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這部電影很真實得展現了校園欺凌帶給學生以及社會的巨大影響,胡小蝶之死、魏萊之死、陳念過失殺人、小北頂罪、陳念認罪等等,無不折射出校園欺凌的「蝴蝶效應」。
下面,我們解讀一下這重要的幾個環節。
邂逅 1 社工
胡小蝶之死。胡小蝶和女主陳念是好朋友,但是在胡小蝶被欺凌時,為了改變命運一定要考到北京去的陳念,選擇了沉默,哪怕在公安介入的時候,陳念也沒有說出真相。
後來因為陳念「多管閒事」成為了新的被欺凌的對象,剛開始座位上被潑墨水,後來被踢下樓梯,陳念選擇了報警,但是因為證據不足,沒有受到法律的懲罰。
施暴者被學校勸退,但是可以參加高考,因為這件事情,陳念的班主任被調配其他崗位。
最後陳念被報復,魏萊找了一群小混混把陳念的頭髮剪了、撕破陳念的衣服拍不雅視頻。
邂逅 2 社工
魏萊之死。魏萊之死是意外,但也不是「意外」,魏萊家境優越,但是父母教育出現了問題,對於魏萊極其嚴苛。
當魏萊來求陳念原諒的時候,魏萊對陳念說了這樣一句話:因為這件事,我爸爸已經一年沒有和我說過話了。
最後在兩個人的推攘中,魏萊被陳念不小心推倒了,魏萊滾下臺階腦袋磕碰在臺階上,死了。
邂逅 3 社工
小北頂罪。小北和陳念相遇相識算是一種緣分,一個小混混和一個學生本應該沒有交集,卻陰差陽錯走到了一起。
從剛開始的保護陳念,到後來因為經歷相似而彼此珍惜,再到最後為了那句「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替陳念頂罪。
在監獄中兩個人的供詞,折射出太多的辛酸。小北對於陳念的感情、陳念想改變現狀和內心恐懼的則扎等等。
小北,曾被媽媽拋棄;陳念,她的媽媽賣假面膜,天天被人追債。
小北和陳念的家庭,都沒有給他們安全感。
邂逅 4 社工
陳念認罪。電影的結尾是陳念回去認罪了,最後因過失殺人被判四年,而這其中是警察的用心良苦,挽救了兩個未成年的孩子。
如果小北判刑要20年起,小北出獄以後整個人生可能毀了大半,而陳念本身也是受害者過失殺人量刑小。
邂逅 5 社工
電影最後在小北和陳念一前一後出現在馬路上結束,回應了那句: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如果給電影幾個關鍵詞,我想是這幾個:高考復讀、校園欺凌、家庭教育。
僅僅一起校園欺凌事件,引發了一連串的悲劇,改變了無數人的人生軌跡。
胡小蝶之死是一個的家庭的破碎,而魏萊之死除了家庭破碎以外,還有小北和陳念人生的重大轉折。
如果,在胡小蝶被欺凌的時候,有同學願意幫一把,或者求助學校社工,結果可能就不會像電影裡面那樣的悲劇。
如果《少年的你》電影中真的有學校社工,我想陳念、魏萊、胡小蝶都可能考上理想的大學,無限綻放自己的青春。
學校社工會根據青春期青少年的特點給孩子們進行疏導,可以給胡小蝶足夠的幫助,保證胡小蝶的正常校園生活。為魏萊等做家庭關係的梳理,讓她們有一個好的家庭關係等等。
影片中悲劇的無限擴大,無疑是各方的「失守」,防止校園欺凌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
學校社工那麼重要,那到底學校社工是做什麼的呢?下面跟著汪夢佳的漫畫一起了解一下學校社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