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最宏偉的「故宮」,叫做景福宮,是韓國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所建立的宮殿。我們都知道,韓國的文化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曾今在古代長期以來都是中國的屬國,那個時候的國王所享受的待遇是大明藩王的待遇,而且必須按照禮制不得逾越,否則就是藐視大明皇權。因為受到中華文化比較深刻的影響,韓國非常有名的古代建築景福宮,大致按照中國古典建築的特點進行建造,而且充斥著許多漢字。
景福宮的名字是取自《詩經》當中的「君子萬年,介爾景福」,從寓意上來說是非常美好的。當時的。中華文化當時對於他們的影響是非常深厚,那個時候的人們都是直接沿用漢語、漢字。雖然被稱作是韓國的故宮,但是從它屋頂上的瓦片就能看出藩王的待遇。明朝紫禁城的房頂的瓦用的是黃色象徵著皇權的瓦片,而藩王就只能享受玄青色的瓦片。
現在這座輝煌的宮殿坐落在首爾市的中心,熟悉韓國古裝劇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韓國古代的宮殿建築並沒有很大,反而看上去更加節儉,精緻。當然與故宮是不可能相提並論,僅僅只是客觀的去闡述它的一些特點。宮殿佔地約40多萬平方米,在寸土寸金的首爾,這樣的建築群是非常難得的。
景福殿建成之後經歷了三次不幸,在被毀壞之後,又重建。不得不提的是韓國在修復這個建築的時候完全的尊重傳統,按照最原始的樣子進行了修復,當我們進入到其中,會發現隨處可見的繁體字,會產生一種親切感。也有人覺得是否要把建築之中的漢字改成韓文,因為許多韓國在進入這所古建築的時候,對於那些牌匾上面的漢字都不認識,需要導遊進行講解,而導遊進行講解的勢必又會牽扯進去大量的中華文化。韓國人聽完後可能也是一知半解。
從古典建築的角度去解讀景福宮,會發現隨處可見的鬥拱和飛簷,這都是中國古典建築的結晶,在缺少水泥和鋼筋的時代,古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建立起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宏偉建築。故宮有故宮的美,景福宮也有它自己的美。依山傍水,在乎山水之間,在快節奏的首爾這裡反而是寧靜悠閒的體現。如同一塊鑲嵌在首爾的美麗寶石,為世人彰顯那個時代人們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