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朵鎂地產
前兩篇寫了珠江新城中區的中海花城灣、嘉裕公館,今天鬥膽來到珠城東區,為大家揭秘廣州第一頂豪——僑鑫匯悅臺。
這個盤在廣州,可謂如雷貫耳,一手均價突破20萬,但貨量所剩無幾,最近有一套二手頂復房源成交,據說單價去到29萬/m。
可以說,最近10年來,廣州房價的每一次新記錄,都是由這個盤刷新的。
在廣州,每一個買豪宅的人、每一個賣豪宅的人,都繞不開這個盤,都想到這個盤看個究竟。稱它為廣州第一豪宅,想必爭議不大。
不過,想要實地探訪這個盤並不容易,豪宅嘛,一定是高牆大院、管理森嚴的,不是誰都有機會深入其中一睹芳容的。
因工作關係,一朵有過幾次機會實地觀測過這個盤,這裡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個傳說中的廣州第一頂豪。
給廣州第一豪宅寫樓評,是需要一點勇氣的。一朵同學才疏學淺、頭髮長見識短,有聊得不對的地方,歡迎到評論區指點哈。
01
區位點評
如果你開車經過獵德大橋,很難不被東邊一群藍色玻璃幕牆建築所吸引,那就是匯悅臺。
和周邊建築相比,它的地段、高度、外立面、建築布局、顏色……幾乎每一個肉眼所見的指標都是卓爾不群的。
從區位上看,匯悅臺位於珠江新城(東區),臨江大道旁,南望珠江,西臨馬場路,東側是平江路。
大約6平方公裡,分為西區、中區、東區,其中最核心、最繁華的是中區,西區次之,東區反而是最偏的,而匯悅臺又處在東區的最邊邊位置,看上去這位置也不是很行啊?
但從樓市邏輯來看,匯悅臺的地頭又是整個珠江新城最好的,為啥呢?且聽我細細說來。
「城市戰爭」孫不熟老師之前總結過一個觀點 ,他說珠江新城的房價大致有兩個特點,一是越往南越貴,原因是珠江在南邊,然後是越往東越貴,因為珠江公園在東邊。
這說明啥?孫老師給出的結論是,主導珠江新城樓市定價體系的,不是地鐵,不是商場,不是寫字樓,不是學區,而是生態資源。
所以從這個邏輯來推演,珠江新城的東南角應該是價格制高點,因為只有東南角才能最大化地享受到珠江和珠江公園兩個資源。
匯悅臺正好就位於這個東南角,正好也是賣得最貴的,可以說沒有辜負這個地段。
這是第一層邏輯,還有第二層邏輯。
匯悅臺雖然地處珠江新城的邊緣地帶了,但同時它又是和金融城最近的一個珠城豪宅,因為珠江新城和金融城兩大CBD,就是以匯悅臺旁邊的華南快速為界。
等金融城崛起之後,匯悅臺可以左右逢源,同時承接兩個CBD的購買力。哦不,可能是三個。
因為,匯悅臺的正對面還是萬眾矚目的琶洲(西區),正對著客廳觀景陽臺的,就是騰訊、阿里巴巴、唯品會的大LOGO,這比看小蠻腰更爽?
小蠻腰只是個旅遊景點,而琶洲西區的這些樓宇可都是日進鬥金的賺錢機器啊,你說哪個更有內涵?
如果說珠江新城、金融城、琶洲構建了廣州的黃金三角區,那匯悅臺幾乎就處在這個黃金三角區的幾何中心,同時享受三個CBD的給養。
你說這地頭好不好?
02
景觀點評
景觀價值,對剛需房產來說,屬於錦上添花的東西,其對價格的影響很小,高樓層比低樓層也就貴個5%到10%。
但對豪宅來說,景觀價值可是雪中送炭、不可或缺的東西。
前面說過,匯悅臺位於珠江新城濱江區域,和珠江之間不僅沒有任何遮擋,而且還是滿目青翠的臨江帶狀公園。
更重要的是,它是南向望江,這一下子就把對岸的濱江東和琶洲江景豪宅(北向望江)給打敗了,甚至把上海陸家嘴的濱江豪宅(西南向望江)給比下去了。
一條大河以東西方向穿越城市,是非常加分的,可以給予江景豪宅最佳的採光面和景觀面。
從建築布局來看,匯悅臺由6棟38-40層高層建築組成,為了實現江景最大化,6棟塔樓相互錯開布局,呈「」狀分布。
這個布局的優勢是,每一棟樓都能一線望江,均衡性非常好,每一棟都是「樓王」。而在中海花城灣、凱旋新世界,不同樓棟的景觀差距是比較大的,均衡性就不如匯悅臺。
當然,如果一定要給匯悅臺找個「樓王」,但西南角的6棟,景觀視野最佳,從這裡可以最大化地看到小蠻腰。
不過,隨著琶洲(西區)的崛起,中間的2、3、4、5四棟樓,景觀價值也提升了,因為這幾棟樓可以看到阿里巴巴、騰訊和唯品會了,而且是欣賞琶洲高樓的最佳觀測點,其景觀價值其實不輸小蠻腰。
以下是站在臨江大道拍攝的琶洲(西區)景觀:
攝影/培瘋
03
產品點評
對豪宅來說,相比地段、景觀、圈層,產品是最容易複製的。
但說實話,一朵這些年在廣州、深圳看過那麼多豪宅,能和匯悅臺這個10年前的樓盤拼產品的,還真沒幾個。
而且看得越多,越感覺匯悅臺的產品力不錯。
我不是建築專業人士,所以也談不出很專業的東西,只能說幾個感性的認識。
匯悅臺開盤之初,一朵還沒來廣州,但聽孫不熟、何達志等前輩講,這個樓盤在開盤之初,給市場最大的震撼是全玻璃幕牆這種建築形態。
全玻璃幕牆形態有什麼厲害的?當然是更炫的外立面、更高的顏值、更大的採光面。從獵德大橋望過去,匯悅臺的顏值之所以卓爾不群,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的全玻璃幕牆結構。
房二娃之前寫過一篇匯悅臺的文章,我印象蠻深的,一個匯悅臺業主告訴他,這種全玻璃幕牆形態,因為採光面大、通透性好,市內空氣的乾燥度比較高,特別適合廣州的這種潮溼氣候。
但是在它之前,廣州還沒有哪個開發商是這樣蓋房子的,寫字樓有,但住宅肯定沒有,因為造價很高,也很難批,而且有些傳統客戶不接受這種新式產品。
何達志老師有個觀點,他說,什麼是豪宅?就是有跨時代的創新,給出了別人沒有的東西。20年前,廣州人覺得天河北的薈雅苑都是豪宅,為啥,它有電梯,而其他小區沒有,就這麼簡單。
這兩年廣州市場上使用玻璃幕牆的豪宅,已經比較常見了,但匯悅臺是第一個,是它最早給出了這種驚喜。
和珠江新城的大部分小區一樣,匯悅臺的小區也不大,佔地約3.2萬平,和中海花城灣差不多,但是園林做得很精緻,也很有層次感,這裡貼幾張匯悅臺官網的圖,大家感受一下:
印象最深的還是花園裡的那個大溶洞:
這個配套還是蠻奇怪的,估計造價很高,也不實用。一朵看過的豪宅,很少看到有人這麼做園林。
也許,就是為了讓園林多一點夢幻感或者特別感?只有豪宅才會腦洞大開,作出這種非標的個性化配套吧。
整個小區有417套單位,戶型全部200平米以上,涵蓋235-435平的三至五房,及663-1505平的大平平層和複式,都是一梯一戶。
600平米以上大平層只有6套,頂復僅5套,普通複式也就十幾套,每一套的戶型都不盡相同。因為數量極少,所以沒有單獨對外做戶型圖,客戶基本都是看現場和CAD設計圖。
僑鑫方面透露,上個月拍出29萬/平天價的二手房,就是一套複式單位。目前還剩兩三套一手複式產品,預計明年推出。
另外,匯悅臺的交樓也是很個性化的,業主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看上了樣板間,可以直接買下;也可以買毛坯,然後讓匯悅臺的設計師來量身定製裝修。
全部大戶型,個性化的定製,稀缺的數量,也保證了圈層的純粹性。事實上,城中不少名人就住在這個小區,比如一些恆大著名球星,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搜索一下。
匯悅臺的戶型到底如何?一朵選了最小的一個戶型,給大家品鑑一下:
237平3室3衛
南向是標配,窗戶都是全玻璃幕牆,採光、觀景一流,雙陽臺可實現南北對流。三主套+保姆房,主臥帶衣帽間和浴缸,其中一間衛生間開了兩扇門,既可做公衛也可臥室專用,靈活實用。
237平能做到這種程度,再往上走的戶型,空間感可想而知。一朵覺得,像匯悅臺這樣的項目,對戶型的追求不會只停留在實用層面,儀式感、尊貴感的營造才是重點。
04
物業與會所點評
物業服務絕對是豪宅的軟實力,這個不達標,再好的地段、再好的產品,也會被有錢人一票否決。
以我參觀匯悅臺的幾次經驗,再加上也和業主的幾次閒聊,個人感覺,匯悅臺的物業公司是有「服務感」的。
什麼?我說了半天,才給出這麼一個簡單的評價?
沒錯,就是這麼簡單,但是很難做到。大家仔細想想,市場上大部分號稱物業好的小區,其實都只有「管理」,而沒有「服務」。
什麼是管理?就是門禁管理嚴格、花園維護得當、小區環境打掃乾淨等等。
什麼是服務?除了以上管理職能,還要營造一些尊貴感,比如見到業主會點頭微笑,管家顏值還不能低,主動給業主開電梯、開車門、收快遞,會所有私廚做菜送上門。
除了基本的物業服務,匯悅臺還能提供各種有償的定製服務,比如宴會、到會,場地租賃等。
聽上去平平無奇,不就是酒店式服務的感覺嘛。
問題是酒店式服務的成本很高的,五星級酒店收費高,所以撐得起,但住宅小區的物業費,一平米才幾塊錢,如何撐得起酒店式服務?
匯悅臺的物業費是8元錢一平米,比普通小區那是貴得多,但和五星級酒店相比,又是很便宜的,能夠讓物業公司始終保持這種「服務感」,還是挺難得的。
說完物業,該說會所了。
對剛需樓盤來說,會所是個可有可無的錦上添花之物,但對豪宅來說,可是必須品。畢竟,富人需要在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之間有一個過渡性的第三空間,那麼只對小區業主開放的會所,就非常適合作為這個用途了。
一般小區把會所單獨蓋一個小樓,和住宅樓區分開,但匯悅臺的會所是地下連廊式的結構,通過地下空間把6棟樓都打通了,保證每一棟樓的業主只要一下樓就能抵達會所。
可達性很好,而且這個地下連廊並非密布空間,而是下沉式的結構,可以從會所推開門直接走到園林的。
會所裡配備了餐廳、健身房、籃球場、模擬高爾夫球場、遊泳池、兒童樂園等設施。
其實這類會所,也沒啥特別的,很多樓盤都有,但問題是持續性。
一朵見過不少樓盤,開盤時會所裡各種配套一應具全,但是幾年後都閒置了,然後就變成了老人活動室,或者租給一些外面的小商家來經營,為什麼呢?因為物業管理跟不上,業主消費也跟不上。
所以,能夠讓會所持續性地、高品質地運營下去,不太容易。
但是匯悅臺做到了,一方面,它的會所始終保持相當高的服務能力,聘用的廚師水平很高,有的是在米其林餐廳做過的。
另一方面,匯悅臺的業主也有這個消費力,而且願意在會所消費,畢竟人家一盤炒粉都要100多元。
05
幾個小缺點
金無足赤、大成若缺,豪宅如匯悅臺當然也是有瑕疵的。
一朵畢竟不是匯悅臺的住戶,只能談點皮毛的東西。
比如,一個瑕疵就是小區園林不大,小區佔地面積僅3.2萬m,和珠江新城普通小區差不多,不及隔壁凱旋新世界的1/3。
當然,這個肯定不算硬傷,但的確有一部分客群會認為這個是缺點。
一朵認識的一個大佬,當初在廣粵尊府和匯悅臺之間想了好久,最後選擇了廣粵尊府(凱旋新世界三期),其中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廣粵尊府的小區更大,二是小區的配套(廣粵天地)更豐富。
以下是匯悅臺和隔壁凱旋新世界的一些數據對比:
本數據來自網絡,僅供參考。
左圖為匯悅臺,右圖為凱旋新世界(圖片來自網絡)
可以看到,匯悅臺容積率超過7 ,而凱旋新世界容積率才2.9。相較之下,凱旋新世界的小區和園林面積都大得多,更加適合對戶外空間有需求的客群。
不過,這裡有必要補充一點,匯悅臺的容積率雖然達到7,和中海花城灣差不多,但它有一個後者不具備的優勢,就是南側無遮擋,旁邊的臨江帶狀公園,客觀上拉低了項目的容積率。
所以,雖然容積率差不多,但感覺上又不會太密。
還有一個瑕疵就是臨江大道的噪音影響,一朵曾經實測過,臨江大道的車流量不如黃埔大道、廣州大道、花城大道那麼大,但畢竟也是一條主幹道,噪音幹擾的因素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的。
當然,這個也是珠江新城大部分樓盤普遍存在的問題。
之前看新聞說,廣州正規劃一條從琶洲過來的跨江隧道,不知道會不會真的修?如果修過來,噪音因素就更大一些了。
另外一個不常被人提及的瑕疵,就是對口小學不夠牛。公開資料顯示,匯悅臺對口的是南國學校小學部,這個學校不能說差,只能說一般般,排不上天河區的第一和第二梯隊。
不過,住匯悅臺的人,估計全城甚至全球任何一所名校都能隨便挑吧,這個問題對匯悅臺的業主來說,可以忽略。
06
升值幅度
其實,在一朵看來,匯悅臺其他的缺點都可以忍受,只有一個缺點是不能接受的,那就是貴。
大約是珠江新城均價的兩到三倍,價格這麼高還漲得動嗎?
然而,貴又怎麼樣?人家漲得也多呀。
我簡單梳理了一下它的升值旅程:
2014年,匯悅臺有單位賣過8萬的價格,上個月參考均價已經超過20萬/最平,高單價已經突破了29萬,雖然戶型不同,但依舊漲幅驚人。而且,就像我此前寫過的(廣州有樓盤單價破29萬!今年,為什麼越貴的房子漲得越多?),這麼多年來,匯悅臺就像地產界的獨孤求敗,自己創的紀錄,自己來打破,始終求敗而不得:
2014年,以14.8萬/平的單價刷新廣州房價
2017年,以16.5萬/平的單價再次刷新廣州房價
2018年,繼續刷新記錄,最高單價近18.2萬/平
2020年,最高單價突破29萬/平,打破廣州房價的天花板
匯悅臺告訴大家,越貴的房子漲的越多,越貴越漲,越漲越貴......所以,貴到底是缺點還是優點,我也搞不清楚了。
做樓評,當然是要給予評級的,關於匯悅臺,一朵的評測是:只要買得起,無腦買入吧,這個城市、這個地段、這個產品,再拿30年也不過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