,如匣子槍、大肚匣子、大鏡面、快慢機、自來得等等,熟知度比較高的是「駁殼槍」、「盒子炮」這兩個名字。

而且,該槍射程較遠,可以抵肩射擊,因此,還有罕見的加裝瞄準鏡的版本。

不過,實際上,毛瑟軍用手槍並沒有成為任何國家軍隊的制式手槍,到1939年毛瑟廠該槍時,實際生產了一百萬把各型號的該槍,就這型手槍而言,射程和威力都遠高於普通手槍,還有抵肩射擊以及裝備20彈匣的能力。

但是毛瑟手槍卻被當時德軍厭惡,主要原因有幾點:

1、個頭太大,軍官攜帶不好看

在一戰二戰期間,普通士兵極少有攜帶手槍的,雖然二戰中M1911作為美軍的制式手槍,不過並沒有給普通士兵配發,軍用手槍一般是軍官或其他非前線作戰人員的配槍。

而此時威力最然很大的毛瑟軍用手槍卻產生了它的明顯弊端:實在是太大了。毛瑟本身的長度加上外裝盒子的大小,即便是個頭高大的人,也會顯得非常笨重且突出,這對於平時極少會使用到手槍的軍官來說,不太「友好」,既是個「累贅」,又很「有礙觀瞻」。

2、威力雖大,卻不如步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步兵的基本裝備都是步槍,德軍裝備的是我們常提及的「98K」的前身:1898年式毛瑟步槍,其他各國的也都是步槍為主,其射程都在800米甚至更遠,此時,射程在200米左右的毛瑟軍用手槍,就顯得弱了很多。

在軍隊中,手槍基本都是近距離自衛使用,射程一般只有50米,太遠的目標對於手槍射擊而言也不太現實,雖然毛瑟手槍有連發功能,不過相比較德軍在一戰後期使用的MP18衝鋒鎗,以及二戰中的有名衝鋒鎗,自動火力上又有很大不足。

3、作為一把手槍,價格貴了

德國毛瑟軍用手槍當時價格達到25美元,而魯格在二戰時造價也才大概13美元,二戰時98K步槍也不過28美元,毛瑟手槍已經貴過幾十年後的制式步槍了。

而同樣以自動火力的衝鋒鎗,在二戰中,一把德國MP40衝鋒鎗約24美元,美國M3約22美元,英國的司登衝鋒鎗才9美元,對於大量配發的近戰火力裝備,價格更便宜,火力更強大,毛瑟手槍並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不過,這型手槍雖然在德軍中沒有得到重視,卻在遙遠東方發揮了絕大作用,由於較少得到外援自動槍械,毛瑟軍用手槍以及它的本土化「漢陽造」成為了當時的一種重要的武器裝備,出現過「手槍隊」甚至是手槍旅等編制。

尤其是在近戰時可以「兼職」衝鋒鎗,還是很好用的,尤其是在敵後活動等情況下,相比較於步槍和衝鋒鎗更加便攜,適合小規模分隊活動,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相關焦點

  • 盤點二戰德軍使用過的手槍,濃眉大眼的德國人也叛變了,光手槍就...
    ,所以P38做工不如魯格P08,但勝在可靠性高,而且使用起來非常簡單,不失為一支好槍。,並給毛瑟C96取了許多外號,比如「盒子炮」「二十響」「快慢機」「鏡面匣子」,從軍閥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 毛瑟手槍:槍託才是靈魂,打中300米外目標全靠它
    在中國名氣最大的手槍無疑是毛瑟手槍,抗日戰爭讓它登上了中國第一手槍的寶座。1895年,身穿華麗軍服的邱吉爾,和老年邱吉爾完全是兩個人毛瑟手槍當年在英軍中大受歡迎,許多軍官都自費購買,為何到一戰時期就名氣衰落各國軍隊都不待見呢?
  • 配備瞄準鏡的毛瑟手槍和盧格手槍
    兩支配備了肩託和瞄準鏡的毛瑟手槍和盧格手槍,相當罕見。盧格手槍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配備的駁殼槍。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配備的駁殼槍。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配備的駁殼槍。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配備的駁殼槍。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配備的駁殼槍。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配備的駁殼槍。
  • 二戰德軍發現步槍威力過剩,發明中間型威力彈藥,首開突擊步槍先河
    它是首先使用了短藥筒的中間型威力槍彈並大規模裝備的自動步槍,首開了突擊步槍之先河。 不論德國的毛瑟步槍,蘇聯的莫辛-納甘步槍,還是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傳統步槍的有效射程都超過600米,標尺射程都在1500米以上,威力過大,遠遠超出實戰的要求。 同時,各國裝備的手拉步槍的射速不高,優秀射手一分鐘也不過只能發射10到12發。這個射速顯然無法對敵人造成足夠的有效的火力壓制。
  • 美國槍械愛好者製作戰術盒子炮毛瑟手槍 盤點魔改老槍
    9月1日,網上出現了一組美國槍械愛好者改裝的的毛瑟M1932(M712)手槍,酷炫的外形加上多種多樣的附件讓這支手槍看起來頗為科幻。這支M712手槍除了近期時髦的戰術塗色沙色(卡其色),還將原版不適合握持的握把改為較為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塑料握把,握把表面粗糙、有手指槽,防滑性舒適性良好。
  • 手槍有許多類型,為何美國警察卻喜歡射速慢+裝彈少的左輪手槍?
    導語:左輪手槍射速慢+裝彈少,100年了,為何美國警察還對它情有獨鍾?眾所周知,槍械已經有著上百年的悠久歷史,在人類戰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手槍是所有的武器裝備中使用最多的槍械之一,在世界各國都有著自己引以為傲的手槍,比如蘇聯的TT手槍、中國的毛瑟M1896、美國左輪手槍、柯爾特M1911手槍和德國的盧格P08等世界名槍,都是國家手槍的代表。雖然現在很多國家都發明出高科技的槍械彈藥,當時依然改變不了對手槍的喜愛。
  • StG-44突擊步槍:二戰德軍制式裝備,戰後中間威力步槍的鼻祖
    二戰時期,德國陸軍的步兵槍械,門類非常齊全,裝備品種也極為豐富,8發彈匣手槍、5發彈倉手動步槍、10發彈匣半自動步槍、30發彈匣自動步槍、32發彈匣衝鋒鎗、50發彈鼓或300發彈鏈供彈的輕重機槍等均有裝備。
  • 全球威力排名第五的手槍,發射5.56步槍彈,沙鷹只能甘拜下風
    ,然而它並非最強手槍。在媒體評選的「全球威力最強的十支手槍」中,沙鷹僅僅排名第七,它的前面還有六支更為強大的存在。,而它用的卻是裝藥量更大的步槍彈,不難理解為何它的威力巨大,連沙鷹也要甘拜下風了。 有人可能會問了,如此可怕的手槍為何還能公開銷售呢?
  • 1938年,中國購買10萬支毛瑟98k步槍,與德軍手中的正版有何不同?
    毛瑟98k步槍,二戰德軍制式武器,因為性能優異而聞名世界。雖說德國軍工實力很強,但也是有限度的,而且當時德國國防軍也在擴張,國內產能都不夠用了,他們為何捨得將這麼大批的98k賣往中國呢? 其實說白了,德軍看不上這批98k,因為它們都是生產線上淘汰的不合格產品,雖然都是毛瑟兵工廠生產的正版98k,但與德軍手中的98k還是有質量差距。
  • 二戰德軍毛瑟98式/98K式步槍,栓動步槍的極致,不服來辯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毛瑟」這個名詞恐怕最早是由「盒子炮」帶來的。確實,毛瑟1896式駁殼槍絕對算得上經典之作,毛瑟公司作為擁有上百年歷史的著名公司,又怎會缺乏經典?無論從它的結構設計,還是它傳奇般的生涯來看,毛瑟98/98k步槍/卡賓槍在世界步槍史上的地位,恐怕都是無人能及的。就讓我們細細品味一下這支德意志的經典之作吧。
  • 國產號稱「黑星」的54式手槍,威力巨大,卻為何慘遭淘汰?
    國產號稱「黑星」的54式手槍,威力巨大,卻為何慘遭淘汰?在黑幫黑話中被稱為「大黑星」的54手槍威力巨大,曾經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中大量使用。中國54式手槍是中國通過仿造蘇制TT1930/1933式手槍而研製成的,它擁有的很多優點,比如體積下、重量輕、結構簡單而又結實,能夠在各種各樣惡劣的環境下使用,不易被碰壞。
  • 五四式手槍威力大打得準,為何卻被淘汰了?4個原因一針見血!
    五四式手槍威力大打得準,為何卻被淘汰了?4個原因一針見血!在中國有這麼一款經典手槍,被視作英雄的象徵,它就是著名的國產手槍--54式手槍。新中國作為一個新建大國,實現軍隊武器制式化和國產化是非常緊迫的任務,在這種背景之下中國54式手槍被提上研製日程,從1950年開始,經過4年多的研製,中國第一款制式武器54式手槍終於在1954年裝備部隊,從此54式手槍開始長達半個世紀的服役。但是五四式手槍威力巨大,為什麼被淘汰了?
  • 「巷戰神器」PPSh41衝鋒鎗為何二戰後不久就被淘汰?原因很現實
    德國主要使用的是毛瑟步槍+MP34/40衝鋒鎗,英國是李-恩菲爾德步槍+司登衝鋒鎗,蘇聯用的是莫辛納甘步槍+PPSh41/43衝鋒鎗。波波沙衝鋒鎗其中,蘇聯的波波沙系列衝鋒鎗相比較而言更為成功,它結構簡單可靠,射速高達900發/分,配上71發大彈鼓,火力很猛,近戰時一頓狂掃,對面的德軍往往非死即傷,沒有被擊中的也被壓製得抬不起頭來
  • CF武器攻略 德國二十響毛瑟小手槍
    駁殼槍,德國鏡面匣子,快慢機,20響……這麼多經典而讓人印象深刻的名字,都屬於一把槍,那就是毛瑟軍用手槍!從抗戰電影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毛瑟手槍,電影的主角們一邊開槍一邊大喊的身影讓我們十分的佩服,如今的CF裡面,我們也有了這一機會,就讓我們看看今天的主角,毛瑟軍用手槍吧!對於經典,我們就不過多的說什麼了,我們直接分享使用感受吧!既然如此我們就先說說毛瑟的優點。
  • 白朗寧「大威力」手槍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其實狗子我一直自己也有個疑問,作為個射擊遊戲愛好者出生的我,總是沒在太多遊戲裡邊看到這把白朗寧High-Power手槍(簡稱白朗寧HP),但這把手槍的現實影響力又是如此之廣。所以今天隨便來補一下之前拉下沒談過的白朗寧大威力手槍,至少梳理一下它的來龍去脈和影響力。
  • 手動步槍的巔峰之作:毛瑟98K步槍,還有幾個人認識它?
    導語:手動步槍的巔峰之作:毛瑟98K步槍,還有幾個人認識它?現在說起毛瑟98K,哪怕你問個10來歲的小朋友說你知不知道,他都有可能知道的,因為他可能從一款手遊中知道的,這款手遊名為《和平精英》,因其出色的性能,在遊戲中備受玩家的青睞。但若說起98K的故事呢?我想沒幾個人是知道的,今天筆者就來講究關於98K的前世今生。
  • 尋槍:解密貴州省博物館收藏的十二支原型手槍,部分槍枝跨越百年時空
    這種槍於1934年起在日本南部銃製造所開始生產,是二戰前日本批量生產的一款半自動手槍。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後,該型手槍在日軍中曾大量使用;另一種日本槍是「南部」九四式手槍,採用的是塑料材質握把,這種袖珍型手槍,當時主要裝備日本空軍飛行員和坦克部隊士兵。來源推測:從國外引進 在戰場上繳獲那麼,這批手槍為何出現在貴州?
  • 二戰日本制式手槍盤點,最老槍型用了52年,威力和小砸炮相當
    二戰時期,武器領域進入了百花齊放的時代,就拿手槍這一方面來說,德國有魯格P08、瓦爾特P38、毛瑟C96,美國有白朗寧M1911,蘇聯有TT33,法國、比利時有白朗寧M1935
  • 小手槍,大威力,「馬卡洛夫」手槍是軍隊指揮人員和公安的好武器
    在經典老槍家族中,俄羅斯的「馬卡洛夫」手槍是一個重要成員。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雖然身輕體小,但採用的是9毫米口徑,發射的是9毫米手槍彈,在小巧外形下有著大威力。這也就是為什麼世界範圍內很多國家的軍隊高級指揮人員和公安人員都喜歡裝備它的內在原因。
  • 真正的氣突蘇:「蘇聯100周年」定製毛瑟98步槍 違和感爆棚之作
    這就構成了這支步槍最主要的一對矛盾,毛瑟98步槍的改進型毛瑟98k卡賓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軍的主要武器。在那次戰爭中,蘇聯軍民付出了傷亡4600萬的代價,整整一代人幾乎全部上了戰場。用毛瑟98製造紀念「蘇聯100周年」的主題步槍似乎有那麼一點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