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傳承至今,經過了幾千年的文化更替,從夏商周開始,最能凸顯中國人的精神財富就是漢字。從最初的甲骨文開始,直至如今的簡體字,其中經過了漫長的發展,然而漢字文化的發展並不只是豐富了中國,也影響著中國周邊幾個國家,像是韓國,日本等。
喜歡看韓國電視劇的小夥伴們會發現,即使其中很多我們看不懂的文字,但也能猜到大致的意思。韓國人對此很是不解:為何中國人沒學過韓語,卻還能看懂我們的「偽中文」。其實其中的原因很簡單。
不少前往韓國觀光的遊客會發現,韓國當地不少景點的坐標名稱,還有很多韓國人的名字,大部分中國人都能猜出其中表達的意思。其中的原因除了受到韓劇的影響外,更是因為語言文化上的相似度。
然而韓國人對此很疑惑,中國人對此表示到,我們也許不一定會寫韓語,但是猜還是能猜得出來這些字表達的意思,所以對於他們的「偽中文」自然也就能夠認識。由於韓文的意思會有很多,就連當地有些人都會曲解其中的意思,所以韓國還會使用中文去註明其中的意思。
之所以會出現如今這種狀況,就是因為古時曾經是中國的附屬國,當時韓國的標準語言就是漢語,而隨著時代的更替,造就如今韓文的出現。但畢竟還是從中國漢字所繁衍出來的,自然會有其形,也難怪中國人會認出來了。
只不過令韓國人意外的是,沒想到中國人居然能夠認出來,其實對於中國人來說,認不出來才是不應該的,因為這本身就是從中國傳出去的東西,如果自己都認不出來,那才可笑。對此,各位小夥伴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