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少年的你》遇到學校社工,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2020-12-15 鳳凰公益

《少年的你》這部電影很真實得展現了校園欺凌帶給學生以及社會的巨大影響,胡小蝶之死、魏萊之死、陳念過失殺人、小北頂罪、陳念認罪等等,無不折射出校園欺凌的「蝴蝶效應」。

下面,我們解讀一下這重要的幾個環節。

邂逅 1 社工

胡小蝶之死。胡小蝶和女主陳念是好朋友,但是在胡小蝶被欺凌時,為了改變命運一定要考到北京去的陳念,選擇了沉默,哪怕在公安介入的時候,陳念也沒有說出真相。

後來因為陳念「多管閒事」成為了新的被欺凌的對象,剛開始座位上被潑墨水,後來被踢下樓梯,陳念選擇了報警,但是因為證據不足,沒有受到法律的懲罰。

施暴者被學校勸退,但是可以參加高考,因為這件事情,陳念的班主任被調配其他崗位。

最後陳念被報復,魏萊找了一群小混混把陳念的頭髮剪了、撕破陳念的衣服拍不雅視頻。

邂逅 2 社工

魏萊之死。魏萊之死是意外,但也不是「意外」,魏萊家境優越,但是父母教育出現了問題,對於魏萊極其嚴苛。

當魏萊來求陳念原諒的時候,魏萊對陳念說了這樣一句話:因為這件事,我爸爸已經一年沒有和我說過話了。

最後在兩個人的推攘中,魏萊被陳念不小心推倒了,魏萊滾下臺階腦袋磕碰在臺階上,死了。

邂逅 3 社工

小北頂罪。小北和陳念相遇相識算是一種緣分,一個小混混和一個學生本應該沒有交集,卻陰差陽錯走到了一起。

從剛開始的保護陳念,到後來因為經歷相似而彼此珍惜,再到最後為了那句「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替陳念頂罪。

在監獄中兩個人的供詞,折射出太多的辛酸。小北對於陳念的感情、陳念想改變現狀和內心恐懼的則扎等等。

小北,曾被媽媽拋棄;陳念,她的媽媽賣假面膜,天天被人追債。

小北和陳念的家庭,都沒有給他們安全感。

邂逅 4 社工

陳念認罪。電影的結尾是陳念回去認罪了,最後因過失殺人被判四年,而這其中是警察的用心良苦,挽救了兩個未成年的孩子。

如果小北判刑要20年起,小北出獄以後整個人生可能毀了大半,而陳念本身也是受害者過失殺人量刑小。

邂逅 5 社工

電影最後在小北和陳念一前一後出現在馬路上結束,回應了那句: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如果給電影幾個關鍵詞,我想是這幾個:高考復讀、校園欺凌、家庭教育。

僅僅一起校園欺凌事件,引發了一連串的悲劇,改變了無數人的人生軌跡。

胡小蝶之死是一個的家庭的破碎,而魏萊之死除了家庭破碎以外,還有小北和陳念人生的重大轉折。

如果,在胡小蝶被欺凌的時候,有同學願意幫一把,或者求助學校社工,結果可能就不會像電影裡面那樣的悲劇。

如果《少年的你》電影中真的有學校社工,我想陳念、魏萊、胡小蝶都可能考上理想的大學,無限綻放自己的青春。

學校社工會根據青春期青少年的特點給孩子們進行疏導,可以給胡小蝶足夠的幫助,保證胡小蝶的正常校園生活。為魏萊等做家庭關係的梳理,讓她們有一個好的家庭關係等等。

影片中悲劇的無限擴大,無疑是各方的「失守」,防止校園欺凌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

學校社工那麼重要,那到底學校社工是做什麼的呢?下面跟著汪夢佳的漫畫一起了解一下學校社工吧。

相關焦點

  • 如果能重來,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如果還能再見希望我們都能微笑著招手說你好01「倘若那天,把該說的話好好說,該體諒的不執著,如果那天我……」林俊傑在《可惜沒如果》中如是唱著,可是這世界上哪有這麼多倘若和如果。我們也犯過很多愛情裡的禁忌,可當初懵懂的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一切會導致怎樣的結局。即便面臨分手,我們還死要面子,假裝灑脫,任由愛情離去。分手後的心痛是無法欺騙自己的,它教你正視自己,原來我們最愛的,還是當初走散的那個人。總是要有一些感情要失去了才會懂,可當我們意識到的時候,結局已經擺在眼前。
  • 《我在未來等你》:如果青春能夠重來一次,會不會變得不一樣?
    《我在未來等你》:如果青春能夠重來一次,會不會變得不一樣?由李光潔、費啟鳴主演的《我在未來等你》,正在熱播中,不僅費啟鳴的演技讓人覺得驚豔,更是讓每一個人回憶自己的青春,深思一個問題:如果青春能夠重來一次,會不會變得不一樣?
  • 北侖:發揮社工專業特長 辦好「不一樣」的假日學校
    北侖:發揮社工專業特長 辦好「不一樣」的假日學校 2014-07-26 09:27:00 導讀:2014年的暑期假日學校對於高田王社區的每位社工來說有點別樣的味道,除了與往屆假日學校一樣要提前策劃好課程安排、做好學員的安全措施等工作外,每位社工還多了一項內容——利用各自所學的專業特長在自己值周期間至少為學員們上一堂課
  • 香港社工如何處理校園欺凌:受害者、欺凌者都需要幫助
    我聽一個家長說過她女兒曾經在學校被一幫女孩子往身上淋水,這件事就捅到警察局做筆錄去了。未成年人的犯罪,視其犯罪程度的輕重會受到不同的懲罰,最輕的比如普通傷人小額偷竊等,警司可以處以「警司警誡」。這是給孩子一個機會,若18歲前沒有再犯法,就不會留案底,但要接受社工輔導至少一年。
  • 同樣上學,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家長必讀
    同樣是去考察市場,不一樣的推銷員,不一樣的結局。孩子的言行受家長影響,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同樣的孩子,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如果孩子解決不了,我再幹預也不遲。結局:孩子學會協調關係,解決衝突,保護自己。
  • 致家長:同樣上學,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
    當孩子在學校磕了碰了、被小朋友欺負了、不想上學了…… 你會怎麼處理?你想過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嗎?同樣的孩子,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我會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如果孩子錯了,我會讓他主動道歉,讓他明白打人是不對的;如果是其他小朋友錯了,讓他明白寬容原諒別人的過錯是一種美德。我也會告訴孩子,當有人想打你時,可以大聲呵斥:打人是不對的,你不可以打我!也可以儘快跑走,去告訴老師。結局:孩子學會寬容,學會承擔責任,學會維護自己的權益。
  • 家庭教育:不一樣的家長,自然有不一樣的結局!很透徹
    ……你會怎麼處理?同樣是去考察市場,不一樣的推銷員,不一樣的結局。孩子的言行受家長影響,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同樣的孩子,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如果孩子解決不了,我再幹預也不遲。結局:孩子學會協調關係,解決衝突,保護自己。
  • 少年的你結局什麼意思?導演回應少年的你兩個結局說了什麼?
    監製許月珍表示電影《少年的你》是拍了兩個結局,最後的呈現並非是妥協而是團隊的態度,那另一個結局又是什麼呢》大家要不要來了解一下吧!導演回應少年的你兩個結局少年的你破6億了,這真是一個可喜可賀的消息,少年的上映至今引發的話題可謂是越來越多,從演員演技到校園暴力問題,再到少年的你細節和結局等等,少年的你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一部好片的呈現,更引發人們關注校園暴力和少年心理教育問題,但是你們知道這部影片,導演拍了兩個結局嗎?
  • ​同樣上學,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家長必讀
    當孩子在學校磕了碰了、被小朋友欺負了、不想上學了……你會怎麼處理?你想過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嗎?同樣是去考察市場,不一樣的推銷員,不一樣的結局。同樣的孩子,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我也會告訴孩子,當有人想打你時,可以大聲呵斥:打人是不對的,你不可以打我!也可以儘快跑走,去告訴老師。
  • 同樣上學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值得家長思考
    同樣的孩子,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01 當孩子意外磕碰時睿智型家長這麼認為:幾十個孩子在一起打鬧嬉戲,磕磕碰碰在所難免,就連我一人帶一個孩子都難免會磕了碰了,何況是這麼多孩子呢!這些磕磕碰碰都是孩子童年的寶貴經歷,都是孩子成長的機會。
  • 「小學·教育」同樣上學,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
    當孩子在學校磕了碰了、被小朋友欺負了、不想上學了……各位家長朋友,你會怎麼處理,你想過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嗎?同樣是去考察市場,不一樣的推銷員,不一樣的結局。孩子的言行受家長影響,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同樣的孩子,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
  •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社工,可能有什麼準備呢?
    每個人從事社工的目的可能並不完全相同,我也是如此。在下面的內容中,我會把社會工作中,對自己可能裨益和挑戰的部分,簡要的分享一些,我不確定你看到以下的信息是否會有更多的疑惑,如果有,歡迎給我Email:fromliubing@gmail.com或微信imliubing123,提出你的疑慮,我上線後會儘可能的及時回覆你。也歡迎在本文的留言區中留言。
  • 案例 學校社工煉成記:沒有社工的學校是不完整的
  • 學校社工打開工作局面四部曲 | 乾貨
    做了很多宣傳工作,卻仍然沒有服務對象主動找社工?好不容易學校同意開展小組了卻招募不到服務對象?家長面談寥寥幾句立即結束,後續的約談屢被推脫?……筆者認為,以上困惑均與社工進駐學校時未能很好的規劃自己的工作有關。作為一個外派進駐到學校的社工,要打開工作的局面,善用各種自我介紹的機會、管理好自己的專業形象、評估各方需求並選擇適切的介入策略。具體可以怎麼做呢?
  • 同樣上幼兒園,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
    當孩子在幼兒園磕了碰了、被小朋友欺負了、不想上幼兒園了…… 你會怎麼處理?你想過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嗎? 同樣上幼兒園,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 我會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如果孩子錯了,我會讓他主動道歉,讓他明白打人是不對的;如果是其他小朋友錯了,讓他明白寬容原諒別人的過錯是一種美德。我也會告訴孩子,當有人想打你時,可以大聲呵斥:打人是不對的,你不可以打我!也可以儘快跑走,去告訴老師。 結局:孩子學會寬容,學會承擔責任,學會維護自己的權益。
  • 同樣是孩子上學,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家長必讀)
    不想上學了……你會怎麼處理?你想過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嗎?同樣是去考察市場,不一樣的推銷員,不一樣的結局。同樣的孩子,不一樣的家長,不一樣的結局。,我不會告訴你必須準時上學,但我會告訴你這樣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 一個學校社工的期盼
    張潔說,老師的職責是做好教學工作,他們要備課、批改作業、教學交流……在繁重的教學工作之餘,不可能全面介入孩子的日常生活,進而影響孩子的成長。而社工不需要教學,他們的專長就是每天主動和孩子們玩在一起,跟他們交朋友,發現問題並及時解決問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對於不了解學校社工的人,張潔常常給他們講述一個故事——前一段時間,有個學生沉默寡言,孤僻離群。
  • 親愛的,如果有下輩子,你會不會還在認識我之前遇到他呢?
    雖然我知道我們沒有結局,但是我卻不後悔,因為是你,我願意,因為我愛的人只是你,即使有太多的不舍,我卻不得不放手!01自從我們的相遇開始,我就幻想過結局,可是,可是,我卻沒想到,結局居然是這樣的悲慘!雖然我們的相戀是一個錯誤,但我卻不後悔在錯誤的時間遇上了一個錯誤的女孩,那就是你!
  • 電影《少年的你》觀後你是否有不一樣的感悟?
    《少年的你》前兩天再次佔據了熱搜,兩位主演獲得了金像獎最佳男女主角的提名。周冬雨飾演的陳念性格內向,是學校裡的優等生,外表柔弱,但是內心強大的女孩想通過努力複習,考上好大學而離開小鎮,這是她高三唯一的念頭。
  • 《少年的你》有兩個結局,另一個更黑暗,陳念小北沒後續
    《少年的你》主要講述的是校園暴力的事情,兩位主演的表現都不錯,能讓人看了之後沉浸在悲傷的劇情之中。電影最後的結局是有點溫暖的,算是讓人看到了一點希望。少年的你其實有兩個結局,另一個結局是更加黑暗的那種,陳念和小北沒有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