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已經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了。這一生也經歷了不少事情,更應該知道我們應該和什麼樣的人來往,和遠離什麼樣的人。
我們是個人情社會,和親戚的來往必不可少。就像是老祖宗說的那樣「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有些人就是如此的功利,我們不能夠左右別人的想法,卻能夠決定自己該和什麼樣的人來往。
老祖宗的話就是就是要告訴我們,一定要擦亮眼睛,尤其是這兩種親戚就不要來往了。
借錢不還的
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本來親戚之間互通有無,非常正常。你遇到困難了,我接濟一下,我遇到困難了找你幫一下,平時年節之下,也經常溝通,這就是親人之間正常的交往模式。
但有一些人,他們往往借著親戚的名義,向你借錢,借完錢之後,卻不主動按時歸還。等你上門要求還錢的時候,他還是百般推諉,甚至是說出一些傷感情的話來,比如說「這點錢,你天天催,催命啊。」等等。
甚至還有一些人,你費勁心思的幫助他,最後他卻說你「不夠意思」,原因是啥,誰也不清楚。或許就是老祖宗所說的「升米恩,鬥米仇」吧!
如果我們遇到了這種親戚,借錢不還,不懂感恩的親戚,最好還是離他們遠一點吧。即使是普通的朋友之間借出去的錢,人家還知道還,你幫助了人家,人家也會記你的恩情。他們的這些行為,還比不上沒有血緣關係的朋友、鄰居。
人到了中年,已經不是感情用事的時候了,說句不好聽的是應該讓自己「自私」一點,說得好聽一點就是要學會「趨利避害」。
瞧不起自己的
還是上面所說的那句話「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無論是什麼時候,什麼年代,攀富惡窮總是生活的常態。當自己落魄的時候,就算是親人也不一定會看得起你。
你以為你們之間的血緣和關係,強大到可以包容一切,強大到可以讓人家為了你無條件的付出,現實會告訴你,有些親戚,其實還不如隔壁的老王。
有些人不但會對你當下困難的處境生出援手,反而會冷嘲熱諷,說「哎呀,我當初就知道……」、「賺這麼點錢能幹什麼呀?不如……」等等。
如果你遇到了這些親戚,不好意思,請你讓他們走遠一點。
對於這些總是對自己冷嘲熱諷,動不動以一個過來人的姿態,站在上帝的角度對你進行所謂的教育和攻擊。這種人,還是要與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
小結
人生到了這個階段,我們一定要明白,有些人不必與之走得太近,否則就會對我們自己的生活造成困惑。
如果我們一旦有所成就,這兩種人就會蜂擁而上;而一旦我們遇到了坎坷,他們又會對我們嗤之以鼻。
他們對我們的傷害,往往比陌生人對我們的傷害,來得更猛烈。所以,人到中年,儘量離這兩種人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