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認為孔子是中國人 無人主張朝鮮族發明漢字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櫻花源自韓國?李白是韓國人?端午節是韓國的遺產?

  細數「思密達」那些亂人眼的真真假假

  巴黎貝甜、Teenie Weenie這些歐洲品牌高大上啊……

  慢慢!這些都是韓國品牌

  巴黎貝甜(PARIS BAGUETTE)的法棍麵包雖正宗,但的確是韓國人造的,類似的品牌還有烘焙品牌多樂之日(Tous Les Jours)。不要被法語的名字欺騙,聽聽店內韓國流行歌曲。看下品牌代言——全智賢和金秀賢,韓流已悄然走進你的碗。

  韓國本土的咖啡店品牌比星巴克生意好,在北京、上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出入Coffee Bene(咖啡陪你),盆栽花草綠意纏繞,MAAN COFFEE(漫咖啡)北歐原木風,慢節奏融合浪漫。

  出口導向型的韓國經濟,成功輸出了一批不為人覺察的西式品牌,更甭提妹子們趨之若鶩的化妝品牌了。便宜好用的innisfree(悅詩風吟), TONYMOLY(魔法森林),既面向歐美,又有著音意又美且萌的中國名字。

  不要以為Scofield和Teenie Weenie 這些是英國大牌,他們同樣是韓國面向海外市場的品牌。不像中國商場裡隨處可見的韓國品牌,價格奇高(款式差一季),這些品牌並不被韓國人所熟知。

  華盛頓的櫻花是韓國送的……

  慢慢!櫻花的發源地在中國

  櫻花是日本國花,對櫻花的起源,韓日中三國近日吵得熱鬧,連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櫻花到底是韓國還是日本送的,也起了爭議。

  有韓媒稱,日本櫻花中最著名品種染井吉野的原產地是濟州島,同時賞櫻也是韓國文化。對此,中國櫻花產業協會執行主席何宗儒稱,日韓雙方都沒有「資格」,「我們並不是要和日本與韓國打嘴仗,而是要陳述一個事實,很多史料證實櫻花發源地就在中國。」

  其實,韓國和日本爭論的並不是櫻花的起源,而是日本最著名的染井吉野櫻花的起源。

  若要說到櫻花這個品種的起源,何宗儒說,據日本權威的櫻花專著《櫻大鑑》記載,櫻花原於中國,日本櫻花最早是從中國的喜馬拉雅山脈地域傳過去的,時間在唐朝。

  櫻花源自韓國?李白是韓國人?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愚人節不騙人,早報為你逐一道來以上這些韓國人造的真真假假。

  端午節被搶去成了韓國的遺產……

  慢慢!韓國的端午和中國的端午

  是兩個概念

  還記得2005年,當小編還是高中生時,驚聞端午節被韓國人搶去、提前在聯合國「註冊」,在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認為韓國人搶了我們的節日。後來學了韓語,了解到,其實,韓國的端午和中國的端午並非一個概念。

  2005年11月25日,韓國的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在這裡做下科普,端午祭只是韓國江陵地區的祭祀活動,並不是節日,祭祀期間則是各種巫法典禮,假面舞、農樂表演等,而韓國人過端午並不像中國人一樣,他們不吃粽子,也不祭奠屈原。

  比起端午在韓國的小眾,中秋節和春節在韓國傳統習俗中有著較重要的地位,是公休假,也有類似於中國春運期間的「民族大移動」。

  李白和孔子是韓國人……

  慢慢!韓國官方稱不要把

  個人的觀點當成普遍立場

  自從十年前端午被韓國「搶」去申遺之後,中國的民間就有了「神馬都是韓國」種種神邏輯的多版本流傳。但記者在韓國同韓國人聊天后發現,絕大多數韓國人表示:李白、孔子,當然都是中國人了!沒聽說過是韓國人啊。

  2010年,中國一些媒體刊登了關於韓國首爾大學歷史系金秉德教授主張「中國詩人李白是韓國人」的報導。後經韓方核實,韓國首爾大學根本就沒有叫金秉德的教授……(原來是則假消息)。

  韓國駐華使館還發表書面聲明指出,其他類似「中國文化被韓國」的諸多報導,事後經查明大部分內容均無事實依據。許多報導是把某個人的觀點當成韓國國民的普遍立場,扭曲事實真相進行炒作。

  聲明還說,一些媒體刊載關於「韓國首爾大學歷史系樸正秀教授稱『朝鮮族發明了漢字』,並主張將漢字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內容。」,以及有關於「孔子、西施等是韓國人」的報導,均為不實報導。而經韓方確認,韓國首爾大學既沒有叫樸正秀的教授,也沒有人主張「朝鮮族發明了漢字」。

  看來,被韓國蒙蔽的品牌有,但「被韓國」的傳統文化其實是「一枝兩葉」,歷史名人嘛,韓國人說:是你們中國人呀。   據新華國際

相關焦點

  • 韓學者稱韓國人發明漢字 提出為漢字申遺(圖)
    中韓傳統文化之爭1 漢字之爭  開篇語  近年來,韓國開展了一連串爭奪中華文化的舉措:向聯合國申報「活字印刷術」是韓國發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明就裡,竟同意了;搶註江陵端午祭為韓國文化遺產,也成功了;論證孔子是韓國人,美女西施,神醫李時珍也早被劃入「韓國籍
  • 漢字是韓國人發明的嗎?有什麼歷史依據?韓國人真的說過這樣的話嗎?
    (韓國人認為活字印刷術是韓國人發明的,證據就是這部《直指心體要節》的佛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屬活字本,這部佛教也確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屬活字本,可能有更古老的,但目前還未發現。)今天我們來重點說說漢字是韓國人發明的這個言論。韓國最近幾年以來,出現了漢字恢復運動的熱潮,在漢字恢復運動中,韓國人要解決一個非常重大的理論問題,那就是漢字是外語,還是國文的問題?如果漢字是外語的話,那麼恢復漢字就缺少合理性,而一旦認為漢字是國文的話,那麼恢復漢字就是合情合理的。
  • 韓國人認為韓文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字,欲挑戰漢字的權威
    長期以來,在韓國一直流行「韓文優越論」的觀點,韓國人認為韓文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字,甚至還在全世界推廣韓文,想要挑戰漢字和拉丁字母在世界上的地位。在當今世界有一些地方的少數族群,至今沒有自己的文字,韓國人一直想在這些地方推廣韓文。
  • 韓國人看清楚了,中國人為什麼比你們牛-轉
    中國人常常一時語塞,說不出話。我想請問韓國人,你們除了三星,現代,LG,還有什麼?這幾個企業產值佔你們韓國總產值的大半,幹掉這幾個公司,韓國就完蛋了,其他的呢?我們中國有什麼?  10、我們的中國菜全世界流行,幾乎全世界每個國家都是,我們中國人去任何一個國家都能輕易的吃到你們認為「油膩的」中國菜。    你們韓國菜呢? 在哪裡?    而且,在韓國飲食中,最貴的要數中國菜和日本生魚片,韓國哪裡有自己的獨特飲食文化???中國古代楊貴妃喜歡吃的荔枝,韓國人見都沒見過!!
  • 韓國人是不是中國人的後裔?關於韓國人的起源問題
    朝鮮族在朝鮮稱為朝鮮民族(조선민족),在韓國稱為韓民族(한민족),國際社會通稱「Korean」,Korean實際上來自於「高麗」一詞的音譯。朝鮮族主要分布在朝鮮半島及臨近的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等地區,是朝鮮和韓國的主體民族,兩國共有7000多萬人口的朝鮮族人。此外,中國和美國還各有200萬朝鮮族人。
  • 韓國人糾結:漢字人名地名該怎麼念
    韓國益山高鐵站「益山驛」幾個漢字,在夜幕下顯得格外明亮。筆者心情大好:「你好,益山!」原本醉倒在地的金教授頓時坐起,用磕磕絆絆的漢語說:「益山不能讀『益山』,要讀『Iksan』。」一個發音居然能讓金教授這麼敏感。這一幕其實提示了一個問題:韓國人希望中國人用漢字的韓國發音來念他們的人名和地名。
  • 韓國人的糾結:漢字人名地名該怎麼念
    韓國益山高鐵站「益山驛」幾個漢字,在夜幕下顯得格外明亮。筆者心情大好:「你好,益山!」原本醉倒在地的金教授頓時坐起,用磕磕絆絆的漢語說:「益山不能讀『益山』,要讀『Iksan』。」一個發音居然能讓金教授這麼敏感。這一幕其實提示了一個問題:韓國人希望中國人用漢字的韓國發音來念他們的人名和地名。
  • 已經廢除了漢字的韓國人,為什麼又在身份證上保留漢字呢
    韓國的小朋友們的確不太靠譜,常常自詡為文明古國,各路專家還論證出許多中國的歷史名人以及重要發明和活動都出自於韓國,有些居然還申遺成功。所以,文字,當然再也不能使用別人家的了,那不是有失臉面嗎!可是,韓國人身份證上又為什麼要保留漢字呢?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是不是有一點小驕傲呢?反正我是有一點的。
  • 韓國人起名為什麼用漢字?
    姓名這個東西不是中國獨有的,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種大同小異的現象,而我們國家臨近的許多國家也對姓氏名字十分看重,特別是近幾年經濟發展起來之後的韓國,更是因為起名問題弄出了一起起矛盾,讓我們這些外圍人士看不懂,其中最為複雜的就是韓國人的起名傳統了,說起來他們算是外國人,可是起名字卻用的是我們中國的漢字
  • 韓國「廢漢字」72年了,現在卻拿漢字「申遺」?聯合國直接拒絕
    韓國文化在許多方面都和中國有關聯,而由於他們太想要否認中國文化對他們的影響,所以經常會做出一些事情否認本國文化是受中國文化影響,比如這些年,韓國屢屢認為中國文化是來自韓國的。先是把端午節拿去申遺,後來又有明星在節目中說中國的古琴,中醫都是源於韓國,民間更有聲音說西施,李時珍,孔子等著名人物的家鄉是韓國,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讓中國人民吐槽,韓國人估計認為火星都是屬於他們的。
  • 韓國人說再也不用漢字!結果如此難堪。。
    世宗大王朝鮮光復以前,中國人去朝鮮半島幾乎就感覺不到是出國,畢竟都用的是漢字,雖然朝鮮族也有本民族的一些文字,但是官方還是以漢字為主。然而朝鮮光復以後,為了彰顯本民族的主權和民族的獨立性,朝鮮首先開展去漢化運動。當然,朝鮮的去漢化行為源於強烈的民族自卑產生的民族主義思想。
  • 廢除漢字50年,韓國人過春節寫春聯,為何依然用漢字?
    廢除漢字50年,韓國人過春節寫春聯,為何依然用漢字?受華夏文明的影響,東南亞諸國,也都保留了過春節的習俗。中國人的春節是農曆除夕開始的,貼春聯、放鞭炮、穿新衣、走親戚,好不熱鬧喜慶。與我們相鄰的韓國,至今也保留了過春節的習俗,只是,他們的春節並不是農曆除夕,而是選擇在「立春」這天。
  • 韓國人熱議:韓國人後悔拋棄漢字嗎?
    儘管我非常熱愛漢語,但我也不認為漢語應該成為韓國人的學術要求。原因很簡單:他們應該做對他們方便的事情。我每天都用韓文給我妻子寫東西,而且打字速度快得多因為我不用選字諺文是非常巧妙和高效的。不管別人說什麼,只要需要使用它,它就會被使用。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有漢字?
    關於這個問題,韓國人也是被逼的,他們不得不在身份證上加漢字。說到韓國人身份證上的漢字,就不得不吐槽一下韓語,韓語和別的語系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是類似拼音的文字——表音字。韓國人面臨的問題同樣如此。所以,為了區分姓名,韓國選擇在身份證上加上中文,來區分人名。韓語起源於兩千五百年前。朝鮮王朝世宗當政時,下令創造庶民也能使用的簡單易學的表音字,於是韓語出現了。儘管有了自己的語言文字,朝鮮地區的統治階級仍然使用漢字來進行交流,在朝鮮地區的古代史書及書信上,幾乎都有漢字的身影。
  • 韓國的故宮全是漢字,中國人參觀如魚得水,韓國人卻需要翻譯
    將光化門前的總督府拆除,「復活」原有的建築,搞笑的是之前的韓國政府為了「去中國化」,曾把光化門上的漢字去掉,又在2010年恢復了漢字,它這麼幹不就是多此一舉嗎?真是讓人無話可說!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歷史的原因,韓國曾有很長一段時間用的都是漢字,因此在這座韓國的故宮中全是漢字,中國人進去參觀就像是回家一般如魚得水,無需翻譯也能看得懂,而韓國人進去卻需要導遊的翻譯,不然就是一臉懵逼!韓國人參觀自己的故宮需要翻譯,中國人進去卻像回家一樣!
  • 漢字要不要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韓國人正在呼籲恢復使用漢字
    (德國人收藏的甲骨文)漢字是語素文字,而拉丁字母是表音文字,很多人認為漢字是象形文字,其實,其實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漢字是語素文字。漢字既有象形,也有表意,還有表音。漢字歷史悠久,而且豐富多彩。但是呢?在晚清民國時期,漢字一度被認為是亡國的元兇,落後的根源。晚清民國以來,漢字文化圈的幾乎所有國家都曾經出現過「廢除漢字運動」,中國、越南、韓國、日本都出現過。為什麼他們提倡要廢除漢字呢?因為他們認為漢字難學、難認、難教,中國人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學語言文字,這樣就束縛了科學的發展。
  • 韓國人要對這塊漢字匾額「下手」 這背後可不簡單呢!
    1月30日,韓國決定將在2019年上半年,將素有「國門」之稱的景福宮光化門的漢字匾額,將再一次的「換裝」。   不過,這一次不是廢除漢字換回韓文,而是要將匾額從白底黑字,升級為黑底燙金字體。
  • 學習漢語在韓國成熱潮 多數韓國人會寫漢字姓名
    難怪每個韓國大學裡的中國學生都很多,我們班上除了一個越南人,其餘都是中國人。   多數韓國人會寫漢字姓名   初到韓國,第一次走在韓國的街道上,看到前方的路標是中文,這與中國別無兩樣。韓國的報刊中,有時也使用漢字,特別是學術文章。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憑什麼漢字要統治一個外族?一種語言是否適用,只有用的人自己知道,中國人自己的優越感自己感受得了!世界上那麼多國家民族把英語列為官方語言,中文卻不是!要知道英語對很多國家的影響遠遠沒有中國漢字漢語對周邊國家影響的時間更長,為什麼漢字不能被周邊國家接受成為官方語言?所謂民族自尊是你以為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