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
一批交互創新、跨界融合
兼具生活和生產功能的高品質科創空間
已悄然成為「網紅打卡地」
11月26日,由成都市科學技術局、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成都生產力促進中心、成都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承辦,成都數字媒體產業化基地有限公司協辦的「成都『智』造新技術新產品雲發布——成都味科技範高品質科創空間」專場活動舉行。活動篩選具有代表性的體驗官,在科技創新要素聚焦、成都味生活氣息濃厚的「打卡點」,運用場景展示、體驗官講述、背景資料呈現等多維度表現形式,帶領網絡觀眾進行「雲打卡」,據不完全統計,近400萬人次通過網絡視頻觀看了此次活動。哪裡的科創空間最lN最有成都味兒?快來一起get吧!
↓↓↓
興隆湖畔成都科學城:
這裡有詩,也有遠方
上海交通大學四川研究院、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等一批高端平臺和企業,沿著生態優美的興隆湖、鹿溪河水系展開。
上海交通大學地方研究院管理處處長、四川研究院執行院長徐兵見證了這一片區的飛速變化——2017年,上海交通大學四川研究院正式落地,「那時候,這裡連吃飯的地方都比較少,很多科研人才不願過來。現在,周圍的物理空間基本滿載,很多人想來這裡都很難,生活配套也很完善。」
「綠樹成蔭、野鳥成趣,推窗見水、開門見綠。」是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呂嵐春對成都科學城興隆湖片區的形容。
成都科學城不只是「好看」,環繞興隆湖,成都科學城更進一步構建起了從基礎科研、應用開發、「雙創」服務到成果落地的完整創新鏈條。在成都科學城構建起的發展新生態中,一個個創新的「朋友圈」也在這裡落地生根——引進一個高端科技服務機構、一個大型實驗室或一名頂尖科學家,相應的生態鏈會自然展開。
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的發展便是典型的樣本——清華大學最早派來成都的是3位老師組成的團隊,通過清華大學的校友網絡,行業上下遊的夥伴等渠道,逐步匯聚形成現在研究院240餘人全職研發隊伍。
瞪羚谷愛奇藝潮流文化坊:
要好創意,也要好生活
愛奇藝潮流文化坊如何變成一個「網紅打卡地」?
坐落於瞪羚谷數字文創產業基地內的愛奇藝潮流文化坊於今年3月開始打造,7月正式運營。作為愛奇藝線下生態賦能與深化文創體驗為一體的產業服務平臺。首批入駐瞪羚谷的企業,愛奇藝既是園區企業,也是科創空間的打造者。
「高品質科創空間的核心是助力企業發展,基於此,我們圍繞愛奇藝生態資源,脫離物理空間的限制,構建文創產業服務平臺。」天象產城COO、愛奇藝潮流文化坊CEO呂落伊介紹,愛奇藝潮流文化坊搭建了直播服務、智能製作實驗室、IP生態公共服務、網絡視聽人才培訓基地和版權保護5個平臺,以此幫助企業突破技術壁壘,打造行業閉環。
文化坊在專業服務場景上植入了很多亮眼IP,比如《中國新說唱》《樂隊的夏天》等。此外,還融合了熊貓、蓋碗茶等成都味兒的元素,讓整體空間處於流動開放的狀態,園區成為取景地,不僅對園區企業開放,還對公眾完全開放。
紅倉·完美文創公園:
「工業風」打卡好去處
以前是成都重工業基地,現在則成了一個「工業風」打卡好去處——紅倉·完美文創公園。
「選擇在這裡落戶完美世界控股集團打造的第一個文創產業園區,除了成都有發展文創產業的基礎,這裡還背靠公園,工作生活兩不誤。」完美世界(成都)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嘉頌表示。
在產業鏈上,通道建設是陳嘉頌提到的關鍵詞。完美文創公園的產業規劃邏輯,在於入駐企業業務高度互補,形成聯動融合之勢。園區不僅為入駐企業提供文創產業扶持、創新孵化等各類政策支持,隨著上下遊資源打通,園區也形成了數位音樂節、國際電競活動、二次元 IP 節等潮流文化的完整生態,即打造「完美的產業鏈閉環」。
已規劃建設54個
成都高品質科創空間加速成勢
圍繞產業鏈構建創新鏈,今年成都將建設1000萬平方米高品質科創空間,不管是瞪羚谷愛奇藝潮流文化坊還是紅倉·完美文創公園,他們的「網紅」之路的背後,實則是成都高品質科創空間建設的縮影。
一個個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務和高品質生活服務配套的高品質科創空間正加速成勢——截至目前,成都已規劃建設54個高品質科創空間,已入駐科創企業(團隊)314家,已落地符合產業細分領域方向的產業化項目796個,新籤約相關創新機構(平臺、實驗室)140家,相關產業化項目(含中試)175個。毫無疑問,建設在產業功能區核心區的高品質科創空間,將為全市產業功能區裝上新「引擎」。而談到這次「成都味科技範高品質科創空間」專場活動的舉行,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坦言:「雲上這樣的活動方式,能讓更多的受眾直觀地看到這些科創空間的環境、服務,讓人眼前一亮。同時,也給企業和載體之間搭建了雲上溝通的橋梁。」
作為此次活動的承辦方成都生產力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樣的雲對接活動,今年以來已經舉辦了10場,鎖定不同的主題, 吸引上千萬人次關注。「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市科技局通過『科創通』——成都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探索開展成都'智'造新技術新產品雲對接、校企雙進的創新工作模式,並形成常態化的系列活動。」該負責人說道,從科技防疫產品到雲計算產業,從生物醫藥到高品質科創空間……針對不同主題,不僅讓讓科技型企業產品迅速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更是搭建企業與企業間、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平臺。而成效更是顯而易見:僅在疫情期間兩場活動就促進200餘項防疫產品清單發布與近700家企業的深度對接。活動幫助邁克生物獲得西班牙、義大利、伊朗等40多個國家或地區訂單,成都光啟紅外體溫檢測智能頭盔成功在成都春熙路、成都大學等多個場景應用,推動科技部和中國科協分別收錄和推介了100餘項成都科技防疫創新產品。
據了解,在促進科技服務方面,市科技局著力打造「科創通」——成都科技創新創業服務平臺, 幫助企業找銷售渠道、幫助企業找融資,幫助企業找平臺、幫助企業找合作夥伴、幫助企業找合作夥伴,加速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實現成都市產業鏈上的強鏈補鏈。目前,科創通已匯聚雙創服務機構748家、雙創服務產品2544款、雙創導師1046位、科技成果2275項,為28000餘家創業企業和團隊提供政策諮詢、科技投融資、智慧財產權、技術交易、創業孵化等市場化服務,累計實現技術交易額4073億元。
這麼多高品質科創空間
有你喜歡的嗎
成都商報-成都發布記者 | 彭祥萍
封面圖據成都極美小分隊
成都發布編輯|孟孃
掃碼進群↓
分享
點讚
原標題:《一大波網紅打卡地,來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