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廢除了漢字的韓國人,為什麼又在身份證上保留漢字呢

2020-12-13 聽海夜讀

這事兒說起來有點搞笑。

韓國的小朋友們的確不太靠譜,常常自詡為文明古國,各路專家還論證出許多中國的歷史名人以及重要發明和活動都出自於韓國,有些居然還申遺成功。所以,文字,當然再也不能使用別人家的了,那不是有失臉面嗎!可是,韓國人身份證上又為什麼要保留漢字呢?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是不是有一點小驕傲呢?反正我是有一點的。

韓國文字有嚴重缺陷

韓國文字,叫做諺文,也叫韓國諺文或朝鮮諺文。在15世紀李氏朝鮮世宗國王遣人寫成《訓民正音》,發明朝鮮諺文。屬於表音文字。

我們的漢語拼音就是表音文字,作為漢字的輔助文字,只能表音不能表意。如果採用漢語拼音寫文章或書寫姓名,那就讓人云裡霧裡的,不知所云。

所以,韓國諺文作為表音文字,同音同形異義,導致一些語義混淆,必須藉助漢字才能表達準確。這就是韓國文字裡面為什麼有漢字的原因。

(韓國古籍中有許多漢字)

韓國廢除漢字

二十世紀初,日本佔領朝鮮半島,激發了韓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很多人開始排斥漢字。1970年,韓國總統掀起國語純化運動,下令施行韓文教育,廢除漢文教育。

漢字並沒有徹底拋棄

因為韓國諺文自身的缺陷,漢字無法徹底拋棄。在政府文件以及比較嚴謹的學界等依然保留著大量的漢字,這就為什麼身份證上保留漢字的原因。

(韓國人身份證上的漢字)

恢復漢文教育的呼聲再次響起

蓋洛普在2014年進行的民意調查中,發現有超過一半的韓國人表示,不懂漢字會感到生活十分的不便。2016年韓國教育部發文,自2019年起韓國全國小學5、6年級將重新標註漢字,恢復漢文教育。

由於韓國諺文離不開漢字,加之當今的中國發展之迅猛、國際影響力之大,致使越來越多的韓國人認識到漢語的重要性。於是,漢字又重新回到韓國的教材之中。

有時我在想,韓國人大概不會在哪一天又會拿著漢字去申遺吧!

請原諒我不厚道地笑了一下!

相關焦點

  • 韓國廢除漢字後,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滿滿的心酸
    導語:韓國廢除漢字後,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滿滿的心酸大家還記得在前幾年,韓國搶先中國一步,向聯合國申請「端午祭」為世界上遺產的事情嗎?在我國引起了不同凡響,我國人認為「端午祭」最先起源於中華文化,不應該由韓國來申請!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什麼會有漢字?
    韓國的文化離不開中國,在古代中國的文化深深的影響著韓國,韓國的文字當然也是受影響最大的,韓文中有70%的詞彙來自漢字,即使是到了現在,我們看韓國到書寫的都是韓文,但事實上韓文也是離不開漢字,很多人不知道,很多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的名字是帶中文的,他們在韓文的後面加個括號,然后里面用漢字寫自己的名字,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要從韓國文字的特點說起。
  • 韓國人身份證上為什麼有漢字?
    因此,韓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得不借用中國的文字漢字表達和記錄。這也是很多韓國出土的古書籍,都是由漢字抄寫的原因。一直以來韓國人都用漢字。到了16世紀才創造出韓國自己的文字韓國語。1443年,李氏朝鮮的第四代國王李祹(世宗大王)召集了集賢殿鄭麟趾等學士,根據朝鮮語的音韻結構以及中國音韻學創製了韓國文字韓國語。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有漢字?
    關於這個問題,韓國人也是被逼的,他們不得不在身份證上加漢字。說到韓國人身份證上的漢字,就不得不吐槽一下韓語,韓語和別的語系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是類似拼音的文字——表音字。韓國人面臨的問題同樣如此。所以,為了區分姓名,韓國選擇在身份證上加上中文,來區分人名。韓語起源於兩千五百年前。朝鮮王朝世宗當政時,下令創造庶民也能使用的簡單易學的表音字,於是韓語出現了。儘管有了自己的語言文字,朝鮮地區的統治階級仍然使用漢字來進行交流,在朝鮮地區的古代史書及書信上,幾乎都有漢字的身影。
  • 已經廢棄漢字的韓國,為什麼身份證上還有中文名字?
    很顯然這條並沒有被很多韓國人遵守。那為什麼韓國人要在身份證上留漢字名呢?這就涉及到幾個方面了。獨立後的朝鮮廢除了漢字在日常和官方的使用,但是造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朝鮮的歷史因為書寫文字的因素,有些斷代了,現在很多韓國人都看不懂一些古籍和歷史建築上的繁體字。諺文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它是表音字什麼是表音字呢?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還有漢字備註?
    韓國一直就是中國的屬國,文化上,根本上就是中華文化,使用文字是漢字。後來發明的訓音,與中國的拼音一樣目的:只是為了認字方便!唯一不同的是,它的訓音是按他們的讀音來做的,而中國的拼音是按通行語來做的。再後來,為了「自尊」,完全拋棄漢字,直接提升了「訓音」地位,使其成為(地方)通用文字。韓國人在說名字的時候(海)和(慧)經常會分不清,這叫一個亂啊!還是讓他們說漢語比較清楚。漢字的每一個字都是獨一無二的,而韓國的諺文是拼音文字,所以在寫同音字的時候很容易搞混淆。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有中文名字,不是廢除漢字?說出來別不信
    大家都知道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僅是對中國有著深遠的影響,對世界上各個國家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比如在我國唐代時期,日本等國就有非常多的學者在中國「留學」深造。對後世的日本文化影響甚大,不僅是日本文字,在日本國民生活習慣和建築上都能看到中國文化的影子。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會有漢字?你是怎麼看的?
    歷史上韓國有一個叫世宗大王的,大王哥體諒人民不認識漢字,報告給朱元璋說我們發明了個表音文字,人民怎麼說話,我們就怎麼寫字,於是就有了現在蝌蚪文,而當年的朝鮮士大夫對於他們的文字是嗤之以鼻的,認為只有賤民個低等人才用那玩意……朝鮮人性格狹隘,要面子,加上這幾年經濟好點,當然就得找回民族自尊心了,又把他們嗤之以鼻的蝌蚪文給搬了出來,而且禁止學習漢字,結果就可以想像了,我們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哈:滿大街的漢語拼音
  • 韓國身份證上面為什麼有漢字出現?
    舉個慄子,韓國第20屆國會議員金成泰和金聖泰的名字,用韓文書寫是一模一樣的,這就容易讓人搞混了,後來,還是決定其中一位議員的姓名用漢字書寫,以作區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韓國人的身份證上依然保留相應的漢字的原因之一。韓國人身份證上有漢字,一部分國人可能認為韓國故意這麼做的,似乎有討好中國的嫌疑。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不是純韓文的, 還會有漢字存在呢?
    大家如果見過韓國人的身份證,應該就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面會有一個漢字的名字,大家一定好好奇,韓國人說話一直都是說韓語,而且日常生活中也都是使用韓文,為什麼身份證這麼重要的證件上會出現漢字呢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有漢字?畢竟使用漢語時間比韓語長?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有漢字?畢竟使用漢語時間比韓語長?韓國人身份證上有漢字,因為韓國一直是漢語文化圈成員,使用漢字作為其文化基礎。直到一百餘年前才開始正式使用韓文。朝鮮半島的文明,最早就是從中國大陸傳過去的。
  • 廢除漢字50年,韓國人過春節寫春聯,為何依然用漢字?
    廢除漢字50年,韓國人過春節寫春聯,為何依然用漢字?受華夏文明的影響,東南亞諸國,也都保留了過春節的習俗。中國人的春節是農曆除夕開始的,貼春聯、放鞭炮、穿新衣、走親戚,好不熱鬧喜慶。與我們相鄰的韓國,至今也保留了過春節的習俗,只是,他們的春節並不是農曆除夕,而是選擇在「立春」這天。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憑什麼漢字要統治一個外族?一種語言是否適用,只有用的人自己知道,中國人自己的優越感自己感受得了!世界上那麼多國家民族把英語列為官方語言,中文卻不是!要知道英語對很多國家的影響遠遠沒有中國漢字漢語對周邊國家影響的時間更長,為什麼漢字不能被周邊國家接受成為官方語言?所謂民族自尊是你以為的而已。
  • 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為何又後悔了?
    在樸正熙宣布廢除漢字之後,進程十分艱難。直到80年代中後期,韓國社會上的漢字痕跡才漸漸少去,電視、報紙雜誌上的漢字越來越少,韓文(諺文)越來越多。 韓國人的民族情緒特別複雜,當了上千年的藩屬國,又被日本佔領了那麼多年,韓國人急於擺脫身上的「烙印」,急於樹立民族自信。對於廢除漢字韓國人自然是非常支持的! 漢字廢除了,麻煩來了!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是怎麼看待「漢字」的?
    對於老一輩而言,漢字意味著傳統,意味著歷史,如果看不懂漢字,就無法閱讀韓國的歷史書籍和文獻資料,對於文化的理解也會有缺陷。所以,韓國的許多中老年人還是以認識漢字(就算是不會讀也要以能夠看得懂為標準)為驕傲的。
  • 韓國人是怎麼看待漢字的?會在什麼場景下使用漢字?
    01人名在姓名方面,韓國人幾乎照搬了中國人的規則,姓在前名在後,姓是一個字或兩個字,名也是一個字或兩個字。絕大多數韓國父母在給孩子取名時都會翻譯漢語字典或漢語典籍,從中找到寓意很好的字詞,例如即宋仲基。幾乎所有很多韓國人都會寫自己的漢語名字。在一些正式文本上需要提供漢語名字,例如身份證,戶口本,入職申請書等。
  • 漢字要不要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韓國人正在呼籲恢復使用漢字
    漢字歷史悠久,而且豐富多彩。但是呢?在晚清民國時期,漢字一度被認為是亡國的元兇,落後的根源。晚清民國以來,漢字文化圈的幾乎所有國家都曾經出現過「廢除漢字運動」,中國、越南、韓國、日本都出現過。為什麼他們提倡要廢除漢字呢?因為他們認為漢字難學、難認、難教,中國人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學語言文字,這樣就束縛了科學的發展。
  • 廢除漢字數十年,如今韓國對漢字持什麼態度?結果有些出人意料
    韓國堅決廢除漢字,多年過去有什麼成效?現在韓國人怎麼看漢字?國家主權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無疑是最為重大的,在整個的時代背景之下,我想每個國家在這一點上都是額外的看重的。而為了能夠真正做到去漢化,實則在很早的時候韓國就已經是實行了自己的文字,在剛開始的時候,韓文主要的作用就是為了給漢字配上一個韓國音,也就是說文字還是漢字,只不過讀音是成為了韓國的發音,當時這樣做也是起到了讓整個的韓國人加大教育的一個普及。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都會有個中文名字?網友調侃:沒骨氣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都會有個中文名字?網友調侃:沒骨氣眾所周知,我們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造就了我們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們的鄰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就深受我們國家的文化薰陶,其中韓國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 韓國也曾長時間使用漢字,但如今為什麼不再使用漢字了呢?
    如今,我們看到韓國的語言文字,基本沒有漢字了。不過在歷史上,韓國也曾長時間受到我國傳統文化影響並使用過漢字。那麼,如今的韓國文字中為什麼看不到漢字了呢?1、韓國和中國的歷史淵源歷史上,朝鮮半島的政權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屬於中國掌管的,是中國的附屬國,一直到清朝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