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發展至今已經變成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歡迎的節日之一,許多人都以極大的熱情來慶祝這一節日。
其實,真正的萬聖節是從10月31日開始的。這天晚上,小孩們會裝扮成各種鬼怪逐戶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搗蛋。
這天晚上就叫萬聖節前夜(英語:Halloween,為"All Hallow's Eve"的縮寫),簡稱"萬聖夜"。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歐洲傳統上認為萬聖節前夜是靈異世界最接近人間的時間,這傳說與東亞的中元節與盂蘭節類似。
萬聖節主要流行於西方國家,但是,隨著全球一體化,經濟和文化交流的加深,很多非西方國家也開始過萬聖節了。
有人說,中國人過洋節,是崇洋媚外的表現,我們應該抵制,對此,您怎麼看呢,你會過萬聖節嗎?
西方國家的全民狂歡
萬聖節來源於古西歐國家,在德魯伊特人的信仰中,新年是在每年的11月1日,在新年的前夜,德魯伊特人會讓年輕的人集
合,帶著各種面具,遊走於村落間,是一種慶祝秋收的慶典,所以也可以理解為讚美秋天的節日,並且通過可怕的偽裝能夠趕走邪惡的靈魂。
古代高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祭司--德魯伊德有一個讚美秋天的盛大節日,從萬聖節前夜開始,直至次日11月1日持續整整一天。他們認為,在那天晚上他們偉大的死神--薩曼會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統統召來,這些惡鬼要受到託生為畜類的懲罰。
當然,只要想到這種鬼魅的聚會,就足以令當時那些頭腦簡單的愚民膽戰心驚的了。於是他們點起沖天的篝火,並嚴密監視這些惡鬼。萬聖夜到處有女巫和鬼魂的說法就是這麼開始的。
如今在西方國家,人們都把萬聖夜看作盡情玩鬧、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的好機會。於是人們不再把這節日僅僅用來讚美秋光,而是讓它變成一場真正的"狂歡"。而臉譜化妝是萬聖節傳統節目之一。
讓生活多一點快樂
其實,很多洋節都是商家炒出來的,目的就是一個:更多節日,更多銷售!什麼聖誕節啦、情人節啦,哪一個不是商家們炒作起來的?借著節日的名頭,打折促銷,賺個盆滿缽滿!在他們看來,巴不得天天都過節!
有人把我們國內過洋節的現象貶損為「崇洋媚外」,這一點,小編可是執保留意見的。
眾所周知,自從我國改革開放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國的經濟發展是越來越快了,與西方國家的交流也更加全面了,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生活習慣等等,都在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
就拿廣東瑞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來說,為了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和研發實力,我們與澳大利亞的大學和相關機構進行了合作。科技創新不止,實力時常領先。目前我司產品覆蓋熱水、採暖、烘乾和工農業應用等多領域,企業規模和生產實力已經名列廣東同類企業前三甲。
其實,不管它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只要是好的,能夠為我所用的,對我們的發展有益的,我們都可以吸吶、吸收進來。
我們的生活已經很辛苦了,多幾個節日增添幾個樂子有什麼不好?其實,從本質上來說,不管是過外國節日還是中國節日,其目的都是一樣的,給我們的生活創造更多的快樂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