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思源學院黨委書記馬勇戴紅領巾與八仙鎮中心小學師生歡度...
黨委書記馬勇帶領黨辦主任王海濤、扶貧辦主任王麗娟、駐八仙鎮仁溪溝村第一書記潘滿良來到精準扶貧地平利縣八仙鎮中心小學,為61名仁溪溝村貧困戶兒童送上「微心願」,和他們提前共度「六一」兒童節。平利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永恆、縣政府副縣長朱榮峰、八仙鎮黨委書記吳風華、八仙鎮鎮長劉柱、八仙鎮中心小學校長寇昌山、八仙鎮中心小學主任趙偉、八仙鎮中心小學工會主席王興隆也來到活動現場,與西安思源學院校領導師生一起為孩子們送上了節日祝福。孩子們來到前臺,為現場領導繫上了紅領巾,並敬禮問好。
-
西安思源學院駐村精準幫扶助仁溪溝村提前脫貧致富
作為西安交大扶貧團的一員,於2016年3月選派了駐村工作隊到平利縣八仙鎮仁溪溝村開展幫扶工作。 平利縣八仙鎮仁溪溝村是交大扶貧團西安思源學院的重點幫扶脫貧村。該村總面積約12.8平方公裡,有耕地3758.95畝,全村在冊貧困戶有249戶826人,貧困戶佔全村總農民戶的約53.49%,貧困人口佔全村人口的約44.5%,因殘、因病致窮的家庭佔到全村農戶的21.8%,村級基礎設施交通條件落後,供水、通訊相對較差,常住人口以老人居多。
-
西安思源學院為對口幫扶地平利縣仁溪溝村捐贈辦公設備
2018年4月27日,西安思源學院工會主席曾文帶領該院扶貧辦人員赴省級「兩聯一包」駐村幫扶的平利縣,將一批辦公設備捐贈給扶貧地八仙鎮仁溪溝村,並面向該村村幹部舉辦了辦公自動化培訓班。
-
在追隨習近平總書記足跡中感悟西安思源學院黨委書記馬勇扶貧工作...
西安思源學院黨委書記馬勇、駐仁溪溝村第一書記潘滿良一行,在平利縣人大副主任劉永恆、老縣鎮鎮長胡杰及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汪順武、吳薇的陪同下,沿著總書記走過的足跡,到蔣家坪村鳳凰山女媧茶園進行了實地考察學習。
-
西安思源學院校長安宇帶隊赴幫扶村開展慰問和健康義診活動
西安思源學院校長安宇帶隊赴幫扶村開展慰問和健康義診活動校長安宇帶領學校扶貧隊一行11人來到學校承擔的省級駐村扶貧地安康市平利縣八仙鎮仁溪溝村,開展扶貧調研、走訪慰問、愛心捐贈和健康義診等扶貧活動。
-
杭州市慶重陽活動次第開花 孝親敬老在身邊
為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關愛老年人、傳遞溫暖,在重陽節來臨之際,杭州各部門單位以多種形式組織開展慰問敬老活動,努力營造全社會愛老、敬老的良好風尚。西湖區敬老愛老大會贏掌聲杭州市西湖區作為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城區,目前老年人口超過12萬,其中80歲以上的老人有2.3萬,90歲以上有2700多位,百歲老人有70位。
-
勇鬥洪魔的堅強砥柱——西安思源學院駐村扶貧幹部的抗洪救災日記
暴雨傾盆,巨石滑落,屋傾楫摧,群眾生命財產岌岌可危…… 2017年9月25日,安康平利縣八仙鎮連續發生強降雨,仁溪溝村是這次暴雨降雨量最大的地區,受災最為嚴重。全村範圍內多處山體滑坡,發生泥石流,群眾生命財產損失巨大,部分村民傷亡、多間房屋倒塌、多處道路農田嚴重被毀。
-
西安交大師生赴平利開展教育扶貧活動
3月28日,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師生與交大派駐平利縣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們聯合開展教育扶貧專項活動,走進陝西省平利縣正陽鎮中心小學及貧困學生家庭,贈送愛心物資,走訪貧困學生家庭,共同開展組織生活會,交流座談關於深化教育扶貧的方式方法。交大駐平利縣南西村第一書記馬曉萌、八仙鎮鴉河口村第一書記辛華、八仙鎮仁溪溝村第一書記潘滿良、管理學院優秀博士研究生林舒進以及管理學院其他支部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
從仁溪溝駐村書記的扶貧故事看思源人的社會責任...
在上級扶貧主管部門和校地雙方大力推進下,西安思源學院領導高度重視,全體教職工緊密配合,以咬釘嚼鐵之力打好精準扶貧最後的收官「衝刺戰」。作為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的潘滿良老師,此時更是帶著學校領導的囑託與期盼,日夜駐守平利縣仁溪溝村扶貧一線,用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使命和思源人腳踏實地,紮根基層,不怕艱苦、肯幹務實的精神,帶領扶貧地群眾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
西安思源學院五舉措提升精準資助育人有實效
西安思源學院黨委書記馬勇帶隊赴平利縣八仙小學開展「圓夢微心願 攜手助脫貧」活動近些年來,西安思源學院累計出資近4千萬元落實在校建檔立卡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讓他們在學校安心學習,快樂生活。 ——堅持開展「精準資助基層行」活動。為深入了解經濟困難學生的家庭情況,進一步落實國家資助政策,鞏固「家校共育」效果,西安思源學院堅持每年利用暑假時間組織師生深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中,開展「精準資助基層行」活動。
-
踐行社會責任 傾力教育扶貧:西安思源學院五舉措提升精準資助育人...
西安思源學院黨委書記馬勇帶隊赴平利縣八仙小學開展「圓夢微心願 攜手助脫貧」活動近些年來,西安思源學院累計出資近4千萬元落實在校建檔立卡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讓他們在學校安心學習,快樂生活。 ——堅持開展「精準資助基層行」活動。為深入了解經濟困難學生的家庭情況,進一步落實國家資助政策,鞏固「家校共育」效果,西安思源學院堅持每年利用暑假時間組織師生深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中,開展「精準資助基層行」活動。
-
西安交通大學駐平利縣扶貧團衝鋒在抗疫第一線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西安交通大學駐平利扶貧團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迅速反應、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在學校扶貧辦指導及各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紮實做好平利縣扶貧幫扶村的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西安交通大學駐平利扶貧團的積極力量。
-
九九重陽 孝親敬老
如今,重陽節通常以敬老節的形式為人所知。其中的敬老習俗有何來歷?它在整個重陽節習俗中佔有怎樣的位置呢?考察重陽節起源與發展的歷史可知,敬老求壽自古以來就是重陽節核心的習俗之一。曹丕這段話,完全是從求吉角度對重陽節習俗加以解釋。「九九」就成了吉利數,有「宜於長久」的吉利意義,而且菊花不是被解釋為闢邪,而是可以「輔體延年」,有助於長壽。他送鍾繇菊花一束,可以表達祝福老者長壽的意願。從曹丕書信,可以看到當時重陽節的另一種重要習俗:求壽敬老。經查,鍾繇生於151年,曹丕生於187年,鍾繇長曹丕36歲。曹丕送鍾繇菊花顯示出三國時期重陽節的敬老求壽習俗。
-
重陽佳節各地紛紛開展敬老慰問活動 弘揚中華民族尊老孝親的傳統美德
央廣網北京10月25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25日是重陽節,全國各地紛紛開展形式多樣的敬老愛老慰問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尊老孝親的傳統美德,為老人們送去一份關愛和祝福。在重陽節來臨之際,一場志願者嘉年華活動在江蘇南京老門東歷史街區舉行。
-
鳳二小教育集團開展「重陽佳節敬老孝親」主題實踐感恩活動_蚌埠市...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敬老愛老文明新風尚,10月19日,鳳二小教育集團開展「重陽佳節 敬老孝親」主題實踐感恩活動。利用國旗下講話,集團兩個校區輔導員介紹了重陽節的由來和風俗,告訴學生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讓他們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前輩們的默默耕耘和艱苦奮鬥。希望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親人做起,每天主動問候、聽長輩的話、參與家務勞動、關心長輩的健康、不給長輩添亂,用實際行動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
-
今日重陽|學習敬老孝親成語,為老人送上祝福
雨晴籬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陽。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我們迎來重陽佳節。古人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所以也被賦予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因此重陽節也稱「老人節」「敬老節」。
-
重陽節傳承已久的習俗:孝親敬老
敬老孝親是重陽節傳承已久的習俗,是重陽節的題中之義。 如今,重陽節通常以敬老節的形式為人所知。其中的敬老習俗有何來歷?它在整個重陽節習俗中佔有怎樣的位置呢? 考察重陽節起源與發展的歷史可知,敬老求壽自古以來就是重陽節核心的習俗之一。
-
重陽之意:孝親敬老,傳統禮俗倍增文化認同
重陽登高 重陽節又被稱為「老人節」「重九節」「登高節」「菊花節」,在江蘇各地,流傳著很多與重陽節相關的民俗與故事,其中蘊含的孝親敬老傳統美德,讓人倍感親切,倍增文化認同與自覺。 文人墨客則喜歡在重陽節舉辦詩會,1934年,陳衍、太虛、葉楚傖、葉恭綽、夏承燾、柳詒徵、黃侃等文化名人在南京雞鳴寺豁蒙樓舉辦重陽詩會,一時傳為美談。 舊時,徐州人重陽節持酒登雲龍山,山間聚飲,山鳴谷應,熱鬧非凡;揚州人登梅花山、觀音山、平山堂遠眺,遊目騁懷;鎮江人登北固山、金山、焦山;蘇州人登虎丘、天平山;南通人登狼山……不一而足。
-
「孝親敬老 溫情重陽」教師座談會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近日,教培中心安培黨支部召開主題為「孝親敬老 溫情重陽」我們的節日•重陽節教師座談會。支部全體幹部職工歡聚一堂,回顧2020年的堅守和奉獻,展望2021年的工作和責任。在座談會上,支書張彩哲首先總結了今年安培黨支部的重點工作和特色亮點工作。每一項成績的取得,都蘊含了支部40名教職工的智慧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