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有一種親戚要少來往,還有一種親戚要儘量遠離

2020-12-13 我是鄭大聖

人到中年,有一種親戚要少來往,還有一種親戚要儘量遠離。

人的一生,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朋友、愛人、親戚、同學等等。

一個人到了中年,經歷的事情多了,也就看透了,養成了自己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在為人處事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

在我們生命中,最經常遇到的,就是親戚了。

親戚對於我們來說,是有血緣關係的,他們也是看著我們長大的,在我們成長的路上,給予了不少幫助。

但是人到中年,有一種親戚要少往來,還有一種親戚要遠離。

一、落井下石的親戚,要少來往

小李早些年做瓷磚生意,賺了不少錢,可是最近幾年,房地產不景氣,很多工地都拖欠貨款,小李因為資金周轉不開,沒有辦法付房貸了。

因為不想房子被銀行收走,所以小李向家裡的親戚求助。

小李想了很久,能幫助自己的也只有他的二叔。

為了維持生活,小李只好厚著臉皮去找二叔,二叔也是比較重情重義的人,也願意在小李最困難的時候幫他,並且承諾明天就去銀行辦手續。

可是第二天,二叔打電話給小李,告訴他自己不能借錢給他了,因為借錢這件事,二叔已經和老婆要鬧離婚了。

原來,二叔的老婆是非常小氣的人,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幫助小李,之所以不願伸出援手,是因為她覺得小李還不上這筆錢,遲早「打水漂」。

但是後來二叔的老婆鬆口了,願意將錢借給小李,前提是,要將房子抵押給她,並且要付出銀行兩倍的利息,雖然小李知道,二叔的老婆在刁難自己,但是也沒有辦法,因為自己的房子快被收走了,只好找她借錢了,並答應連本帶利,一年後還她。

雖然親戚要自己付很多的利息,但是對於小李來說,解決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可是事情沒有按照小李想的那樣發展。

就在小李借到錢的第二個月,二嬸打來電話:「小李,真得不好意思,我們最近手頭上有點緊,周轉不開,你看一下,過幾天能還錢嗎?」

小李著急了,這時候,上哪找錢來還啊?

「小李,要不這樣,你把房子賣出去,即解決了你的經濟問題,又能還錢給我,豈不是兩全其美?」

小李氣急了,本來向親戚借錢,是為了讓自己保住房子,現在到頭來,還是要賣掉房子。

小李無奈說:「嬸,我實在是拿不出錢,要不你想想別的方法?」

「果然借錢的都是大爺,我當初真的是瞎了眼,竟然會借錢給你。」二嬸冷嘲熱諷地說。

小李低頭不語,想了很久,總算開口了:「好的,明天還你。」

於是小李將自己剛買兩年的新車便宜賣掉,把換來的錢還給二嬸,之後又向朋友借了點生活費,維持生活。

親戚之間,借錢是應該付利息的,親兄弟還要明算帳,就算是親戚,也不能無條件地幫你,但是親戚的這種做法,屬於落井下石,就是抓住小李急用錢的心理,刁難他。

其實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很多親戚當初答應你的事情,到最後會找各種藉口反悔,總之就像跟你開玩笑一樣。

有的親戚在你落難的時候,不僅不幫你,還會落井下石,這樣的親戚要少來往,能遠離的話,最好遠離他。

二、到處挑你毛病的親戚,要遠離

小張是一個裝修公司的小領班,手下帶了幾個工人,全國各地接工程。

有一次大伯家要裝修房子,請小張給他裝修房子,要小張給他最優惠的價格。

因為是自己的親戚,所以小張全心全意地給大伯家裝修好,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師傅,給他家裡裝修得富麗堂皇。

除去人工、材料錢,才花了8萬塊錢,可是大伯卻不買帳,認為小張賺了自己不少錢。

裝修完以後,大伯開始挑毛病,認為瓷磚沒貼好,吊頂沒做好等等,總之,就是找各種理由來挑毛病。

大伯遲遲不願付尾款,可是工人的工資不能拖欠,所以小張沒有辦法,只好自己墊錢付給工人,自己再找大伯還錢。

半年過去了,錢總算結清了,可是大伯還放下一句狠話:「不就這點錢嗎?天天催催催,至於嗎?以後別來找我了。」

小張這時候欲哭無淚,明明是大伯佔自己便宜,到處挑毛病,最後理虧的還是小張自己。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親戚,當他找你幫忙的時候,異口同聲地說:「都是親戚,幫幫忙」。等到你幫了他以後,他又挑你各種毛病。

你幫了他,不但沒有得到感激,反而被嘲諷不念親情。對於這種親戚,你最好是離他越遠越好,否則最後委屈的只有你自己。

三、樂於幫助你的親戚,要多走動

我是在叔叔家裡長大的,小時候,爸媽要外出工作,沒有時間照顧我,所以把我寄養在叔叔家裡。因為叔叔和我爸關係很好,所以欣然答應了。

叔叔很照顧我,把我當成自己孩子一樣撫養,在外面,別人都以為我是他的小孩。

當我叔叔說我倆是叔侄關係時,別人都會很詫異地說,「不會吧?不是父子,關係有這麼好?」

小時候,我想要什麼,叔叔就會給我買,上小學,初中,叔叔也捨得給我報各種興趣班,到我上高中的時候,經常做大餐給我吃,特別是高考的時候。考上大學以後,叔叔還不遠千裡,來到武漢看我。

人這一輩子,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親戚,其實大部分親戚都是為你好的,落井下石的畢竟是少數。

當你遇到願意幫助你的親戚,你要學會感恩,一定要好好珍惜他們。

看到這裡,你就知道哪些親戚要多來往,哪些親戚要遠離。

其實親戚也是你的朋友,你的朋友圈是怎樣的,你就是怎樣的。

所以和親戚交往,也要有選擇性,和品行好的多來往,和品行差的少接觸,這樣,你就會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作者:我是鄭大聖,讓有溫度的文字,彈奏出動人的音符,前世的上萬次回眸,才換得你我的此時相遇,有種心動叫覆水難收,有種共鳴叫知音難尋,願你的人生有好友相伴,知己同行。

-end-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才發現這四種親戚「面善心黑」,要少來往!
    尤其是到了中年才發現, 這四種親戚「面善心黑」, 以後儘量別來往了! 這樣的親戚,把親情當工具, 借著血脈關係,唯利是圖, 早看清, 早遠離。
  • 古語:人到中年,遠離三種親戚,不忘兩種朋友,切記一個字
    古語:人到中年,遠離三種親戚,不忘兩種朋友,切記一個字人在年輕的時候多少總會犯一些錯誤,因為思想還不成熟,社會經驗也少,難免眼光就不那麼洞察,遇到友善慷慨的人是幸運,而吃了虧也不必太在意,這是因為年紀還不大,容得下此許的磕碰,同時也需要一些些生活的歷練。
  • 人到中年,不要經常跟以下3類親戚來往,人情冷暖難料
    導語:人到中年,不要經常跟以下3類親戚來往,人情冷暖難料親戚再親,也比不過各自的利益,待一陣猛風颳過 ,也就只能回憶昨日的我們很友好。親戚是我們的家人,大家因為緣分有了親情,在逢年過節或者是家中辦事的時候,親戚會來回走動,也算是加深彼此感情的一種方式,以前的親戚之間比較淳樸,即使去親戚家多住幾天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但如今生活水平發生了變化,人們的壓力也隨之變大,想去親戚家還要提前打好招呼,以防給對方造成一些不便利,對於那些關係好的親戚,多來往挺好,可對於那些不招人待見的親戚,則會覺得來往也是在浪費感情
  • 易經提醒:人到五十,這兩種「親戚」就不要來往了,儘量避而遠之
    人到了五十這個年紀後,我們要守住自己的人生方向還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易經》有云:"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不請自來的三位客人到來,對他們恭敬而且熱情地招待,終久獲得吉祥",表明此時儘管處在不適當的地位,但還沒有遭受大的損失。
  • 這三種親戚儘量少來往,為的是不惹氣,不吃虧
    尤其是親戚之間,不必靠太近。畢竟,各自都有各自的生活,在利益面前每個人都會衛華自己家庭的利益。這三種親戚,就算血緣再近也要少來往,避免自己吃虧。愛佔小便宜的親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愛佔你小便宜的人頭疼過,尤其當這個人和你還是親戚的關係。
  • 人過中年,這兩種親戚就不要來往了,老祖宗的智慧值得一看
    人到中年,已經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了。這一生也經歷了不少事情,更應該知道我們應該和什麼樣的人來往,和遠離什麼樣的人。我們是個人情社會,和親戚的來往必不可少。就像是老祖宗說的那樣「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有些人就是如此的功利,我們不能夠左右別人的想法,卻能夠決定自己該和什麼樣的人來往。老祖宗的話就是就是要告訴我們,一定要擦亮眼睛,尤其是這兩種親戚就不要來往了。借錢不還的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本來親戚之間互通有無,非常正常。
  • 人越到中年,以下幾種親戚越要遠離,不然吃虧的只有自己!
    中年人的家庭,更應該學會的是如何處理家庭關係和對外交往,特別是對待自己的親朋好友,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這樣才能在維護自己利益的同時,不會對親情造成損失和傷害,下面就來看看,這幾種親戚乾脆斷交。窮親戚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有勢有勢的人,喜歡攀高,佔人便宜,他們會趁你現在混得風生水起的時候霸佔你的一切利益,等你一事無成的時候裝作沒你這個親戚一樣,他們會瞧不起你。疑貧愛富,翻臉比讀書還快,這種親戚也不如不認識的好。
  • 易經忠告:人到了50歲,這2種親戚儘量少來往了,謹記避而遠之
    當客人不請自來的時候,我們不是把他們趕出家門,而是保持尊重和熱情的態度盡地主之誼,最終會有一定的福氣。 這句話表明,儘管我們對他們不情願,我們只是表現出友好的一面,這不會給自己造成特別大的損失。人到了中年,已經經歷了很多事情,遇到了很多人,更了解應該和什麼類型的人交往。
  • 有一種親戚叫表面親戚,來往的越少越好,你家有嗎?
    表面親戚,來往的越少越好最近有個叫「表面親戚」的詞突然在網上「躥紅」,起因是有網友發文說了自己一些親戚表面上做得很好,實際上卻沒有任何幫助,並且會在自己家遇到難事時避而遠之,感嘆在感情上也屬於親情紐帶關係的親戚也只會做表面文章
  • 為什麼說「鄰居要築高牆,親戚要少來往」?說出來你都不信
    有一句老話是這麼說的「鄰居要築高牆,親戚要少來往」這句話的意思呢差不多就是近鄰之間要要保持關係,儘量自己解決自己的事,親戚之間不要經常來往,避免發生一些雞毛蒜皮的事破壞了關係。特別是農村的很多老人都會說這句話,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這句話又該怎麼理解呢?
  • 這三種親戚,血緣關係再近,也要少點來往。
    但是,如果立心不良的人,可能就會利用這些關係為自己謀福利。小華有一個姑媽,親朋好友們都知道她的「厲害」。而小華對她可憎恨了,從小到大都看著她各種自私自利。前段時間她的女兒高考考上了大學,宴請了一眾親戚到家裡吃飯。
  • 人到50歲以後,這3種親戚就不要再來往了,只會讓自己寒心和難受
    就成為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件最要緊的事情,尤其是我們人到50歲以後,在經歷過人生的滄桑和風雨洗禮之後,更要慎重的處理和和親戚之間的關係。因為人到中年,我們會更加的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麼?同時正確的處理好和親戚之間的關係,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家庭等等帶來更多的更多的益處。
  • 農村人中年後,以下親戚就不要再來往了,免得給自己找麻煩
    農村的農家院,搞了個馬車很多人看親戚之間的來往和平時溝通的機會越來越少,很多親戚都躲之不及,有些親戚你遇到了真的要遠離,俗話說:「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如果你有這樣的親戚,他可以對自己的親兄弟姐妹都能做到無情,跟你有什麼不可能的呢?知道了就遠離吧,沒有教養和胸懷的親戚不值得來往。
  • 這3種親戚,就是血緣關係再近也要遠離!否者必定吃虧!
    如果自己家碰到了非常複雜的一種親戚,我們又應該怎麼去分清楚哪些才是真的值得來往的親戚呢?哪些又是應該遠離的呢?第1個是喜歡搬弄是非的親戚。親情誠可貴,誠信價更高,一些情節他們非常喜歡在背地裡面去亂嚼舌根。有的還特別喜歡添油加醋的煽風點火。
  • 《易經》建議:這2種親戚最好少來往,可以少吃虧,收藏學習了
    《易經》中告訴我們:人過了40歲,這2種親戚儘量不要來往了,謹記避而遠之借錢不還的親戚,只會損害自己的利益《易經》中告訴我們:借錢不還的親戚,不要和他們有來往。但是有些人,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就會先去跟自己的親戚借錢。但是錢可能是借到,但是還錢的日子就遙遙無期了。在這個殘酷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是不容易,擁有的錢財也都不是大風颳來的。都是通過自己的雙手,辛苦的付出勞動換來的。人到了中年,就要少一些糾紛,多一些清靜。
  • 人到40歲後,最好不要跟這3種親戚來往,否則吃虧的是自己!
    人到40歲後,最好不要跟這3種親戚來往,否則吃虧的是自己!好的親戚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和事業上的幫助,可是要是壞的親戚那就不一樣了,對於我們來說可是一種負擔。人到中年,總是會遇到各類不一樣的親戚,如果你身邊下面編編所說的這幾種類型的親戚,建議還是不要在來往了,否則吃虧的只有是自己,還會毀掉一家的幸福。
  • 心理學:這三種「窮親戚」會拖垮你的生活,一定要少來往,要記住
    親戚往來不僅是一種傳統習俗,更是維繫血脈親密的交往模式,讓我們在人生道路上能夠互相照料。但隨著人的成長,對於親戚也會有更深的認識,並不是所有親戚都能稱為「親戚」,生活中有些親戚甚至還不如陌生人。他們心靈貧瘠,品行惡劣,只會給你添堵,影響你的生活,甚至拖垮你的人生。
  • 農村親戚關係緊張,這些親戚最好少來往,不然到時候肯定吃虧
    相信很多人和親戚之間的來往有的是比較很親密,有的是不來往了,也就過年的時候碰到的象徵性的打個招呼而已,有的直接不聯繫了,沒有了這個親戚的存在,這樣的事情,我們身邊都是有的,在城市裡,農村裡是都有。在我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裡,那個時候的人還是比較看重親戚的關係的,甚至鄰居之間的關係都是很好的,不管哪家遇到什麼事情,都是有很多人一起幫忙的,慢慢的社會的進步,很多人都上了大城市,經濟的發展飛速,大家忙著相處的是和同事,客戶,疏忽了親戚的聯繫,很多的親戚也就不聯繫了,現在的時代在變,人心也是在改變,所以有些親戚還是不要走動的,不然吃虧的是自己,給大家分享下,你看看身邊有沒有遇到呢
  • 《易經》忠告:升米養恩,鬥米養仇,人到中年,要遠離這3種親戚
    《易經》忠告:升米養恩,鬥米養仇,人到中年,要遠離這3種親戚「升」和「鬥」都是古代的計量單位,《漢書·律曆志上》記載:「量者,龠(yuè)、合、升、鬥、斛也,所以量多少也。人一旦到了中年,已經經歷了不少的事情,也遇到不少人,更懂得了應該交往哪一類人。在中國,不可避免的就是與親戚打交道。有時候你把這些親戚真誠相待,他們未必真的報之以誠。
  • 農村老話「鄰居要高築牆,親戚要少來往」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裡,農民朋友對於和鄰居及親戚之間的關係是很重視的。在過去,如果要走親戚了,還得找鄰居幫忙看一下家。如果離家時間久一點的,不僅會把鑰匙給鄰居,還會讓鄰居到晚上了直接睡在自己家裡。這種現象,估計90後的應該都沒見到過了。而農村裡的老人,也常常和年輕人說起一些和人際關係相關的老話,比如「鄰居要高築牆,親戚要少來往」,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