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用漢字?韓國又糾結了,韓國為什麼不自信?

2020-12-25 騰訊網

韓國再次為用不用漢字糾結。據韓國《朝鮮日報》12月21日報導,近日圍繞小學教科書是否應該並用漢字(韓漢混用)再次成為爭議焦點。

12月初韓國有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主張「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漢字」。10名議員之一的國民力量黨金睿智表示,「韓語中有70%的詞彙是漢字詞,因此會漢字對於理解韓文是必須的。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能力,有必要韓漢混用」。

不意外,韓國韓文協會又對此發表了反對聲明,其表示「教科書僅用韓文對學生正確理解內容絕無問題」,「韓文對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和語言能力絕無阻礙」,「韓文專用是文字生活的表現和理解自由,是我們固有的」,「韓漢混用將原本平等的文字生活變得不平等,漢字阻礙韓國實現信息化和科學化」。

總之像以前一樣,韓國再次為用不用漢字分成贊成與反對的兩方,互相爭論不休。

這次的「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會不會通過,很難說,因為韓國存在強大的反漢字勢力。其實在1970年代全面廢除漢字後,韓國社會不時有人發出恢復漢字教育的呼籲,但都因為反對聲浪很大,最後皆不了了之。

最近的一次是,2014年韓國教育部曾發布教育方針稱,將在小學和中學教科書中並列標記漢字和韓文,並開始推進相關方案的研究。不過因該政策遭到韓國教育界不少人士反對,認為此舉會「增加小學生學習負擔」,韓國教育部最終在2018年廢除了該計劃。顯然,韓國社會或許還沒有做好重新接受漢字的心理準備,仍處在掙扎糾結期。

為什麼韓國不能像日本一樣完全接受漢字?其實根源還是民族自信問題。日本沒有在近代民族主義崛起的時代廢除漢字,主要還是因為日本是東亞轉型發展最成功的國家,超過了漢字的發源地中國,所以日本有足夠的民族自信,不需要用廢除漢字的方式來彰顯自己的民族特性。

而廢除漢字的韓國、朝鮮、越南近代轉型並不成功,韓國淪為日本殖民地,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這在某種程度上強化了他們的反抗精神和自我意識。加上受近代民族主義影響,所以1945年獨立後,朝鮮勞動黨、越南共產黨率先廢除了漢字,以此來凸顯自己的民族獨立和民族自尊。

當然,漢字作為傳統的象徵,韓國、南越雖然受傳統影響,持續使用漢字到1970年代,但最終還是被不自信的民族主義徵服,決定放棄漢字,使用所謂本民族的文字。

韓國古寺

正視自己的歷史文化傳統,韓國應該有強大的民族自信。

但悲劇的是,漢字已經在韓國使用2,000多年,韓國的歷史文化典籍都是用漢字寫成的,廢除漢字無異於斬斷自己的文化根基。現在的韓國字是拼音文字,同音字太多使其很難準確表達意思,所以韓國法律很多要用漢字書寫,韓國身份證上的名字也都註上漢字。客觀來看,無論從文化傳承還是現實需要來看,韓國都有「恢復」漢字教育的需要。

其實,漢字雖發源於中國,但它從來不只屬於中國,而是屬於韓國、越南、日本等整個東亞,未來也可能屬於全世界。關鍵是樹立正確的認知,突破狹隘的民族心理,獲得真正的民族自信。應該說,現代韓國經濟早已崛起,社會也越來越發達,人均GDP正逐漸趕上日本,這些發展成就足以給韓國更多的民族認同和自信。

與拉丁字母屬於整個歐洲一樣,漢字也是韓國的,越來越多的韓國人正獲得這種認知,所以恢復漢字教育也得到越來越多韓國民眾的支持。以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漢字教育有望在不久的將來重新回歸韓國,這是對韓國歷史文化和韓民族的最大尊重。

相關焦點

  • 用不用漢字,韓國應該展現民族自信
    漢字早已是韓國的一部分,恢復漢字教育只是恢復韓國自身的文化。圖為2019年8月7日,韓國新任檢察總長尹錫悅拜訪國會議長文喜相時,獲贈一幅書法,上面用漢字寫著「破邪顯正」。(視覺中國)韓國再次為用不用漢字糾結。
  • 用不用漢字韓國又吵翻了,學朝鮮完全摒棄還是學日本,韓國很糾結
    「到底要不要繼續使用沿用了一千七八百年的漢字?」似乎,每隔一段時間,這個問題就讓韓國人糾結一番。最近,疫情肆虐下的韓國,再次因為使用漢字問題吵翻了。很多網友好奇,同為深受漢字影響的東亞文化圈成員,韓國為何不能像鄰國日本一樣,完全接受漢字,而是非要繼朝鮮、越南之後,完全摒棄了從漢武帝東徵開始使用至今的漢字呢?有分析認為,這是韓國人的民族自信不足導致,即便今天的韓國經濟早已崛起,社會也越來越發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3萬美元,是漢字源發地的三倍,且正逐漸趕超日本,但韓國人還是沉寂於民族主義泥淖中無法自拔。
  • 用不用漢字,為何讓韓國人糾結幾十年?
    「到底要不要繼續使用沿用了一千七八百年的漢字?」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這個問題就讓韓國人糾結一番。最近,疫情肆虐下的韓國,再次因為使用漢字問題吵翻了。
  • 韓國又吵架了:用不用漢字呢?
    韓國小學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據韓國《朝鮮日報》21日報導,近日圍繞小學教科書是否應該並用漢字(韓漢混用)再次成為爭議焦點。本月2日,包括國民力量黨金睿智在內的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主張「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漢字」。作為韓國國會首位有視覺障礙的女性國會議員,金睿智在談及發起該修正案的初衷時表示:「韓語中有70%的詞彙是漢字詞,因此會漢字對於理解韓文是必須的。
  • 韓國為什麼「恢復」漢字?
    韓國、朝鮮人使用中國漢字有1000多年的歷史,絕對是中華文化的後裔,可是為什麼後來廢除了中國漢字呢?首先因為朝鮮的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與中國的漢藏語系不太一樣,但是古代朝鮮文化落後,一直沒有發明自己的文字,所以只能沿用中國漢字。
  • 漢字文化在韓國再起爭議,韓國到底要不要用漢字?
    導讀:韓國文化源自中國,因此漢字文化在韓國一直非常多的支持者,然而韓國卻一直在使用漢字文化方面起爭議,韓國到底要不要用漢字呢?韓國人一直有一個解決不了的矛盾爭議,那就是到底要不要教他們的學生學習漢字,這成為韓國社會揮之不去的爭議問題,這麼多年過去了,韓國也沒有一個最終結論,近日關於漢字文化在韓國再次起了爭議。
  • 韓國身份證上面為什麼有漢字出現?
    但實際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韓國還有以漢字為主的教科書。取消了漢字之後,韓國人的生活其實是有了一點麻煩。因為去漢字運動非常的成功,所以很多韓國中學生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用漢字正確書寫;而在二三十年前,韓國的大學生用漢字寫論文很常見。但是,韓文是表音文字,就是說,其實是拼音,但如果遇到同音字,怎麼辦呢?
  • 已經廢棄漢字的韓國,為什麼身份證上還有中文名字?
    在朝鮮獨立後,朝鮮政府就正式的在朝鮮廢除了漢字的日常使用,使用朝鮮文,執行去「漢字」化政策,後面韓朝分家後韓國也繼續執行這一政策如:把漢城改為了首爾(但中國一直沿用到2005年才在韓國的抗議下改的名稱)。但是經過了70多年的去漢字化運動,韓國還是有很多人有自己的漢字名。
  • 韓國都拋棄漢字了,日本為什麼還在用?因為不划算還很麻煩!
    對於日本和韓國這樣的國家來說,漢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有他們的官方語言,那個時候日本沒有假名,韓國也沒有韓語。但是我們再看看現在,韓國已經是全面普及了自己的韓語,但是日本基本上是保留的漢字,而且出現假名作為對漢字的輔助。
  • 為脫離漢文化圈,韓國花72年廢除漢字,為什麼還是廢不掉?
    如果把韓國廢除漢字與越南廢除漢字劃個等號,那絕對是大錯特錯。 越南人或許是糾結於自卑和要站起來的決心,而韓國人則是想要擺脫與漢文化有任何瓜葛的痕跡,因為,相對於越南人的自卑而言,韓國人則是在文化層面有著一種夜郎自大式的孤傲狂妄。
  • 韓國廢除漢字多年,為什麼戰鬥機上要刻漢字而不刻韓文?原因真實
    韓國廢除漢字多年,為什麼戰鬥機上要刻漢字而不刻韓文?原因真實 韓國,在古代時曾是中國的附庸國。那個時候,他們學習的都是中國文化,用漢字等。但是在近代,韓國卻選擇了廢除漢字。廢除漢字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名族獨立。到現在為止,韓國廢除漢字有幾十年了。
  • 韓空軍部隊漢字標語鬧笑話,為什麼韓國軍隊愛用漢字?
    據外媒報導,近日,韓國總統前往韓陸軍第五步兵部隊進行視察,並對新兵進行了一場演講。從現場拍攝的照片來看,當總統演講時,身後的大屏幕上投影出「天下無敵」和「常勝五師團」兩個用漢字寫就的標語。據了解,這兩幅漢字標語是出自兩位韓國前總統之手。其實,歷任韓國總統都會寫漢字。
  • 漢字正變得越來越流行,越南韓國為什麼要廢除?
    但是,到現在很多國家已經不再使用漢字了,比如越南和韓國,一種推廣拉丁字母的越南語,一種普及培訓人和正確發音的韓語。當地年輕人大多不認識漢字,也不認識漢字文化。而且,他們不會寫春聯,過節對習俗沒有認同感。如今,漢字越來越受歡迎。越南,韓國為什麼要廢除漢字?
  • 為什麼韓國以及日本無法捨棄漢字?
    韓國漢字牌匾「光化樓」朝鮮的「諺文」與「諺語」一樣是民間的語言文字,由於政治文化地位的低下,諺文屬於二流文字。只有貴族和官吏使用的「吏讀文字」屬於朝鮮一流文字。早期的朝鮮拼音文字就是「諺文」,而現在的「諺文」卻是中國漢字了。古代朝鮮的文字實際上有三種:1、純漢字:完全使用中國的文法規則。2、吏讀文字:用漢字拼寫朝鮮語言,但是保留漢字的意義與基本文法。
  • 韓國當初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在韓國是否有可能恢復?
    崔的改革方案分成三階段,第一步是廢除漢字,以韓文字母代替,第二步是將韓文字分解為單一字母,第三步是用西文字母取代韓文字母,徹底實現託亞入歐,融入歐美文化圈。但崔的第一步設想還是被繼承了下來,1945年12月,「朝鮮教育審議會」發布通告:韓國中小學課本全面廢除漢字,改用韓文。這一做法在高調的民族情緒支撐下,很快付諸實施,1948年大韓民國成立後,審議通過了「韓文專用法」,以法律的形式將韓文的使用和推廣固化下來:大韓民國的公用文書必須用韓文完成!
  • 韓國也曾長時間使用漢字,但如今為什麼不再使用漢字了呢?
    韓國,位於我國東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裡,與我國的江蘇省或者浙江省的面積最為接近。如今,我們看到韓國的語言文字,基本沒有漢字了。不過在歷史上,韓國也曾長時間受到我國傳統文化影響並使用過漢字。那麼,如今的韓國文字中為什麼看不到漢字了呢?
  • 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韓國又開始爭論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張靜】韓國小學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據韓國《朝鮮日報》21日報導,近日圍繞小學教科書是否應該並用漢字(韓漢混用)再次成為爭議焦點。本月2日,包括國民力量黨金睿智在內的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主張「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漢字」。作為韓國國會首位有視覺障礙的女性國會議員,金睿智在談及發起該修正案的初衷時表示:「韓語中有70%的詞彙是漢字詞,因此會漢字對於理解韓文是必須的。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能力,有必要韓漢混用」。
  • 韓國議員提議要教小孩漢字,去漢字50年後的韓國,為何還要恢復?
    ,在過往上千年的歷史中,日本和韓國,一直是非常仰慕中原文化的,我們實際上也願意把日韓,看做跟我們是一個大中華,儒家文化圈的,雖然中原帝國,從來沒有統治過日本,但這不妨礙日本,一直歆慕中華文化,而韓國就更不用講了。
  • 泡菜是韓國的?端午是韓國的?漢字都是韓國的?
    沒想到卻引來了一大堆韓國鍵盤俠的圍攻,咋咋呼呼說什麼「泡菜是韓國的」,「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李子柒視頻截圖白菜原產自中國,泡菜文化起源於中國,這只是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中的九牛一毛而已,不管韓國棒子如何咋呼,都是毋庸置疑的,但韓國人的這種心理還是很有意思的。這已經不是中韓兩國第一次就文化起源鬥嘴了。
  • 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為何又後悔了?
    1970年,時任韓國總統的樸正熙下令宣布廢除漢字,韓國由此拉開了去漢化的序幕。 此前韓國國內使用的文字有漢字和諺文(韓文)。諺文是一種表音文字,有21個元音和19個輔音,簡單來說就類似我們國內使用的漢語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