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寂寞的紅酒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全球性戰爭。戰爭分為兩個陣營,以美蘇英中為首的同盟國和以德意日為首的軸心國。在戰爭初期,德國一路狂飆,席捲歐洲、橫掃北非、閃擊蘇聯,勢不可擋。但相比而言,德國的兩個隊友卻可以稱得上是實足的「坑貨」。由於義大利搞不定希臘坑苦了德國,讓德國不得不推遲了入侵蘇聯的時間,結果即將勝利的德軍在莫斯科郊外遭遇了嚴寒,德軍惜敗莫斯科。而日本比義大利還坑,它不去清小怪竟然直接A大龍,拉來了精英級BOSS美國導致團滅,把同伴們都坑了。那麼世界強國那麼多,為何德國要找兩個坑貨當盟友?
第一,當時世界強國主要有英、法、美、蘇、意、日、中,再加上一票諸如西班牙、瑞典、土耳其、阿根廷等次等強國,因此德國人的可選擇範圍有限。英法和德國是死敵,德國發動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找英法復仇,所以英法不可能和德國結盟;美國長期奉行孤立政策,一直怕捲入戰爭,德國自知無法和美國結盟,因此一直試圖讓美國保持中立;蘇聯和德國走的最近,二戰前兩國好的穿一條褲子,不過蘇聯是德國稱霸歐亞大陸最大的障礙,德國想稱霸歐亞就必須幹掉蘇聯,而且德國急需蘇聯的石油等資源;中國也是德國拉攏的對象,不過中國實力太弱,對於德國發動世界大戰能提供的幫助有限,此外中國曾三次婉拒德國拉攏,因此德國只得放棄。最後只剩下了義大利和日本,德國和日本、義大利結盟也是無奈的選擇。
第二,德國和義大利以及日本同為法西斯國家,具有相同的意識形態和侵略野心。此外,三國都打著反蘇反共的旗號,三國有理由有藉口走到一起。德國、義大利、日本三國結成的軸心聯盟的基礎就是三國籤訂的反共產國際協定,稱他們為法西斯聯盟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三,德國、日本、義大利三國具有較強的互補性,能為彼此提供各種支援和戰略支撐。德國的陸軍和空軍雖然厲害,但卻是旱鴨子,海軍一直被英國壓制,德國人連歐洲大陸都出不了。而日本擁有世界前三的海軍,能夠有效的彌補德國海軍的不足,此外日本陸軍和空軍實力也不錯,可以有效的牽制蘇聯和美國,對英國也能形成有效的威脅,能夠最大限度的策應德國。而義大利實力雖然弱一些,但在地中海和北非具有較強的勢力,能夠在歐洲和北非為德國提供海軍支援和前進的戰略基地,同時還能有效的保護德國側翼,所以德國選擇日本和義大利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也是符合德國國家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