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中國人非得學英語嗎?

2020-12-15 上海熱線教育頻道

  中國人普遍都有長期學習英語的經歷,但很少有人認真地問過為什麼要學。除了對語言本身感興趣的人之外,我們學習英語的根本原因在於:它是國際政治、經濟、科技、外交、文化、娛樂等領域使用的最主要語言。

為什麼英語成為了主要國際語言?

  簡而言之,歷史上大英帝國的全球擴張是英語成為國際語言的主要原因。二戰後美國在世界範圍內巨大的經濟、文化影響進一步鞏固了英語的國際地位。換言之,英語成為主要國際語言並不是因為它本身有什麼優勢。

  有些人認為學英語就是崇洋媚外。鑑於英語的地位是英美帝國主義橫行全球的結果,所以這些人認為學習英語就是屈服於帝國主義勢力。這種觀點目前比較普遍,只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再採取激進的意識形態語彙來表述而已。我們當然反對帝國主義,但這和學習英語完全是兩碼事。從邏輯上看,出發點錯誤並不必然意味著結果錯誤。舉個極端的例子,在現代社會裡,因為母親被姦污而出生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在人權上是完全平等的;孩子不需要對這個罪過承擔任何責任。因此,儘管英語成為全球主要溝通語言與帝國主義的不光彩歷史具有因果關係,我們卻不應該抹殺其在人類交流活動中作出的巨大貢獻。文明社會不會歧視因強姦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

  世界上的語言有成千上萬種;操不同語言的人群之間需要一種交流媒介。學者曾試圖創造一種不代表任何民族的語言充當溝通橋梁,例如世界語。這種人工語言也不可避免地受開發者母語的影響,不可能把所有語言的特色都融合起來。在推廣中存在很多問題,目前根本無法取代英語。很多「愛國主義者」渴望漢語能承擔這一任務。目前流傳的將來老外必須考『漢語託福』才能來中國的笑話就反映了這樣的心態。即使這樣的願望實現了,那時我們同樣要面對其他族群的質疑。可以說,沒有一種語言能夠獲得一致同意成為『世界語』。在這種情況下,接受現實就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歷史令人不快地選擇了英語作為這種媒介,我們也就應該承認它的現有地位。這當然不意味著我們肯定帝國主義侵略史。社會給予因強姦行為而出生的孩子平等人權並不意味著容忍強姦犯罪。否則,我們就犯了文革唯成分論那樣的荒誕錯誤。

  還有些人認為英語不過是交流「工具」而已。他們的口頭禪是「差不多就行了」、「學那麼好幹啥」。這種觀點似是而非。語言和它所代表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任何語言都是某種文化的載體。可以把英語看作實現目的的一種手段,但英語遠非「工具」那麼簡單。數學是符合工具這一定義的。不需要通過了解文化背景來學習數學,運用數學方法進行國際交流不會產生文化問題。中國數學家和美國數學家使用同一個公式並不會有理解上的差異。但是英語則不然。文化意識是學好英語的必然要求;學習英語的過程也必然是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的過程。ChairmanMao這個詞給英語世界人們的感覺和我們對『毛主席』這個詞的感覺並不一致。根據這個翻譯,他們更容易把毛澤東的職位理解為某個委員會的頭兒,而不是大權在握的超級領袖。所以現在中國國家主席翻譯為President,因為這符合英語國家的文化,容易讓他們理解。歷史上歐亞大陸民族間的文化交流是各民族普遍得以發展進步的根本原因,這和與世隔絕數千年的美洲印第安文明的極端落後形成了鮮明對比。其實多數人無非是用這個觀點來遮掩自身英語的不足,或者攻擊別人英語學得好。這種酸葡萄的做法就更加不可取了。

  有人認為英語本身就是一種先進的語言,它帶來了某些英語國家的先進文化。這是顛倒因果的錯誤。歷史上英語國家的強大國力奠定了英語的國際地位,但他們的強大並非因為英語。當初他們還普遍同時使用拉丁語。許多歷史上先進文化的語言並沒有成為國際化語言,如漢語(但漢字確實深刻影響了東亞國家)。但不可否認,中華文明曾經長期處於最先進文明的行列。從實現交流功能的角度講所有語言都是平等的。英語本身並不具備任何先進性。它成為國際語言純粹是歷史的偶然,就如同拉丁語曾經獲得類似地位一樣。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必然在某種程度上落入崇洋媚外的泥潭。有的人喜歡用「悲哀」來描繪不懂英語的人就是這種觀點的體現。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英語非常重要,所有的人都必須學習。這基本上也是中國政府多年以來的一貫態度。這種「一刀切」難免出現一些負面效果。很顯然,不是人人都需要掌握英語,例如藝術家就很可能用不著英語。懂英語的藝術家固然具備優勢,但通過英語考試等手段強迫藝術類學生學習英語則不免偏頗。藝術本身也是國際化的語言;同時藝術家也可以通過翻譯來實現必要的國際交流。其他國家很少有這類硬性規定。

對待英語的正確態度

  中國人學習英語不是因為它優於其他語言,也不是因為英語國家代表了先進文化,而僅僅是因為它是當今世界最主要的交流媒介。我們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要有文化意識,決不能簡單地把語言理解為數學那樣的工具。

  人的主觀目的各種各樣;英語是實現目的眾多手段之一。理智的態度是承認英語的現有地位和作用,然後根據個人的實際需要加以利用。換句話說,英語好沒有什麼可驕傲的;英語不好也沒有什麼可「悲哀」的。這完全取決於你的目的與你選擇的實現手段是否能很好地匹配。

  理想的情況應該是這樣——如果你熱愛英語這種語言,你可以終生執著地學習,以求日臻化境;如果僅僅出於工作需要,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學習專業詞彙、寫作技能等;如果你想在網絡上或生活中結識外國朋友,你可以重視日常交流英語;如果你確實不需要使用英語,你完全可以不學。

  ps:看到這篇文章寫得很在理,就想和大家分享,也順便思考了一下人生。回過頭去看,學生時代學習的很多東西在生活中的意義不大,但是卻一格一格填滿了青春,例如我們學習函數,生活中只要會基本算數就可以了,何況還有各種工具。我們學習文言文,生活中這麼說話被當做瘋子吧?我們學習地理,但是什麼地形氣候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何況手機還有導航呢?但為什麼我們還要學習這些呢?因為總有人在某一領域特別出色,只有真正進入這個領域才會明白其意義,學英文也是一樣,生活中沒幾個人會整天用英文交流,但真正派上用場的時候,我們會感謝自己。

 

相關焦點

  • 深度解讀英語專業
    今天來深度了解一下英語專業的一些吐槽、悲歡、無奈和理想等問題。雖然好像越來越多人吐槽並質疑英專存在的必要性。
  • 文化|深度解讀英語專業
    今天來深度了解一下英語專業的一些吐槽、悲歡、無奈和理想等問題。雖然好像越來越多人吐槽並質疑英專存在的必要性。
  • 美國專家學習抗疫經驗,李蘭娟全程漢語授課,誰說非得學英語?
    我深有感觸,這些院士是真了不起,個個會說英語,還有鍾南山院士,也會一口流利的英語,不得不說,讓人們再次刷新了對於要不要好好學英語的想法,我想很多網友和月亮姐姐一樣,看著字幕才能聽懂高福院士所講的一切內情。
  • 深度解讀英語教材 切實提升英語教學
    4樓會議室召開,龔雪梅校長、朱濤校助及全體英語教師全程參加了本次活動。我們有幸邀請到了成華區小學英語組教研員任軍軍老師做教材解讀指導。On September 17, 2020, the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 activity of the English Group of our school was held in the conference room on the 4th floor.
  • 深度水解奶粉.解讀
    1.根據水解蛋白質的不同,分為以下3種:深度水解酪蛋白配方、深度水解清蛋白配方和深度水解酪一清蛋白配方。如果寶寶是嚴重過敏,還是需要選擇水解奶粉的,至於選擇適度水解還是深度水解建議先帶寶寶到醫院做過敏測試,根據嚴重情況選擇。提醒水解奶粉特別是深度水解的配方奶粉,具有苦味,口味寶寶較不易接受,且價格相對昂貴!
  • 如何多角度深度解讀英語文本
    一、解讀文本封面、標題、插圖標題是閱讀文本的眼睛,是作者對文本內容的濃縮、提煉和概括。為了能夠發揮導讀作用,作者總是將標題寫得簡潔明了,力求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的信息,使讀者通過閱讀標題便能一目了然地了解文本,抓住中心要點。和標題一樣,封面和插圖也是讀者在閱讀之前預測文章內容的重要線索。
  • 【中國人英語退步了!!!】
    文章來源:留學雜誌我們以為中國人的英語水平這樣☟
  • 新聞眾評 | 中國人交流需要用英語嗎?
    在得知該提問者是中國人後柯潔表示:「如果你是中國人那你應該像中國人一樣提問。」隨後,對方對這一事件進行了說明,表示英語是他們的工作語言。對此聶衛平則表示對方不夠厚道。我記得「人機大戰」開幕式上,有位外國公司高層人員還用中文致辭,人家都儘量不給我們添麻煩,儘量尊重我們,你一個中國人倒好,非要炫一下你的英文,給那麼多人添麻煩,浪費大家的時間和精力。
  • 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語?不學會挨打嗎?
    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語?不學會挨打嗎?現在咱們中國越來越強大,如果咱們大部分中國人都在學英語而你不學英語;那麼咱們中國人不會挨打。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作為不學英語的你,會不會挨打可不一定。先看看咱們中國人挨打的時候:1840年至1842年的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籤訂了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而這份條約中國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並割讓香港島為英國殖民地。
  • 中考備考:英語語法的重要性解讀
    中考備考:英語語法的重要性解讀   詞彙(vocabulary)、語法(grammar)、句法(syntax)是構成英語的三個基本要素,三者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缺一不可,但是現如今有很多人現在質疑語法在英語學習中價值和作用,認為語法不在重要,可以少學或者不學語法。
  • 如果中小學不開設英語課,中國人還會學英語嗎?幾乎所剩無幾
    寫在前面:如果中小學不開設英語課,中國人還會學英語嗎?幾乎所剩無幾!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是一個「重視教育」的民族,同時又是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這兩個看似截然相反的標籤,可以出現在同一個民族的身上,事實上並不矛盾。
  • 各國英語熟練程度揭秘,學不好英語只是中國人的問題嗎?
    最近看到好多做英語教學的,都在說別人的方法學英語如何如何困難,自己的方法學英語如何如何簡單。 從他們的描述來看,似乎中國人學習英語非常困難。 事實真是如此嗎?
  • 近代中國人為何用井田制解讀社會主義
    初識社會主義思想的中國人,不約而同以中國古代井田制解讀社會主義。開此先河的是留日學生創辦的第一本雜誌《譯書彙編》。1901年1月28日出版的《譯書彙編》第二期,連載了留日學生翻譯的《近世政治史》第三章第一節「社會黨之由來」,其中有一段關於什麼是社會主義的文字,很典型地反映了當時中國人對社會主義的理解:西國學者,憫貧富之不等,而為傭工者,往往受資本家之壓制,遂有倡均貧富制恆產之說者,謂之社會主義。
  • 探尋英語閱讀的寬度與深度——我校英語組開展分層閱讀與深度閱讀課例研究
    11月25日下午,我校英語組開展了英語閱讀專題教學展示與研究。我校青年教師王妍展示了以分層閱讀為主題的研究課,桑亞雄老師展示了深度閱讀研究課。研討會由我校英語教研組長劉亞華主持,孫繼剛校長、教學副主任朱信華參加了此次研究課及研討。此次研究課在海延工作坊同步直播,延慶劉斌堡中學和八達嶺中學的老師們也參與了聽課和評課。
  • 深度丨AI領域,中國人/華人有多牛?
    創新工場AI工程院副院長王詠剛做了深度的文章數據分析,看看AI領域,中國人/華人有多牛?對人工智慧科研的推動作用到底有多大?美國白宮報告按國家統計得出中國領先世界的結論是否科學、合理?人工智慧這把火已經燒到了國家戰略層面,連美國總統和政府機構也卷了進來。上周四,歐巴馬主持白宮前沿峰會,展望美國在未來50年的發展。峰會中,白宮發布報告《國家人工智慧研究與發展策略規劃》(見原文連結)。
  • 深度解讀國家教育部《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
    近日,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將於6月1日起實施。這是面向我國英語學習者的首個英語能力全學段測評標準。
  • 為什麼中國人說英語總感覺很難聽 ?
    為什麼中國人一開口說英語就會帶著很明顯的口音,到底是因為發音習慣和美國不同還是天生自帶口音? 主頁君就來給大家好好深度分析中國人為什麼總說不好英語。 本文選自微信公眾號壹讀(微信號 yiduiread)轉載已獲得授權雷布斯糗大了。之前在小米公司首次境外發布會上,面對幾千名印度「米粉」的尖叫和掌聲,雷軍閃亮登場。
  • 我是中國人,我不想學習英語
    首先,China Daily的確不是好的英語學習材料,因為裡面很多表達是"中國特色英語"。這裡的"中國特色",指的是某些用詞、句式和內容只有中國人能順暢理解。對於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來說,這些表達非常不地道,有的甚至不知所云。
  • 2021上海春考深度解讀:控制線251分,為什麼暴降11分,反而英語分卻普遍「上漲」
    【此篇乾貨文章,約5000字,深度解讀上海春季高考這次分數的想像以及給衝刺6月高考的些許建議,此外,部分同學想要我們
  • 日網民:中國人既看得懂日本漢字又能說英語,那不是最強的嗎?
    然而,現在的日本年輕人能夠讀懂的漢字已經越來越少,對於中國人的漢字和語言能力,他們內心也是五味陳雜。 昨天,在2CH論壇上一條標題為「中國人既能看懂日本的『漢字』,又能說英語,他們這不是最強的嗎?」的帖子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