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十一月好片扎堆,不過看到《盜夢特攻隊》能在國內上映,真的還是蠻驚喜的。
回想起今年上半年,這部電影在北影節放映時,也是場場爆滿、一票難求的口碑好作。
而現在,不用搶到頭破血流,我們也能在電影院看到這部動畫片了。嘿嘿嘿,大家是不是感到非常幸運。
畢竟,《盜夢特攻隊》真的太特別了。
你很少能在大銀幕上,看到這麼怪誕、立體主義的畫風吧——
幾乎每一副畫面都能讓你目瞪口呆,就好像將你瞬間拉入了一個超現實的世界,光怪陸離的、一維、二維、三維世界的人,都共同生活的同一個世界。
也有人說它是動畫版「《頭號玩家》」,因為片中有大量電影梗、藝術梗,每一個鏡頭都暗藏深意,值得你屏息以待。
「希區柯克」式的彩蛋無處不在,甚至藏在杯子的冰塊裡。
「了不起的蓋茨比」式的羅馬浴池。
當然,還有畫框裡的「大白鯊」。
「教父」式的黑手黨反派。
……
以至於它的豆瓣評論是這麼說的——
@CobraCB:倘若能把這個動畫片裡埋的所有梗都看懂,不管是電影史還是藝術史的考試都能輕鬆通過吧。
推薦這部動畫的理由,老實說,還是挺多的。
畢竟,它的口碑確實是非常好。豆瓣8.4分,好於83%動畫片。
爛番茄新鮮度80%;觀眾爆米花度甚至更好,有84%。
實際上,這一點還挺特別的。也就是說,其實這部電影在普通觀眾裡的口碑,反而比專業影評人要更好。
畢竟,這部電影的一些關鍵詞,高口碑,藝術,動畫,聽起來都還是比較小眾的吧?
如果你這麼想,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因為,這部電影好就好在,它既是藝術片,更是商業片;影片的劇情、節奏、腦洞,都讓人嘖嘖稱奇——
不要覺得這是一部「匈牙利動畫」啊,它就是一部好萊塢式商業犯罪大片!!!
本片的男主角魯本是一名心理治療師,總是做噩夢,並且他噩夢的內容往往都是被「名畫」追殺。
這個腦洞本身就非常厲害吧?
我們回顧一下,在黑澤明的《夢》裡,主角穿越到了梵谷的油畫中,這一幕在影片中確實是如夢似幻。
而在2017年的動畫片《至愛梵谷·星空之謎》裡,六萬多副梵谷風格的手繪油畫被轉製成了一部動畫,梵谷的畫作仿佛「活」了過來。
但是,《盜夢特攻隊》開的腦洞就更大、也更怪誕了。在這部電影裡,大師的畫作不僅「活」了過來,而且變成了面目猙獰的「妖魔」,在夢中追殺男主角。
波提切利的維納斯變成了克蘇魯式的觸手海怪。
為了擺脫奇怪的夢境,男主角決定從世界各大美術館中,把這些讓他飽受折磨的名畫偷回自己的家裡來。
——這個解決方法本身也挺奇怪的。不過,誰讓這是腦洞巨大的《盜夢特攻隊》呢?一切皆有可能。
為了實現這個「mission impossible」,他組建了大顯神通的盜賊團夥,神偷們則是由他負責心理諮詢的一幫病人。
(可以,這非常病嬌)
這群人各個身懷絕技,有美女,也有壯漢;有強攻,也有輔助,技能很完善。
他們偷畫的方法也很奇葩,絕對不是以往類似的大盜片裡那種讓你閉著眼睛也能猜到的套路,而是讓你下巴都合不上的新招。
為了你的下巴,這裡就不劇透了。
總而言之,故事的主線就是一個經典的、百試不爽的好萊塢「盜賊同盟」主線,並且,還是一群「盜畫」的雅賊。
不止「盜畫」,還有另一個看點,那就是:「盜夢」。
這樣一部腦洞大開的電影,對於「夢境」的描繪,當然也絕對不僅限於男主角的「名畫」噩夢這麼簡單。
尤其在故事後半段,「盜畫」的劇情看似明朗,就該「盜夢」的部分大顯神通了。
多重夢境的嵌套,夢境與現實的邊際越來越模糊:夢中夢,夢與潛意識,表層與深層,顯夢與隱夢……
這背後既有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又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心理懸疑。讓作為觀眾的我們,也充滿燒腦的快感。
好吧,看到這裡,估計你會說,這不就是《盜夢空間》加《紅辣椒》嗎?
是的,如果你喜歡以上這兩部電影的話,一定也會非常喜歡《盜夢特攻隊》吧!
畢竟,它既具備了《盜夢空間》迷人的故事框架:融合了犯罪片和心理驚悚的邏輯和概念;
又具備《紅辣椒》奇詭的想像力:天馬行空、匪夷所思、晦澀、精緻、華麗。
最關鍵的是,這樣的電影,真的很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少啊!!
可以說是看一部少一部了。
不光創意難,實際拍出來更難,因為它對於創作者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
既要腦洞大,又要邏輯縝密,還得驚悚,還得高智商,還得意外結局,還得經得起觀眾的火眼金睛……
如果你滿足了以上條件,還得回答一個致命問題:
珠玉在前,你怎麼能讓自己的作品既有同樣的趣味性,還保證了不同的創意呢?
OK,到這一步,可能百分之九十的同類電影都陣亡了。
然而,《盜夢特攻隊》活下來了。
因為,劇情之外,它還有一個致命法寶:非常古怪、非常與眾不同的畫風。
我們不妨將這部電影視作是畢卡索與弗洛伊德的結合;這種超現實、立體主義的畫風,無數次讓我以為自己穿越到了畢卡索的畫作裡。
老實說,乍一看真的有點醜萌醜萌的。
但是,再往下看,你又會欽佩於作者的腦洞之大、畫風之協調:
還有什麼畫風,能比這樣古怪、乃至於荒誕的筆觸,更適合這樣一個天馬行空、無邊無際的故事呢?
畢竟,影片真正的信息量,並不在於上面那個好萊塢式的盜賊故事,而在於畫面本身:隱藏在電影畫面中的、大量對於藝術品的致敬。
到底致敬了多少?
請看下面這張長長長長長長長的致敬名單。
也只有這樣的大手筆,才配得上「動畫版《頭號玩家》」這樣一個稱號啊。
當然,對於我們這樣的俗人而言,試圖搞清楚這部動畫裡每一幀裡到底隱藏多少玄機、又到底掉了書袋,可以說是想太多了。
畢竟,渣渣如我,既沒有導演的腦洞,也沒有導演的藝術儲備。
但是,沒關係啊!畫面夠美就行!!
本身就是充滿視覺衝擊的實驗先鋒畫風,再加上大量「玩藝術」的拼接和戲仿,即使拋開故事,只看畫風,這部電影也可以說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巨人」了。
好看。
好看!
真的好看!
絕對的視聽盛宴!
甚至於,用這樣的畫風,所呈現出的飆車戲、追逐戲、打戲,都格外地帶勁兒呢。
是不是有一種後現代廢土感(我在胡說八道什麼???)
寫到這裡,再一次想要感慨,能上映真的是一件好事啊!
畢竟,像這樣將視覺聽覺都玩到極致的電影,也是一定要在電影院裡,才能完全欣賞到影片的魅力。
只有大銀幕才能讓你捕捉到畫面上的每一個細節;也只有影廳才能完全讓你融入到這場「夢」裡,和主角們一起做一場最詭誕的夢中夢。
老實說,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不僅興奮,甚至也覺得很感動。
誰說商業片不能高級??
誰說「藝術」不能通俗又娛樂??
正如導演在片中借人物臺詞所說的:
「美不應該被鎖住」
「沒想到靠藝術也能生活」
這樣一部電影,才是導演愛藝術的方式:
藝術並不只是小眾的,更不應該只被藏在博物館裡;它也可以是大眾的、它也值得被更多人、被所有人看到。
正是基於這一點,他才拍攝了《盜夢特攻隊》這部電影。而它正是將「想像力」、「藝術」和「類型片」相結合的完美範例。
用畫面本身來講故事、用畫面本身來提供信息量;又將所有的玩梗、掉書袋,都巧妙地融合到了這個類型片的故事裡。
內容為形式服務,形式也為內容服務。這樣的電影,絕不晦澀,絕不枯燥,它非常好看,非常頭腦爆炸,非常酣暢淋漓。
去看吧!
最後,為了防止各位觀眾朋友們,真實·一頭霧水地走進電影院……
以下就是我們為大家準備的小小福利。
下面這些畫作,在電影裡都會發揮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通讀一遍,會對你有很多幫助的,嘿嘿嘿。
1. 委拉斯凱茲 《西班牙公主瑪利亞·特蕾莎的畫像》
委拉斯開茲是巴洛克時期的西班牙名畫家,對後世影響極大。他集榮寵於一身,是宮廷的首席畫家。
作為一名寫實派畫家,他筆下的公主天真活潑,面容非常逼真。
2. 文森特·梵谷《郵差約瑟魯林》
梵谷大家也懂的。
在法國阿爾時期,郵差約瑟夫·魯林曾是他的莫逆之交。魯林非常關心政治、愛喝酒,所以在畫中也顯得儀表堂堂、很有權威。
3. 弗雷德裡克·巴齊耶 《雷諾瓦的畫像》
英年早逝的巴齊耶同樣是法國印象派的先驅,他與莫奈、雷諾瓦、西斯萊等人都是摯友。這是他為好友、同為印象派代表人物的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創作的肖像畫。
4. 愛德華·霍普《夜遊者》
冷峻、孤獨、離落,上世紀美國繪畫大師愛德華·霍普,憑藉這樣寂寥又寫實的畫風,在近年來收穫了大量關注。他的風格也曾被評論家稱為「垃圾桶畫派」。《夜遊者》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5. 安迪·沃霍爾《雙面貓王》
終於!
介紹到最後一幅畫了!
當然,安迪·沃霍爾我們不用介紹了,貓王也不用介紹了,嘿嘿。你懂的。
總而言之,稍做功課之後……
看完電影的你,可能就會收穫到大波迷妹羨慕的眼神了!不用謝!
相信我,這可比帶朋友去看恐怖片帶勁兒多了。
畢竟,現在的國產恐怖片並不嚇人,你可能會被朋友翻白眼。
然而這部電影,不僅能彰顯你的好品味,還可以讓你和同伴映後加時討論至少一個小時,從波提切利聊到科波拉,再從多重夢境聊到弗洛伊德……
——不用絞盡腦汁地想話題了真好啊!!簡直就是社畜的救星!!
話不多說!手慢無!我先三刷為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