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綜合報導】今年10月9日是韓文誕生571周年紀念日,韓國各地舉辦活動歡慶「韓文節」。據韓媒披露,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當天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據悉,韓國憲法法院自1988年創立後一直在徽章上使用「憲」字,至今已有30年。
韓國憲法法院徽章前後對比
據韓國《中央日報》9日報導,韓國憲法法院這次「廢」漢字換韓文,並非一時興起。早前,漢字出現在韓國最高司法機關的標誌上,曾引發很多韓國人的不滿,他們提議憲法法院將漢字換成韓文。
這一更換工作,從去年起得以正式推進。憲法法院請來民意調查和設計方面的專家商討方案,又組織了3次喜好度調查,最終敲定了新徽章的設計方案。
報導稱,在新徽章的設計中,木槿花(韓國國花)的形象較原來更加清晰。在用韓文書寫的「憲法」兩字周圍,特意增加了象徵公正的光芒。此外,徽章的顏色,也變更為象徵信賴和權威的紫色。
9日,韓國憲法法院舉辦了新徽章揭幕儀式。憲法法院負責人表示,新徽章以後會用在憲法法院旗幟、審判庭以及裁判文書等各種象徵憲法法院的標誌物上。
新徽章揭幕儀式
1446年10月,朝鮮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大王頒布《訓民正音》,標誌著韓文的誕生,自此結束了韓國沒有自己文字、借用中國漢字進行標記的歷史。為紀念世宗大王創造韓文的偉大功績,韓國政府將每年的10月9日定為「韓文節」。
9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在社交媒體臉書發帖表示,世宗大王創造韓文字母讓百姓都能讀寫便利交流,其宗旨與民主精神相通。
文在寅臉書帖子截圖
文在寅指出,韓字最偉大之處是為民著想的人文關懷,韓文易學易記,便於傳情達意。文在寅還附上他在聯合國總部參觀最早的諺文金屬活字本《月印千江之曲》的照片。
資料圖片:文在寅(左)在出席聯大期間參觀陳列於聯合國總部的《月印千江之曲》。(圖自文在寅臉書帳號)
文在寅表示,今天是世宗大王頒布《訓民正音》571周年紀念日,世宗造字為民眾表達自我書寫疾苦伸張權利提供了方便之門,體現了親民愛民為民的思想,今年是韓國紀念韓文日的第91個年頭,「朝鮮語研究會」的先知先覺者們在險遭滅文亡史的日本殖民時期捍衛了韓國文字和民族之魂。
文在寅還表示,正是韓字使韓國成為全球文盲率最低、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得以發展獨一無二的韓國文化。韓文字母設計科學,便於電腦和手機輸入,在社交網絡時代更顯優勢。
韓國自古以來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漢字在韓國也曾長期佔據主流文字的地位。不過,二戰之後,民族主義的興起讓韓國人開始排斥在朝鮮半島流行許久的漢字。比如在2012年,就發生過轟動一時「光化門」匾額換字事件。當時,高舉「去漢字化」大旗的韓字團體,將反對的矛頭對準了用漢字書寫的「光化門」匾額,經歷長達2年的艱難調解,最終漢字匾額得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