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有一座「故宮」,它就是景福宮,它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朝鮮王朝的正宮,始建於1395年,建築風格完全仿照了中國的古建築!
因為歷史上韓國曾是中國的附屬國,這座宮殿的風格同中國的古建築非常相似,但在裝修與規模上,卻遠遠不及我們的故宮,因為按照古代的等級來講,故宮是屬於帝王的宮殿,景福宮卻僅是一座藩王的宮殿,沒有可比性,因此景福宮的規模遠沒有故宮那般恢弘,大概就是現在中國橫店影視城的大小!
這座韓國故宮命途多舛,在1910年日本吞併了朝鮮半島,從此韓國淪為了日本的殖民地,為了象徵性的鞏固自己的統治,日本人還以修復「韓國故宮」為名,將景福宮南面的殿閣全部拆除,只保留了幾座僅有象徵作用的宮殿,還將正門光化門拆除,修建了總督府!
韓國獨立後當然不會讓自己的歷史象徵留著如此大的「侮辱」,於是便在獨立後立即著手展開景福宮的重建工作。將光化門前的總督府拆除,「復活」原有的建築,搞笑的是之前的韓國政府為了「去中國化」,曾把光化門上的漢字去掉,又在2010年恢復了漢字,它這麼幹不就是多此一舉嗎?真是讓人無話可說!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歷史的原因,韓國曾有很長一段時間用的都是漢字,因此在這座韓國的故宮中全是漢字,中國人進去參觀就像是回家一般如魚得水,無需翻譯也能看得懂,而韓國人進去卻需要導遊的翻譯,不然就是一臉懵逼!
韓國人參觀自己的故宮需要翻譯,中國人進去卻像回家一樣!不知道大家對這種現象是怎麼看待的呢?快來文章下方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