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常常有患者來門診,說還沒吃早飯,需要測空腹血糖。其實這裡存在一個誤區:不吃飯的時候查的血糖就是空腹血糖嗎?
空腹血糖是衡量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況以及胰島功能的重要指標,空腹血糖還可反映糖尿病患者前晚所用藥物對整個夜間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況。醫學上的空腹是指禁食8小時以上。要求化驗前一天晚8點後不再進食任何食物,直到第二天早上5:00-8:00之間的時間段為空腹時段,也就是早晨8點前應到醫院採血。有些患者來到醫院已經是上午的九、十點,然後掛號,開化驗單,再去抽血,這樣儘管還沒有吃早飯,但是測空腹血糖就不準了。為什麼不準呢?患者為了趕來醫院就診,路上奔波,情緒著急緊張,而且人體在8點之後會分泌一些激素,導致血糖的波動,也會影響血糖的情況。
測空腹血糖要注意什麼呢?
1、測空腹血糖的前一天不要刻意過分節食甚至為了結果良好不吃晚餐,雖然空腹時間超過12小時可能使測定的血糖值低一些,禁食時間內儘量不要大量喝水,如口渴可少量飲用白開水,但不可多飲。喝水過多可使血液稀釋而幹擾血糖的檢測結果,並不能反映真實的空腹血糖水平。我們要做的是化驗前一天晚8點後不再進食任何食物。
2、為了反映真實的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檢查空腹血糖前晚降糖藥須照常服用,檢查當日早上5:00-8:00之間的時間段為空腹時段,須在抽血後服藥。
3、測空腹血糖前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緒激動、過於劇烈的活動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血糖升高。若測定空腹血糖有困難,可選擇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因糖化血紅蛋白不受時間、進食、活動和情緒等因素影響,可避免飢餓影響糖尿病篩查和檢測結果,並能反映近3個月血糖平均水平。
(中醫科 何佩珊 姜敏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來源:北京世紀壇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