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工廠倒閉的越來越多,而外出打工的卻越來越少?原因很現實
這些年,相信很多實體行業的老闆都已經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主要是回著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去網上買東西。原本靠信息差賺錢的公司,基本上就玩不下去了。正因為信息越來越透明,很多中間商的利潤越來越低。而作為工廠,必須給中間商更低的價格,讓他們掙到錢,他們才會替自己賣貨,自己才能有錢掙。
工廠讓利中間商,導致的利潤越來越低,很多人以為只不過是少賺一點而已。可是成本卻越來越高,最近的各種稅,還有環保都壓得很多中小企業喘不過氣,工廠老闆一個一個都受不了壓力破產倒閉了。很多原來很繁華的工業園,現在已經變得十分冷清,有些工業園裡面已經雜草叢生,連人影都沒幾個。總的來說,實體經濟確實是越來越蕭條,工廠倒閉的也的確是越來越多了。
按理說,工廠倒閉得越多,出來打工的人應該會比較緊張的。因為沒有工廠給他們提供工作崗位,他們找不到工作,就不會有收入。應該出現的場景是很多人來爭一個工作的。可是我們卻發現,似乎沒什麼影響。相反,出來打工的人反而越來越少了,這又是什麼原因呢?我們發現原因有三:
1、實體經濟雖然比較差,但是並不意味著其他行業一樣差,就算是網際網路行業也一樣催生了很多崗位,比如說快遞員,外賣哥,這些行業就給了原來在工廠打工的人,提供了很多新的工作,還有現在的餐飲業也十分火爆,飯店也十分需要人手。
2、有一些人,已經不願在外打工,不願看老闆的臉色行事了。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會去做一些低門檻的小生意,比如說做微商以及各種網店,這些人看似在上班,而且做得也不輕鬆,而且可能入不敷出,能夠掙到錢的真不多。但卻吸引了很大一群人投入到這些行業裡,也就為社會解決了不少的就業問題了。
3、另外現在這個社會,只要稍微能吃點苦,不用出去打工,在自己老家周邊的縣城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解決溫飽不是問題。再加上現在大部分家庭的經濟條件相對以前要好得多,很多原來打工的人,外去找工作的積極性已經消退了很多了。
總之,在多個原因的共同作用下,越來越多的打工者,不用出遠門就能夠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試想,誰還願意出遠門外出打工呢?
(註:圖片來自網絡,向作者致謝,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