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有朋友問:早晨起來沒吃早飯測了個血糖是6.2mmol/L,正常嗎?
從這個血糖值來看,對比一下《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對血糖管理的要求,剛剛超過正常血糖值的上限3.9-6.1mmol/L,那麼是不是就正常呢?答案是:不一定,為什麼呢?
人的血糖在一天中是不斷變化的,與日常生活的很多細節都有關係,比如飲食、運動、情緒等等,而且與檢測工具、方法及檢測時間等都有關係,平常在家自己檢測血糖用的是血糖儀,在糖尿病的診斷依據的是靜脈血測出的血糖,所以當在家自行測出血糖後,不要盲目給自己下結論,要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第一,家用血糖儀作為日常檢測血糖的一種工具,所測出的結果只能作為參考,因為即便是經檢測合格的血糖儀,與靜脈血經生化儀檢測的血糖也會有差距,大約在0.5-1mmol/L之內,這對於已經確診為糖尿病人的來說可以接受,但對於需要明確血糖是否存在異常或是診斷糖尿病時,是應當避免的。
第二,空腹血糖是指進餐後8-12小時和血糖,只有早晨起床後的時間點能達到這個要求,且要求是在起床後基本沒有身體活動的情況下測量,如果晨練後再進行測量,則不能算作空腹血糖,只能以早餐後血糖對待,因為隨著運動的進行身體會動用釋放體內貯存的血糖來提供能量,測出的血糖可能會比實際的空腹血糖偏高。
第三,人的血糖之所以能在全天在一定的水平範圍內波動,是因為機體的胰島細胞能根據血糖的變化,調整分泌不同量的胰島素來調節血糖,當胰島細胞功能受損而不能對血糖的變化做出應對時,比如進餐後血糖升高,但胰島素分泌量不能相應增加時,就會出現血糖升高的現象,這比空腹時判斷血糖是否異常更有意義。因此,判斷血糖的高低不能只測空腹血糖,還要關注餐後血糖是處於什麼水平,且餐後2小時血糖升高的升高往往早於空腹血糖升高發生。
第四,對正常血糖、血糖升高及糖尿病的診斷,要同時關注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兩項指標,且不同的數值對應不同的狀況,尤其要注意不同狀況下兩者的「及」與「或」的關係,前者是同時達到,後者是只要一個達到,具體是: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及餐後2小時血糖4.4-7.8mmol/L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7.8-11.1mmol/L糖尿病: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需要知道的是,糖尿病前期表明機體血糖調節能力存在異常,但可能並非胰島細胞真正受損或發生部分凋亡所致,採取積極的幹預措施,血糖可完全恢復正常;而一定確認為糖尿病,則表明胰島細胞受到了不可逆轉的損傷,需要終生接受治療。
因此,只用血糖儀檢測出空腹血糖6.2mmol/L時,只能提示可能存在血糖升高的問題,應當做的是:
改天重新檢測空腹血糖及早餐後2小時血糖如重新檢測的空腹血糖與餐後2小時血糖都超過了正常標準,請到醫院進行葡萄糖耐量試驗,以便明確是否屬於糖尿病前期或是及時診斷糖尿病。【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讚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