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一句話,欲滅其國,先滅其史,是的。
語言文字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往往並不亞於,現實的政治經濟實力,然而縱觀世界5000年歷史,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又有多少國家,真正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而且幾乎當每一個小國獨立之後,為了彰顯自己的獨立性,往往都要從語言文字上下功夫,比如說最近這兩年,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關係鬧得很僵,一方面是由於克裡米亞危機,另一方面也是由於,烏克蘭感受到了,俄羅斯在其旁邊巨大的壓力,所以這些年來,烏克蘭就推行一種去俄羅斯化的教育,所有的烏克蘭中小學,都不允許教授俄羅斯的語言文字。
要知道今天在烏克蘭境內,還生活著大量的俄羅斯族,俄羅斯語是他們的母語,要知道烏克蘭和俄羅斯,有著300年的合併歷史,而作為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在幾十年的時間裡,俄語可是烏克蘭的官方語言,然而因為烏克蘭獨立了,因為俄烏之間的關係,所以今天的烏克蘭人,想學習俄語都很困難。
甚至在很多地方,你作為一個烏克蘭人,你如果講俄語的話,你會被指為烏奸的,而我們的鄰邦蒙古,蒙古在這兩年,推行了更改文字的運動,眾所周知,蒙古這個國家從成立以來,就一直生活在蘇聯的羽翼之下,所以今天的蒙古文字使用的,都是近乎於俄語的,西裡爾字母,然而今天,蒙古要更改西裡爾字母了,要給它改回到原來的回鶻式字母,這也或多或少印證了由於國力的衰退,俄語的使用範圍也大不如前了,其實除了這兩個國家之外,還有兩個國家的經歷很有意思,那就是我們的鄰邦,日本和韓國,在過往上千年的歷史中,日本和韓國,一直是非常仰慕中原文化的,我們實際上也願意把日韓,看做跟我們是一個大中華,儒家文化圈的,雖然中原帝國,從來沒有統治過日本,但這不妨礙日本,一直歆慕中華文化,而韓國就更不用講了。
在過往幾百年的歷史中,韓國一直作為,中華帝國的附屬國存在,所以日韓兩國上層,大量的有識階層,那都是非常熟悉中華語言文字的,在古代通曉漢語的,日本人韓國人,數量不要太多,甚至大明朝的時候,韓國還有很多人,到中原來考取功名,不光中上層是這樣,日語韓語之中,都有大量的漢字存在,甚至韓語,韓國人津津樂道,說是他們的世宗大王,創造了韓國的文字,然而以我們中國人的眼光看來,今天的韓語,它實際上不是一個成熟完整的文字,它更像是我們的漢語拼音。
是的,如果我們打開學前課本,不看漢字只看拼音的話,我們就會發現,這不就是一種變了種的韓語嗎?韓語由於只有它表音的特性,而不是漢字這種表義文字,因此或多或少就有點先天不足,但是沒關係,在過往千年的歷史中,韓國人一直是漢字韓語並用的,由於漢字頑強的生命力,韓語發展的也相當不錯,當然韓國有很多古籍,乾脆就是由漢字直接書寫的,所以在古人看來,韓語更像是漢語的一種方言而已。
然而我們也理解,當每一個國家獨立之後,它就要強化國家統一的意識,強化民族國家的概念,尤其是對咱們自尊心特別強的,鄰居而言,上世紀70年代,當韓國經濟剛剛有了點起色之後,韓國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進一步爆棚了,他們覺得,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應當使用自己獨有的語言,於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韓語開始了去漢字化。
是的,他們只保留了,有表意作用的韓語,而把韓語中,所有其輔助作用的漢字,統統去掉了,說實話,這個事幹的比日本還徹底,今天我們打開日本的報章,或者說在日本街頭閒逛的時候,很多中國人都說,我光看日語中的漢字,就能把這個意思猜的八九不離十,是的。
日語中還是保留了,大量的漢字的,而韓國幹的很徹底,直接把所有漢字,全部廢棄掉了。
對於韓國人來講,他們覺得我們本民族,創造這個韓語,就很偉大了,就足夠用了,沒有必要再引入漢字,沒辦法,誰讓歷史上韓國做了,接近上千年的附屬國,我們理解他們建國之後,要彰顯本民族的獨立意識,要不然為什麼韓國著急忙慌的,把首都漢城,都要改名叫首爾呢?
您想想,漢城這個名字,聽著就感覺這是中國人的地盤,以韓國人的自尊心,怎麼接受得了,從1970年開始到2020年,韓國已經推行了,整整50年的去漢字化,今天大量的韓國老百姓,那真是一個漢字都不認識了,那麼效果如何呢?
是,你只使用韓語,確實彰顯了本民族的獨立性,我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種語言,但問題是韓語它夠成熟嗎,當然不成熟了,沒學過韓語的朋友們,可能不理解這個事,其實我們只要做一個,簡單的實驗就可以了,您找任何一本小學讀物,最好是低年級的,你把漢字部分全都劃掉,直接去念拼音,你就會感覺到,你的閱讀有多麼困難,或者即便你把整句話都讀下來了,你可以感受一下,有沒有歧義。
是的,漢語拼音只表音不表意,一方面閱讀起來有困難,另一方面有非常多的歧義,因為畢竟音節數量太少,而漢語有著大量的同音字,說實話,當年五四運動興起的時候,很多剛剛接觸西方文化的,中國文人感慨於,我們這樣一個老大帝國,雖然有幾千年的歷史,為什麼在列強的侵略面前,束手無策。
所以那個時候的人,頭腦是比較簡單的,有很多人就提,就是因為我們這個漢字太難了,常用漢字有幾千個,所以我們的孩童,要學習很長時間,才能掌握漢字,這樣在當時的中國,有文化的人,佔人口比例太少了,所以有很多文人當時提出,我們要搞漢字拉丁化,我們要廢除表意漢字,通通的給它搞成,跟英語一樣的表音文字,那樣我們的老百姓學習文字,就會變得更加輕鬆,我們的掃盲率就能迅速提升。
出發點是好的,然而這是一個,完全不可能推行的計劃,咱們且不說把漢字拉丁化,將割裂我們漢字幾千年的傳統,僅就漢字多音字特別多這個特性,漢字拉丁化,就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當時就有一位飽學大儒,人家特意寫了一篇短短的小文,整個文章有百來個漢字,但是所有漢字都只有一個發音,shi,這位大儒說,如果漢字搞了拉丁化,你整篇文字都一個音節,上百個音節堆疊起來,誰能講明白這篇文字說了什麼。
今天的韓國也是這樣,韓語只表音,又有大量的同音字,以至於如果不用漢字標註的話,會產生非常多的歧義,甚至咱不說日常交流,就說起名字最簡單的事情,如果你不用漢字標註的話,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我的名字到底是什麼,也正因為這個原因,過去這些年每隔一段時間,韓國國內就有人提出,要恢復漢字在韓語中的使用,他們說你看,日語中有大量的漢字存在,日本並沒有把漢字整體拋棄掉,但是難道日本就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了嗎?
而且對於很多韓國中小學生來說,你在學習韓語的時候,如果不加漢字標註的話,學習起來是很困難的,就在最近這段時間,韓國還有反對黨議員提出,要在小學課本中,重新加注漢字,以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更有很多看問題,深遠的韓國人提出,日常生活中你說有點歧義,這都是小事,更關鍵的是,由於去漢字化,等於把韓國過去,上千年的歷史給否定掉了,因為韓國的史書,韓國的文獻資料大量的,那都是由漢字寫成的,以往韓國的中上階層,幾乎人人都會漢語,懂漢字,所以韓國人學習自己的歷史,並不困難,好歹韓國人,還是尊重自己的歷史的,然而由於去漢字化的推行,大量的韓國人只懂漢語,而不懂漢字。
相當於說,韓國1970年以前的文獻,幾乎沒有太多人懂了,咱們舉個例子,今天的中小學生,我們要學習文言文,由於我們是同一種文字,說實話,即便是兩三千年的文字,我們今天拿過來,雖然讀起來稍微有點拗口,但是只要經過簡單的學習,基本上普通中國人,都是能讀懂文言文的。
然而對於韓國人來講,咱甭說幾千年前的文字,本民族100多年前的文獻,今天大量的韓國人都看不懂了,甚至前些年就爆出過這樣的笑話,有很多中國人,聘請了一個韓國導遊,在韓國遊覽名勝古蹟,結果當看到很多韓國古蹟上,書寫的漢字的時候,韓國導遊人家沒學過漢字,一個都讀不懂,反而是遠道而來的中國人,能看懂韓國的文字,是的,開篇我們就說,欲滅其國,先滅其史,對於韓國來講,他們當然是希望,本民族只使用本民族特有的語言,以彰顯獨立性,然而他們忘了嗎,這種獨立性,也是對自己歷史的一種閹割,要不了多長時間,韓國人連自己的史書都讀不了了,這不是自毀長城嗎?
所以今天在韓國國內,有越來越多的人要求,重新在韓語中使用漢字,這不光是現實的考量,更是對歷史的責任。
咱們清楚,韓國人確實是自尊心非常強,或者說非常脆弱的民族,日本人今天人家使用起漢字來,沒有任何負擔,可是韓國人總覺得,使用漢字,是不是我們這個民族就不強大了,我們這個國家,連自己的文字都不能有,然而歷史它不就是這樣,也可能狡猾的韓國人,會想到另外一個方式的,他們可以大大方方地使用漢字,只要宣稱,漢字也是韓國人發明的,不就好了嗎?所以難怪幾年前,韓國人也要為漢字申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