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街上人越來越少,工廠都搬到哪裡去了,和工廠沒有關係

2020-12-20 小松社會趣聞

深圳是國內人口外來人口最多的城市,每年人口淨增長保持在30萬以上,可為何今年走在深圳的街頭,行人熙熙攘攘,完全沒有往日的熱鬧景象,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深圳的街頭如此冷清呢?

相信來深圳時間長的網友都知道,深圳有著關內外之分,關內有福田、羅湖、南山、鹽田四個區域,主要是高檔寫字樓商業中心為主,在關內工作大部分都是白領階層;關外龍崗和寶安兩個行政片區,他們是深圳製造業的大本營,工廠工業區的所在地,佔據著深圳近三分之一的流動人口。

今年由於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深圳很多產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其中外貿業最為嚴重,很多公司無以為繼,或轉型或倒閉,可以說2020是最難的一年,希望疫情能夠儘快過去,各自的生活都能儘快步入正軌。

疫情對深圳的產業鏈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今年深圳失業者遍地都是,走在深圳的街頭,我看到很多人整天提著桶背著包在找工作,很多人來深一段時間,沒有找到工作,不得已只能轉戰其他城市或者返回老家發展!

還有一部分人是因為來到深圳多年後仍然一無所得,無奈之下只好選擇離開深圳,去到二三線城市發展,深圳的高房價一度讓人望而卻步,一般人甚至工作十年二十年都不敢奢望能夠在深圳買房,試問就這樣你還願意留在深圳嗎?

閱讀是一種習慣,分享是一種美德;更多獨家內容關注水畫江南的圈子。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

相關焦點

  • 深圳哪裡的工廠多,工廠裡的妹子多嗎?
    而在深圳的工廠,這幾年也在逐漸轉型,有些搬到了東莞、惠州一帶。但仍然留存著不少的工廠類企業。工廠好不好,進不進廠,是每個人的選擇。工廠也是職場,也是一份工作,也是光明正大的靠著勞動賺錢。而深圳哪裡的工廠多呢?富士康在深圳有兩個工廠,一個在龍華清湖新村,另一個在龍華觀瀾,兩個廠都在龍華。所以,如果是去上班的話,去龍華富士康上班是首選。
  • 深圳:進工廠的人越來越少,很多都選擇做短工,打工者該何去何從
    臨近年底,越來越多人開始陸陸續續出來找工作。原因在於大夥都想在過年的時候有點錢回家。在深圳各大招聘市場人滿為患,很多大工廠也在大量招聘普工,但是即使找工作的人很多,工廠卻依然面臨著招工難的問題。長期工一般都是十幾到20幾號才發工資,相當於壓半個月的工資。短期工很多都是日結或者周結不會壓太久,這對於打工者來說,拿在手上的錢才是自己的。第二,臨時工雖然也比較辛苦,但是工資比正式工高,並且沒有太多的要求,和各種條條框框限制,日結的錢放在自己口袋裡心裡踏實。若是壓一個月萬一老闆跑路了,或者自己不想幹了,想拿工資又扣這扣那的,所以很多人選擇做臨時的短工。
  • 深圳工廠工資越來越高,進廠工作的人卻越來越少是怎麼回事?
    按理來說,這麼高的工資所能吸引的勞動力也會越來越多,招聘方面應該是「求」大於「供」才屬正常。但是前段時間有媒體卻曝出:很多工廠招不到人,甚至直接開出7000工資也招不到幾個人的事情。大家不禁自問,深圳這是怎麼啦~難道都跑去當老闆了嗎?
  • 東莞工廠招不到工人,那些打工妹都跑去哪裡了?聽她們怎麼說
    現在的工廠是越來越難招工了,每年工廠都會出現用工荒,尤其是現在的東莞工廠,更是招工特別難。以前那些打工妹是越來越少了,不少人就想知道那些工廠的打工妹現在都跑去哪裡了。聽他們怎麼說東莞曾經是世界工廠,當年可是工廠密集,比深圳廣州的工廠都要多。不過現在東莞的工廠是越來越少了,因為很多都倒閉了。要說為何倒閉,最主要原因還是招不到人以及接不到訂單了。反正現在東莞的人氣是越來越少了,而招不到人的原因也是挺多的,那些打工妹都跑去幹其它工作去了。
  • 入職兩家工廠都搬走了,現在又失業了
    臨近年底找工作的人越來越少了,甚至有些人還提前離開深圳,回家過個早年。今年可以說是在深圳最倒黴的一年,進入兩家工廠,兩家工廠都搬走了,一家搬到了東莞,一家搬到了河南。第一家工廠是電子廠,這家工廠是在龍華三和人才市場找的,工廠不算大,有200多員工。福利還有工資各方面都還不錯,工廠還包吃住。本以為進入這家工廠就可以穩定地工作了,沒想到5月份進去,工廠在七月份就搬離了深圳。因為當時自己還在試用期,因此不跟隨工廠一起搬去東莞的也沒有賠償。所以這次的工作只做了兩個月就失業了。
  • 到處都在說招人難?年輕人不進工廠都去哪裡了?
    以前沿海城市的市區居民90%的人都是工人子弟,但是這些人已經徹底不做工人了,郊區的年輕人也鄙視做工人,就算再沒有門路,那也得在工廠找個清閒的管理職位,三心二意的混日子。一大批中小製造業如今世道不好,之所以還能勉強維持,是因為有一批60後、70後的農民工在支撐,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敢鬧,他們拼命幹活的動力是子女絕不再進廠當工人,能夠改變家族命運。
  • 實拍:廣東深圳多個工廠搬遷後,地鐵和街道人少了許多
    現在應該是今年以來最冷的天氣了,按照常理,應該比較少人騎車,多數人選擇坐地鐵和公交車才是,但現場發現地鐵的乘客越來越少了。12月16日,有網友爆料稱,網上說廣東深圳今年少了兩三百萬人,幾個月沒有回深圳,發現深圳確實感覺人少了很多,以前早上擠爆線的龍崗三號線和羅湖一號線竟然能坐到座位,車廂也不擠,街上人也不多。看樣子深圳大批實體企業搬遷或者倒閉導致很多底層工人都從深圳流失到了東莞廣州等地,或者回老家打工去了。地鐵上基本上全是年輕人,沒有見到一個老年人。
  • 沒進工廠的人都去哪裡了?去工廠不如自主創業!
    大學畢業生畢業後很尷尬,當你找工作時,你會發現,明明自己學的和本科生一樣,可好的工作都是從本科生開始的。想要招聘你的工作,高中學歷就足夠了,所以專升本畢業後會很尷尬。也有許多大專生,服從學校的安排去實習,實習結束後直接留在工廠。
  • 打工的人越來越少,鄉下也沒年輕人,人都到哪裡去了?
    現在鄉下很少年輕人已經是全國的普遍現象了,工廠天天都在喊招不到工人,而鄉下又沒有了年輕人,人去那裡了呢?如要年齡己經大於四十左右的農村人都應該有記憶,那個時候的鄉下農村,每家每戶至少有五六口人,一家生小孩最小都生兩個,而且鄉下人都在家裡種自己的田,做完農活大家就在一起聊聊家常,鄉下有老人、大人、小孩,一般的鄉村都比較熱鬧。
  • 在東莞打工的人越來越少, 以前在東莞打工的人都去哪裡了呢?
    眾所周知,東莞製造業發達,是廣東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位列「廣東四小虎」之首,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和廣東歷史文化名城。東莞市的經濟在短短的十幾年內獲得迅猛發展,制外型企業和處事型企業是起到了主導傳染的。
  • 為什麼工廠倒閉的越來越多,而外出打工的卻越來越少?原因很現實
    為什麼工廠倒閉的越來越多,而外出打工的卻越來越少?原因很現實這些年,相信很多實體行業的老闆都已經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主要是回著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去網上買東西。原本靠信息差賺錢的公司,基本上就玩不下去了。
  • 廣東深圳:沙井萬豐98工業城,好多大工廠,人沒有以前多了
    沙井萬豐98工業城 ,這裡準備改造了,這一帶都被海岸城集團收購了, 像迪能雷射 ,高景廠,天城五金廠、王氏華等這些大工廠很多人都知道,有些工廠幾千人。但是小編進去轉了一圈卻發現人寥寥無幾。工廠大門緊閉,裡面也看不到幾個人,以前到處都停滿車,找個位置停車都沒有的,現在人少了很多了。這一個王氏科技,在工業園裡邊是非常大的工廠,小編的工友就在這裡上班。工業園附近就是,商品房,按道理說這裡應該非常的繁華,在這裡的人,在這裡上班又方便,可是偏偏人是越來越少了。
  • 現在進工廠打工的人越來越少了嗎?工廠老闆透露實情,網友很不解
    第一、年輕人越來越覺得,在進入工廠工作以後,如果命運總是被領導或者相關的小老闆掌握在手中,那麼就很難讓自己獲得較高的收入,最後工作了很長時間卻得不到較高回報,反而是覺得自己應該選擇逃離工廠,大家在一線城市的工廠工作了這麼多年,所剩無幾,省吃儉用也沒有存款,回到家裡還被親朋好友所笑話,所以工廠終究不是歸宿。
  • 深圳工廠人:想要賺錢,全靠加班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進入工廠,一開始可能會有新鮮感,但是待的時間久了,就會開始感覺每天都很累,甚至睡不夠。而且工廠裡的夥食可想而知,不會好到哪裡去,宿舍裡同住的也都是一些雜七雜八的人,想要出人頭地,基本不太可能。今年21歲的阿山,就在深圳某工廠打了3年工。
  • 深圳福永橋頭社區:附近工廠搬走了,房租再便宜,也沒人租
    深圳福永橋頭社區,這裡都是外來務工人員聚集的地方,大量的出租屋分布在周圍,以前一個月300到500塊錢就可以租到很好的房子,如今隨著地鐵的開通,一些出租房並不像關內一樣,一房難求,反而有的房子租不出去,以前居住在這裡的打工仔慢慢地離開了,工廠搬走、修路導致道路堵塞這裡逐漸少人了。
  • 深圳一工業園工廠搬離,打工者也不知去向,房東:我們最倒黴
    近些年來,隨著深圳不斷發展,廠房租金和人力成本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工業區在深圳消失了,工廠無奈也只能選擇搬走,對於這種現象,在深圳已經是屢見不鮮,但是這一切似乎它也不在意,工廠搬離了可能更好,可以用來建商品住宅和高端寫字樓,利用它們來創造更多的GDP,進一步推行它騰龍換鳥的發展方針
  • 年輕人不進工廠都去哪裡了?任正非:換套薪酬模式讓員工主動幹
    以前沿海城市的市區居民90%的人都是工人子弟,但是這些人已經徹底不做工人了,郊區的年輕人也鄙視做工人,就算再沒有門路,那也得在工廠招個清閒的管理職位,三心二意的混日子。 02 農民工去了哪裡? 現在的城市子弟們靠著父輩的積累,基本上都完成了轉型,根本不可能去工廠上班,那是他們看不上的地方。 幹什麼不好呢?幹什麼都比當工人舒服還掙錢多,這是他們一致的看法。計劃經濟年代當工人的榮光,一去不復返了。
  • 深圳工廠宿舍裡的臭蟲,堪稱一輩子的噩夢,半夜在身上爬來爬去
    想必很多在深圳外打工的年輕人都可以知道,在那裡工廠車間上班對打工者而言並不是最重要的選擇,再者就是加班多少他們也不是最在乎的,他們進廠最在意的是住宿的環境的好壞,但是沒有辦法,有些工廠距離城中村比較遠,而且好多房租更是遠遠的超出他們的預算,所以根本接受不了。
  • 市政廳|深圳:要在世界工廠迎接萬眾創新,工人怎麼辦?
    演出後,有觀眾質疑主創團隊,「演員沒有在工廠打工的親身經歷,演出來的東西是否真實」;也有工人觀眾提出,是否可以去廠區演出,而被導演現場婉拒。劇末提及的「新工人」,主要以會彈吉他、會唱歌的文藝範工人為代表,並未觸及其他工人的新身份、新處境。一位來自富士康的年輕工人,在演後談中表示,自己根本算不上工人:因為以前工人被稱作「工人老大哥」廣受尊重,現在在工廠工作的這些人,連基本的尊嚴都沒有,何談受人尊重?
  • 深圳工廠搬去越南,給了工資做不出事情,虧的還是老闆!
    越來越多的工廠搬去了越南,很多人都認為越南將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還有很多電廠,水泥廠,亂七八糟的重工業廠,都是中國幫忙建,而且建到最後剋扣工程款。人家日韓只建輕工業投資少回本快,可是中國卻一直為潛在的敵人完善工業體系。網友評論:越南搞製造業我覺得沒錯,落後國家必須要走的路,無論怎樣走,第一步走的必須是製造業,韓國、臺灣、新加坡、香港等都是這樣搞的。越南第一步不搞製造業,難道讓他去搞金融業?重工業?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