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等」字作為助詞有3種用法:
① 用在人稱代詞或指人的名詞後面,表示複數,如:我等、你等。
② 表示列舉未盡(可以疊用),如:北京、天津等地,紙張文具等等。
③ 列舉後煞尾,如: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下面結合實例具體介紹一下「等」字作為助詞的後兩種用法。
一、表示列舉未盡。用於部分列舉,有省略或替代未列舉部分的作用。未列舉部分或因不重要或因項目太多而不必一一列出,或因知道得不清楚而無法列出。例如:
(1)硫酸鹽高溫分解會產生SO2、SO3等酸性氣體,可用硫酸溶液吸收來回收硫酸。
(2)玻璃作為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廣泛應用於建築、交通、生活日用、電子及通信、醫藥、食品、化工等工業領域,在航空、航天、原子能等現代工業領域也有重要應用。
(3)林業生物質資源是指森林生長和林業生產過程提供的生物質能源,包括:薪炭林,在森林撫育和間伐作業中的零散木材,殘留的樹枝、樹葉、木屑等;木材採運和加工過程中的枝丫、鋸末、木屑、梢頭、板皮、截頭等;林業副產品的廢棄物,如果殼等。
(4)特殊蒸餾包括水蒸氣蒸餾、恆沸蒸餾、萃取蒸餾等。
二、列舉後煞尾。用於全部列舉,有語氣停頓、加以強調的作用。後面往往帶有前列各項總計的確切數字。例如:
(5)在生態足跡計算中,各種資源和能源消費項目被折算為耕地、草場、林地、建築用地、化石能源土地、海洋(水域)等六種生物生產面積類型。
(6)以來源為依據,可將適合於能源利用的生物質分為林業資源、農業資源、生活汙水和工業有機廢水、城市固體廢物、畜禽糞便等五大類。
這裡如果刪去「等」字,對讀者來說是不善良的。不信你可以朗讀這句話,體會一下加「等」和不加「等」的區別。
三、疊用。「等等」只能表示列舉未盡,而不能用於列舉後煞尾,如例(5)、例(6)中的「等」不能用「等等」。
「等等」與「等」的第一種用法基本相同,又有以下區別:
1.「等等」有更強的語義色彩,往往強調未列舉的項目較多。例如:
(7)據研究,1萬年前全世界僅有500萬人,而現在已達60億人,這使得地球上許多地區變成了農田、人工林、人工草場、城鎮、村莊、工廠、道路等等,原始生境不復存在。
2.「等等」有一些特定的使用條件。
——「等等」後面一般不能再有其他的詞語,如例(1)、例(2)中的「等」不疊用為「等等」,而例(3)、例(4)中的「等」可疊用為「等等」。
——列舉的項目是較長的語句,一般用「等等」。例如:
(8)現代項目管理通常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產物,如美國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美國海軍的北極星飛彈計劃、美國軍方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等等。
(9)例如:父母帶孩子去超市購物,可以問他自己想買什麼;替孩子洗澡前,可以問他應該做些什麼準備;帶孩子出門,可以問他想乘坐什麼交通工具;帶孩子去旅行,可以問問他自己覺得要準備些什麼東西;等等。
3.「等等」有時可以重複,如「等等,等等」,有加強語義的作用,但一般情況下不採用。
4.可以構成短語「如此等等」,用法與「諸如此類」相同,具有列舉和總括作用,往往在列舉前邊所說的情況之後,得出一定的結論。
四、「等」字前後標點的使用
1.當並列成分之間用頓號時,末尾的並列成分之後用「等」或「等等」,其前不用標點符號,如例(1)至例(7)。
2.當並列成分之間用逗號或分號時,末尾的並列成分之後用「等」或「等等」,其前也相應地用逗號或分號,如例(8)、例(9)。
3.當「等」或「等等」之前不是幾個並列成分,只是列舉了一項時,「等」或「等等」前不用任何標點符號,如例(3)中「如果殼等」。
4.用省略號表示列舉未盡的,省略號前後不能再用「等」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