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要對這塊漢字匾額「下手」 這背後可不簡單呢!

2020-12-20 騰訊網

  1月30日,韓國決定將在2019年上半年,將素有「國門」之稱的景福宮光化門的漢字匾額,將再一次的「換裝」。

  不過,這一次不是廢除漢字換回韓文,而是要將匾額從白底黑字,升級為黑底燙金字體。

  目前懸掛在光化門上的匾額,是在經歷長達4年的修復後,於2010年8月15日正式亮相的。當時韓國政府力排「去漢字化」的雜音,沒有繼續使用韓文匾額,而是本著恢復高宗時代風格的精神,採用了朝鮮王朝將軍任泰瑛題寫的漢字匾額。

  特別提醒下,此前光華門韓文匾額,就是時任韓國總統樸正熙題寫的。1970年,樸正熙下令施行韓文教育,將漢字從教育機構和官方文件中徹底抹去,也就是「韓國國語純化運動,後光華門的匾額就換成了韓文的。

  光化門原來是韓文匾額

  後來在2012年,韓國發生了轟動一時「光化門」匾額換字事件。當時,主張「去漢字化」的韓字團體,將反對的矛頭,對準了用漢字書寫的「光化門」匾額,經歷長達2年的調解,漢字匾額才得以保留。

  2010年8月15日,光化門重建後揭牌,時任總統李明博現身慶祝

  那僅用了7年多的匾額,為何要突然更換?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文物廳表示,現已證實景福宮在19世紀60年代重建時,其匾額就是黑底燙金字體。若光化門換裝成功,那麼景福宮三大門(光化門、興禮門與勤政門)的匾額,也將統一為黑底金字。

  值得注意的是,這可以看做是韓國再一次向歷史傳統的致敬,以及從側面回應恢復漢字的呼聲,因為如何彌合斷裂的歷史文化傳統,一直是韓國頭痛的問題,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漢字。

  韓文作為正式文字,即便加上六七十年的過渡期,至今也不過僅僅一百餘年的歷史。在韓文發明前的一千幾百年間,漢字一直是朝鮮半島唯一文字,而在在韓文發明以後的四百多年裡,漢字依然是是朝鮮半島的正式文字。

  朝鮮世宗李祹作為韓文的創製者,他的肖像被印在韓國的鈔票上,甚至李祹頒布韓文的日子,被定為「韓文日」(???),每逢此日,要舉行各種紀念活動。

  韓語(朝鮮語)與漢語分屬不同的語系,兩者的語法完全不同,文化傳統被人為割裂了。

  韓朝使用諺文,雖然讀寫方便,容易識讀,但是諺文屬於拼音文字,造成了現在的韓國和朝鮮在很多詞彙上不一致,雖然能讀,但是意思上含糊,長久之下必然導致民族認同感下降,阻礙國家統一。

  二戰之後,日本也曾嘗試過廢除漢字,但很快就發現,廢除漢字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因為自漢字由中國傳入日本以來,已深深滲透進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否定日文中的漢字,與否定本國文化歷史並無二致。

  蓋洛普在2014年實施的民調顯示,有超過一半的韓國人認為,不懂漢字會感到生活不便。另外還有67%的韓國人贊成在學校教科書中並行漢字。

  韓國語文政策正常化促進會會長李漢東,就曾表示,「小學、中學與高中排除漢字教育,這有必要改進」,「傳統文化繼承、發展與致力民族文化為國家義務」,要求恢復韓文與漢字混用」。

  2016年年底,韓國教育部稱,從2019年起,韓國全國小學五到六年級教材將標註漢字及其讀音和釋義。

  韓國教育課程評價院,在最新的一份調查數據指出,韓國家長有89.1%支持恢復漢字教育。據此,韓國政府在制定國民教育的時候,還推出1000個漢字,作為必須掌握的漢字。

  日本學者曾說:「我們比韓國人聰明。你廢掉一個字,不只是廢掉一個字而已,你是摒棄了這個字所承載的文化,丟掉了這個字後面一連串的珠寶。事實證明我們做得對,中華文化是一個豐富的寶藏,如果因為我們某些人莫名其妙的愛國偏執狂而把它拒絕在門外,這是多麼大的損失啊!韓國人現在後悔了,可惜已經來不及。」

  幸好韓國已經意識文化斷層的問題了,但到對於韓國來說,恢復漢字只能循序漸進,畢竟是牽扯到政治歷史的大事,也許有一天,韓國會廢棄韓文,重新使用漢字,而給光華門換匾額,只是個開始。

相關焦點

  • 韓國人要對這塊漢字匾額「下手」:字體換土豪金!
    光化門的漢字匾額,將換為燙金(圖片中間)字體海外網1月30日電 明年上半年,素有韓國「國門」之稱的景福宮光化門的漢字匾額將迎來再一次的「換裝」。不過,這一次可不是廢掉漢字換回韓文,而是要將匾額從白底黑字升級為黑底燙金字體。2010年,光化門匾額經修復後亮相目前懸掛在光化門上的匾額,是在經歷長達4年的修復後,於2010年8月15日正式亮相的。
  • 恢復使用漢字?韓國人又爭起來了,日本網友也呆了
    原因就是,韓國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要求「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漢字」。簡單來說,就是要在小學教科書裡也用漢字(韓漢混用)。
  • 已經廢除了漢字的韓國人,為什麼又在身份證上保留漢字呢
    可是,韓國人身份證上又為什麼要保留漢字呢?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是不是有一點小驕傲呢?反正我是有一點的。韓國文字有嚴重缺陷韓國文字,叫做諺文,也叫韓國諺文或朝鮮諺文。在15世紀李氏朝鮮世宗國王遣人寫成《訓民正音》,發明朝鮮諺文。屬於表音文字。
  • 漢字要不要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韓國人正在呼籲恢復使用漢字
    漢字歷史悠久,而且豐富多彩。但是呢?在晚清民國時期,漢字一度被認為是亡國的元兇,落後的根源。晚清民國以來,漢字文化圈的幾乎所有國家都曾經出現過「廢除漢字運動」,中國、越南、韓國、日本都出現過。為什麼他們提倡要廢除漢字呢?因為他們認為漢字難學、難認、難教,中國人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學語言文字,這樣就束縛了科學的發展。
  • 韓國人為什麼要拋棄了他們使用了兩千年的漢字?
    這正如朝鮮學者鄭麟趾《訓民正音序》所說的:「吾東方禮樂文章,侔擬華夏;但方言俚語,不與之同。學書者患其旨趣之難曉,治獄者病其曲折之難通。」那麼,為什麼漢字會被朝鮮民族使用了近兩千年呢?識字、不識字的「字」,指的當然是漢字,這是當時兩國間的外交用字。在軍事上,高麗完全沒法跟大元朝相提並論,但在文化上也不落下風。世宗率人創製韓字,除了想用來書寫本民族語言外,還要用它來表述漢字的「正確」讀音,這類似於我們今天漢語拼音的作用。當時人稱韓文為「諺文」,意為「不正式」的文字,以與「正式」的文字——漢字相對,明顯處於低一級的地位。
  • 韓國人說再也不用漢字!結果如此難堪。。
    世宗大王朝鮮光復以前,中國人去朝鮮半島幾乎就感覺不到是出國,畢竟都用的是漢字,雖然朝鮮族也有本民族的一些文字,但是官方還是以漢字為主。然而朝鮮光復以後,為了彰顯本民族的主權和民族的獨立性,朝鮮首先開展去漢化運動。當然,朝鮮的去漢化行為源於強烈的民族自卑產生的民族主義思想。
  • 廢漢字數十年後,如今韓國人怎麼看待漢字?調查結果出人意料!
    韓國人,對於中國創始的漢字,心情真是複雜、苦惱又尷尬。圖:韓國前總統李明博在寫漢字書法近百年來,他們的態度,基本情況就是:主觀上一直想廢掉漢字,但客觀情勢上又根本抹滅不了。所以呢,始終都陷在廢除與反廢除、恢復與恢復多少的漩渦之中,無法自拔。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什麼會有漢字?
    韓國的文化離不開中國,在古代中國的文化深深的影響著韓國,韓國的文字當然也是受影響最大的,韓文中有70%的詞彙來自漢字,即使是到了現在,我們看韓國到書寫的都是韓文,但事實上韓文也是離不開漢字,很多人不知道,很多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的名字是帶中文的,他們在韓文的後面加個括號,然后里面用漢字寫自己的名字,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要從韓國文字的特點說起。
  • 韓學者稱韓國人發明漢字 提出為漢字申遺(圖)
    從「端午祭」申遺到將中醫改為韓醫申遺,從號稱「漢字是古代韓國人發明的」到漢字申遺,韓國人的「胃口」越來越大,中國的網民不願意了,他們說漢字是中國的,不是韓國的,表示要維護漢字的「所有權」。「漢字對韓國人確實是遺產,因為他們不用了。但是漢字還在中國生機勃勃地活著,進化著,沒死申什麼遺!中國給漢字申遺?除非中國文化滅亡了!」
  • 漢字對韓國的影響有多深,為何總有韓國人提議要恢復漢字教育?
    漢字對韓國的影響有多深,為何總有韓國人提議要恢復漢字教育?現在世界上的通用語言是英語,這是因為當年大英帝國在世界上神一般的影響力而得來的。然而後來因為民族主義的潮流和上層領導人制定的國策,韓國漸漸地廢棄了漢字的使用,短短幾十年間,韓國的年輕人就已經認不得漢字了。然而隨著漢字在韓國漸漸遠去,韓國的新一代人卻出現越來越多的人想要挽留漢字走開的腳步了。近些年,韓國屢次爆出民眾要求恢復漢文教育,讓韓國的年輕人重新學習這種古老的象形文字的聲浪。為什麼韓國人對漢字的態度如此矛盾,先捨棄,後又追回呢?
  • 換掉漢字!韓國最高司法機關做這事慶祝「韓文節」
    韓國最高司法機關做這事慶祝"韓文節"海外網10月10日電今年10月9日是韓文誕生571周年紀念日,韓國各地舉辦活動歡慶「韓文節」。據韓媒披露,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當天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據悉,韓國憲法法院自1988年創立後一直在徽章上使用「憲」字,至今已有30年。
  • 他們終於來搶我們的漢字了!難道韓國人又在創造平行世界了?
    但是,使用權不等於所有權;不過有的韓國學者認為,漢字可能是韓國人發明,漢字也應稱為「古諺文」。有這樣一個鄰居也確實非常無奈。韓國雜誌《時事期刊》()在10月9日發表了一篇文章,在介紹漢字演進歷史時,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說法——「漢字其實並非漢人發明」。根據這篇文章所闡述內容,表示最初漢字為甲骨文,而甲骨文很可能是由東夷族文化創造的文字演化而來。
  • 韓國人熱議:韓國人後悔拋棄漢字嗎?
    儘管我非常熱愛漢語,但我也不認為漢語應該成為韓國人的學術要求。原因很簡單:他們應該做對他們方便的事情。我每天都用韓文給我妻子寫東西,而且打字速度快得多因為我不用選字諺文是非常巧妙和高效的。不管別人說什麼,只要需要使用它,它就會被使用。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不是純韓文的, 還會有漢字存在呢?
    大家如果見過韓國人的身份證,應該就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面會有一個漢字的名字,大家一定好好奇,韓國人說話一直都是說韓語,而且日常生活中也都是使用韓文,為什麼身份證這麼重要的證件上會出現漢字呢
  • 換掉漢字!韓國最高司法機關做這事慶祝"韓文節"
    早前,漢字出現在韓國最高司法機關的標誌上,曾引發很多韓國人的不滿,他們提議憲法法院將漢字換成韓文。這一更換工作,從去年起得以正式推進。憲法法院請來民意調查和設計方面的專家商討方案,又組織了3次喜好度調查,最終敲定了新徽章的設計方案。報導稱,在新徽章的設計中,木槿花(韓國國花)的形象較原來更加清晰。在用韓文書寫的「憲法」兩字周圍,特意增加了象徵公正的光芒。
  • 韓國人起名為什麼用漢字?
    姓名這個東西不是中國獨有的,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種大同小異的現象,而我們國家臨近的許多國家也對姓氏名字十分看重,特別是近幾年經濟發展起來之後的韓國,更是因為起名問題弄出了一起起矛盾,讓我們這些外圍人士看不懂,其中最為複雜的就是韓國人的起名傳統了,說起來他們算是外國人,可是起名字卻用的是我們中國的漢字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有漢字?
    關於這個問題,韓國人也是被逼的,他們不得不在身份證上加漢字。說到韓國人身份證上的漢字,就不得不吐槽一下韓語,韓語和別的語系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是類似拼音的文字——表音字。韓國人面臨的問題同樣如此。所以,為了區分姓名,韓國選擇在身份證上加上中文,來區分人名。韓語起源於兩千五百年前。朝鮮王朝世宗當政時,下令創造庶民也能使用的簡單易學的表音字,於是韓語出現了。儘管有了自己的語言文字,朝鮮地區的統治階級仍然使用漢字來進行交流,在朝鮮地區的古代史書及書信上,幾乎都有漢字的身影。
  • 韓國議員提議要教孩子漢字,這是後悔了,要恢復漢字教育?
    是的,如果打開學前課本,看拼音而不是漢字,就會發現這是一個變了的韓語。韓語或多或少是先天不足,因為它的語音特點而不是漢字,但這並不重要。在過去的一千年裡,韓國人一直在使用漢語和韓語。由於漢字頑強的生命力,韓語發展得相當不錯。當然韓國有很多古籍,都是直接用漢字寫的。所以在古人眼裡,韓語更像是漢語的一種方言。
  • 韓國人是怎麼看待漢字的?會在什麼場景下使用漢字?
    眾所周知,漢語不是韓國的官方語言,大部分韓國人並不認識漢字。但是喜歡韓國流行文化的朋友,都知道韓國的影視劇裡有時會冒出一些漢字。那麼問題來了,現在的韓國還有哪些情境會使用漢字?05 街頭遊行韓國人特別喜歡上街遊行,還喜歡做紙牌拉橫幅。其中有不少橫幅使用了漢字。每當日本右翼勢力想要歪曲歷史時,韓國人就會遊行抗議,而且一律使用漢字標語。
  • 韓國人又開始學漢字了?韓國:小學課本必須添加漢字讀音!
    在49年前的韓國,一直都是使用漢語的,不管是說話,還是寫字全部都是深深受到了漢字的影響,直到1970年的時候,韓國人民決定要重建屬於自己的文字,於是全面下令禁止說漢語,寫漢字,全國上下都要學習韓語,寫韓字,看到這很多人會有一種疑惑,為什麼之前說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要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