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掉漢字!韓國最高司法機關做這事慶祝"韓文節"

2020-12-13 海外網

摘要:今年10月9日是韓文誕生571周年紀念日,韓國各地舉辦活動歡慶「韓文節」。據韓媒披露,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當天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

韓國憲法法院徽章上不再使用漢字「憲」

海外網10月10日電 今年10月9日是韓文誕生571周年紀念日,韓國各地舉辦活動歡慶「韓文節」。據韓媒披露,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當天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據悉,韓國憲法法院自1988年創立後一直在徽章上使用「憲」字,至今已有30年。

韓國憲法法院徽章上不再使用漢字「憲」

據韓國《中央日報》9日報導,韓國憲法法院這次「廢」漢字換韓文,並非一時興起。早前,漢字出現在韓國最高司法機關的標誌上,曾引發很多韓國人的不滿,他們提議憲法法院將漢字換成韓文。

這一更換工作,從去年起得以正式推進。憲法法院請來民意調查和設計方面的專家商討方案,又組織了3次喜好度調查,最終敲定了新徽章的設計方案。

報導稱,在新徽章的設計中,木槿花(韓國國花)的形象較原來更加清晰。在用韓文書寫的「憲法」兩字周圍,特意增加了象徵公正的光芒。此外,徽章的顏色,也變更為象徵信賴和權威的紫色。

新徽章揭幕儀式

9日,韓國憲法法院舉辦了新徽章揭幕儀式。憲法法院負責人表示,新徽章以後會用在憲法法院旗幟、審判庭以及裁判文書等各種象徵憲法法院的標誌物上。

世宗大王

1446年10月,朝鮮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大王頒布《訓民正音》,標誌著韓文的誕生,自此結束了韓國沒有自己文字、借用中國漢字進行標記的歷史。為紀念世宗大王創造韓文的偉大功績,韓國政府將每年的10月9日定為「韓文節」。

韓國光化門

韓國自古以來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漢字在韓國也曾長期佔據主流文字的地位。不過,二戰之後,民族主義的興起讓韓國人開始排斥在朝鮮半島流行許久的漢字。比如在2012年,就發生過轟動一時「光化門」匾額換字事件。當時,高舉「去漢字化」大旗的韓字團體,將反對的矛頭對準了用漢字書寫的「光化門」匾額,經歷長達2年的艱難調解,最終漢字匾額得以保留。

用漢字書寫的「光化門」匾額

二戰之後,日本也曾嘗試過廢除漢字,但他們很快就發現,廢除漢字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因為自漢字由中國傳入日本以來,已深深滲透進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否定日文中的漢字,與否定本國文化歷史並無二致。(編譯/海外網 劉強)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劉強、劉亞偉

31143241,.換掉漢字!韓國最高司法機關做這事慶祝"韓文節",.2017-10-10 02:54:21,.204280,.劉強、劉亞偉

相關焦點

  • 換掉漢字!韓國最高司法機關做這事慶祝「韓文節」
    韓國憲法法院徽章上不再使用漢字「憲」原標題:換掉漢字!韓國最高司法機關做這事慶祝"韓文節"海外網10月10日電今年10月9日是韓文誕生571周年紀念日,韓國各地舉辦活動歡慶「韓文節」。據韓媒披露,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當天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據悉,韓國憲法法院自1988年創立後一直在徽章上使用「憲」字,至今已有30年。
  • 韓國憲法法院宣布將徽章上漢字換為韓文:慶祝「韓文節」
    韓國憲法法院宣布將徽章上漢字換為韓文:慶祝「韓文節」 據海外網報導,今年10月9日是韓文誕生571周年紀念日,韓國各地舉辦活動歡慶「韓文節」。
  • 為慶祝「韓文節」 韓國憲法法院換掉徽章上的漢字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今年10月9日是韓文誕生571周年紀念日,韓國各地舉辦活動歡慶「韓文節」。據韓媒披露,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當天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據悉,韓國憲法法院自1988年創立後一直在徽章上使用「憲」字,至今已有30年。
  • 為慶祝「韓文節」, 韓國最高司法機徹底「廢掉」1個漢字
    今年10月9日是韓文誕生571周年紀念日,韓國各地舉辦活動歡慶「韓文節」。據韓媒披露,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當天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
  • 韓憲法法院繁體漢字被換成韓文 迎接「韓文節」
    香港「東網」10月10日稱,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周一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9日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韓國憲法法院負責人表示,新徽章將會用在憲法法院旗幟、審判庭以及裁判文書等各種象徵憲法法院的標誌物上。
  • 憲法法院「廢」漢字「換」韓文?韓國排斥漢字竟鬧出這麼多笑話!
    【編輯/劉姝蓉 統籌/紀欣】今年10月9日是韓文誕生571周年紀念日,韓國各地舉辦活動歡慶「韓文節」。據悉,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布將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換為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大白新聞注意到,因韓國自古以來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此前韓國社會漢字元素十分豐富。而在韓國,「漢字」的存廢始終是韓國的爭議話題。
  • 韓國人今日過國慶節 「韓文節」慶祝儀式隆重舉行
    人民網訊 據韓媒NEWS1報導,今日(9日)是韓國國家法定公休日「韓文節」。9日上午,「韓文節」572周年紀念慶祝儀式在首爾光化門廣場舉行,韓國國務總理李洛淵出席活動。每年10月9日的「韓文節」是為紀念李氏朝鮮王朝世宗大王1446年10月頒布《訓民正音》,創製韓國現在所用文字而設立的紀念日。此次慶祝儀式是「韓文節」在2006年被指定為「韓國國慶節」後,時隔12年在首爾光化門廣場世宗大王銅像建築物前舉行的。
  • 韓國憲法法院徽章漢字換韓文 將用在旗幟上
    原標題:韓國憲法法院徽章漢字換韓文將用在旗幟上東方網10月11日消息:據港媒報導,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周一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周一(9日)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
  • 韓憲法法院繁體漢字「憲」被換成韓文
    「東網」報導配圖香港「東網」10月10日稱,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周一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9日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韓國憲法法院負責人表示,新徽章將會用在憲法法院旗幟、審判庭以及裁判文書等各種象徵憲法法院的標誌物上。據報導,韓國憲法法院在9日舉辦新徽章揭幕儀式。在新徽章的設計中,韓國國花木槿花的形象較原來則更加清晰。在用韓文書寫的「憲法」兩字周圍,特意增加了象徵公正的光芒。另外,徽章的顏色也變更為象徵信賴和權威的紫色。
  • 韓憲法法院徽章繁體漢字「憲」被換成韓文
    【環球網綜合報導】香港「東網」10月10日稱,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周一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9日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韓國憲法法院負責人表示,新徽章將會用在憲法法院旗幟、審判庭以及裁判文書等各種象徵憲法法院的標誌物上。據報導,韓國憲法法院在9日舉辦新徽章揭幕儀式。在新徽章的設計中,韓國國花木槿花的形象較原來則更加清晰。在用韓文書寫的「憲法」兩字周圍,特意增加了象徵公正的光芒。另外,徽章的顏色也變更為象徵信賴和權威的紫色。
  • 用不用漢字韓國又吵翻了,學朝鮮完全摒棄還是學日本,韓國很糾結
    據韓國媒體《朝鮮日報》消息,本月初,10名韓國國會議員聯名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提出在韓文書寫的中小學教材中「韓漢混用」,這是基於韓文中超過7成詞彙都是漢語詞,在他們看來這一有助於學生對韓文的理解,能夠提高學生的思考和語言能力。
  • 用不用漢字,為何讓韓國人糾結幾十年?
    據韓國媒體《朝鮮日報》消息,本月初,10名韓國國會議員聯名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提出在韓文書寫的中小學教材中「韓漢混用」,這是基於韓文中超過7成詞彙都是漢語詞,在他們看來這一有助於學生對韓文的理解
  • 韓國節日,你了解嗎?
    韓國節日,你了解嗎?韓國的節日各種各樣,你知道的有哪些呢?那麼小編帶你走進韓國的節日,了解韓國的文化。元旦1月1日到2日這個節日還沒有聖誕節熱鬧,韓國在12月份初開始整條街都在瀰漫著聖誕的味道。更大的感覺是,在這一天不是迎接新年,而是送走舊年。在這一天也有兩天的法定假期。
  • 韓國節假日遇周末不調休
    日顯忠日、農曆8月15中秋節(包括前一天後一天,共三天)、10月9日韓文節、12月25日聖誕節,除星期天外共計15天。 上述的韓國國慶日,與中國的國慶節有所區別。韓國國慶日是指全國民共同參與慶祝的重要節日。
  • 馬英九支持韓國瑜做這件事:蔡英文會害怕
    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日前拋出「恢復特偵組」議題引發熱議,25日晚,馬英九在高雄輔選時被問及如何看待這個問題,馬英九回應稱,自己非常支持韓國瑜「恢復特偵組」,並稱對於蔡英文的「反對」態度毫不意外,「蔡英文他們很怕特偵組,有了特偵組,民進黨做某些事的時候,會覺得很不方便。」
  • 最高檢舉行檢察機關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情況發布會
    原標題:最高檢通報檢察機關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情況  5月2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檢察機關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新聞發布會,通報2017年以來檢察機關依法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有效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工作情況,發布「2017年檢察機關加強未成人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並回答記者提問。
  • 為防止國民語言能力下降 韓國或推「韓漢混用」
    韓聯社21日報導稱,韓國國民之黨國會議員鄭仁華當天表示,已發起提議,要求國會通過《家族關係登記相關法律》修正案,核心內容是新生兒姓名登記時,將漢字姓名與韓文姓名一起登記。 根據韓國現行法律,父母給孩子起名時可以使用韓文或常用漢字,但韓國大法院此前裁決,禁止名字中漢字和韓文混用。因此,韓國各地方的登記機關目前不接受「韓漢混用」的名字申請。
  • 韓新增69例新冠確診病例 當局將在韓文節加強防疫措施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KBS)報導,截至當地時間8日0時,韓國24小時內新增69例新冠確診病例,其中本土病例60例,境外輸入病例9例。資料圖:疫情下的韓國。中新社記者曾鼐攝據報導,韓國防疫部門表示,本土感染病例已連續14天保持兩位數,中秋假期結束後還呈現出小幅上升趨勢。
  • 文在寅:推動"純韓文化" 把漢字法律術語換成簡單的韓語
    他說,正在不斷努力,將韓國法律「純韓文化」,用簡單的韓文,代替日文和有難度的漢字術語。資料圖:韓國民眾用毛筆寫韓文書法1446年10月,朝鮮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大王頒布《訓民正音》,標誌著韓文的誕生,自此結束了韓國沒有自己文字、借用中國漢字進行標記的歷史。