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肖晟仕 編譯】對於漢字,日本人常懷有一種複雜的情感,既覺得漢字偉大,又覺得漢字難學。在日本,「認識多少漢字」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一個人的受教育水平,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可以讀懂較多的漢字。然而,現在的日本年輕人能夠讀懂的漢字已經越來越少,對於中國人的漢字和語言能力,他們內心也是五味陳雜。
昨天,在2CH論壇上一條標題為「中國人既能看懂日本的『漢字』,又能說英語,他們這不是最強的嗎?」的帖子火了。
那麼,中國人到底能不能看懂日本的「漢字」呢?讓我們先來做個小測試。
上圖是2012年發行的日本語能力測試一級(N1)真題中的一篇閱讀理解,N1是世界範圍內日語考試最高的等級,其官方網站對於N1閱讀部分的能力要求是:
能夠閱讀有關廣泛話題的報紙社論、評論等邏輯性稍強、抽象度高的文章,理解文章的構成及內容。
能夠閱讀有關各類話題的有深度內容的讀物,理解上下文及具體的表達意圖。
讓我們來看一下這篇文章,文中用紅線劃出的是漢字較多,不懂日語的中國人看了也能知道大概意思的句子:
以前、花見をしている時——以前看花的時候
桜の花は本當にきれいな正五角形だね——櫻花是正五角形
桜の花びらには微妙な色合いや形——櫻花有微妙的形狀和顏色
科學者特有の美意識は——科學家特有的美學意識
大膽な抽象化と理想化が必要である——大膽的抽象化和理想化是必要的
実際に數學的な意味で完全な正五角形を示す花びらは少ないだろうが——實際上數學意義上完全的表示正五角形的花是少的
自然界で正五角形のような対稱性を示すためには——自然界表示正五角形的對稱性
抽象化と理想化によって自然現象は単純に整理でき——抽象化和理想化,單純地整理自然現象
普遍的な法則を見つける助けになる——對看到普遍的法則有幫助
以上是我站在不懂日語的中國人的角度,光憑句子中的漢字來理解大概意思的情況下做出的翻譯。
通過這種「大概理解」的方式,我們可以簡單推測出,文章大概是說櫻花很美,是正五角形的,以櫻花為例,通過科學的美學意識,用理想化和抽象化的方法,來從自然現象裡找到普遍的規律。
然後我再從一個懂日語的人角度來看這篇文章,其實文章的主旨和光憑漢字推測出來的主旨已經八九不離十了。
另外,在這篇文章裡,「正五角形」這個詞是需要額外注釋,讓人更容易明白這是什麼意思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人可以看懂日本漢字」,這一點似乎是不太錯的,只要文章裡漢字比較多,我們就能大概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那麼,日本人怎麼看中國人的漢字和語言能力?
首先是慣常的歪樓,他們討論起了北京人和廣東人到底能不能交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