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憑藉著強勁的經濟實力和文化渲染能力,將中國文化傳到亞洲各國,很多外國遊客也喜歡來中國學習漢字,甚至有些外國人說的中文都比中國人標準。現如今國際交流日益密切,各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我國的貿易夥伴大多都會認識一些漢字。韓國曾經是我國的附屬國家之一,它自然也會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韓國居民姓名和史書全部都採用的是漢字。隨著韓國逐漸強大,相關部門開始廢除漢字,轉而使用韓國獨有的語言——韓語。
最近,韓國專家發起了一項提議。這項提議的大致內容是教育圖書中採用的是韓文,為了方便每一個年輕人了解圖書內容,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指示使用漢字。我們換一個簡單的說法,那就是專家提議教學課本中可以混合使用韓文和漢字。雖然這項提議可以使年輕人更好地讀懂韓國史書,但是這項提議也遭到了韓國大部分民眾的反對。
首當其衝的就是韓國的韓文協會,他們向媒體表達了自己的意見。韓文本來就是一種韓國獨有的文字,韓文可以形象表達課本中的全部內容。如果小學課本和中學課本中使用漢字和韓文混合,不僅不會使年輕人更好地發展,還會影響韓國信息化和科學化建設的進程。中國網友得知韓國網友的想法之後,頓時覺得韓國人的想法有些奇葩。我國一直使用漢字,從古至今,我國為了減輕學生負擔,便把繁體字轉變為簡體字。
韓國網友在網絡上的爭論和說法立馬傳到世界各個角落,日本網友得知消息之後,立馬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日本網友表示:如果讀不懂漢字,也就讀不懂國家的歷史課本。既然韓國一開始使用的是漢字,為何韓國主動廢除漢字使用韓文呢?韓國專家提議恢復漢字,遭大部分民眾反對,日本網友的話亮了。
我們想弄清楚韓國網友的想法,我們就要根據韓國文字發展的歷史分析得出答案。如果你看了之前韓國的照片,你就會發現韓國的大街小巷的商店招牌都使用的是漢字。隨著韓國科學技術的穩步發展,韓國人民渴望獲得獨有的文字,這就產生了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