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該不該過?作為國人如何理解?是崇洋媚外還是與國際接軌?

2020-12-16 塞外孤狼磊哥

情人節該不該過?作為國人如何理解?是崇洋媚外還是與國際接軌?眾說紛紜,大家怎麼理解。

首先問下,情人節是哪國的節日?國際間的吧。在我悠悠幾千年文化的大中華,情人節是七夕,好不好。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人,把這個節日引進到中國,讓那麼多的信男信女們,為之痴狂,為之受傷!想法是好的,但有些人另有用心,結果成了助紂為孽的幫兇,別人不以為然的藉口。有目共睹的現實,不用舉例說明。

說起情人節,以前年輕的時候也過過,其實也就那樣,能夠滿足一下年輕人的躁動心理吧。給年輕人一個機會,訴說情腸,表白情意,好的結果應該是終成眷屬吧。後來再後來,就成了一個人,過什麼情人節呀,就連過年都是感覺到無比的冷清、孤寂和無聊了,也不知道是年齡大了,還是厭倦了男女那種膩膩歪歪的感覺。其實呢,不管是什麼,有情有意的男女雙方能夠有個時間好好聚一下,交流下感情,傳遞下情意,那還是沒什麼不可的,誰都經歷過。但不能都歸結為情人節特有的行為。吃個飯呀,聊個天兒呀,一起看看電影,一起出去逛逛街,買買東西,去遊玩(有條件遠足旅遊,沒條件近郊放鬆也未嘗不可)一下,只有兩個人的世界,那才是美好、幸福和快樂的!

對於小編來說,情人節在我這裡沒啥感覺,更別說過了,我說得個人想法,不要抨擊我哦,我說出了不少人的心聲,不是嗎?其實沒有啥子實際上的意義,就是一個表達情誼的固定時間而已嘛。其實感情到位了,啥時間都行,沒那麼多講究的。有人「好過」,有人「難過」,我不屬於任何一種。該怎麼樣過就怎麼樣過,該吃飯吃,該睡覺睡,該上班就上,不能把時間浪費在沒用的事件上,人生本來就短暫,何必去肆意揮霍呢?有人「好過」,有人「難過」,悟空問這問題,明擺著就是說現實生活唄。有錢人要什麼有什麼,都可以用金錢來滿足,但他(她)的內心會是真正的快樂嗎?能夠找到真愛嗎?他(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心甘情願的嗎?而難過的人,則是不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為了生活得奔波拼命。自己沒有能力給她(他)什麼好的禮物或好的生活等,內心自卑的體現,其實不歸為難過。所以,避免這種問題的出現,那就趁早,趁著年輕好好努力奮鬥,經過自己辛勤勞動,付出,得到屬於自己的那份真愛,幸福與快樂,這才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做的,不是嗎?愛慕虛榮可以有,但不能過分了,這是人性決定的,靠雙手贏得的才是你真正創造的價值,也是世間最有意義的事情。也不要過度羨慕嫉妒恨別人,他(她)或是先天有優勢,但並不能保證世代都能如此,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風水輪流轉,只要我們付出努力,辛勤勞作就能獲得成功!不勞而獲是不長久的!

不管是哪種,希望大家要有個度,不要為之所困,勞民傷財的行為千萬要適可而止。只要有情有意的兩個人在一起,那天天就是情人節,何必要找那麼多藉口呢?我們不懂浪漫,但我們有誠心誠意、有真情、有真心、有純樸而憨厚的情懷。好多人藉此機會來做點什麼,其實是另有所圖,如果沒有,過外國人的節日,多少有點崇洋媚外的噱頭。那意義就不一樣了,或許成為笑柄,再或許改變了真正要表達的初心,結果如何?自己斟酌吧。正直做人,誠信真心待人,屬於你的真愛會常伴。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少一些猜忌,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紛爭,少一些欺騙,少一些傷害,少一些分離,讓世間充滿愛,讓我們的生活生存環境更溫馨、和諧、宜人,那才是人生追求的唯一目的!謝謝。

相關焦點

  • 抵制聖誕節從未停止過!到底該不該過聖誕?
    今天是西方傳統宗教節日聖誕節,相信有不少小夥伴還不了解聖誕由來!在大部分小孩子還活在想像裡,聖誕節不就是聖誕老人駕雪橇在天空行走,然後乘小孩子睡覺偷偷把禮物放在床頭,等孩子醒來就可以收到禮物了。這幾天不就有網友吵著抵制聖誕節?然後該不該過聖誕節這個話題又火了,當然我本人中立,只是進行雙方的各自的理由進行解析。先說一下,為什麼要的抵制一方!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過洋節不再是崇洋媚外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就要來臨,街頭上的各個店鋪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與火熱的商業街頭相比,虛擬網絡上的討論也是異常火熱,一場關於「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的話題討論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聖誕節持反對意見的一方認為,聖誕節是西方文化入侵的方式,過聖誕節還是崇洋媚外的表現。
  • 聖誕節該不該過?外來節日真的需要我們批判和抵制嗎
    每年聖誕節臨近的時候,總會出現一種「聖誕節該不該過」的爭議,把一個平常的節日硬生生地給推上了「拋棄中華傳統」、「崇洋媚外」的道德靶心上!好嘛,喜歡過聖誕的人是喜歡洋節、替別人過他們的節日、不發揚傳統文化、娛樂至死的人,國人就不應該這麼做,這種節日就不應該出現!
  • 也說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
    當然這些觀點也不值得一駁:抵制聖誕節這並不影響相互的先進文化、科學技術和經濟建設經驗的交流、借鑑和引進。不提倡過聖誕節的更是大有人在,最近,有人在網上發起了「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的投票,結果91%的網友不主張過聖誕節。
  • 還在崇洋媚外、哈韓哈日,你該不會是個傻子吧!
    中國人的素質就是差,從小就不教好。隨著輿論的發酵,這一部分人也逐漸從不滿現狀,發展到崇洋媚外。但是相比之下,攻擊孟非言論的人為數更多,他們坦述自己乘坐了那麼多年的綠皮車都沒嫌棄孩子們的吵鬧,怎麼你孟非坐上了寬敞舒適的高鐵還不耐煩了呢?無雙不才,就不在此妄加評論這位曾是自己心中「三觀正、正能量」的男神主持人。
  • 馬雲:相比與國際接軌,更該思考如何與未來接軌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黃鑫宇 程維妙)10月24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聯合各組委會成員機構舉辦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馬雲以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身份發表演講稱,一直以來我們有一些思維上的慣性,比如總覺得要為了跟國際接軌,必須要做歐美發達國家有,而我們沒有的所謂空白
  • 當情人節遇上臘月二十九該怎麼過?
    今年的情人節有點不一般,今年的情人節不是周六日,更不像往年在每年的春節假期裡,而是在臘月二十九,妥妥的工作日,於是乎有網友向廣大朋友求救:>想要過個精緻而浪漫的情人節,小編給大家支幾招:1、今年情人節回家過
  • 馬雲外灘金融峰會發言:相比與國際接軌,更該思考如何與未來接軌
    在演講中,他反覆談及「面向未來」:「我們常說要和國際接軌,今天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怎麼和未來接軌。世界期待一個真正為未來而思考的全新的金融體系,這種真正的創新一定會付出代價,我們這代人必須為未來擔當!」 在馬雲的觀察中,與金融體系已經運轉幾十年的歐洲完全不同,中國當下不是金融系統性風險,而是仍缺乏健康金融系統的風險。
  • 酒店叫維也納算不算崇洋媚外
    其中,「維也納國際酒店」崇洋媚外,「反修橋」、「滅資橋」怪異難懂,「珊瑚宮殿」名不副實且帶有封建色彩被列入清單。對此,深圳市維也納國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接受瀟湘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已就此事發出聲明,並向海南省民政廳提出異議。
  • 與國際慣例「接軌」不要接歪了
    據該公廁收費員介紹,現在有很多人不習慣看男女圖像牌,加上一般如廁比較急,進錯廁所的事情時有發生,多時一天達10餘起。(見11月9日《武漢晨報》報導)  造成了進錯這種尷尬局面的原因是武漢市為了創建國家優秀旅遊城市並與國際慣例接軌,全市近千座公廁全換上了新標識牌,男廁標牌是穿西服的男子圖像,女廁是一個穿裙子的女性圖像,過去的標有「男」、「女」等中文的標識都沒有了。
  • 崇洋媚外?還是快樂就好?又到萬聖節,你會過嗎?
    萬聖節主要流行於西方國家,但是,隨著全球一體化,經濟和文化交流的加深,很多非西方國家也開始過萬聖節了。 有人說,中國人過洋節,是崇洋媚外的表現,我們應該抵制,對此,您怎麼看呢,你會過萬聖節嗎?
  • 漢語地位遭國人輕視 網友呼籲抵制「西化」侵略
    對此,南開大學中文系教授馬慶株曾說:「世界上再也沒有像中國這樣不重視自己語言的民族了。」  網友觀點褒貶不一  面對漢語地位在許多領域不受重視的現象,網友們分成兩派:一派說是國人崇洋媚外,以講英語為榮,另一派說是與國際接軌的需要。
  • 作為家長的您怎麼看孩子過「洋節」?是疏導還是提升孩子的認知呢
    但是,在酒過三巡後,您的這位客人,要是給您家小孩改個姓,你會怎麼做呢?這種情況,就像是您的這位朋友一邊說著"友情長存",而另一邊卻在私下告訴您的孩子叫他"爸爸"。回首過去二十幾年的時間裡,我們從剛開始的情人節到聖誕節再到現在的萬聖節等等諸如此類的很多西方的節日,已經傳播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對我們的思想進行了很多的改觀,更不用說我們的孩子們了。
  • 與國際接軌?有些領域應該反過來
    也就是說,在涉及借鑑外來經驗的時候,鄧小平總是要求結合中國的國情與民情以後再判斷什麼可以學、應該學,什麼不可以學、不應該學。上次我們在《這就是中國》節目裡談到中國抗擊疫情的成功給國人帶來了新的思想解放,特別是西方模式走下了神壇,美國神話走向終結。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是崇洋媚外還是為了娛樂?這幾點不能忽略
    中國人應不應該過聖誕節,這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話題。有的人認為我們過聖誕節僅僅就是為了娛樂,與文化、信仰無關,只是一种放松的方式。有的人認為中國人過聖誕節就是崇洋媚外,我們有自己的傳統節日,為何要去過洋節?難道外國的月亮就比中國的圓嗎?還有人認為,僅僅是過一個節日,沒必要小題大做,願意過的就過,不願意的就不過,不用糾結太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可以討論一下,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這一現象。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
    又到一年聖誕節,商場裡早已經擺上了聖誕樹,各個門店都貼上了各類聖誕活動海報,節日氣氛越來越濃,這時候總會出現一種聲音,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聖誕節是西方傳統節日,是為了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節日,是「基督彌撒」("Christ's Mass")的縮寫,也是基督教的重要節日,這個節日本身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和文化底蘊。
  • 過萬聖節就等於崇洋媚外,傳統節日被遺忘了嗎?
    其實關於過節這個問題,已經被討論了不下一百遍,但是爭議總還是有的。今天是西方大節——聖誕節,前段時間萬聖節當天,一連好多個關於萬聖節的話題登上了熱搜,普遍都是一些小朋友、寵物扮成鬼的搞笑話題,可往下翻,總有一些鍵盤俠在破壞氣氛。過西方節日就是崇洋媚外嗎?
  • 2020年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特殊的情人節你如何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特殊的情人節你如何過?2020年2月14日,今天是西方的情人節,現在也成為我們國人追捧的節日.往年的情人節,大街上充滿了浪漫的氣氛,餐廳和影院擠滿了一對對情侶,手捧玫瑰花讓過往的人很羨慕.在情人節這邊,有多少人向自己心愛的女人表白,成   原標題:2020年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特殊的情人節你如何過?
  • 不崇洋媚外,也不盲目排外,對來華留學生還是應該Welcome!
    筆者認為,主要源於兩個「不公平」: 第一,留學生「超國民待遇」問題。外國學生不遠萬裡來到中國求學,身處異國他鄉,肯定會有各種生活不便和不適應,學校給予各種方便和優待,原本不可厚非。但有的高校走偏了,熱情過了頭,為了提高對國際留學生的吸引力,出臺一系列優惠措施,住最好的宿舍、發大額資助、低門檻入學等等,崇洋媚外達到新境界。
  • 與國際接軌就得廢除自己的東西?就像漢語一樣是永遠廢除不了的!
    但有些東西,並不存在好不好的問題,只是人民群眾早就熟悉了的,卻人為的去強加改變,這樣恐怕不太好吧?很多90後、00後,你和他們談話,他們會非常的好奇,因為他們對你說的話中的一些詞彙根本無法理解。比如,你說這個西瓜2塊錢一斤,他們就很茫然,而你說這個西瓜2塊錢每500克,他們就能懂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