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潔輸掉與AlphaGo的第二場比賽,賽後他接受採訪時,一位中國記者用英文向柯潔提問,且語速極快。在得知該提問者是中國人後柯潔表示:「如果你是中國人那你應該像中國人一樣提問。」隨後,對方對這一事件進行了說明,表示英語是他們的工作語言。對此聶衛平則表示對方不夠厚道。
聶衛平在某問答網絡上書面表示記者的做法欠妥,而且「英語是工作語言」的理論也站不住腳,其原文如下: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種叫做「儘量不麻煩人」的因素,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儘量不去給人添麻煩,儘量能做到讓大家都有面子、都很舒服,不至於都尷尬。
這次「人機大戰」賽後新聞發布會現場,我碰巧也聽到了一位中國記者用英文向柯潔提問,聲音很響,英文聽起來似乎也很流利,但別說60多歲的我聽不懂,也聽不清楚,就連20歲的柯潔在佩戴有同聲翻譯機的情況下也聽不明白,那就不是別人的問題了,肯定是那位記者有問題。你看,你本來就是想問一個問題,結果大家都聽不懂,還得重來,給柯潔和媒體記者們、同聲翻譯們增添那麼多麻煩,你這樣做首先就不夠厚道。
柯潔是年輕人,血氣方剛,直言不諱,當場就指出那位記者為何不用中文提問的問題,是啊,你明明是中國人,為何不說中國話呢?我記得「人機大戰」開幕式上,有位外國公司高層人員還用中文致辭,人家都儘量不給我們添麻煩,儘量尊重我們,你一個中國人倒好,非要炫一下你的英文,給那麼多人添麻煩,浪費大家的時間和精力。
那位記者說自己是英文頻道的,所以工作時用英文,提問不算正常的工作時間吧,難不成將提問內容也全部播出來?倘若現場沒有配備同聲翻譯,那這位記者是不是不工作了?非要主辦方找一個翻譯才開始工作?那我要是老闆的話,這樣的員工還留著幹嘛?你連什麼場合該用什麼語言都搞不清楚,還美其名為工作需要,還不如說是裝酷需要吧。這件事,對柯潔的表現要點讚,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請大膽地說出來,中國人在中國場合,必須說中文!
網友熱議:
@founder12:
給聶老鼓掌,這才叫棋聖。去年,柯潔拿到農心杯後,躍居世界第一人,柯潔還說過一句話:他打車時,和司機談圍棋,他說,他們還留在聶衛平時代。
這事向聶老致敬,也向柯潔致敬。
@說不定2016:
不管怎麼說:一個中國人用英語採訪另一個中國人,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你一個中國的英語電視頻道會有幾個身在國外的外國人看?我想這個英語電視頻道主要是為身在中國的外國人看到吧?既然如此,就應該用中文採訪播出時英語配音再配英語字母就好了。
@裝B牌凌凌漆_2:
那個記者明顯就是個洋奴,抓住機會秀他的流利英語,想必在現場他唧哩咕嚕一通流利英語,他心裡倍兒有優越感和成就感吧?和十年前我還在學校時在班上閱讀英語作文,那種鼻子翹上天、快來膜拜哥的鳥樣一樣幼稚可笑,哈哈哈哈哈
@一桶明月空山行:
這說明老聶也不過是平常人的思維,活了一把年紀,無法用老者風度化解危機情景.站在老聶的角度,國粹的話語權給了一條洋狗,很憋屈,所以,誰提洋人就來氣.咱在記者的角度,他的節目是對外播出,柯傑是代表人類而非全中國,那麼用英文很正常.老聶咋就不能為他人想想。
@真相歷史20200:
作為英文頻道,在播送新聞中,只需要在這條新聞裡面用英語呈現內容就足夠了,至於其中過程根本無所謂的,說中文,取片段,打字目就足夠了,根本不必用英文的。這麼簡單邏輯很難理解?
@非洲剛果:
如果這個新聞發布會是允許用英文提問的,那麼記者,包括中國記者用英文提問又有什麼問題呢?更何況他還是英語頻道,那就更加可以理解了。同聲翻譯要跟上。
@delder1:
其實看看半島電視臺和今日俄羅斯,目前是國際上影響力最大的非英美媒體,對俄羅斯和中東的發聲起了很好地作用。對外宣傳嘛,就是讓老外能容易理解接受,為了這個宣傳目標,採訪說英文是可取的。我們在國際上的聲音太小了,與國家實力嚴重不符,這個軟實力切實需要趕上。
@flymud:
在英文頻道,在國內採訪的記者還是要求用中文提問,比如英文頻道記者去採訪老農,一定會要求記者用中文提問,打英文字幕。有些人說什麼英語是工作語言,必須用英語提問,要麼是沒有看過英文頻道,要麼是被央視的解釋騙了。正常的英文頻道是記者中文提問,老農中文回答,附上英文字幕和英文語言說明,那個央視記者要麼是昏了頭,要麼是裝逼。
@奧斯仔:
既然英語是那個褲衩單位所謂的工作語言,那麼為什麼不直接僱傭老美或老英當記者,那多好,滿褲衩標準的倫敦音和德克薩斯音,為什麼找了一幫半路出家的土包子冒充外國銀,標準嗎?高貴嗎?能回答嗎?既然英語是工作語言,為什麼又改用中文提問,是不是違反了工作紀律和規定?是不是應該受到處罰?既然英語是工作語言,為什麼後來道歉用的是中文?自己打自己的臉嗎?你們這些洋奴是不是既要當表子又要立牌坊?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