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成人才懂的——格林童話裡的血腥情節

2020-12-22 魚羊秘史

《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作為世界著名的童話集,陪伴許多孩子度過了童年時光。尤其是格林童話,因為篇幅適中、情節曲折、結局美好等原因,備受兒童歡迎。

最近幾年,網上開始傳「原版格林童話」、「真實的格林童話,毀童年」等說法。這種說法越傳越熱,把故事弄得越來越離譜。即使後來有人說:所謂的「原版格林童話」其實是日本一個作家的作品,類似於同人故事,與格林童話無關。所以,《原版格林童話》不是原版《格林童話》。

其實,網上傳《原版格林童話》。說是空穴來風,並非毫無原因。

格林童話中,確實有一些使人汗毛倒豎的血腥情節。

舉個例子:在故事《杜松子樹下的故事》(也叫《檜樹》),這個故事被許多人稱為童年噩夢。一個無辜被謀殺的男孩,一個冷靜的肢解繼子屍體的繼母,一鍋屍塊煮成的肉湯,無知無覺吃得津津有味的父親……以及後來被磨石砸死的女人。

這些元素集合起來,的確會使長大後的我們毛骨悚然。可是當年的我們並沒有十分恐懼,這是為什麼呢?

兒童的想像更多是那種天馬行空式的想像。比如說你告訴他眼睛,他能想到耳朵;而成人的想像是填補式想像。比如說你告訴他一間屋子,他會腦補屋子裡的陳設。

所以,雖然格林童話裡的一些情節都比較暴力血腥,但並沒有嚇到小孩子。因為這些血腥暴力元素都是一筆帶過,沒有細節描寫。所以孩子是感受不到這些故事的可怖。

只有孩子長大了,想像方式發生了改變,回憶童話故事的時候才會注意到那些可怖的情節。大人才會說毀童年,小孩子心裡只有城堡、公主、王子還有善良的仙女。

我們只能說,童話故事真的只是給小孩子看的。說什麼毀童年?誰讓你這麼大個人看童話故事了?裝嫩!

言歸正傳,我們還是總結一下,《格林童話》中的「少兒不宜」元素吧。

酷刑:在《格林童話》中,故事總是遵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原則。壞人受到懲罰,而大boss(往往是國王)一定會用一種酷刑處死壞人。

印象最深的酷刑有:釘子桶、絞刑架

所謂釘子桶,是《牧鵝姑娘》中出現的。惡毒的侍女冒充公主,並聲稱公主是自己的陪嫁丫鬟。為了隱瞞真相,她還讓王子殺死了會說話的馬。

誰知事情的真相還是被國王知道了。國王故意在宴會上問那個侍女「欺騙國王的人要受到什麼樣的懲罰」。結果那個侍女就毫無察覺的說出了那個酷刑:應該把那個人裝到訂有長釘的桶裡,讓兩匹馬拖著桶不停地奔跑,直到那個人死去。

這個酷刑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其殘忍血腥外,還因為它充滿了歐洲風格。歐洲的酷刑依賴器具,喜歡釘子。大家可以去搜一下「鐵處女」和「尖釘搖籃」。

不得不吐槽,國王們真的很喜歡讓犯人自己選擇刑罰(雖然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

屍塊:除了杜松子樹的故事,還有一些故事中常常出現屍塊。比如被許多人稱為童年陰影的《費切爾的怪鳥》。

三姐妹依次被一個魔法師帶走,每個女孩都在和魔法師共處一段時間後得到了一串鑰匙和一個雞蛋。魔法師離開一段時間,告訴女孩除了盡頭的那個房間,任何一個房間都可以隨便進入。當然雞蛋也要一直帶走身上。

結果兩個姐姐不負劇情套路,拿著雞蛋進入禁止進入的房間。在看到裝滿了屍塊的大盆後,成功把雞蛋掉進盆子裡。

魔法師回來,看到雞蛋上的血跡,就把兩個姐姐拖到那個房間砍死,之後就被扔到了那個盆子裡。

在兩個姐姐都被殺死後,小妹被魔法師擄走了。和兩個姐姐不同,小妹把雞蛋放到了別的地方,才去了那個屋子。

結局當然是聰明勇敢的小妹取得了勝利。她假裝同意魔法師的求婚,讓魔法師給她的父母送金子。實際上讓復活的姐姐躲進裝金子的筐裡,姐姐回家告訴父母事情的原委。姐妹們最終得救。

可是那個裝滿了屍塊的盆子,還是讓人心裡發寒。

謀殺:這種情節在格林童話裡實在是太多了。

《三片蛇葉》中,公主因三片樹葉起死回生,卻失去了對丈夫的愛,在船上夥同船夫把丈夫從船上扔了下去,企圖淹死丈夫;(改為。)

《會唱歌的白骨》中,哥哥為了搶奪弟弟的功勞,殺死了弟弟,把弟弟的屍骨埋到了橋下。可是數年之後,牧羊人在橋下拾到了能唱歌的白骨。牧羊人把這跟白骨獻給了國王,國王這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隨後懲辦了惡人,厚葬了弟弟。

《金鳥》中,兩個哥哥為了搶功勞(又是個壞哥哥的故事),把弟弟推進了枯井裡。幸好小狐狸出手相救,弟弟才得以保全性命,並且回到了自己的國家。

誠然,《格林童話》中有許多故事中帶有一些比較「重口」的情節。不過這些情節一般都是很簡化、很粗略的一筆帶過。一般被嚇到的都是成年人,孩子只會關注那個美好的結局。

話說回來,孩童唯見其天真,成人能見其兇殘。或許這正是童話的奇妙之處呢。

作者:稚舒

版權聲明: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羅豫:初版《格林童話》曾「很黃很暴力」?
    《格林童話》中那些不堪入目的血腥場面在義大利童話中已不復存在。」——卡爾維諾□ 羅豫民間故事總是充滿那些在現實與幻境邊界遊走的主人公,那些若有若無的道德寓意,那些讓榮格徒弟們津津樂道的集體潛意識,那些想像奇崛的「變形」,和那些世俗生活中屢見不鮮卻為正人君子所不齒的隱秘欲望。口述民間故事真正的聽眾,想來當是不分老少的。
  • 《格林童話》原來是成年人看的!童年記憶,原來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在格林兄弟推出《格林童話》出版時,收到了許多讀者的憤怒聲討,真實的故事並非我們從小所見那樣最早期的格林童話,其實是一本徹頭徹尾的成人童話故事,妖怪類的小說是專門給成年人看的。不過在日後的再版中,那些引人注目的成人類情節就都消失了。下面挑選五個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跟大家分享一下。
  • 親悅讀丨原版格林童話「很黃很暴力」?其實是盜版日本小說惹得禍
    上期咱們了解了,很多源自民間的童謠和故事,囿於歷史的原因和認知的局限,最初的版本會帶有一定的暴力血腥等不適合兒童閱讀的內容。比如《鵝媽媽童謠》和《格林童話》中的一些童謠和故事。但是,這幾年,社會上流傳原版《格林童話》不僅恐怖血腥還涉黃 ,「很黃很暴力」。這是真的嗎?上期我們分析過,《鵝媽媽童謠》當中很多是反映當時社會黑暗現實的內容,顯得比較血腥恐怖。
  • 格林童話的「黑色」情節:道德、人倫和人性,你還敢給小朋友看?
    格林童話的「黑色」情節:道德、人倫和人性,你還敢給小朋友看?相信很多人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聽爸媽講睡前故事,童話故事總是以幸福美好的結局結尾,給很多小朋友帶來美好的童年回憶,而我們記憶最深刻的幾個童話故事集莫過於《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裡面的故事離奇又有趣,吸引了很多小朋友,格林童話的「黑色」情節:道德、人倫和人性,你還敢給小朋友看?。
  • 原版格林童話:內容敏感暴力,作者曾改動大量殘忍劇情
    最為典型的就是家喻戶曉的《格林童話》,其中膾炙人口的故事至今在人群中流傳,然而它最初的誕生卻也是源自"深淵",原版的格林童,原本內容很敏感很暴力,是一部寫給大人們的"童話",歷經一代代作者改編與刪除了大量情節後,才逐漸變成了如今的給孩子看的童話。1.
  • 詳解格林童話,內容細思極恐!這幾則童話故事,不適合學齡兒童!
    童話故事,在國外最早被稱作『Fairy Tales』,『Fairy Tales』這一詞原本的意思是『精怪故事』。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話集》,就是搜集了國外的一些民間故事並加以整理修改才推出的,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熟悉?
  • 歷史考據:《格林童話》原始版本很黃很暴力
    童話是由成人製造的/講給孩子聽的/這更像是一場欲望的謊言/竭力掩蓋欲望/但卻欲蓋彌彰  世界上只有兩種床頭讀物,一種是《PLAYBOY》,另一種就是童話。前者是做春夢的好幫手,後者也是讓孩子進入夢鄉的必要手段。  童話真的那樣純潔無暇嗎?
  • 臺出現"色情格林童話"
    臺北市「議員」接獲檢舉,在兒童書架上發現《變調的成人童話》、《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內容充滿挑逗、猥褻字眼,其中《變調的成人童話》更將「白雪公主」寫成父女間的亂倫故事,一再描述性愛畫面。臺北警局表示,將依刑法猥褻罪偵辦製造或販售的人。臺北市「議員」陳玉梅等今天(8月12日)一同召開「白雪公主與父王亂倫?
  •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原版《格林童話》可能會顛覆你對世界的想像!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童話故事都是在小時候聽的,卻能讓我們記一輩子?有人說,童話故事是為小孩而設的,故事中蘊藏著他們對這個世界該有的認知,故事的教訓也是他們一輩子也受用的道理。然而,童話故事的美麗到頭來也只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的謊言,也是成人們用來包裝真實世界的糖衣。
  • 格林童話,毀童年?
    灰姑娘與王子的愛情故事讓人感動,白雪公主的神話世界讓人嚮往,每個人的童年記憶裡都或多或少和《格林童話》有關,小紅帽、美人魚、青蛙王子,這些活靈活現的經典童話人物,陪伴了不少人度過一個個快樂的童年。不過,《格林童話》這本看似美好而浪漫的童話故事集,卻一直遭受非議。
  • 親悅讀丨格林童話陷爭議,與之齊名的安徒生童話還好嗎
    最近兩期親悅讀,咱們從網紅劇《隱秘的角落》的插曲《小白船》,談到了最早的童謠集《鵝媽媽童謠》裡的那些「恐怖童謠」和早期《格林童話》版本中的血腥暴力情節,這些都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密切相關,並且澄清了《格林童話》涉黃的傳言,那是被前些年盜版的日本小說以訛傳訛了。
  • 童話不會告訴你的事!原版給你展現真實的格林童話竟然是這樣的!
    外國兄弟推出格林童版十收到了許多讀者的聲討,最早期的格林童話其實是一本徹頭徹尾的色情暴力邪鬼怪類的小說集,專門給成人看的,不過在日後的再版中,那些引人注目的不當等情節都消失了,比如原版的真相就是,白雪公主被身為巫女的計謀所殺害,這是一般人所知道的白雪公主的故事是真正的殺人兇手並非繼母
  • 《格林童話》如何「被色情」? 剽竊版權行銷10年
    據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管理司有關人士介紹,這本書內容低俗,篡改歪曲了《格林童話》中的經典故事情節,顛覆了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灰姑娘等經典童話形象,其中色情、恐怖、殘酷等情節嚴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已違反《出版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有關規定。該書出版方日前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勒令停業整頓。  童年時那盞伴隨入眠的溫馨小燈,如何幻化成了風化場所的妖冶紅燈籠?
  • 《格林兄弟》:德國的《格林童話》,原版竟然是十八禁成人童話?
    百科全書對格林童話的介紹是這樣的:格林童話,又名兒童與家庭童話集,是由德國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國民間故事文學,《格林童話》內容廣泛,體裁多樣,除了童話外,還有民間故事、笑話、寓言等。其中故事大致分三類:一是神魔故事,例如我們很熟悉的《灰姑娘》和《白雪公主》,這些故事情節曲折、驚險奇異、變幻莫測。
  • 格林童話這麼來的?電影《格林兄弟》顛覆童話,嚇哭不少小朋友吧
    所以《鵝媽媽童謠》和《格林童話》可以說是對300年前社會的真實反應,當然是無可避免地展示了當時的黃暴、血腥和成人社會。與之對比的就是安徒生童話。《安徒生童話》最初是安徒生對他對兒時所聽過的故事進行的改寫和再創作。
  • 《格林童話》被「黑化」 美國CBS新劇毀童年?
    《格林童話》被「黑化」 美國CBS新劇毀童年?《黑色童話》人物反套路。《黑色童話》劇照。營造鬼魅氣氛。《黑色童話》通過成人化視角呈現另類童話世界。《小紅帽》及《糖果屋》都是《格林童話》裡的經典篇章,《格林童話》是由德國語言學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國民間文學,全書約有200多個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間的口頭傳說,自問世以來,在世界各地影響十分廣泛。格林兄弟以其豐富的想像、優美的語言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個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話故事。
  • 《格林童話》最初版本色情又暴力,竟跟格林兄弟的童年有關?
    一、格林兄弟只負責搜集並編整《格林童話》,而非原著這可以說是人們最常聽見關於格林兄弟的闢謠了。《格林童話》中的故事其實源自於中古以來的德國民間傳說和童話。兄弟倆在閒暇之餘走入人群、親近婦女,並將人們口述的故事以最純樸的狀態記錄下來。
  • 格林童話是黑暗遺產:多虐殺情節 藏納粹根源
    學術界關於格林童話的非議一直不斷。暴力意識、性別歧視、男權思想、反猶主義等似乎和童話相距十萬八千裡的詞彙紛紛射向格林童話這一靶心。  提起格林童話,你會首先想到什麼?小紅帽?灰姑娘?白雪公主?萵苣姑娘?
  • 色情版"格林童話"令人不恥
    近日,一篇題為「『色情版』格林童話杭州新華書店開售,內容不堪入目」的新聞報導,引起網友熱議。  原版的格林童話內容,多家出版社均有出版,給無數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而這本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不僅令人戰慄,還令人不可思議,令人不恥。
  • 新華書店一本「格林童話」 內容涉及暴力、色情
    浙江在線12月02日訊白雪公主是因為與父親亂倫,才招來王后的追殺;白雪公主逃入森林,夜夜與七個小矮人交歡;王子之所以愛上死去的公主,是因為他有戀屍癖……  如果說以上橋段是真實版的「格林童話」,你相信嗎?眼下,在新華書店的暢銷書裡放著這樣一本「格林童話」,書封言之鑿鑿地說「當下通行的格林童話竟是屢經修飾後的第7版,揭開美麗的帷幕,還原人性的真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