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又開始學漢字了?韓國:小學課本必須添加漢字讀音!

2020-12-15 奇聞菌愛玩

韓國人又開始學漢字了?韓國:小學課本必須添加漢字讀音!

近年來,隨著韓劇在中國的熱播,我國也掀起了一陣韓流,人們對韓國的服裝、化妝品非常感興趣,一時間韓國遊成為了人們出國旅遊的首選。但你知道嗎?早前的韓國,經常到我們國家來學習,而且他們也是說漢語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我們都知道,我國在古代是非常富強的國家,不僅地大物博,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後來很多國家都與我國建交,紛紛到此來學習,其中就有日本和韓國,常年在我國學習,後來在學成後,回到了自己的國家結合本土特色,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民族文化。

在49年前的韓國,一直都是使用漢語的,不管是說話,還是寫字全部都是深深受到了漢字的影響,直到1970年的時候,韓國人民決定要重建屬於自己的文字,於是全面下令禁止說漢語,寫漢字,全國上下都要學習韓語,寫韓字,看到這很多人會有一種疑惑,為什麼之前說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要改了呢?

原來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韓國人民被日本殖民的數十年,當時擺脫了日本殖民的韓國,決定要自立自強,所以他們覺得當時的中原文化是他們落後的最根本原因,所以韓國人要放棄漢字文化。在六十年的時候,韓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為了能夠在國際上有更好的發展,韓國人決定一定要說韓語,這一舉動也得到了韓國人民的熱烈支持。

當時此消息一出,全國上下的人民都在努力的學習韓語,因為當時的很多人都是經歷過殖民時代的人,他們深深的知道,只有國家強大了人民才是真正的強大。但深受漢字文化影響的韓國人就真的完全放下了漢字嗎?韓字不像是漢字和英語,每一個都有自己的讀音和意思,尤其是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字都有它的代表意義,韓國人所創造的韓字不過是個表音字。

相信很多在去過韓國旅遊的朋友,應該在景區內都有所發現,那就是韓國的景點名稱還大多數都是漢字的名稱和書寫,而後韓國人好像也漸漸的知道了韓字表達的都是表音字,所以現在又掀起了漢字復興的運動,現在韓國好多小孩起的名字都是一個韓語,一個漢語,尤其是在中小學的課本上,政府規定,必須添加漢字的讀音。

看來在不久後走在韓國街頭,相信會有韓國人用漢語交談著吧,對於這件事,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探討哦~

相關焦點

  • 韓國出現「漢字復興」,小學課本必須添加漢字讀音,原因是什麼?
    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後,很多人都不滿足於物質上的生活,開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所以很多人都會在節假日的時候選擇去外地旅遊一趟。韓國出現「漢字復興」,小學課本必須添加漢字讀音,原因是什麼?對於出國旅遊,很多人都喜歡到日本,韓國和泰國去旅遊,但是最近日本出現了一些自然災害,使得很多人在國慶的時候避免去日本旅遊。所以這些人就選擇了去泰國或者韓國,一些經濟條件不佳的他都去了泰國,而一些經濟實力尚可的人,就選擇去韓國旅遊。
  • 韓國為何突然要恢復使用漢字?
    但是,韓國人並未就此罷手,揭示了一個更大的驚天秘密,在韓國人的歷史課本中,長江以北的土地全部屬於他們的……再加上越南人說長江以南是他們的故土……顛覆呀,小編長這麼大,才知道,曾經的中國人根本就沒住在陸地上,而是長期泡在滾滾長江水中……這個麼……容小編冷靜一下……我們開始講正經的歷史
  • 韓國為何廢掉漢字後又要恢復漢字教育?忘卻漢字後的危害讓人尷尬
    朝鮮半島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中國的藩屬國,受中國影響,古時半島的主要文字都是漢字。但是漢字比較難,半島上會漢字的基本上都是上層人士,普通百姓多為文盲。但是我們現在卻不能在韓文上發現半點漢字的影子,這是為何呢?
  • 韓國議員提議要教孩子漢字,這是後悔了,要恢復漢字教育?
    即使到了明朝,韓國還是有很多人為了成名而去中國,不僅是中上階層,日韓也有,有大量的漢字甚至韓語,據說他們的世宗王創造了韓文。但是,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今天的韓語其實並不是一個成熟完整的漢字,更像是我們的漢語拼音。是的,如果打開學前課本,看拼音而不是漢字,就會發現這是一個變了的韓語。韓語或多或少是先天不足,因為它的語音特點而不是漢字,但這並不重要。
  • 漢字對韓國的影響有多深,為何總有韓國人提議要恢復漢字教育?
    漢字對韓國的影響有多深,為何總有韓國人提議要恢復漢字教育?現在世界上的通用語言是英語,這是因為當年大英帝國在世界上神一般的影響力而得來的。然而後來因為民族主義的潮流和上層領導人制定的國策,韓國漸漸地廢棄了漢字的使用,短短幾十年間,韓國的年輕人就已經認不得漢字了。然而隨著漢字在韓國漸漸遠去,韓國的新一代人卻出現越來越多的人想要挽留漢字走開的腳步了。近些年,韓國屢次爆出民眾要求恢復漢文教育,讓韓國的年輕人重新學習這種古老的象形文字的聲浪。為什麼韓國人對漢字的態度如此矛盾,先捨棄,後又追回呢?
  • 韓國人身份證上為什麼有漢字?
    因此,韓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得不借用中國的文字漢字表達和記錄。這也是很多韓國出土的古書籍,都是由漢字抄寫的原因。一直以來韓國人都用漢字。到了16世紀才創造出韓國自己的文字韓國語。1443年,李氏朝鮮的第四代國王李祹(世宗大王)召集了集賢殿鄭麟趾等學士,根據朝鮮語的音韻結構以及中國音韻學創製了韓國文字韓國語。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是怎麼看待「漢字」的?
    對於老一輩而言,漢字意味著傳統,意味著歷史,如果看不懂漢字,就無法閱讀韓國的歷史書籍和文獻資料,對於文化的理解也會有缺陷。所以,韓國的許多中老年人還是以認識漢字(就算是不會讀也要以能夠看得懂為標準)為驕傲的。
  • 小學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韓國又開始爭論了
    韓國小學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據韓國《朝鮮日報》21日報導,近日圍繞小學教科書是否應該並用漢字(韓漢混用)再次成為爭議焦點。本月2日,包括國民力量黨金睿智在內的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主張「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漢字」。作為韓國國會首位有視覺障礙的女性國會議員,金睿智在談及發起該修正案的初衷時表示:「韓語中有70%的詞彙是漢字詞,因此會漢字對於理解韓文是必須的。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能力,有必要韓漢混用」。
  • 國際解讀|要開始使用漢字了?韓國會再次掀起「漢字之爭」
    12月2日,韓國國內又對是否要在小學教育中使用漢字展開了激烈爭論。漢字之爭再惹爭議韓文協會堅決反對根據韓國權威媒體《朝鮮日報》的報導,在12月2日的韓國國會上,以金睿智為首的10位議員發起了一個名為「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的草案,其主要內容就是要在韓國教科書裡加入漢字。
  • 日本網友熱議:韓國再復活用漢字,小學課本將並載漢語!
    小學校教科書に漢字併記へ=韓國ネット「ハングルで十分、漢字學習は非効率的」「なくすべきは漢字より日本語」韓國時隔45年漢字復活!小學課本同時標註漢字,韓國網民:韓語已經足夠了,學漢字沒效率;比起漢字,更應該扔掉的是日語日本網友的評論翻譯:1、我怎麼覺得應該消失的是你們的存在啊?2、國民可以讀漢字了,感覺不便之處會多起來。先打住比較好。
  • 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為何又後悔了?
    1970年,時任韓國總統的樸正熙下令宣布廢除漢字,韓國由此拉開了去漢化的序幕。 此前韓國國內使用的文字有漢字和諺文(韓文)。諺文是一種表音文字,有21個元音和19個輔音,簡單來說就類似我們國內使用的漢語拼音。
  • 韓國人又鬧文字笑話!日媒:都是廢除漢字惹的禍
    原標題:韓國人又鬧文字笑話!日媒:都是廢除漢字惹的禍   韓國人放棄漢字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韓國在近代吸收了大量日本和製漢字詞,但是後來卻廢除了漢字,完全用表音文字諺文書寫,造成民眾語意理解困難,甚至鬧出不少笑話。
  • 已經廢除了漢字的韓國人,為什麼又在身份證上保留漢字呢
    韓國的小朋友們的確不太靠譜,常常自詡為文明古國,各路專家還論證出許多中國的歷史名人以及重要發明和活動都出自於韓國,有些居然還申遺成功。所以,文字,當然再也不能使用別人家的了,那不是有失臉面嗎!可是,韓國人身份證上又為什麼要保留漢字呢?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是不是有一點小驕傲呢?反正我是有一點的。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有漢字?
    韓國人面臨的問題同樣如此。所以,為了區分姓名,韓國選擇在身份證上加上中文,來區分人名。韓語起源於兩千五百年前。朝鮮王朝世宗當政時,下令創造庶民也能使用的簡單易學的表音字,於是韓語出現了。儘管有了自己的語言文字,朝鮮地區的統治階級仍然使用漢字來進行交流,在朝鮮地區的古代史書及書信上,幾乎都有漢字的身影。
  • 漢字還影響著哪些國家 韓國:漢字與中國「同行」
    在歷史上,漢字曾經對周邊國家的文化產生   過巨大的影響,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各國傳統文化保護意識的增強,當年的漢字文化圈也開始出現了新一輪的漢字熱。   韓國:漢字與中國「同行」   幾年前,如果有韓國人要學漢語和漢字,很多人會不理解。如今,韓國的各大媒體上,有關漢字的新聞俯拾皆是。
  • 漢字在韓國日趨走俏 犯人學漢字或獲得減刑(圖)
    但如今,漢字開始在韓國成為時尚,許多企業在招聘時甚至明確要求必須懂漢字。針對漢字缺失導致的韓國文化危機,韓國歷屆國務總理近日聯合籤署建議書,敦促韓國總統李明博實施漢字教育。專家認為,漢字的復興,既是歷史和現實的要求,也是韓國對原先推行的民族主義的一種反思。
  • 韓國議員提議要教小孩漢字,去漢字50年後的韓國,為何還要恢復?
    是的,如果我們打開學前課本,不看漢字只看拼音的話,我們就會發現,這不就是一種變了種的韓語嗎?  然而我們也理解,當每一個國家獨立之後,它就要強化國家統一的意識,強化民族國家的概念,尤其是對咱們自尊心特別強的,鄰居而言,上世紀70年代,當韓國經濟剛剛有了點起色之後,韓國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進一步爆棚了,他們覺得,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應當使用自己獨有的語言,於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韓語開始了去漢字化。
  • 韓國人糾結:漢字人名地名該怎麼念
    進而牽出了一個有趣的話題:韓國人該怎麼念漢字人名和地名?譬如「樸鍾國」這個名字,中國人很自然就會讀出來,「Piáo Zhōngguó」,聲韻調齊整,抑揚頓挫、琅琅上口。可名字的主人若是一位中老年「阿加西」(大叔),他聽了可不一定樂意:你怎麼能用漢字的中國讀音來讀我的名字呢? 應該念成「Pak Jongkook」,那才是我名字的發音啊。
  • 韓國人的糾結:漢字人名地名該怎麼念
    進而牽出了一個有趣的話題:韓國人該怎麼念漢字人名和地名?譬如「樸鍾國」這個名字,中國人很自然就會讀出來,「Piáo Zhōngguó」,聲韻調齊整,抑揚頓挫、琅琅上口。可名字的主人若是一位中老年「阿加西」(大叔),他聽了可不一定樂意:你怎麼能用漢字的中國讀音來讀我的名字呢?應該念成「Pak Jongkook」,那才是我名字的發音啊。
  • 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韓國又開始爭論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張靜】韓國小學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據韓國《朝鮮日報》21日報導,近日圍繞小學教科書是否應該並用漢字(韓漢混用)再次成為爭議焦點。本月2日,包括國民力量黨金睿智在內的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主張「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漢字」。作為韓國國會首位有視覺障礙的女性國會議員,金睿智在談及發起該修正案的初衷時表示:「韓語中有70%的詞彙是漢字詞,因此會漢字對於理解韓文是必須的。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能力,有必要韓漢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