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鬥洪魔的堅強砥柱——西安思源學院駐村扶貧幹部的抗洪救災日記

2020-12-19 中國教育在線

  暴雨傾盆,巨石滑落,屋傾楫摧,群眾生命財產岌岌可危……

  2017年9月25日,安康平利縣八仙鎮連續發生強降雨,仁溪溝村是這次暴雨降雨量最大的地區,受災最為嚴重。全村範圍內多處山體滑坡,發生泥石流,群眾生命財產損失巨大,部分村民傷亡、多間房屋倒塌、多處道路農田嚴重被毀。

  八仙鎮仁溪溝村是平利縣委縣政府確認的深度貧困村,是西安思源學院「兩聯一包」的脫貧村。暴雨災害發生後,汛情、災情牽動了西安思源學院全校師生的心,學院派駐該村的扶貧幹部楊愛、潘滿良同志和八仙鎮幹部、仁溪溝村幹部和群眾一道,組織群眾轉移,搶救受災群眾,排水排淤,不顧洪水、泥石流等威脅,將自己的生命安危置之度外,顧不上吃飯,顧不上休息,義無反顧投入到搶險救災第一線工作中,在暴雨洪水中築起一道「生命屏障」,奏響了一曲共產黨員心繫百姓,不怕犧牲的動人樂章。

  時光如梭,轉眼到了2019年10月,仁溪溝村接受八仙鎮政府的核查驗收,已經基本實現脫貧摘帽,達到貧困村退出標準並予以公示。即將結束這場脫貧攻堅戰,思源扶貧隊駐村「第一書記」潘滿良感慨不已,翻開兩年前的日記,那場洪災歷歷在目,成為他扶貧路上最深刻的記憶……

思源扶貧隊隊員裝運救災物資

  剛到幫扶地,便遇連陰雨

  回想起三年前,教師節過後學校領導找我談話,說是經過商議決定讓我去安康扶貧。

  扶貧?在學校管理崗位上工作了近二十年的我此時有些茫然,具體都做些什麼?怎樣去開展工作?

  初次來到巴山深處的平利縣八仙鎮,山大溝壑深,雲霧繞山頭,溪流遍布溝溝岔岔,覺得蠻有新鮮感。村委會還在建設中,我和我校的楊愛老師就臨時住在鎮林業站的一間倉庫裡,住了幾天,幾乎天天都在下雨,路上不時可以看到從山上滾落的石頭。雖然我生長在農村,但是習慣了平原地區生活的我看到路上橫流的雨水和滾落的石塊,也是感到心有餘悸。

  記得那是9月25日,是個周六,雨還在不停的下,一大早起來,雨下的更大。說好的我這天準備回西安,取一些秋季的衣服、被褥再回來,8點鐘班車我得提早一點趕到車站。舉著傘出門,走出去大概二十來米,褲腿全溼了,這麼大的雨啊,我退了回來,我想不行了就坐下班車。

奮戰在救災一線的思源扶貧隊楊愛、潘滿良同志

  災情就是命令,是黨員的都上來

  「村裡出事了,村裡出事了……」

  大概十點鐘,許多村民奔走相告,說是村裡出事了,此時我神經已下子就緊張起來了。聽村民們講,說是村子有戶人家房子垮了,人被壓在房子下面了!

  災情就是命令,災區就是現場。聽到消息後,我趕緊跑到對面的商店裡,買了一雙高筒雨鞋,穿上鎮裡幹部送來的塑料雨衣,和我校的另一位駐村的楊愛老師急忙步行進村。

  我們的住所距離村裡有八公裡,平時雖然難走,但越野車還是可以緩緩到達村委會的。因為雨水衝下太多的石塊在路上,看來只有步行了,大約12點鐘,趕到村子一組的出事地點。了解後才知道,這家戶主叫王奎,在外地打工,被垮塌房子底下壓的是他嫂子,當山上洪水奔下來時,這女人讓自己的婆婆躲在樹後邊,而自己卻被泥石流衝垮的房子埋在了裡面。

  災難發生了,先救人!

  此時很多村民自發從家裡拿來工具挖著泥土,我們趕到時已經有七八個人,還不時的有泥水往下流。泥石流,我只是以前在電視上見過,從來沒有親身經歷過。暴雨衝毀路面,從路這邊兒到那邊都過不去,山上的水還在不停的咕咕地往下流。

  哪裡災情最嚴重,哪裡就有黨員在戰鬥。救人要緊,時間就是生命。二話不說,我們便拿起鐵鍬上前去,誰知一腳踩下去,泥沙就沒過了膝蓋,拔出腿來,不見鞋子了。站立不穩,只能光腳踩著泥沙救援。雖然才九月,但山裡的雨水冰冷刺骨,但我們顧不上這些,伸手拉出鞋子,另一隻又陷了進去。後來得知消息的村民來的更多了,但近乎一半的人站在邊上看卻不敢近前。

  「是黨員的都上來!」 駐村工作隊長張燈喊了一句,「你們看人家大城市來的老師都不怕,咱們還怕什麼,一定注意自身安全,趕緊把人救出來!」

  後來,有人搬來梯子,順著梯子爬過去,鎮上的武裝部也叫來他們20幾名隊員展開救援。4點多,有人送來了方便麵,大家便換著去吃點方便麵,但挖土仍然沒有停下來。

  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洪災造成的土方量太大了,還有泥土不時從上面湧下來,看著挖走的泥土被水一點一點衝走,但是塌方的地方卻還很遠,泥土確實太多了。鎮上的領導也來到現場督陣,找來了挖掘機先修路,等路修好挖掘機上來已經是下午的5點鐘了。挖掘機速度快,但一直挖到晚上11點鐘也沒有把衝下來的泥石流全部清理掉。

  直到第二天,人終於找到了,但已經確認遇難了!

思源扶貧隊在救災現場

  深夜摸黑下山,任重道遠

  已經晚上11點多了,黑魆魆的,偶爾能看見遠處村莊的燈光如星星般的遙遠,腳下辨不清哪裡是路,哪裡是溝,雨小了,但還在不停的下,我和楊老師結伴下山。

  一路上,我們摸出手機,靠微弱的手機光線和旁邊溝裡的水聲分辨路往下走。路上滿是衝下來的石塊,這兒一塊兒,那兒一塊兒,走到石啞子「之」字形比較陡的一段山路,路上也有臉盆大的石頭滾落在路中間。

  直覺告訴我,這是最危險的地方,為了保證自身安全,我就和楊老師拉著手一起快速跑過這段路。因為我們知道,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們還有更加重要的任務要完成。

思源扶貧隊與當地村民同心協力眾志成城抗擊洪災

  堅定信心,做百姓的「主心骨」

  回到鎮上宿舍,已經是夜裡一點半了。街上沒有幾家亮燈的,還好有路燈,脫下雨衣,褲子全是泥。雨靴脫下,看著腳已經被雨水泡的白白的,找遍了所有的水龍頭都沒有水,才知道由於大雨衝壞了管道。

  沒有水洗,咋辦呢?不能滿身泥睡覺吧,記得有一家人的門外邊有個水管也許有水,我們便去碰碰運氣,端著臉盆找了幾個大點的礦泉水瓶子……等回來燒水洗完,已經是夜裡兩點多了。

  累了,的確累了!想著這一天的經歷,多麼難忘啊,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平時在電視上看到的畫面,今天就真切發生在我的眼前。不是我親身經歷,我是完全不敢想像,山區裡的群眾是怎樣戰勝這惡劣的自然條件,怎樣艱難生活下去的。

  關鍵時刻,生死關頭,扶貧隊就是老百姓的「主心骨」。貧困山區人民生活確實太苦了,之前從來沒有想過還有這樣的地方,作為一名黨員,來到這兒扶貧,帶著學校領導的囑託,我信心更加堅定,這駐村幫扶的工作,我幹定了!

相關焦點

  • 西安思源學院駐村精準幫扶助仁溪溝村提前脫貧致富
    在駐村幫扶的兩年裡,西安思源學院充分發揮高校自身優勢,為打通貧困的最後一公裡努力著,開啟了駐村精準幫扶之路。        ——強化組織領導,保障人財物及時到位。西安思源學院黨政領導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成立了幫扶工作領導小組,該院董事長周延波任組長,黨委書記張興邦等任副組長,其他院級領導及主要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
  • 在追隨習近平總書記足跡中感悟西安思源學院黨委書記馬勇扶貧工作...
    一個月前,習近平總書記到安康平利縣老縣鎮蔣家坪村考察脫貧攻堅工作並作了重要講話。追隨總書記的足跡,進一步學習領會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深刻體會講話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學習平利縣老縣鎮脫貧攻堅工作經驗,考察蔣家坪村產業發展,借鑑蔣家坪村經驗,指導幫扶好仁溪溝村的脫貧攻堅工作是思源學院領導和幫扶幹部的心願。
  • 從仁溪溝駐村書記的扶貧故事看思源人的社會責任...
    在上級扶貧主管部門和校地雙方大力推進下,西安思源學院領導高度重視,全體教職工緊密配合,以咬釘嚼鐵之力打好精準扶貧最後的收官「衝刺戰」。作為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的潘滿良老師,此時更是帶著學校領導的囑託與期盼,日夜駐守平利縣仁溪溝村扶貧一線,用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使命和思源人腳踏實地,紮根基層,不怕艱苦、肯幹務實的精神,帶領扶貧地群眾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 西安思源學院為對口幫扶地平利縣仁溪溝村捐贈辦公設備
    2018年4月27日,西安思源學院工會主席曾文帶領該院扶貧辦人員赴省級「兩聯一包」駐村幫扶的平利縣,將一批辦公設備捐贈給扶貧地八仙鎮仁溪溝村,並面向該村村幹部舉辦了辦公自動化培訓班。
  • 西安思源學院校長安宇帶隊赴幫扶村開展慰問和健康義診活動
    10日上午,西安思源學院幫扶仁溪溝村座談會暨捐贈活動在仁溪溝村委會舉行。平利縣副縣長朱榮鋒主持活動。西安思源學院校長安宇、駐村第一書記潘滿良與平利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八仙鎮仁溪溝村扶貧工作總隊長劉永恆,八仙鎮黨委書記吳風華、鎮長劉柱,仁溪溝村黨支部書記張燈及各駐村扶貧幹部就扶貧工作深入交流。
  • 西安思源學院赴平利縣八仙鎮仁溪溝村舉辦敬老孝親慶重陽活動
    為弘揚中華美德,服務困難群眾,西安思源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管忠民一行16人深入「兩聯一包」駐村扶貧點平利縣八仙鎮仁溪溝村舉辦敬老孝親過重陽慶祝大會、文藝慰問演出、健康義診等活動,以實際行動投身到脫貧攻堅第一線。  17日上午,敬老孝親過重陽慶祝大會在平利縣八仙鎮仁溪溝村村委會廣場召開。
  •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⑨——駐村駐心顯真情 敢闖敢試留芳名
    從即日起,旗委宣傳部公眾號陸續推出《我的扶貧故事》系列徵文,旨在通過一線扶貧幹部為您講述和分享扶貧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和感人至深的扶貧故事。來展現脫貧成果,傳遞社會正能量。駐村駐心顯真情 敢闖敢試留芳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第一書記 王鑫王鑫,女,中共黨員,察右中旗二中的一名物理老師。
  • 浠水幹部群眾齊心抗洪救災保安全
    浠水幹部群眾齊心抗洪救災保安全 2020-07-06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安思源學院黨委書記馬勇戴紅領巾與八仙鎮中心小學師生歡度...
    黨委書記馬勇帶領黨辦主任王海濤、扶貧辦主任王麗娟、駐八仙鎮仁溪溝村第一書記潘滿良來到精準扶貧地平利縣八仙鎮中心小學,為61名仁溪溝村貧困戶兒童送上「微心願」,和他們提前共度「六一」兒童節。             馬勇書記為學生送上「微心願」  八仙鎮中心小學校長寇昌山在致辭中表示:「西安思源學院以實際行動積極踐行扶貧擔當,今天幫助61名孩子實現了心中願望,為他們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動力
  • 西安交通大學駐平利縣扶貧團衝鋒在抗疫第一線
    在學校及各幫扶單位大力支持下,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交大駐平利扶貧團駐村扶貧幹部放棄春節假期與家人團聚,在大年初三一大早返回各自駐村扶貧工作崗位,參加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一緊迫的戰鬥中。    西安交通大學派駐平利縣西河鎮磨溝村第一書記馬強說:「在國家重大疫情面前,交大人總是積極響應黨的號召!
  • 西安思源學院召開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
    聽取了扶貧辦主任王麗娟對前一階段西安思源學院教育幫扶工作情況的匯報。同時,會議聽取了學校戰略發展規劃處處長趙明宇對學校應邀參加在貴州省獨山縣「民辦教育與教育扶貧機制創新研討會」的情況匯報。會議對下一階段加強學校教育幫扶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西安思源學院自5月初接到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廳、省扶貧辦的結對幫扶文件後,高度重視,成立幫扶工作領導小組,並多次召開會議共同研究結對幫扶工作。
  • 平南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奮力抗洪搶險救災紀實
    「全縣各基層黨組織、黨員領導幹部,要衝鋒在前,堅持生命至上理念,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團結廣大群眾共同做好抗洪救災工作。」 面對嚴峻的防汛救災任務,平南縣委書記韋慶強號召全縣基層黨組織、黨員幹部,要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好抗洪救災工作。
  • 「貼心女書記」駐村扶貧留美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
    她,是一名人民教師;她,又是一名扶貧幹部。不論職位如何變化,但服務的理念不變,她以一位女性的細心、耐心,紮根鄉村,投身服務群眾中,書寫著「巾幗不讓鬚眉」的時代華章。  2017年3月,響應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察右中旗二中物理教師王鑫離開三尺講臺,投身到脫貧攻堅一線,擔負起黃羊城鎮大北行政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的重任。
  • 「脫貧攻堅群英譜」駐村駐心的「扶貧明星」朱明星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楊軍 通訊員 周舟 龍小林 劉育東最近,《一個扶貧隊長的日記》和一首同名歌曲,火了朋友圈,感動許多人。日記和歌詞的作者是年過五旬的桃江縣商務局幹部朱明星。2019年4月,他受命擔任桃江縣桃花江鎮大華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兼村黨總支第一書記。
  • ...洪災來臨吾自當 ——武都區洛塘鎮黨委書記李紅軍抗洪救災事跡
    &nbsp&nbsp&nbsp&nbsp在這場生與死的考驗前,洛塘鎮黨委書記李紅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以一名鄉鎮黨委書記的情懷和擔當,帶領全鎮幹部職工、各級幫扶隊及廣大人民群眾,聞「汛」而動、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嚴防死守,以逆流而上的勇氣,以全心為民的情懷,科學抗擊暴洪災害,譜寫了一曲抗洪救災、保護群眾生命安全的壯麗詩篇。
  • 踐行社會責任 傾力教育扶貧:西安思源學院五舉措提升精準資助育人...
    近日,陝西省教育廳下發了「陝西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表彰全省建檔立卡家庭學生『精準資助助我出彩』優秀徵文的通報」,西安思源學院受助學生情真意切的三篇徵文全部獲獎,同時西安思源學院還榮獲了「優秀組織獎」。這是學校助力脫貧攻堅,傾情傾力開展教育扶貧工作的又一項育人成果。
  • 決勝2020 看三位駐村扶貧幹部交出怎樣的「脫貧答卷」
    它的核心指標就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在這場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戰中,一位位扶貧幹部投身於鄉村、投身於基層、投身於最困難地區,與廣大農民群眾並肩作戰,書寫初心與使命。新年伊始,三秦都市報記者對話3位駐村扶貧幹部,聽他們的所盼所思所想,他們的故事,正是決戰決勝2020全面小康的「脫貧答卷」。
  • 我在「國貧縣」的駐村日記|陳勇:扶貧要以人為本、實事求是
    入戶了解情況封面新聞記者 伍雪梅 整理日記作者:陳勇 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人武部政工科工作員。2015年8月開始到夏溪鄉南坪村參加扶貧工作。2017年5月至今擔任該村駐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長「我要當好第一書記,讓南坪村像它的名字一樣剛勁有力,引來鳳凰。」2015年8月,帶著這樣的願景,我來到了南坪村。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裡地處偏僻,交通閉塞,溝壑縱橫,山高坡陡。落後的村容村貌,幾乎為零的村集體經濟……讓初來乍到的我倒抽了一口涼氣。
  • 定格抗洪精神 見證合肥力量 2020年合肥市抗洪救災主題攝影展開幕
    影像定格難忘記憶,重溫抗洪激勵前行。昨日上午,由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主辦的2020年合肥市抗洪救災主題攝影(短視頻)作品展在市政務中心陽光大廳開幕,展覽將持續至11月18日。百餘幅作品參展據介紹,活動自8月10日啟動以來,主辦方從數千件徵集作品中,初選了攝影作品(單幅、組圖)753幅,短視頻作品115部。
  • 郴州中院駐點扶貧幹部:駐村戰時「疫」 一線當尖兵
    郴州中院駐點扶貧幹部:駐村戰時「疫」 一線當尖兵 2020-02-11 2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