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寶在詩詞歌賦中成長,教你學會用聽覺給孩子進行啟蒙教育

2020-12-17 石榴姐說育兒

有一成語叫「耳濡目染」,現在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很重視對寶寶的啟蒙教育,如果從小就讓寶寶在美妙的音樂或詩詞朗讀等環境中成長,就可能激發孩子在這方面的興趣和天賦。

研究表明,人類對單純的聽覺記憶,要遠遠高於視覺記憶。比如,孩子在看電視時聽到和看到的畫面,遠不如從廣播或只有聲音的媒體上得到的記憶深刻。現在我們可以很輕易的利用各類純聲音媒體來幫助寶寶的啟蒙,像手機、智能音響、專門的兒童學習類設備等等都是啟蒙教育的工具,在各類APP中也很容易找到音頻資源。

下面推薦幾種0~5周歲的寶寶適合聽的啟蒙內容:

一、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

《三字經》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三字經》取材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可以了解常識、傳統國學和相關的歷史故事,以及故事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三字經

《百家姓》是中國主要姓氏的彙編,根據姓氏排序和聲韻編成,在讀起來琅琅上口,還能學到很多人名的姓氏。寶寶的小夥伴裡可能有不同的姓氏,這就能增加他們對文字內容的興趣。

《千字文》與上面相比,近代學者章太炎評價說,《三字經》和《百家姓》有兩個不足,即「字有重複、辭無藻採」。《千字文》在文採上獨領蒙學讀物風騷,堪稱訓蒙長詩。

二、《聲律啟蒙》和《弟子規》

《聲律啟蒙》為古時兒童學習的啟蒙讀本之一,是為了練習聲律。古人都要學習詩詞文章寫作,而且古代漢語強調押韻和音律,因此非常適合幼兒學習。不過就內容上來說,有大量的生僻字,因此我們主要以聽為主,用聽覺去感受音韻之美。

《聲律啟蒙》一東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顧名思義。內容主要是教孩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這些都對孩子幼年良好習慣和優良品質塑造有益。

三、詩詞古文

說到啟蒙教育,怎麼能少了唐詩宋詞呢?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些流傳千百年的詩詞,最早是配樂的,同樣韻律優美,同時詩詞特別是唐詩的絕句,短小精悍,聽幾次寶寶可能都會背了。這不但能提升寶寶的成就感,父母也一定會因此而開心。

唐詩 杜甫 《絕句》

四、純音樂與樂器演奏

多數父母都會給寶寶放一些兒歌,兒歌旋律歡快當然適合給寶寶聽。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兒歌輪播,你會發現新的兒歌非常少,現在能聽到的兒歌幾乎都是我們小時候聽過的,長期下來寶寶常常沒有接收到新的旋律。這時候非常推薦父母們給孩子選一些諸如鋼琴、小提琴、口琴、吉他、古箏等中外樂器的演奏,也可以播放類似班得瑞風格的純音樂。這些樂器和音樂,可以增加孩子對聲音的新鮮感,且大多數樂曲都是非常經典的曲目,這對塑造寶寶的早期音樂素養是非常有益的。

班得瑞 安妮的仙境

上面這些內容,非常推薦父母們長期讓寶寶聽,剛開始也許他們並不知道其中的含義,但這些旋律一定會在孩子的記憶裡打下深深的烙印。我自己至今還能背誦小時候聽過背過的一些好文章,也能很容易哼唱起小時候看過的電視劇主題曲,也許就是這個道理吧!

相關焦點

  • 早期數學啟蒙教育如何進行,數學啟蒙其實很簡單
    孩子的數學啟蒙教育要怎麼做?要知道數學對孩子來說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可惜現實生活中,父母常常會忽略數學的必要性,導致寶寶缺乏必要的數學啟蒙。小米的數學啟蒙是通過奶糖分給小玩偶,再看看少了多少,就這樣一點點積累,並且為了讓小米認識幾何體,嚴媽還經常和小米一起剪紙,糊出立體的正方體、圓錐體等等。
  • 新生兒取名:300個精選詩詞歌賦中的寶寶名,個個清霏有味
    中國人為寶寶取名字,講究朗朗上口、寓意深遠。取一個好名字並不是一件容易事,很多家長朋友卯足了勁,對取的名字仍然不滿意。其實取名字講究好方法,方法用對了,好的名字自然信手拈來。運用詩詞歌賦取名,就是非常好的取名方法,好在哪裡呢?詩詞歌賦是我國傳統漢文學的概稱。我國古代詩詞極富美感、氣勢雄渾、感情真摯,歌賦壯麗華美、浩大輝煌、情感自然。
  • 如何讓寶寶學會空間概念?父母巧用這3個方法啟蒙,孩子輕鬆學會
    我們來看看學齡前需要學會的空間概念,看看你家寶寶學會了嗎?學齡前孩子,需要學會哪些空間概念呢?對於學齡前小孩子來說,需要學會哪些空間概念,就是了解形狀、位置、大小等。我們來看看不同年齡的孩子,需要學會的空間知識。
  • 如何讓寶寶學會空間概念?父母巧用這3個方法啟蒙,孩子輕鬆學會
    我們來看看學齡前需要學會的空間概念,看看你家寶寶學會了嗎?學齡前孩子,需要學會哪些空間概念呢?對於學齡前小孩子來說,需要學會哪些空間概念,就是了解形狀、位置、大小等。我們來看看不同年齡的孩子,需要學會的空間知識。
  • 音樂啟蒙教育,將會給孩子的大腦發育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雖然現在爸爸媽媽們對於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視,剛開始學會說話及走路時,就各種興趣的引導培訓等,但是,其實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的成長也是非常重要的,嬰幼兒時期孩子的大腦正處於發育完善時期,除了飲食方面的注重之外,音樂啟蒙也是非常重要的,音樂啟蒙教育對於孩子大腦發育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 抓住寶寶啟蒙「敏感期」,藝術啟蒙你應該這樣做
    而孩子在1.5歲—6歲間,藝術創作能力和想像能力會處於高峰期,再結合孩子的成長敏感期 「語言敏感期(0-6歲)、感覺敏感期(0-6歲)、動作敏感期(0-6歲)、細節敏感期(1.5-4歲)、秩序敏感期(2-4歲)」進行藝術教育,會事半功倍。
  • 交了4萬多,只學會2個單詞!關於英語啟蒙有多少孩子還在被耽誤
    為什麼一定要抓住6歲前的英語啟蒙關鍵期?不少家長都有一個誤區,覺得英語啟蒙是學校的事兒,自己英語不好就去教孩子是一件幫倒忙的事兒,但信了你就錯了!盧梭曾說「教育孩子,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巧口寶寶說的課程,就很好的實現了孩子的趣味性學習。課程均採用好萊塢3D場景動畫練習,試問哪一個孩子會不喜歡看動畫片呢?
  • 你家寶寶喜歡隨著音樂節奏搖擺嗎?普通家庭可以這樣做音樂啟蒙
    研究表明,0-3歲是孩子音樂啟蒙的黃金時期,而家長則是孩子最重要的啟蒙老師。家長沒學過音樂,能為寶寶做音樂啟蒙嗎?對於0-3歲的寶寶來說,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在正式學習樂器之前,體驗是第一位的。音樂的感知應該在快樂的遊戲中進行。
  • 孩子音樂啟蒙教育,必讀文章
    所以,我們需要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要認為讓孩子學習音樂就是為了讓他掌握一門才藝,為將來成為音樂家打基礎,而是讓他在親近音樂、感知音樂的過程中產生良好的樂感和音樂鑑賞能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教育呢
  • 英語啟蒙之如何讓孩子學會「聽」
    家庭英語啟蒙中「聽」的實施策略(聽前準備工作,聽什麼,如何聽)在分享乾貨之前Rachel老師跟大家分享兩個啟蒙的實例:第一個就是我自己的例子。在兒子Calvin4歲左右開始進行啟蒙。目前八個月時間孩子已經掌握基本常識用詞彙300左右,能夠讀分級閱讀二十多本,能唱很多兒歌童謠。可以進行簡單的英語對話交流。
  • 不用驚訝,一歲半寶寶古詩詞啟蒙的方法在這
    這個過程會貫穿孩子成長始終。比如新生兒磨耳朵用純音樂或者語言交流;一歲半以後,寶寶主動想看繪本或者早教視頻。「磨耳朵」的過程使信息不斷儲藏累積在寶寶的大腦裡;因此到了語言迸發期,或者外界刺激大腦神經時,寶寶就會脫口而出。這也就是為什麼寶寶不僅能學會說話,而且會經常蹦出各種驚喜詞句的原因。
  • 性啟蒙宜早不宜晚,你是何時對寶寶進行早期性啟蒙的?
    這些孩子當中,不對孩子進行防性侵教育是主要原因,其中有48%的家長認為不知道如何進行這方面教育,32%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應該大一點再進行教育。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對孩子進行這方面教育會教壞孩子,難以啟齒。比如,你尿尿的時候不能讓女生看哦,這個是你的隱私部位。2、及早退出孩子隱私,對孩子而言,我認為三歲以後父親就不該接觸女兒的隱私部位了,給孩子洗澡,擦屁屁,換內衣等操作應該由媽媽來完成。同樣兒子的話母親也不應該做以上操作。讓孩子早點明白男生跟女生應該有的距離感。3、正確看待孩子在性懵懂期的好奇。
  • 沒有正確的漢語韻律啟蒙,你的孩子永遠學不好詩詞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詩詞曲賦更是淋漓盡致的讓大家再次領略到中國古典文學的博大精深以及漢語言文化的精美神妙,同時也掀起了一股大家對詩詞曲賦的學習熱潮。「用一句網上流行的話來說,熟悉古典文學中的名篇佳句,就能讓人在感嘆夕陽之美時脫口而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孩子的啟蒙教育需給足「五感」體驗,創意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而且,孩子的啟蒙並不需要特定的教育方式!只要給足孩子「五感」的體驗,讓他們可以自由的表達自我,就能激發孩子多元化的潛力。而對這五感的刺激,也完全可以通過生活中對聲音、氣味、光線、語言、觸感等的接觸和體驗的方式來進行。
  • 數學啟蒙如何教?父母學會這3大妙招,讓孩子喜歡上數學
    啟蒙教育是一門科學,而數字要比文字更容易吸引孩子的興趣,更好的辦法就是從數學開始教學,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引導孩子尋找「生活中的數學」數學啟蒙並非是儘早將更多的知識點灌輸給孩子,畢竟兩三歲的孩子對任何事物都有很強的興趣,他很有可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給他灌輸太多的知識點並沒有太大用處。
  • 早期詩詞教育:5萬首詩中精選311首,在家就可以陪伴孩子成長
    簡單點來說詩歌中有人生百態。如果你非要問我學習古詩有啥意義的話那麼一定是:學詩的孩子出口成章,不學詩的孩子詞彙缺乏。——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著名教育專家顧明遠教授重要提醒:孩子學習古詩,不是為了讓你人前顯擺吹噓;而是為了開闊眼界、豐富知識、陶冶情操。
  • 親子閱讀,讓孩子在書香中快樂成長
    小孫女剛六個月大,厲勵的閱讀啟蒙計劃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在專業研究的基礎上,我會根據對小孫女的觀察作出一定的調整,也會錄製一些小孫女的影像與我們的學員分享和探討。」  在厲勵看來,嬰幼兒早教的重點在於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功能、認知能力和社會情感五大領域的啟蒙和訓練,而這要從「五覺」,即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功能的充分開發開始,閱讀能力作為認知及語言能力的有機結合,更需要多管齊下。  厲勵在小孫女的嬰兒期教養中也做了相應的實踐,「嬰兒天生擁有卓越的『五覺』機能,但機能的喚醒需要足夠的外界刺激。
  • 給孩子啟蒙,我為什麼推薦《聲律啟蒙》而不是「三百千」?
    因此,今天為大家推薦一套可以唱著學的《聲律啟蒙》——《教孩子唱學聲律啟蒙》。《教孩子唱學聲律啟蒙》收錄了30個韻部,所用的字詞不僅押韻,字義都具有對仗工整之美。而且,可以說是一字千言,囊括了數百個經常出現在古詩文中的意象與典故。正如康震教授說的,融天文、地理、人物、花木、鳥獸等於一爐,內容十分豐富。
  • 優學派新品AI伴學機器人V6科學助力寶寶啟蒙教育
    本網12月26日訊 目前,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看重孩子的成長教育問題,從以前抓孩子幼兒園教育到現在緊抓孩子的啟蒙教育,早教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但是由於沒有充足的時間,又或者是缺乏系統性、科學性的早教知識,廣大家長們在如何高質量陪伴孩子的前提下,給予孩子科學快樂的啟蒙教育方面,往往感到力不從心。
  • 音樂啟蒙,讓孩子從小享受聽覺盛宴
    作者葉子,授權轉自公眾號「葉子的博客」(ID:yezi_blog)和豌豆媽媽一起關注孩子成長很早以前就想寫有關孩子音樂啟蒙的文字了,可是遲遲未動筆。孩子音樂啟蒙的提前就是對不同聲音的感知,感知高感知低,感知揚長之聲,感知緩慢之意。聽拍手的聲音,聽敲桌子的聲音,聽敲盆的聲音,每一種聲音的出現,都是孩子學習的素材。1-3歲1-3歲是孩子成長的黃金階段,孩子從以前的不會走,到現在的能走會跑。他感知音樂的形式多樣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