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故宮」全是中文,韓國人參觀需導遊翻譯,中國人進去像回家

2020-12-25 百家號

一個國家的宮殿、博物館是這個國家的前世今生,能反應這個國家的歷史、古典文化和興亡衰落。因此,當我們去別的國家旅遊的時候,最好的了解這個國家的方法就是參觀它的宮殿和博物館。

紫禁城也叫做故宮,是明清時期皇帝處理朝政和生活的地方,由明成祖朱棣修建,如今已經成為了首都北京的著名標籤,也是一處著名的旅遊景點。韓國故宮名叫景福宮,是以前的朝鮮半島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統一王朝的皇宮,比我們的北京故宮歷史還要早十一年,但名氣遠遠比不上我們的北京故宮。

以前的時候,朝鮮是我們的附屬國,受中原文化影響很深。景福宮的建築布局也是仿照的明朝宮殿的樣式。當然建築規格和面積就要小得多了,韓國景福宮佔地差不多四十一萬平方米,面積只有北京故宮的一半大。

當時的朝鮮作為明朝的藩屬國,國王的登基就和明朝的親王差不多。古人非常看重長幼有序、等級森嚴。所以在修建景福宮的時候,只有參照親王宮殿的樣式修建,不敢用明朝天子用的黃色琉璃瓦,僅僅塗了丹青色。

那個時候的朝鮮還沒有自己的文字,現在我們看到的韓國很多方塊、圓圈的文字使用時間非常短。就算當時有自己的文字,也沒有推廣使用,因為在他們眼中,只有中國漢字才是最好最優美的。他們非常推崇我們的漢字書法,以能寫漢字、說漢語為榮。在古朝鮮,只有上層人物才能學漢字。景福宮的名字就來自《詩經》中的「君子萬年,介爾景福」。

景福宮經過多次戰亂,多次被毀。現在的景福宮是1865年修建的,到2010年又對景福宮進行了修繕。有意思的是,景福宮裡面的大部分文字都是漢字。牌匾、題詞、對聯、注釋說明等等都是漢字。經過去漢化的韓國,現在的韓國人已經有很少會說漢語寫漢字的了,所以他們進去參觀基本都看不懂。自己的傳統文化還需要翻譯,這就很尷尬了。

韓國人進韓國「故宮」景福宮參觀,還需要會中文的導遊翻譯給他們聽。而我們中國人進去,就會對裡面的建築和文字非常熟悉,就像回家一樣。因為這裡面全是濃濃的中國風。

韓國「故宮」全是中文,韓國人參觀需導遊翻譯,中國人進去像回家。我們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讓中華文化屹立全世界。

相關焦點

  • 韓國的故宮全是漢字,中國人參觀如魚得水,韓國人卻需要翻譯
    在韓國有一座「故宮」,它就是景福宮,它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朝鮮王朝的正宮,始建於1395年,建築風格完全仿照了中國的古建築!因為歷史上韓國曾是中國的附屬國,這座宮殿的風格同中國的古建築非常相似,但在裝修與規模上,卻遠遠不及我們的故宮,因為按照古代的等級來講,故宮是屬於帝王的宮殿,景福宮卻僅是一座藩王的宮殿,沒有可比性,因此景福宮的規模遠沒有故宮那般恢弘,大概就是現在中國橫店影視城的大小!
  • 韓國故宮,中國人進去有種遊覽中國宮殿的感覺,韓國人卻需要翻譯
    中國北京是我們的首都,也是我們的古都,歷朝歷代有許多的皇帝把這裡設為都城,並且在這裡修建皇宮,所以在北京有許多的歷史遺蹟,有很多的古建築,在這些當中比較出名的要屬故宮了,他是我們國家以前的明朝和清朝兩個時期的宮殿,是那些我皇室貴族居住生活工作的地方。是我們古代建築的一個精華之地,那你知道韓國的故宮是哪裡嗎?
  • 令韓國人尷尬的「故宮」裡面全是中文,韓國人還得需要中國人翻譯
    令韓國人尷尬的「故宮」裡面全是中文,韓國人還得需要中國人翻譯比如說我們的鄰國泰國,日本,韓國等。今天小編就向大家來介紹一下這一個令韓國人十分尷尬的故宮。古時候皇上住過的宮殿,我們都叫做皇宮,而最著名的便是坐落在我們國家首都的故宮,但很少人知道在韓國其實也有一座故宮的他叫做景福宮。這是朝鮮半島上最後一個統一朝鮮王朝的宮殿,這一座宮殿現在就在韓國的首都首爾,也就是古時候的漢城。
  • 韓國故宮,中國人進去有種親切的感覺,韓國人進去卻需要翻譯
    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有著許多歷史遺蹟,其中,最為知名的莫過於遠近聞名的故宮了。大家也都知道,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宮,是那些皇帝妃子們居住的地方。當然,故宮並不是只屬我國,像是韓國,也是有著故宮的。可你知道嗎?
  • 韓國的「故宮」,韓國人進去需要中國人翻譯,遭到日本的多次破壞
    韓國的「故宮」,韓國人進去需要中國人翻譯,遭到日本的多次破壞我們國家的故宮經歷了明清兩朝,這裡也有著數百年的歷史了,這也是我國歷史上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宮殿,這裡每年更是會有不計其數的遊客慕名而來。在韓國也有著一座「故宮」, 這裡原名叫做景福宮,不過它有著「韓國故宮」的稱號。這裡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王朝朝鮮王朝的宮殿,這座宮殿位於當時這個王朝的首都漢城,也就是現在的韓國首爾。曾經這裡是朝鮮王朝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這座宮殿始建於600多年前,也就是在我國的明朝時期,當時這裡還是大明王朝的附屬國。
  • 韓國的「故宮」全是中文,韓國人進去需要中國人幫忙翻譯
    韓國是我們最熟悉的一個周邊國家,這裡有很多與中國相似的文化,甚至他們還會將我們的一些東西拿去申遺,就像我們小時候有的孩子會將我們的玩具拿走然後表明主人是他一樣,但是孰是孰非我們心中都是有數的。雖然他們號稱與我們不一樣,但是其實在他們的國家裡面還是有很多的中國文化的影子的。
  • 韓國故宮竟全是中文?韓國人還得需要中國人翻譯,令人哭笑不得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大國,古代我國有很多附屬國,其中韓國就是一個。韓國的故宮全部是中文!韓國人還需要中國人的翻譯,讓人笑哭。韓國、政治、經濟文化都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當時韓國沒有自己的文化,文字也是我國的漢字,更不用說建築了。我國有一座故宮,韓國也有一座紫禁城,韓國這座小故宮在明朝建立時被稱為景福宮,這座皇宮也是朝鮮歷史上最後一座由統一王朝建造的皇宮。
  • 韓國也有一座「故宮」,並且裡面全都是中文,韓國人進去需要翻譯
    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人會選擇去日本、韓國、泰國、越南等周邊的國家旅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韓國旅行?如果去過韓國旅行的話,可能都知道韓國有一個景福宮,它也被稱作韓國的「故宮」。這座景福宮,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的朝鮮王朝的宮殿,在當時是位於國都漢城,現在也就是韓國的首爾。
  • 中國人到韓國根本不願意去的景點,韓國人卻很喜歡,只因太像故宮
    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僅僅滿足於在國內旅遊了,更多的人會選擇去韓國旅遊。但是在韓國有一個景點中國人根本不願意去,韓國人卻很喜歡。這個地方,就是景福宮,因為景福宮特別的像故宮。所以如果再去韓國,看一眼特別像中國故宮的建築物,那實在是太沒有意義了。
  • 韓國最宏偉的「故宮」,裡面充斥著漢字,韓國遊客需要導遊翻譯
    韓國最宏偉的「故宮」,叫做景福宮,是韓國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所建立的宮殿。我們都知道,韓國的文化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雖然被稱作是韓國的故宮,但是從它屋頂上的瓦片就能看出藩王的待遇。明朝紫禁城的房頂的瓦用的是黃色象徵著皇權的瓦片,而藩王就只能享受玄青色的瓦片。現在這座輝煌的宮殿坐落在首爾市的中心,熟悉韓國古裝劇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韓國古代的宮殿建築並沒有很大,反而看上去更加節儉,精緻。
  • 韓國一座宮殿,比北京故宮早建11年,世界知名度卻比故宮低
    韓國一座宮殿,比北京故宮早建11年,世界知名度卻比故宮低很多去韓國旅遊的驢友,首選打卡地一定是濟州島,要不就是江原道,但是韓國作為中華文明圈內的國家,在它的首都首爾,就存在這麼一個在韓國人心中非常重要的景點,它便是韓國的故宮景福宮
  • 為什麼韓國人的名字翻譯成中文依然讓人感覺那麼韓國範?
    韓國人的姓,跟越南的京族,國內的苗族畲族等民族一樣,是在漢族影響下建立起來的姓氏制度,所以,他們採用的實際上是漢姓,並且用漢字表示,所以,韓國人的姓不是按朝鮮語讀音翻譯過來的,而是他們本身就這樣姓的,寫也本是這樣寫,現在的韓語字母只使用了100年,之前韓國人的姓都是漢字寫的。由於韓國的漢字是保持了比較古老的漢語讀音,所以,他們的實際讀音跟我們的普通話有所不同。
  • 鮮為人知的韓國故宮,韓國規模最大的宮殿,為何裡面牌匾都是漢字
    故宮現在是我們中國最重要的博物館,裡面的文物琳琅滿目,囊括了明清兩代的文化,對於我國來說有很大的歷史價值。現在已經成為一處景點,很多的外國人慕名而來,都想一度中國皇室的風採。其實不只是中國有故宮,在其他的國家也有故宮,但是名氣都不大,例如韓國。
  • 越南姑娘評價各國遊客:日本人講禮貌,韓國人挑剔,中國人兩個字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如今的中國人生活得越來越好了,不管是生活水平還是生活質量都有所提高,人們的腰包也越來越鼓。大多數的中國人思想不再那麼封閉,大家都不想自己的一生都在碌碌無為的為工作拼搏著,只要有空閒時間基本都會選擇出門旅遊。
  • 美國網友熱議:日本人看起來像中國人、蒙古人還是韓國人?
    美國網友熱議:日本人看起來像中國人、蒙古人還是韓國人?正文翻譯:Do Japanese people think they look like Chinese/Korean people or more close to Mongolian people?日本人看起來像中國人、蒙古人還是韓國人?
  • 韓國人不解:為何中國人沒學過韓語,卻還能看懂我們的「偽中文」
    華夏傳承至今,經過了幾千年的文化更替,從夏商周開始,最能凸顯中國人的精神財富就是漢字。從最初的甲骨文開始,直至如今的簡體字,其中經過了漫長的發展,然而漢字文化的發展並不只是豐富了中國,也影響著中國周邊幾個國家,像是韓國,日本等。
  • 韓國人對中國有什麼看法?韓國網友:中國人說話很響
    原文和評論已翻譯!標題:韓國人對中國有什麼看法?下文是Quora網友的精選評論(原文已翻譯):Jay Lee,住在韓國蔚山對中國的情緒很複雜。我們沒有一個體面的文化,但並不像他們如此成功地保存他們的文化。日本在這個問題上做得最好。是的,我們知道有些人看韓劇,聽音樂,但是我們感到自豪嗎?不,韓國流行文化這些日子都是狗屎,既奇怪又傷心,他們喜歡那個狗屎。我們不希望我們的孩子們觀看和聽這些。
  • 韓國故宮長這樣,最好看的並非如此,這韓服美的有些過分了!
    只要看過韓國宮廷劇的人,可能都對景福宮有一定的情節與情懷。也是如此。我們首先來到的是青瓦臺,從青瓦臺到景福宮還是很近的。景福宮的地位和我們的紫禁城故宮的地位差不多,但是裡面沒有故宮那麼大,那麼其實宏偉。參觀完景福宮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樸素,樸實,典雅。所以感覺非常清幽,但是由於面積不大,不會個人空曠的感覺。來到這裡可以充分了解韓國的歷史。
  • "祝賀中國隊本屆出線"--韓國人鄭夢準特意學中文
    作為國際足聯的副主席,韓國人鄭夢準無疑成了中國隊和阿曼隊這場比賽的觀眾中最惹人注目的一位嘉賓。賽後,從主席臺走出來的鄭夢準,和億萬中國人一樣,臉上掛著滿意的笑容。他用特意學會的一句中文表達了對中國足球的美好祝願:「祝賀中國隊本屆出線。」  鄭夢準這次是陪同韓國前總理李洪九,率領韓國議員代表團於7日中午才趕到瀋陽。
  • 奇葩男女手機裝翻譯軟體冒充韓國人談戀愛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用這句話來形容20歲的李玲和38歲的劉強,再合適不過。這兩個人將自己偽裝成韓國人,在微信上談戀愛,最後談崩了,還得由民警來幫助他們拆穿彼此。這樣的奇葩事,就發生在前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