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瑟手槍:槍託才是靈魂,打中300米外目標全靠它

2020-12-22 網易新聞

在中國名氣最大的手槍無疑是毛瑟手槍,抗日戰爭讓它登上了中國第一手槍的寶座。當年德國總產量約100萬支,此外世界其它國家還仿製了數百萬支,據統計通過各種途徑流到中國的就有40萬支,再加上中國山西和漢陽的兵工廠自製的一部分,形成了規模龐大的「毛瑟」家族。當年的人們為這些不同出身和類型的毛瑟手槍取了花名,統稱盒子炮或者駁殼槍;配20發彈匣的稱作大肚匣子,或者大肚鏡面,有連發功能的叫快慢機,而其它根據口徑大小槍管尺寸和外形特點取的綽號有二十幾個,可見當年國內毛瑟手槍種類之龐雜。

毛瑟手槍最經典的版本是7.63毫米口徑,初速可達425米/秒,有效射程150-200米,遠超普通手槍

而在國外,毛瑟手槍早期名聲不錯,許多名人都是它的擁躉,比如英國首相邱吉爾就對毛瑟手槍有特殊感情,因為這槍曾經救過他一命。邱吉爾年輕的時候參加蘇丹戰役,被任命為編外少尉,同時也在幹自己戰地記者的私活,恩圖曼戰役是他人生最險惡的一仗,英軍和蘇丹軍隊正面對決,邱吉爾所在部隊全部被打散,他騎馬在亂軍中和敵人短兵相接,手上拿的就是毛瑟手槍。

在恩圖曼戰役中,邱吉爾參加了一次騎兵衝鋒,這幅繪畫就是描寫的那場戰役

在後來的回憶錄中邱吉爾記錄到,當時自己身邊有英軍士兵從馬上跌下來,當即就被敵人砍成幾段,自己騎馬和敵兵遇上,舉槍就向敵人的臉上打,可以肯定擊斃了三人。此役英軍以2萬人打敗了蘇丹6萬人,戰果輝煌。

邱吉爾後來作為戰地記者又參加了布爾戰爭,這次英軍是和南非的白人農場主作戰,不過這次他的運氣就到頭了,在一次布爾人的伏擊中,邱吉爾為了尋找失聯的同伴,被布爾人堵個正著,他的毛瑟手槍也弄丟了,所以只好乖乖當了布爾人的俘虜,有趣的是俘虜他的布爾農民史莫資後來當了南非第二任總理。

1895年,身穿華麗軍服的邱吉爾,和老年邱吉爾完全是兩個人

毛瑟手槍當年在英軍中大受歡迎,許多軍官都自費購買,為何到一戰時期就名氣衰落各國軍隊都不待見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作戰對象變了。英軍當年和印度人、蘇丹人短兵相接的時候,面對的是長矛和大刀,手槍具有極大優勢,而毛瑟手槍彈倉容量大,精度高,威力也足夠,騎兵用它比馬刀好使多了。

到一戰時,戰場上的敵人都變成了拿步槍的歐洲人,毛瑟手槍的長處沒了,短板就凸顯出來,作為主武器不能指望它和步槍玩對射,自衛用又太重,軍官不需要一把一公斤多重的手槍插在腰間,還有毛瑟手槍造價也比普通的手槍高很多,畢竟用料和加工成本都在那裡。

一戰的時候,奧匈帝國的偵察機曾經這樣使用毛瑟手槍,考慮到當年飛機的速度,這麼用似乎也說得過去

而當年廣闊的中國,正好為毛瑟手槍提供了大展身手的地方,這方面的文章非常多,這裡就不細述了。有一個對於毛瑟手槍的說法相信軍迷們肯定知道,就是當年的遊擊隊用它時,會把槍身橫過來,要麼握槍的手心朝上,要麼手心朝下,據說這樣的好處是全自動射擊時子彈會在水平面上形成一個扇面,增加殺傷範圍。

不過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必須和目標離得極近,否則在近乎盲射的情況下,距離稍遠就變成灑水一般的亂射了。而且毛瑟手槍的全自動射擊時射速極快,每分鐘接近1000發,10發子彈一扣扳機就沒了。這時它的另一個弱點就暴露無遺,固定彈倉的毛瑟手槍需要用彈夾供彈,相當麻煩,實戰的時候瞬間打光槍裡的子彈不是個好選擇。

《平原遊擊隊》裡李向陽最經典的握槍姿勢,能看見右手的槍管上沒有準星,可以說非常還原史實了

在電影《平原遊擊隊》和電視劇《亮劍》裡,不管是李向陽還是李雲龍用毛瑟手槍的確有這種握法,但其實這只是手槍腰際持槍的一種方法,它最大的優點是防止敵方上前奪槍,便於迅速開火。而且這種姿勢胳膊緊貼身體,形成夾角後很穩定,畢竟毛瑟手槍份量在那兒。

另外一個腰部持槍的姿勢,這樣握槍可持久,不易疲勞,還能防止對方奪槍

還有一點,這種姿勢出槍速度最快。毛瑟手槍的槍套設計很古典,快插快把根本不可能,所以當年的武工隊的高手一般人手兩支,一支磨掉準星一支保留準星,磨掉準星的手槍插腰帶裡,有狀況時可以迅速拔出來抬手就打,保證第一時間開火,保留準星的一支用來精確射擊。據說技術高超的人可以抬手命中10米外的雞蛋,至於有文章聲稱神槍手可以甩手打斷200米外的電線——抗日神劇都沒好意思這麼演啊!還有文章寫毛瑟本人都驚呼,八路軍才是最會使用毛瑟手槍的人,這個就更沒辦法吐槽了,毛瑟手槍的確保羅.毛瑟掛了個名,但真正設計的人是費德勒三兄弟,重要的是保羅.毛瑟在1914年就去世了,簡直棺材板子都要壓不住了。

抗日戰爭時使用毛瑟手槍的國民黨士兵,可以看到槍套已經接駁在手槍上,這才是毛瑟手槍正常的使用方法

毛瑟手槍真正的使用方法在影視劇裡反倒難得一見,那就是將槍套接駁到手槍握把上,進行抵肩射擊,駁殼槍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因為毛瑟手槍整體長度比普通手槍長得多,所以瞄準基線長,抵肩後射擊精度很高。

抗日戰爭時期的香港遊擊隊員,也是將槍套接到手槍上使用

楊靖宇將軍在被日本警察追殺時,曾經在300米外用手槍命中日本警官伊藤胸部,他當時隨身帶了三支手槍,一支是9毫米長管駁殼槍,另外兩支是小型手槍,毫無疑問只有駁殼槍在抵肩射擊的情況下才有如此驚人的射程,即便如此,他的槍法也是非常厲害的。美軍退役狙擊手用二戰時期的步槍,使用鐵瞄打300米外的人形靶也相當困難,用手槍射擊的難度可想而知。所以楊靖宇才是真正把毛瑟手槍使得出神入化的人。

楊靖宇犧牲後留下的幾支手槍,駁殼槍應該是他的主武器,帶有完整的槍套

本文來源:網易談兵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焦點

  • 毛瑟手槍威力大:為何德軍卻非常討厭,並放棄了它
    毛瑟手槍威力大:為何德軍卻非常討厭,並放棄了它毛瑟軍用手槍是德國毛瑟兵工廠製造的,1896年開始生產,在國內,它的名號非常多,如匣子槍、大肚匣子、大鏡面、快慢機、自來得等等,熟知度比較高的是「駁殼槍」、「盒子炮」這兩個名字。
  • 國外槍迷魔改的鏡面匣子,加槍託、裝消音器、接瞄準鏡,手槍變成了...
    有意思的是,這支衝鋒鎗的原型是鏡面匣子,也就是德國生產的毛瑟C96手槍,它在國內還有不少外號,比如盒子炮、二十響、駁殼槍、快慢機等等。 二戰期間,原版毛瑟C96手槍以及衍生出來的仿製型號在戰場上廣為使用,尤其是在中國,彈容量大、射速高、射程遠的鏡面匣子深受中國軍隊喜愛,性能遠超日軍手中的王八盒子(大正十四年式手槍),給日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時至今日,仍有不少日本人收藏毛瑟C96手槍,而日本民間關於鏡面匣子的改裝作品更是層出不窮。
  • 評測:艾弗·詹森1911A1卡賓槍 超長槍管觸目驚心 接駁木製槍託
    筆者相信,帶肩託的手槍設計初衷是為了讓騎兵下馬後,手持轉輪手槍抵肩射擊。儘管它不是步槍,但比在馬背上用步槍進行射擊要好。像盧格(Luger)、毛瑟(Mauser)和白朗寧大威力(Browning Hi Power)手槍通常都配備肩託,給手槍安裝上一個槍託,確實可以提高瞄準和射擊的穩定性,以及射擊的精度。
  • 美國推出的戰術配件,給手槍裝上槍託,秒變卡賓槍,挑戰更高射擊精度
    不僅僅是步槍、衝鋒鎗或獵槍,其實手槍也可以安裝槍託,比如德國的毛瑟C96手槍(盒子炮),它的槍盒就是一個簡易槍託,安裝之後可以有效提升手槍的射擊精度。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手槍槍託也在不斷進步,而且進步是全方面的,材質、樣式、重量、操作方式等等,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 老兵說射擊距離超過50米,手槍就打不死人了,這是真的嗎?
    開門見山,目前大多數手槍的有效殺傷力是肯定大於50米,如果站在60米外被手槍擊中要害,大概率是要跪的。(不要小瞧手槍,豆包也是乾糧)但問題是在射擊距離超過50米後,手槍打中目標的概率和打中月球的概率幾乎沒啥區別了,也就是說超過50米後,手槍就基本上打不中目標了。
  • 日本槍迷魔改的盒子炮,瞄鏡、消音器、伸縮槍託,老古董變戰術大槍
    毛瑟C96手槍,德國經典武器,國內一般稱為盒子炮、二十響、快慢機或鏡面匣子,從民國創立到軍閥混戰,再到抗日戰爭,盒子炮都是中國軍隊最主要的制式手槍之一,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 威爾遜戰鬥的AR9型手槍:只有一個握把又沒有槍託,就是手槍!
    威爾遜戰鬥公司EDC X9系列手槍今天我們將介紹威爾遜戰鬥公司的另外一款手槍,只不過這款手槍是美國法律意義上的手槍,即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所謂的「只有一個握把而沒有槍託」的「手槍」,實際上從技術角度上講該槍應該是民用半自動衝鋒鎗或者民用手槍口徑卡賓槍,這就是AR9手槍。
  • 捷克毛瑟步槍發展——vz.98與vz.98/22步槍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對1919年10月18日德國兵工廠提出的報價作出了回應,這其中包括以3141292馬克的價格收購日產300支毛瑟軍用步槍的機器設備。這批設備的訂單日期是1919年12月。到了1921年末,捷克斯洛伐克軍隊中有364000多支曼利夏步槍和111000多支從德國購買的毛瑟步槍。
  • 【機械之美】讓人愛不釋手的手槍剖面圖,太美了!!!
    想喚起男性最原始的破壞欲,還得靠手槍! 今天我們按研發年代順序囊括了幾款頗具代表性的單發手槍、轉輪手槍和半自動手槍,不只是乾巴巴的外殼,每一把槍我們都將它一刀切開了。如果這還不夠刺激你的腎上腺素——22張圖(包括一張GIF)都是高清大圖!
  • 真正的氣突蘇:「蘇聯100周年」定製毛瑟98步槍 違和感爆棚之作
    這就構成了這支步槍最主要的一對矛盾,毛瑟98步槍的改進型毛瑟98k卡賓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軍的主要武器。在那次戰爭中,蘇聯軍民付出了傷亡4600萬的代價,整整一代人幾乎全部上了戰場。用毛瑟98製造紀念「蘇聯100周年」的主題步槍似乎有那麼一點違和。
  • 盤點遊戲世界中的10大強力手槍
    等離子切割器 – 《死亡空間》系列嚴格來說這是一種高科技工程用具,並不是一款真正的手槍,但在艾叔對抗外星死靈生物的冒險中,這就是他的手槍。它精準可靠,在進行各種升級以後,可以僅憑這把手槍所向披靡無堅不摧。
  • 配備瞄準鏡的毛瑟手槍和盧格手槍
    兩支配備了肩託和瞄準鏡的毛瑟手槍和盧格手槍,相當罕見。盧格手槍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配備的駁殼槍。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配備的駁殼槍。
  • 美國槍械愛好者製作戰術盒子炮毛瑟手槍 盤點魔改老槍
    9月1日,網上出現了一組美國槍械愛好者改裝的的毛瑟M1932(M712)手槍,酷炫的外形加上多種多樣的附件讓這支手槍看起來頗為科幻。這支M712手槍除了近期時髦的戰術塗色沙色(卡其色),還將原版不適合握持的握把改為較為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塑料握把,握把表面粗糙、有手指槽,防滑性舒適性良好。
  • 84歲太婆掏出把毛瑟駁殼槍 驚呆成都民警(圖)
    民警楊紅強很肯定地說,這是把德國出口的真資格毛瑟手槍。「手槍槍擊的擊錘位置,有個毛瑟廠(「MAUSER」)的廠標,槍管上還有字幕,更重要的是,槍身上有「德國制」三個中文,出口到中國的毛瑟手槍,都會刻上這幾個字。」據楊紅強說,他曾在四川警官學院的博物館裡看到過類似的手槍,並在很多資料上了解過。
  • 尋槍:解密貴州省博物館收藏的十二支原型手槍,部分槍枝跨越百年時空
    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清點文物這12支手槍全是原型槍,有德國的「毛瑟」槍,美國的「白朗寧」,也有日本制的「南部」十四式手槍和西班牙的「無敵」式自動手槍……幾乎全是歷史上的名槍,有的槍型甚至經歷過一戰和二戰,跨越百年時空。近日,多名槍枝徵集者,詳細披露了這批老槍的來源及徵集過程。
  • 二戰德軍毛瑟98式/98K式步槍,栓動步槍的極致,不服來辯
    此時它不能轉動或者打開;處於中間時撞針阻鐵依然處於鎖定狀態,但槍栓被解鎖能夠活動,從而裝填或者除去彈藥;處於右側時,步槍就已經處於待發狀態了。這樣的保險設計很便於右手的大拇指操作。 毛瑟98步槍有一個與槍身整體化的木製槍託。胡桃木的材質,加上其經典的外型,使得整支槍成為一件偉大的藝術品。
  • 集腋成裘:韓國K14狙擊步槍最新變化 美國槍迷魔改戰術版毛瑟98k
    槍口安裝了SilencerCo Omega300消音器,外部有隔熱罩,防止熱空氣影響瞄準。Omega300消音器是美國狙擊手或遠程射手最喜歡的自選裝備,目前韓國軍隊已經少量採購用於進行測試。
  • 比起Glock手槍,德國H&K的手槍才是高級貨吧!
    比起Glock手槍,德國H&K的手槍才是高級貨吧小科普:今天的小科普頻道給大家帶來的是HK P9手槍HK P9自動手槍是德國HK公司專門為德國警察設計的一種緊湊型自動手槍但P9手槍的產量不大,只有485支。後來,HK公司還在P9手槍的基礎上設計出了P9S自動手槍和P9K自動手槍,但這些手槍都不受歡迎,知名度遠遠不及P7手槍和USP手槍。P9手槍的最大特色在於其採用了滾柱延遲式閉鎖機構,這是HK公司產品的標誌性設計。這一機構在手槍上的運用幾乎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 銅斑蛇手槍,這個曾被吐槽為超級醜的武器,到底靠不靠譜?
    銅斑蛇手槍而在換用槍託後,這把槍應該屬於技術上的民用半自動超緊湊衝鋒鎗的範疇。今天給大家展示的便是這支銅斑蛇手槍。銅斑蛇手槍由AR平臺發展過來,全槍長寬高僅為368mm×61mm×203mm,標配20發可拆卸彈匣。
  • 5米用手槍打釘子,是難是易?!
    (「釘子姐」孫警官的特技射擊科目很多,我們今天就來試試她的成名科目——5米打釘子) 丸射擊小分隊今天就來測試一下,5米用手槍打釘子,到底好不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