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支持讓孩子們過「萬聖節」嗎?

2020-11-04 小蟲大鵬

現在的義務教育階段,還是很注重傳統文化教育,宣傳的基本上都是傳統節日,孩子們也都知道中國傳統節日的意義。

可很多幼兒園、尤其私立的,或者幼兒英語培訓機構,因為都在教英文,或者有外教,所以就很注重西方節日,比如萬聖節、聖誕節、父親節等等。

每到這種日子,家長就要配合幼兒園老師,或者培訓機構的活動。聖誕節還好,因為比較喜慶,節日內容沒有太多不適感,可萬聖節這樣的節日,在國外是個大節日,可中國傳統文化中,本來就比較顧忌什麼「鬼節」,可萬聖節卻大張旗鼓地宣揚「鬼節」。

難免會造成文化衝突!

因此,近日在西方節日「萬聖前夜」,一位家長(四川綿陽)發文反對培訓機構,認為不該舉辦萬聖節活動,他說:

「現在正能量的東西,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

這位家長認為,萬聖節要扮鬼、搗蛋、要糖吃等等,這樣的活動,對孩子沒啥好處。一是,宣揚神鬼,不利於科學教育,二是扮鬼嚇人,對於幼兒來說,不利於身心健康,三是,這些洋節日不利於傳統文化普及,我們的傳統文化節日這麼多,為啥要過這個讓人難以接受的洋節日?


有些網友認為,現在的義務教育都在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可幼兒園和英語培訓機構卻一直宣傳西方文化,不利於民族自信的形成,甚至,過於宣揚西方文化和西方節日,會讓孩子在幼小的時代就對西方文化認知認同,甚至產生嚮往,可能會讓孩子西化,以後難免崇洋媚外。

有些網友認為因為過西方節日就認為會西化,會崇洋媚外是小題大做,認為聖誕節、萬聖節只是一個節日,當成一個遊戲就行。優秀的文化可以學習,就像國外也有很多文學作品很不錯,國外的有些節日和文化也可以繼承。

還有家長說,把萬聖節當成一個化妝舞會,玩玩鬧鬧挺有意思,沒有說的那麼嚇人。

總之,各地的培訓機構甚至幼兒園舉辦的「萬聖節」活動內容和節目肯定有所不同,不同的家長的看法也不一致,因此就引起了爭議。


有些網友說,喜歡過這樣的節日就過,不喜歡就不過,但沒有必要要求別人怎麼過。這叫做尊重。

但文化節日作為民族習俗,具有很強的影響力,當你開始認同一個地方的文化的時候,就會產生認同感,歸屬感等。

對待中國傳統文化要繼承和發揚,而對於國外的文明要學習,但有些國外的習俗文化還是有選擇地引進吧。

文化和文明是不同的,文明就像現代科技,引進學習可以讓我們也進步,這是全人類共同的智力成果,應該交流分享;可文化本來就是各地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習俗習慣或倫理道德等,就該有自身的的特色和差異。

我們希望的是,文明可以學習和共享,但文化還是堅守自己的傳統文化,別被國外的文化入侵,讓我們失去了自身的底蘊和特色!

相關焦點

  • 關於萬聖節的搞笑說說大全 孩子們過萬聖節發朋友圈的說說
    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2019年的萬聖節即將到了,下面小編整理了一組關於萬聖節的搞笑說說,孩子們過萬聖節發朋友圈的說說。  關於萬聖節的搞笑說說大全(一)  1.抹煞他人功績,作為妖魔鬼怪道上有頭有臉的人物,發簡訊我很慎重。
  • 那些過萬聖節的孩子們:閉嘴,不要再吵了
    萬聖節其實就相當於我們的中元節。但或許是因為趣味性,國人似乎更鍾愛過萬聖節,而對此現狀有人就發生了反對的聲音。10月31號四川綿陽,在某家培訓機構裡孩子們正在過萬聖節在熱搜底下的網友評論基本上分為兩派:一派是支持家長的
  • 7歲男孩模仿哪吒引熱議:被孩子們的萬聖節裝扮笑翻了
    眼瞅著萬聖節就要到了,雖然是個洋節日,但孩子們卻過得不亦樂乎,因為他們可以扮成各種各樣的人物上街,看似不務正業的「cosplay」,實際上能讓孩子們學到很多東西,最重要的是帶來很多快樂。其實,萬聖節是個很好的培養親情的機會,親子關係會在家長的精心準備和陪伴下迅速升溫。還記得那個萬聖節讓大家眼前一亮的「無臉男」小姑娘嗎?她在幼兒園第一次過萬聖節的時候,被媽媽辦成了自己最喜愛的無臉男,結果因為太像了,把一旁的小夥伴嚇得直哭,但也因此而大火。
  • 幼兒園帶孩子過萬聖節 家長糾結「合適嗎?」
    家有上學的小豆丁,家長的朋友圈裡,最近聊得最火的話題,恐怕就是萬聖節了。幼兒園的、小學的,很多老師都在領著孩子為這個活動做準備。殊不知最忙碌的還是家長們,要給寶寶採購裝扮,還要動手幫著做南瓜燈。為了參評,質量不好都不行。26日,一位糾結的媽媽給我們打來電話,「幼兒園裡過萬聖節,真的合適嗎?」糾結的爸爸:長春市民李先生,在高校任職。
  • 舊影拾記:中國家長反對孩子過萬聖節,其實國外萬聖節是這樣過的
    放著中國那麼多優秀的傳統節日不過,偏偏跑去過一個洋節,還是人家的什麼「鬼節」,這不是崇洋媚外是什麼?老祖宗的臉都被你們給丟盡了!過洋節就是西方的文化侵略,就應該堅決反對! 但也有大批網友針鋒相對,旗幟鮮明地予以擁護。他們認為這是典型的上綱上線,哪條法律規定的過個洋節就是不愛國了?婦女節、勞動節都是來自於西方,你都不過了嗎?
  • 家長怒斥培訓機構帶孩子過萬聖節,關於孩子過萬聖節,你怎麼看?
    就在剛剛過去的萬聖節,各地幼兒園和教育機構都在組織活動。所謂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在中文裡,常常把萬聖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聖節(All Saints' Day)。
  • 萬聖節,你過沒過?
    各大商場也都以「萬聖節」為由,推出了一系列商業活動,而參與其中的人們也開始融入到這種神秘的氣氛中,玩的不亦樂乎。便有網友表示:「我感覺很可笑,甚至覺得有些可悲。中國人,你為什麼會過萬聖節?那些所謂的西方的民俗節日和你有何關係?在你正帶著面具,蹦跳傻樂的時候,我想問問你,你懂萬聖節嗎?」
  • 萬聖節的英文不是 Halloween!之前過的是假萬聖節嗎?
    而 All Hallows'Day 中 hallow 加了s,這裡就是作名詞,表示:聖徒南瓜燈的英文不是 pumpkin lanternpumpkin 不就是「南瓜」嗎?Trick or treating 不給糖就搗亂每年10月31日萬聖夜,孩子們身著嚇人或怪異的衣服,逐門逐戶按響鄰居的門鈴,索要糖果,這就是大家熟悉的
  • 你知道烘焙圈怎麼過萬聖節嗎?
    明天就是萬聖節了,在西方萬聖節的前夜,很多小孩子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裝扮成魔法師的樣子,去挨家挨戶收集糖果。玩「不給糖,就搗蛋(trick or treat)的遊戲~萬聖節已經成為了一年中最大的惡作劇日,深受年輕人喜愛~
  • 創意環創集市 | 用創意裝點孩子們的萬聖節
    後來人們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說都比蘿蔔更勝一籌,於是南瓜就成了萬聖節的寵兒,稱為「Jack-O-Lantern」。南瓜就像是萬聖節的名片,只要看到南瓜,就可以想到萬聖節。在門口掛一個裝糖果的南瓜架,裝滿糖果,迎接前來搗亂的孩子們。利用衛生紙、酸奶瓶等一切可利用的「廢物」製作一款儀式感滿滿的小裝飾,讓這個節日更有意義。
  • 用表演告訴你,孩子為什麼喜歡過萬聖節?
    萬聖節剛剛過去,小朋友們有沒有如願以償實現自己的角色呢?這個本屬於西方的節日,現如今在中國也逐漸成為了一個潮流,尤其深受孩子們的喜愛。為慶祝萬聖節的來臨,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而同時傳說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這個充滿奇幻色彩的節日為什麼這麼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呢?又有怎樣的魔力吸引著孩子們呢?
  • 當幼兒園小朋友遇上萬聖節,造型千奇百怪,孩子們已被「玩壞」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如今的幼兒園,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傳授一些基本知識的階段,更多的則是注重孩子們的智力和身心全面發展,於是越來越多的教學模式被實施起來。當幼兒園小朋友遇上萬聖節,cosplay造型萌翻網友「萬聖節」是國外的一個節日,傳統的萬聖節是11月1日,但萬聖節前一晚往往是最熱鬧的。根據節日習俗,孩子們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精靈鬼怪」形象來各家各戶地敲門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
  • 原來過萬聖節還可以學英語
    學習有關萬聖節的英語短語: Trick or tread 不招待,就使壞。 Oh, you scared me.哦,你嚇了我一跳。 What areyou afraid of?你怕什麼呢? Do yo want to go to masquerade parties?你想去參加化裝舞會嗎?
  • 孩子們的夢想與成人的現實——迪迦《萬聖節的夜晚》基蘭勃登場
    關於夢想這個詞彙,《迪迦·奧特曼》裡有過一集很貼切的描述「孩子們的夢想,是我們這個星球的寶藏。」如果不是因為生活,此時你會在幹什麼?你是否還能清楚的記得你小時候做過的那些夢?《萬聖節的夜晚》 異次元人基蘭勃 登場異次元人基蘭勃擁有歪曲空間的能力,跟亞波人、瑪扎人為同族。在每年的萬聖節,此人都會以老巫婆的身份出現給孩子們分發糖果。按照劇情裡野瑞隊員的說法,基蘭勃應該在此之前去到過世界上的很多國家,因為每年萬聖節前後世界上都會有一批孩子莫名其妙的消失。
  • 每年都過萬聖節,你還只會說trick or treat?
    雖然萬聖節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在我們年輕人中間卻很是受歡迎。這個節日的習俗和活動都特別有趣,例如小孩子上門討要糖果、參加化裝舞會等。提起萬聖節你還只會說Trick or treat? 跟著口袋君一起來學習萬聖節的口語表達和有趣的小tips吧!
  • 英國人怎麼過萬聖節?
    咬蘋果Apple-bobbing你讀過阿加莎·克裡斯蒂(Agatha Christie)的偵探小說《萬聖節前的謀殺案》嗎?如果你讀過,那麼可能會知道咬蘋果「apple-bobbing」這個很受歡迎的萬聖節活動。遊戲要求參賽者從水桶裡用嘴叼出蘋果,最先叼出蘋果的選手獲勝。
  • 教育機構給孩子過萬聖節,家長怒懟:正能量被你們敗了
    對於西方國家的節日,國內一直是備受爭議的,比如說萬聖節和聖誕節,很多人認為這兩個節日是西方的,國人不應跟風過「洋節」,我們有著自己的傳統節日,為什麼要過洋節呢?這不是助長別國的文化嗎?近日,就有學生家長因為培訓班給孩子過萬聖節而與培訓班負責人引發了爭執,有家長說正能量就是在你們身上敗掉的,應該多宣傳愛國教育。
  • 怎樣過萬聖節才有意義
    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即將到來,朋友們是否曾想過或計劃著怎樣過這個有意義的萬聖節。筆者突發靈感,特寫本篇經驗,大家可以參考參考。品嘗美食萬聖夜的重點是在餐桌上,你可以親自下廚煮上一桌好菜來招待親朋好友,特別是那些愛搗蛋的「小鬼」,也好讓他們知道你的手藝。
  • 萬聖節即將來臨 你準備好當天的實用英語口語了嗎?
    11月1日萬聖節英文:Hallowmas,南瓜是萬聖節的代表。10月31日是萬聖夜英文:Halloween,華語地區常將萬聖夜稱為萬聖節。萬聖節即將來臨,各大商場的萬聖節小展區都已經布置出來了,年輕的朋友們也躍躍欲試,要去參加萬聖節前夜的狂歡派對,年輕的父母們在為孩子準備學校的萬聖節裝備。準備過萬聖節了,你準備好當天的實用英語口語了嗎?Trick or tread不招待,就使壞。
  • 幼兒園過萬聖節 家長不知來歷
    晨報訊(記者 劉洋 王萍)這周趕上了西方的萬聖節,「過節」氣氛從購物廣場、咖啡廳瀰漫到了幼兒園,孩子們精心打扮、盛裝出席,似乎比任何一個傳統節日都過得隆重。但對於萬聖節的來歷和習俗,大多數人還是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