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藏公路「00後」守路人張耀輝:
張耀輝(右)和班長馮宣在新藏公路執行任務。
新藏公路常年需要定期維護。
張耀輝喜歡彈琴唱歌。
9月24日,崑崙山脈,新藏公路,國道219線,柯克阿特達坂(註:達坂,源於蒙語,意為山口、山嶺),海拔4909米。
武警戰士張耀輝拍了兩下軍裝,騰起一陣灰。眼前,一輛輛汽車,從山下爬上來,十分壯觀。
張耀輝很驕傲,這是他守護的路,數十個達坂之一。
新藏公路,從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起,至西藏日喀則市拉孜縣,全長1900餘公裡。因全線平均海拔4500米,被譽為世界海拔最高公路。
從2002年起,武警某部交通部隊官兵,便駐紮在這條路上,保障暢通。到張耀輝這一代,已有17年。
今年,首批「00後」新兵已分赴護路一線。冰川達坂,高寒缺氧,以及無盡孤獨。
張耀輝,四川樂山人,個子不高,有些靦腆。站在隊伍裡,算不上突出。
但是他的夢很大。
為了參軍,他連續兩年的堅持,讓戰友嘆服。參軍入伍前,是一名大二學生,學軌道交通與運營管理專業。
從小,張耀輝有一個軍人夢。
「我外公是軍人。小時候,他給我講了很多當兵的事,這讓我十分崇拜軍人。」
高中畢業,張耀輝立誓要參軍,「我知道滿了18歲才能參軍,所以我就一直等。」
張耀輝出生於2000年5月,到2018年5月,剛好滿18歲。
為等到這一天,也為能順利參軍,在大專一、二年級期間,他做出了一個令室友吃驚的舉動:除生病和條件不允許,其他時候,每晚堅持做5組伏地挺身,每組40個。有時,還會加練單槓、雙槓和啞鈴。
「室友從最初的不理解,到後來支持,再到跟我一起鍛練,很開心」。
2018年9月,張耀輝如願參軍。
從烏魯木齊到葉城縣,路上,看到茫茫戈壁和沙漠,他寫了一篇日記:「現在是早上六點過兩分,大家都很興奮……軍旅生活才剛剛開始,加油吧!」
到了葉城,張耀輝被接到新兵訓練基地。
這裡乾燥、炎熱,習慣四川溫潤氣候,來到這裡後,張耀輝天天流鼻血,「感覺一天要喝下五六瓶水」。
四個月新兵訓練結束,張耀輝被分到武警某部交通三支隊養護一大隊養護三中隊。
這個中隊,駐地海拔3700米,每年十月到次年五月,氣候寒冷,零下20多攝氏度,比葉城更加乾燥。
從葉城出發,經過兩個近5000米海拔的埡口時,張耀輝就出現了高原反應。
到了駐地,情況更糟糕。
「胸悶,頭痛欲裂,晚上爬到上鋪都喘不過氣來。十個手指甲兩邊的肉,全部被冷風吹裂,洗手洗臉時,痛得鑽心。」
遠離家鄉,又面對惡劣環境,張耀輝上學時的豪氣降了一半。
「特別想家,想吃我外婆做的菜,想吃樂山甜皮鴨。」
前不久,有位樂山戰友回家探親,張耀輝請戰友帶兩隻甜皮鴨回來。結果,路途實在遙遠,甜皮鴨到了中隊,打開,餿了。
這是張耀輝的第一次正式機械護路。
這天,班長馮宣在路上指揮,張耀輝進入駕駛室實操,結果不小心將壓路機橫在了路上,半天挪不開。
這時,一輛滿載貨物的重型貨車從山上駛來。
轉眼間,貨車距壓路機不到20米了,馮宣一個箭步衝上去,迅速將壓路機啟動,調整尾部,讓出空間。
「當時坡度大約40度,大型貨車是沒辦法急剎的,一旦處理不下來,張耀輝和壓路機極有可能被撞到懸崖下面去。」
和遭遇險象一樣,第一次上柯克阿特達坂,張耀輝的身體也經歷第一次考驗。
柯克阿特達坂,海拔在4909米左右。
「到達達坂最高點,完全受不了了,頭痛到不行。胸悶,耳鳴,一直喘氣,呼吸不過來。」張耀輝回憶,「簡直想撞牆」,蹲在地上,半天站不起來。
衛生員見狀,趕緊送來高原藥品。
吃下去,又蹲了近20分鐘,頭疼、胸悶才有所緩解。
首次險象,張耀輝十分後怕,也很自責。
馮宣沒有批評他,還把自己往年的遭遇,講給張耀輝聽。「越是出現這種狀況,越不能批評,語氣更不能急躁,否則就會出現牴觸心理,甚至毀了一個苗子。」馮宣說。
班長的鼓勵,讓張耀輝重拾信心。
如今,張耀輝已能熟練操作壓路機。馮宣對他的評價是:「進步很大,比較放心了」。
生活中,張耀輝多才多藝,不僅對詩詞歌賦有了解,還會彈吉他。
為讓張耀輝儘快融入集體,馮宣在一次中隊匯演中,讓張耀輝上臺彈唱。
從此,張耀輝成了中隊小明星。
每到空閒,同班、隔壁班戰友都跑來找他彈琴唱歌,張耀輝也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開朗……
一轉眼,張耀輝到部隊已滿一年。手上裂口已經癒合,臉上曬傷部位也早已恢復。
「我想在這條公路上多幹幾年。」張耀輝說,「我已經長大了,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既然選擇了當兵,再苦再累,也要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